輕易便去了北涼王後身份的琉璃分外詫異。然而元韜得了她的話後,施施然地走了。他明明是疲累的樣子,琉璃也不好細細追問。
三日後,征伐北涼的大軍回了都城,隨行一並回來的,自然有沮渠牧健及一班臣子。
隔日,李蓋卻是上門來見,隨同來的,居然是宋繇。
李蓋走時,琉璃還病懨懨臥床不起,三個月過去,見她行走自如,神態平和,才說道:“因聽說公主在此休養,宋公執意來見。不得已,便帶他過來了。”
琉璃便知道,皇上隻怕是要對宋繇重用了,否則一國降臣,哪裏有為難李蓋的道理。
笑了笑,說道:“宋公執意前來見我,必是有要緊的事情。李將軍於我並不是外人,宋公有話,但請講!”
宋繇施了禮,開口說道:“王後……”
琉璃開口,淡淡笑道:“這是大魏,宋公還是稱我公主罷。”
宋繇歎道:“王後居然憎恨涼王如此了麽?”
琉璃微微一笑:“從前諸事,不必再提。我能再回大魏,已托天福。隻願餘生微得安寧,再不生波折。涼王此來大魏,但凡放下家國,必得皇上厚待。我與涼王,所求不同,原本也不該絆在一起。我在北涼時,蒙王太後對我一片愛護,已求了皇上,各尋自由,再無羈絆。”
宋繇吃了一驚:“王後居然……”
臉色一黯,歎道,“未料王後竟然如此心急。”
琉璃笑道:“我在北涼時,與宋夫人相談甚得。還請宋公代我傳話,若得日後宋夫人得閑,請來公主府一敘!”
宋繇道:“必為公主將話傳到。”
頓了一頓,又說道,“王後和涼王,到底夫妻一場。涼王如今人在難處,王後竟然半絲情份都不肯念嗎?”
琉璃一臉詫異地看了看李蓋。
李蓋神情微惱,對宋繇說道:“宋公言差!公主向無謀害涼王之心,更無怨怒之意,何來不念半絲情份?反而是涼王輕慢公主,縱人下毒,意圖謀害,公主險些喪命。如今大難得脫,公主對涼王不怨不怒,不恨不惱,不過是求皇上脫了王後身份。宋公何來指責之詞!”
李蓋雖有怒意,說得卻已極盡克製。
聶阿姆在旁邊卻是動了怒:“宋大人,公主自和親北涼,所言所行,可有半點差池?公主謹小慎微,處處容讓,步步體貼,連王太後都滿口稱讚。涼王親口求娶了公主,即使對公主無喜歡之意,又怎敢存相害之心?公主步步退讓,已經閉了宮門,不去相擾,卻為何仍不肯放過,竟致施毒?不是李將軍及時趕到,強帶了公主出宮,公主幾無活命!公主自回來,一心養斷身體,外事一概不聞不問,更從未到皇上麵前哭訴委屈。如今不過是求著皇上免了王後的身份,怎就成了不念情份?”
宋繇苦笑道:“我若說來,王後或許不信。然而於王後下毒之事,涼王之前並不知情。大王子夫人身份特殊,涼王不好處置,隻能將她禁於宮內。王後一直疑心涼王指使下毒,實則深深誤會了涼王,真正主使之人,卻是五王子無諱,涼王對此,一無所知。”
聶阿姆冷笑道:“是哪個指使,這個時候再追究,有何意義?公主中毒後,意識不清,生死一線,涼王一拖再拖,可也沒見為公主求個一醫半治。若不是李將軍到了近前,公主便是隻有等死的份了。下毒的事情涼王指使沒指使且不去細究,隻他寧肯看著公主等死也不肯向大魏求醫,便是對公主有情有義了?”
宋繇還待要說什麽。李蓋一抱拳:“宋公,公主既然已將話說清楚,從此與涼王,再無瓜葛,涼王的事情,便不必再到公主麵前細說了。公主病體初愈,不能勞心費神。我這便送宋公出府!”
