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後,世子過來請安來了!”
琉璃正準備用早膳,聽到之後微微愣了一下。她自入北涼,除了北涼王靈前見過那位世子沮渠封壇,其餘時間都未見他露麵。即使她大婚三日,她未看見其人,原以為心中是對她有怨恨,沒想到一大早,竟然過來請安?是沮渠牧健的意思還是他主動要來的?
琉璃心裏思忖著,嘴上說道:“快請世子進來。”
雲裳於是轉身去請。
人還未進,便聽到門外絲路請安的聲音:“世子功課繁重,莫不是特意起了個早過來請安!”
琉璃看了看聶阿姆,兩人都有些無奈地笑了笑。
琉璃自那日詢問絲路沮渠牧健的食好,絲路左右不答後,回來便閑置了絲路。大婚之後,她和沮渠牧健因著守孝,雖然並不曾圓房,然而沮渠牧健吃住都和琉璃在一處,絲路是沮渠牧健指過來的,總要讓他看到人才好,於是便讓聶阿姆將她置在室外,室內也並不要她伺候。
絲路每日對沮渠牧健迎來送往,殷勤備至,然而不知沮渠牧健是沒有覺察到她的委屈,還是不好插手內務,對絲路的事情並不過問。
雲裳將沮渠封壇迎進來,沮渠封壇進門便往地上跪拜行禮,口中說道:“封壇為母後請安!”
琉璃剛剛十四歲,被七歲的世子喊得臉上一熱,急忙口中說道:“世子不用如此大禮,快快起來。”
聶阿姆親自過來扶起沮渠封壇,說道:“世子想來還未用早膳,王後剛剛讓人為世子備了筷子,置了座位,世子請席上坐罷!”
沮渠封壇倒也沒有推辭,口中謝著,往琉璃身邊坐了。琉璃大婚三日,見那幾位王子一起一坐動作粗獷,一言一語聲音洪亮,完全不像沮渠牧健的溫文爾雅。那些武士將軍,更是言行豪放。今日見這世子,起坐行止,居然文縐縐,甚有規矩,不免有些詫異。想來沮渠牧健教子甚是嚴格。
琉璃親手為沮渠封壇遞了筷子,聶阿姆已盛好了一碗細粥奉了過來。
琉璃推過來一碟醃肉脯,說道:“這細粥是拿白米慢火熬的,你父王最愛這醃肉脯,佐著這細粥,不知道這口味你習不習慣。”
這醃肉脯是聶阿姆教月滿拿牛肉做的,沮渠牧健極愛這口味,早上起得早,要去上朝,便在早膳常常備了。
沮渠封壇一聽是父王喜歡的,便夾了一口。那肉脯醃得勁道辣口,鹹中帶著微甜,很有嚼勁。小孩子多是喜歡甜口的,吃了一口,便說道:“這肉脯果然美味。全宮裏都在說母後善製美食,果然是不假的。連父王都喜歡母後做的吃食。”
琉璃便笑道:“哪裏是我製的,不過是借了個好廚娘罷了。你愛吃便多吃些,趁著月滿在,讓她多多醃些。你平日裏功課繁重,最耗腦力,拿這個當零嘴吃,也是可以的。”
說著話,雲裳又端了兩碟菜上來,往席上擺了,對沮渠封壇說道:“這是王後特意讓月滿為世子加的菜。”
卻是北涼人素日裏常愛吃的手抓肉,外加一碟醃薑。
沮渠封壇是認識薑的,然而卻從未見過薑做菜的。不由多看了那薑兩眼。
琉璃便笑道:“這薑也是醃過的。肉吃多了,總會膩,這醃薑酸甜解膩,佐餐也是好的。世子吃完手抓肉嚐一嚐這醃薑看看便知道了。”
沮渠封壇看席上的菜品,簡單是簡單,然而粥白菜綠,再加上肉脯抓魚,色清而味香,倒是怡目開胃。各夾一口嚐一嚐,雖有一兩樣並不覺得美味,然而如琉璃所說,肉膩多油,薑酸解膩,吃起來倒覺得口舌清爽。
他從前吃飯,母後總是盯著他要他規矩,然而這一餐下來,琉璃隻是溫溫勸他多用,並不說多的話。讓他吃得很是放鬆,連對琉璃的生疏都忘記了。
吃到最後,沮渠封壇慢慢放了碗,一邊拿過聶阿姆遞過來的帕子擦手,一邊對琉璃輕聲說道:“初見母後,甚覺親切。在母後身邊用餐,甚覺安心。可惜我與母後相坐用餐時機無幾了。”
琉璃默了一默,知道沮渠封壇再過幾日便要隨叔孫建回到大魏都城,從此客居大魏了。一個七歲的孩子,遠國離家,客居他鄉,實在是難為了他。
琉璃沉默了一下,輕聲說道:“世子,我們都有我們不能選擇的命運。我們不能抗拒,隻能滿懷希望地迎上前去。世子也許現在覺得心裏難過不舍,然而世子這樣想,如果你接受了這個你並不喜歡的命運,換來了兩國的和平無戰事,是不是會覺得心裏安慰許多?也許,世子到了那個陌生之地,會慢慢喜歡上那裏,也說不定。”
沮渠封壇沉默了一下,問道:“母後會慢慢喜歡上這裏嗎?”
琉璃對著沮渠封壇微微一笑:“會的!”
心裏加了一句,至少我會努力。既然是不能抗拒的命運,喜歡上它,總比厭共它,會讓你好過一些!
沮渠封壇出了一會神,問道:“如果我無法喜歡那裏怎麽辦?”
琉璃輕輕說道:“世子說初見我便覺親切。大魏有我的親人,他們像我一樣可親。世子喜歡的這早膳,是我在大魏常用的早膳。世子相信我,你會喜歡上那裏的。”
沮渠封壇對琉璃輕施一禮:“謝母後如此安慰我。今日與母後用餐甚是愉快。”
琉璃說道:“世子若是喜歡,這幾日盡可過來,與我共用早膳。”
沮渠封壇應了一聲,說道:“我功課時間將至,老師向來遵時嚴格,不敢再多耽擱。容我告退。”
琉璃說道:“世子勤勉守時,你父王必為你高興。明日我會備好早膳等世子過來共用!”
沮渠封壇應一聲,起身離開。
琉璃吩咐雲裳:“雲裳,你和絲路送世子出宮門!”
雲裳應一聲,引著沮渠封壇又往外走。
聶阿姆過來,說道:“世子剛才話裏的意思,竟是要王後為他求情麽?”
琉璃淡淡地笑一笑:“皇上不放心北涼,要著世子過去做質子,我有什麽麵子能為他說情?他太看得起我了。”
聶阿姆輕聲歎道:“世子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心思,居然過來求王後為他說情免去當質子,難不成是受了他人的教唆?”
琉璃按按額頭,說道:“阿姆是懷疑大王子夫人麽?即使真是她,我們又能怎麽樣?大王子以世子身份征戰而死,身後未留一子半女。大王子夫人除非犯了大逆不道的重罪,否則誰會治她的罪?她那個樣子肯定不是一年兩年,王太後不是照樣對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麽?況且她再想興風作浪挑拔世子,世子也不過幾日便前去大魏。她現在做這無用功,除了讓我對她增添惡感,實在也沒有什麽益處。”
聶阿姆說道:“王太後和涼王看著對她多有縱容,我隻怕她會愈發囂張沒了忌憚起來。”
琉璃輕歎了口氣,說道:“真要發作她,也要哪天她果真闖了大禍,且我們抓了她的把柄才好。像她這樣背地裏挑唆的,沒有實證,別人眼裏也隻是捕風捉影,還說咱們容不下人。”
聶阿姆看了看琉璃,調侃說道:“前些日子因著她闖進宮來,王後還氣得要將她整治一番,現在倒心慈手軟了。”
琉璃默了一默,說道:“自來了北涼,我越發覺得自己的主意一日三變。”
聶阿姆說道:“可不是一日三變。當日找月滿過來打聽宋夫人喜好時,我以為王後怎樣都要出手將宋夫人說服了。誰知去一趟便改了主意。最後還是王太後出麵請了程夫人。來的時候,王後信誓旦旦說要在這裏好好過,然而我看王後心思不定,時時存疑,又處處自勸。王後剛才跟世子說的那番話,說的便是王後自己罷。”