宋繇一走,聶阿姆說道:“這宋繇好生奇怪,沒頭沒腦跑到公主麵前指責公主無情意。從前看他也是一方名士,又有治國輔政之能,禮賢下士之德,今日這般作為,實在有汙他盛傳之名。”
琉璃沉吟了一下,說道:“阿姆去看看,李將軍可是走了?”
聶阿姆奇怪道:“他走不走,公主難道有話問他不成?”
琉璃說道:“常理來講,宋繇說話這般無理,他該當到我麵前來解釋一番。倘若徑直也走了,想來必是不想讓我知道的緣由。”
“宋繇出言不遜,緣由還不能讓公主知道了?”
琉璃默了默,輕聲說道:“皇上怕是不會留著涼王了。”
聶阿姆一愣:“皇上……”
琉璃低了低聲:“皇上大約想著赫連昌的前車之鑒,不想再留後患。他說不會再叫我受委屈,如果我還是北涼的王後,皇上多少還會顧忌一些。如今我已求他去了我的王後身份,與涼王再無幹係,皇上便再無顧忌了。”
聶阿姆驚道:“從前厚待赫連昌,封了秦王,是為了籠絡人心。涼王已是降王,皇上如果動手除去,不是叫天下人非議?”
琉璃淡淡笑了笑。皇家要想除去一個人,怎會缺借口理由?
聶阿姆也想知了,沉默了一下,然後說道:“涼王有今日,原也是他咎由自取,公主莫要動了惻隱之心。況且皇上既然下定了心意,也是你能改變的。我聽說,皇上帶兵臨到姑臧城下,涼王假意投降,卻拖延時間不出,原是等柔然的救兵。皇上大怒,叫人強攻,北涼不敵,涼王才勉強束手出城投降。我還聽說,涼王投降之前,先開了庫房門,藏了一批珠寶器物。投降之後,卻隻字未提那批珠寶器物的下落。皇上定然早已生了惱怒,因此便不想留著他了。”
琉璃聽後,默然良久。
她對沮渠牧健,說同情談不上。然而畢竟一起生活了近一年。沮渠牧健其人,她到現在也不了解。聽了聶阿姆說的事情,覺得他實在是自找死路。然而一國之主如他,兵臨城下,死守嚴防,本也不是過錯。亡國之際,總會悲情難舍,想要留一些物什作念想,也情有可原。然而事情做得如此不隱蔽,也實在不是他的風格。
再往後,琉璃便不斷聽到了關於沮渠牧健的消息。
先是說元韜賜了他宅第,依舊還是河西王的封號,待他甚厚。
然後不久,便有人說沮渠牧健背後常自不甘進而憤恨,說些大逆不道之言。甚至於家中藏有毒藥,隻待時機,便會投毒。
琉璃聽到消息時心一沉。回頭果然聽說元韜派人從沮渠牧健宅第裏搜出了毒藥,數量甚巨。
再幾日,便有人告發,說沮渠蒙遜曾寵信術僧曇無讖,北涼的諸公主及眾王子的夫人,都跟曇無讖修習過房中之術,更以此來妖媚上主。
元韜聽後大怒,召了右昭儀親自責問,右昭儀皆據實承認。元韜怒不可遏,當場令右昭儀自盡,更派人誅殺沮渠家族。
琉璃聽到消息,心驚膽戰地想到,元韜近幾年來,東伐西討,大業初成,手腕越來越冷硬了。這樣的元韜,終於像一隻羽翼豐滿的赤虎,展現出了他的強硬和淩利。
外麵的消息連聶阿姆都聽得不安起來,帶著幾分惶恐,悄悄地跟琉璃說道:“皇上和從前,大是不同了。手腕如此冷硬,直叫人心裏生恐。老爺位列朝中,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琉璃苦笑著搖搖頭,朝堂便如沼澤,一旦入了來,哪裏是輕易說拔足便拔足的?她倒不擔心阿爹。從前到現在,阿爹看得都十分明白,既不爭高位,又不眾臣麵前獨秀。她擔心的是崔浩。
然而崔浩自回都城後,一次都沒有在她麵前露過麵,更不曾捎來片言隻語。她原本悄悄鬆了一口氣,然而現在,心裏卻揪了起來。
右昭儀自盡後的十數日,都城裏因著沮渠家族的誅滅帶來的威懾終於緩了過去,琉璃覺察到身邊的侍女們終於不是屏著氣息小心翼翼的時候,李蓋上門來了。
琉璃自回到大魏,從未出過公主府一步,外麵的消息都是聶阿姆和雲裳幾個往跟前傳。知道李蓋這次回來後,更得元韜看重,幾次在眾人麵前開口稱讚。然而看他一張麵無表情的黑臉,並沒有春風得意的意思,難道是還沒有實現吳起之誌?
琉璃正想著,李蓋施了一禮,說道:“公主,請隨我河西王府走一趟。河西王想見公主一見。”
琉璃一愣,本能地覺得那個“見一見”有種別樣的意思。忍不住開口說道:“是皇上的意思嗎?”
李蓋答道:“河西王想見公主一見,皇上準了。”
琉璃便知道了,這見一見,便如斷頭飯了。皇上終於動了殺機,這一天終是來了。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麽心情,木然站起來,說道:“走罷。”
李蓋看了看琉璃,遲疑了一下,開口說道:“河西王暗中與舊臣往來,被人揭發。皇上震怒非常,念他曾為一國之主,不忍他眾目之下行刑難堪,已經詔令他服毒自盡。公主此去……”
琉璃不知道是該為元韜心驚,還是為沮渠牧健悲哀,或許更悲慘的,是無辜受牽連的其他人如沮渠封壇。他小小年紀,被送到大魏當質子,本不是他的是非,卻也隨著沮渠家族的誅殺而喪命。天家自來多白骨,不為王者即冤魂,由來如是。
她聽見自己木然著聲音說道:“我知道了。走罷!”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三日後,征伐北涼的大軍回了都城,隨行一並回來的,自然有沮渠牧健及一班臣子。
隔日,李蓋卻是上門來見,隨同來的,居然是宋繇。
李蓋走時,琉璃還病懨懨臥床不起,三個月過去,見她行走自如,神態平和,才說道:“因聽說公主在此休養,宋公執意來見。不得已,便帶他過來了。”
琉璃便知道,皇上隻怕是要對宋繇重用了,否則一國降臣,哪裏有為難李蓋的道理。
笑了笑,說道:“宋公執意前來見我,必是有要緊的事情。李將軍於我並不是外人,宋公有話,但請講!”
宋繇施了禮,開口說道:“王後……”
琉璃開口,淡淡笑道:“這是大魏,宋公還是稱我公主罷。”
宋繇歎道:“王後居然憎恨涼王如此了麽?”
琉璃微微一笑:“從前諸事,不必再提。我能再回大魏,已托天福。隻願餘生微得安寧,再不生波折。涼王此來大魏,但凡放下家國,必得皇上厚待。我與涼王,所求不同,原本也不該絆在一起。我在北涼時,蒙王太後對我一片愛護,已求了皇上,各尋自由,再無羈絆。”
宋繇吃了一驚:“王後居然……”
臉色一黯,歎道,“未料王後竟然如此心急。”
琉璃笑道:“我在北涼時,與宋夫人相談甚得。還請宋公代我傳話,若得日後宋夫人得閑,請來公主府一敘!”
宋繇道:“必為公主將話傳到。”
頓了一頓,又說道,“王後和涼王,到底夫妻一場。涼王如今人在難處,王後竟然半絲情份都不肯念嗎?”