琉璃苦笑了笑,說道:“我知道萬事瞞不過阿姆。大魏還有我的阿爹阿娘,為了他們,我自然要好好過,讓他們知道也能寬上幾分心。然而涼王心思難猜,我到現在都不能了解他是怎樣的人。”
聶阿姆說道:“叫我說,難得糊塗。涼王麵上對王後體貼周到,也時時願意與王後逗趣兩句。他願意作出親和的樣子來,總是好的。不管是真是假,王後隻管接著。兩人能安安樂樂地這樣過下去,自然是好的。”
琉璃笑了笑,說道:“阿姆說的是。我本也是這樣想的。他願意作出樣子,我願意就此接著。感情放的越少,將來才越是會心平氣和。”
聶阿姆聽到琉璃說這話,心裏一酸。知道琉璃心裏一時半時是放不開崔浩了的。
琉璃這時又說道:“大婚已經過了。我們已經借了月滿這麽長時間。宋大人雖然未出口討要,也該將人還回去了。”
聶阿姆便有些不舍。開口才要勸琉璃多留月滿幾日,想了想,覺得月滿性子純淨,這宮裏的紛爭不要哪日扯上她才好。便改了口,說道:“哪裏還要王後親自去還人。這一兩日,宋夫人和那些夫人們少不得會入宮來拜見王後。隻等她過來領人便是了。”
琉璃笑了笑,才要開口,外麵送了世子回來的雲裳進來稟道:“各府裏的夫人進宮來給王後請安來了。”
聶阿姆說道:“真是說什麽來什麽。這一大早的,北涼的夫人們倒是真不偷懶,個個都起得這樣早麽?”
琉璃笑道:“現在雖然已是夏末,然而早晚清涼,正是出門的好時候。且這姑臧原也沒有大魏都城那樣大,各府都是近王宮的,可不到的就早了。既然來了,就請罷!”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琉璃正準備用早膳,聽到之後微微愣了一下。她自入北涼,除了北涼王靈前見過那位世子沮渠封壇,其餘時間都未見他露麵。即使她大婚三日,她未看見其人,原以為心中是對她有怨恨,沒想到一大早,竟然過來請安?是沮渠牧健的意思還是他主動要來的?
琉璃心裏思忖著,嘴上說道:“快請世子進來。”
雲裳於是轉身去請。
人還未進,便聽到門外絲路請安的聲音:“世子功課繁重,莫不是特意起了個早過來請安!”
琉璃看了看聶阿姆,兩人都有些無奈地笑了笑。
琉璃自那日詢問絲路沮渠牧健的食好,絲路左右不答後,回來便閑置了絲路。大婚之後,她和沮渠牧健因著守孝,雖然並不曾圓房,然而沮渠牧健吃住都和琉璃在一處,絲路是沮渠牧健指過來的,總要讓他看到人才好,於是便讓聶阿姆將她置在室外,室內也並不要她伺候。
絲路每日對沮渠牧健迎來送往,殷勤備至,然而不知沮渠牧健是沒有覺察到她的委屈,還是不好插手內務,對絲路的事情並不過問。
雲裳將沮渠封壇迎進來,沮渠封壇進門便往地上跪拜行禮,口中說道:“封壇為母後請安!”
琉璃剛剛十四歲,被七歲的世子喊得臉上一熱,急忙口中說道:“世子不用如此大禮,快快起來。”
聶阿姆親自過來扶起沮渠封壇,說道:“世子想來還未用早膳,王後剛剛讓人為世子備了筷子,置了座位,世子請席上坐罷!”