琉璃一臉詫異地看了看李蓋。
李蓋神情微惱,對宋繇說道:“宋公言差!公主向無謀害涼王之心,更無怨怒之意,何來不念半絲情份?反而是涼王輕慢公主,縱人下毒,意圖謀害,公主險些喪命。如今大難得脫,公主對涼王不怨不怒,不恨不惱,不過是求皇上脫了王後身份。宋公何來指責之詞!”
李蓋雖有怒意,說得卻已極盡克製。
聶阿姆在旁邊卻是動了怒:“宋大人,公主自和親北涼,所言所行,可有半點差池?公主謹小慎微,處處容讓,步步體貼,連王太後都滿口稱讚。涼王親口求娶了公主,即使對公主無喜歡之意,又怎敢存相害之心?公主步步退讓,已經閉了宮門,不去相擾,卻為何仍不肯放過,竟致施毒?不是李將軍及時趕到,強帶了公主出宮,公主幾無活命!公主自回來,一心養斷身體,外事一概不聞不問,更從未到皇上麵前哭訴委屈。如今不過是求著皇上免了王後的身份,怎就成了不念情份?”
宋繇苦笑道:“我若說來,王後或許不信。然而於王後下毒之事,涼王之前並不知情。大王子夫人身份特殊,涼王不好處置,隻能將她禁於宮內。王後一直疑心涼王指使下毒,實則深深誤會了涼王,真正主使之人,卻是五王子無諱,涼王對此,一無所知。”
聶阿姆冷笑道:“是哪個指使,這個時候再追究,有何意義?公主中毒後,意識不清,生死一線,涼王一拖再拖,可也沒見為公主求個一醫半治。若不是李將軍到了近前,公主便是隻有等死的份了。下毒的事情涼王指使沒指使且不去細究,隻他寧肯看著公主等死也不肯向大魏求醫,便是對公主有情有義了?”
宋繇還待要說什麽。李蓋一抱拳:“宋公,公主既然已將話說清楚,從此與涼王,再無瓜葛,涼王的事情,便不必再到公主麵前細說了。公主病體初愈,不能勞心費神。我這便送宋公出府!”
宋繇一走,聶阿姆說道:“這宋繇好生奇怪,沒頭沒腦跑到公主麵前指責公主無情意。從前看他也是一方名士,又有治國輔政之能,禮賢下士之德,今日這般作為,實在有汙他盛傳之名。”
琉璃沉吟了一下,說道:“阿姆去看看,李將軍可是走了?”
聶阿姆奇怪道:“他走不走,公主難道有話問他不成?”
琉璃說道:“常理來講,宋繇說話這般無理,他該當到我麵前來解釋一番。倘若徑直也走了,想來必是不想讓我知道的緣由。”
“宋繇出言不遜,緣由還不能讓公主知道了?”
琉璃默了默,輕聲說道:“皇上怕是不會留著涼王了。”
聶阿姆一愣:“皇上……”
琉璃低了低聲:“皇上大約想著赫連昌的前車之鑒,不想再留後患。他說不會再叫我受委屈,如果我還是北涼的王後,皇上多少還會顧忌一些。如今我已求他去了我的王後身份,與涼王再無幹係,皇上便再無顧忌了。”
聶阿姆驚道:“從前厚待赫連昌,封了秦王,是為了籠絡人心。涼王已是降王,皇上如果動手除去,不是叫天下人非議?”
琉璃淡淡笑了笑。皇家要想除去一個人,怎會缺借口理由?