沮渠封壇倒也沒有推辭,口中謝著,往琉璃身邊坐了。琉璃大婚三日,見那幾位王子一起一坐動作粗獷,一言一語聲音洪亮,完全不像沮渠牧健的溫文爾雅。那些武士將軍,更是言行豪放。今日見這世子,起坐行止,居然文縐縐,甚有規矩,不免有些詫異。想來沮渠牧健教子甚是嚴格。
琉璃親手為沮渠封壇遞了筷子,聶阿姆已盛好了一碗細粥奉了過來。
琉璃推過來一碟醃肉脯,說道:“這細粥是拿白米慢火熬的,你父王最愛這醃肉脯,佐著這細粥,不知道這口味你習不習慣。”
這醃肉脯是聶阿姆教月滿拿牛肉做的,沮渠牧健極愛這口味,早上起得早,要去上朝,便在早膳常常備了。
沮渠封壇一聽是父王喜歡的,便夾了一口。那肉脯醃得勁道辣口,鹹中帶著微甜,很有嚼勁。小孩子多是喜歡甜口的,吃了一口,便說道:“這肉脯果然美味。全宮裏都在說母後善製美食,果然是不假的。連父王都喜歡母後做的吃食。”
琉璃便笑道:“哪裏是我製的,不過是借了個好廚娘罷了。你愛吃便多吃些,趁著月滿在,讓她多多醃些。你平日裏功課繁重,最耗腦力,拿這個當零嘴吃,也是可以的。”
說著話,雲裳又端了兩碟菜上來,往席上擺了,對沮渠封壇說道:“這是王後特意讓月滿為世子加的菜。”
卻是北涼人素日裏常愛吃的手抓肉,外加一碟醃薑。
沮渠封壇是認識薑的,然而卻從未見過薑做菜的。不由多看了那薑兩眼。
琉璃便笑道:“這薑也是醃過的。肉吃多了,總會膩,這醃薑酸甜解膩,佐餐也是好的。世子吃完手抓肉嚐一嚐這醃薑看看便知道了。”
沮渠封壇看席上的菜品,簡單是簡單,然而粥白菜綠,再加上肉脯抓魚,色清而味香,倒是怡目開胃。各夾一口嚐一嚐,雖有一兩樣並不覺得美味,然而如琉璃所說,肉膩多油,薑酸解膩,吃起來倒覺得口舌清爽。
他從前吃飯,母後總是盯著他要他規矩,然而這一餐下來,琉璃隻是溫溫勸他多用,並不說多的話。讓他吃得很是放鬆,連對琉璃的生疏都忘記了。
吃到最後,沮渠封壇慢慢放了碗,一邊拿過聶阿姆遞過來的帕子擦手,一邊對琉璃輕聲說道:“初見母後,甚覺親切。在母後身邊用餐,甚覺安心。可惜我與母後相坐用餐時機無幾了。”
琉璃默了一默,知道沮渠封壇再過幾日便要隨叔孫建回到大魏都城,從此客居大魏了。一個七歲的孩子,遠國離家,客居他鄉,實在是難為了他。
琉璃沉默了一下,輕聲說道:“世子,我們都有我們不能選擇的命運。我們不能抗拒,隻能滿懷希望地迎上前去。世子也許現在覺得心裏難過不舍,然而世子這樣想,如果你接受了這個你並不喜歡的命運,換來了兩國的和平無戰事,是不是會覺得心裏安慰許多?也許,世子到了那個陌生之地,會慢慢喜歡上那裏,也說不定。”
沮渠封壇沉默了一下,問道:“母後會慢慢喜歡上這裏嗎?”
琉璃對著沮渠封壇微微一笑:“會的!”
心裏加了一句,至少我會努力。既然是不能抗拒的命運,喜歡上它,總比厭共它,會讓你好過一些!
沮渠封壇出了一會神,問道:“如果我無法喜歡那裏怎麽辦?”
琉璃輕輕說道:“世子說初見我便覺親切。大魏有我的親人,他們像我一樣可親。世子喜歡的這早膳,是我在大魏常用的早膳。世子相信我,你會喜歡上那裏的。”
沮渠封壇對琉璃輕施一禮:“謝母後如此安慰我。今日與母後用餐甚是愉快。”
琉璃說道:“世子若是喜歡,這幾日盡可過來,與我共用早膳。”
沮渠封壇應了一聲,說道:“我功課時間將至,老師向來遵時嚴格,不敢再多耽擱。容我告退。”
琉璃說道:“世子勤勉守時,你父王必為你高興。明日我會備好早膳等世子過來共用!”