聶阿姆也想知了,沉默了一下,然後說道:“涼王有今日,原也是他咎由自取,公主莫要動了惻隱之心。況且皇上既然下定了心意,也是你能改變的。我聽說,皇上帶兵臨到姑臧城下,涼王假意投降,卻拖延時間不出,原是等柔然的救兵。皇上大怒,叫人強攻,北涼不敵,涼王才勉強束手出城投降。我還聽說,涼王投降之前,先開了庫房門,藏了一批珠寶器物。投降之後,卻隻字未提那批珠寶器物的下落。皇上定然早已生了惱怒,因此便不想留著他了。”
琉璃聽後,默然良久。
她對沮渠牧健,說同情談不上。然而畢竟一起生活了近一年。沮渠牧健其人,她到現在也不了解。聽了聶阿姆說的事情,覺得他實在是自找死路。然而一國之主如他,兵臨城下,死守嚴防,本也不是過錯。亡國之際,總會悲情難舍,想要留一些物什作念想,也情有可原。然而事情做得如此不隱蔽,也實在不是他的風格。
再往後,琉璃便不斷聽到了關於沮渠牧健的消息。
先是說元韜賜了他宅第,依舊還是河西王的封號,待他甚厚。
然後不久,便有人說沮渠牧健背後常自不甘進而憤恨,說些大逆不道之言。甚至於家中藏有毒藥,隻待時機,便會投毒。
琉璃聽到消息時心一沉。回頭果然聽說元韜派人從沮渠牧健宅第裏搜出了毒藥,數量甚巨。
再幾日,便有人告發,說沮渠蒙遜曾寵信術僧曇無讖,北涼的諸公主及眾王子的夫人,都跟曇無讖修習過房中之術,更以此來妖媚上主。
元韜聽後大怒,召了右昭儀親自責問,右昭儀皆據實承認。元韜怒不可遏,當場令右昭儀自盡,更派人誅殺沮渠家族。
琉璃聽到消息,心驚膽戰地想到,元韜近幾年來,東伐西討,大業初成,手腕越來越冷硬了。這樣的元韜,終於像一隻羽翼豐滿的赤虎,展現出了他的強硬和淩利。
外麵的消息連聶阿姆都聽得不安起來,帶著幾分惶恐,悄悄地跟琉璃說道:“皇上和從前,大是不同了。手腕如此冷硬,直叫人心裏生恐。老爺位列朝中,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琉璃苦笑著搖搖頭,朝堂便如沼澤,一旦入了來,哪裏是輕易說拔足便拔足的?她倒不擔心阿爹。從前到現在,阿爹看得都十分明白,既不爭高位,又不眾臣麵前獨秀。她擔心的是崔浩。
然而崔浩自回都城後,一次都沒有在她麵前露過麵,更不曾捎來片言隻語。她原本悄悄鬆了一口氣,然而現在,心裏卻揪了起來。
右昭儀自盡後的十數日,都城裏因著沮渠家族的誅滅帶來的威懾終於緩了過去,琉璃覺察到身邊的侍女們終於不是屏著氣息小心翼翼的時候,李蓋上門來了。
琉璃自回到大魏,從未出過公主府一步,外麵的消息都是聶阿姆和雲裳幾個往跟前傳。知道李蓋這次回來後,更得元韜看重,幾次在眾人麵前開口稱讚。然而看他一張麵無表情的黑臉,並沒有春風得意的意思,難道是還沒有實現吳起之誌?
琉璃正想著,李蓋施了一禮,說道:“公主,請隨我河西王府走一趟。河西王想見公主一見。”
琉璃一愣,本能地覺得那個“見一見”有種別樣的意思。忍不住開口說道:“是皇上的意思嗎?”
李蓋答道:“河西王想見公主一見,皇上準了。”
琉璃便知道了,這見一見,便如斷頭飯了。皇上終於動了殺機,這一天終是來了。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麽心情,木然站起來,說道:“走罷。”
李蓋看了看琉璃,遲疑了一下,開口說道:“河西王暗中與舊臣往來,被人揭發。皇上震怒非常,念他曾為一國之主,不忍他眾目之下行刑難堪,已經詔令他服毒自盡。公主此去……”
琉璃不知道是該為元韜心驚,還是為沮渠牧健悲哀,或許更悲慘的,是無辜受牽連的其他人如沮渠封壇。他小小年紀,被送到大魏當質子,本不是他的是非,卻也隨著沮渠家族的誅殺而喪命。天家自來多白骨,不為王者即冤魂,由來如是。
她聽見自己木然著聲音說道:“我知道了。走罷!”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