沮渠封壇應一聲,起身離開。
琉璃吩咐雲裳:“雲裳,你和絲路送世子出宮門!”
雲裳應一聲,引著沮渠封壇又往外走。
聶阿姆過來,說道:“世子剛才話裏的意思,竟是要王後為他求情麽?”
琉璃淡淡地笑一笑:“皇上不放心北涼,要著世子過去做質子,我有什麽麵子能為他說情?他太看得起我了。”
聶阿姆輕聲歎道:“世子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心思,居然過來求王後為他說情免去當質子,難不成是受了他人的教唆?”
琉璃按按額頭,說道:“阿姆是懷疑大王子夫人麽?即使真是她,我們又能怎麽樣?大王子以世子身份征戰而死,身後未留一子半女。大王子夫人除非犯了大逆不道的重罪,否則誰會治她的罪?她那個樣子肯定不是一年兩年,王太後不是照樣對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麽?況且她再想興風作浪挑拔世子,世子也不過幾日便前去大魏。她現在做這無用功,除了讓我對她增添惡感,實在也沒有什麽益處。”
聶阿姆說道:“王太後和涼王看著對她多有縱容,我隻怕她會愈發囂張沒了忌憚起來。”
琉璃輕歎了口氣,說道:“真要發作她,也要哪天她果真闖了大禍,且我們抓了她的把柄才好。像她這樣背地裏挑唆的,沒有實證,別人眼裏也隻是捕風捉影,還說咱們容不下人。”
聶阿姆看了看琉璃,調侃說道:“前些日子因著她闖進宮來,王後還氣得要將她整治一番,現在倒心慈手軟了。”
琉璃默了一默,說道:“自來了北涼,我越發覺得自己的主意一日三變。”
聶阿姆說道:“可不是一日三變。當日找月滿過來打聽宋夫人喜好時,我以為王後怎樣都要出手將宋夫人說服了。誰知去一趟便改了主意。最後還是王太後出麵請了程夫人。來的時候,王後信誓旦旦說要在這裏好好過,然而我看王後心思不定,時時存疑,又處處自勸。王後剛才跟世子說的那番話,說的便是王後自己罷。”
琉璃苦笑了笑,說道:“我知道萬事瞞不過阿姆。大魏還有我的阿爹阿娘,為了他們,我自然要好好過,讓他們知道也能寬上幾分心。然而涼王心思難猜,我到現在都不能了解他是怎樣的人。”
聶阿姆說道:“叫我說,難得糊塗。涼王麵上對王後體貼周到,也時時願意與王後逗趣兩句。他願意作出親和的樣子來,總是好的。不管是真是假,王後隻管接著。兩人能安安樂樂地這樣過下去,自然是好的。”
琉璃笑了笑,說道:“阿姆說的是。我本也是這樣想的。他願意作出樣子,我願意就此接著。感情放的越少,將來才越是會心平氣和。”
聶阿姆聽到琉璃說這話,心裏一酸。知道琉璃心裏一時半時是放不開崔浩了的。
琉璃這時又說道:“大婚已經過了。我們已經借了月滿這麽長時間。宋大人雖然未出口討要,也該將人還回去了。”
聶阿姆便有些不舍。開口才要勸琉璃多留月滿幾日,想了想,覺得月滿性子純淨,這宮裏的紛爭不要哪日扯上她才好。便改了口,說道:“哪裏還要王後親自去還人。這一兩日,宋夫人和那些夫人們少不得會入宮來拜見王後。隻等她過來領人便是了。”
琉璃笑了笑,才要開口,外麵送了世子回來的雲裳進來稟道:“各府裏的夫人進宮來給王後請安來了。”
聶阿姆說道:“真是說什麽來什麽。這一大早的,北涼的夫人們倒是真不偷懶,個個都起得這樣早麽?”
琉璃笑道:“現在雖然已是夏末,然而早晚清涼,正是出門的好時候。且這姑臧原也沒有大魏都城那樣大,各府都是近王宮的,可不到的就早了。既然來了,就請罷!”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