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裳得了琉璃的話,去請各府夫人,再回來時,居然引了十幾位夫人進來。琉璃完全沒有準備,一時間有些發愣。大婚的時候是見了不少夫人,可也不用這樣齊刷刷地都來入宮拜見吧?
前麵的漢平王妃和宋繇夫人以及程駿夫人琉璃是認識的。她是一國王後,自然不必起身去迎。然而聶阿姆知道雲裳與宋繇夫人投機,程駿夫人是做了伴禮夫人的,而漢平王當下暗裏與沮渠牧健較著勁,他的夫人,麵上也不能怠慢,於是親自上前迎了。
漢平王妃沒有說什麽,程夫人倒是先發了話,笑著對聶阿姆說道:“阿姆是王後的奶姆,連王後都尊一聲阿姆,我們怎敢勞阿姆相迎!”
聶阿姆笑道:“涼王昨日還跟王後說,各位大人們都是朝中的棟梁,能安心為國效力,正是因了家中有夫人們的安心相靠。衝這個,怎能不迎一迎?”
眾位夫人得了聶阿姆的奉承,麵上甚覺有光。
程夫人笑道:“阿姆好一張嘴。”
這群夫人裏,漢平王妃身份自是最高,宋夫人次之。宮女們搬來了座位,眾夫人依次坐了。漢平王妃與宋夫人分別坐在琉璃左右。
漢平王妃看了看琉璃,先開口說道:“看王後氣色分外好,果然是漢家的女兒,嬌俏惠美,與北涼女子不同。”
在大魏,漢人並不比鮮卑人高貴。琉璃一家能得皇上看重,全仗了秉淮的一身才氣。漢平王妃這個時候將琉璃的出身點出來,明麵上是捧,暗裏卻帶著貶斥的意思。
琉璃微微笑了笑,還沒有說話。漢平王妃對麵的宋夫人開口說道:“王後出家高家,說起來也是名門之後,曆經幾朝,奇才能者輩出。這家蘊,說起來,莫說是在北涼,即便在大魏,想來也不是哪一府哪一族能比的。”
琉璃心裏當然知道,高家因著前朝摻和了皇家之事,抄的抄,罰的罰,幾至沒落,也因此,東高家和西高生了嫌隙,自此難睦。大魏一朝,漢族名門旺族如崔家、郭家、柳家,都是高家所不能比的。
然而琉璃知道宋夫人是在回護自己,因此便沒有出聲。
程夫人這時接了宋夫人的話,笑道:“宋夫人也是自謙。你的娘家,聽說在宋地,也是一大家族了。”
宋夫人淡淡一笑,說道:“中途敗落,後繼無人,和高公一家實在不能比。”
漢平王妃因著剛才宋夫人出口,才意識到自己竟然忘了,宋夫人也是漢人,自己貶低琉璃的同時,竟是連宋夫人也捎帶上了。這宋夫人,平日裏自帶清高,並不大能看得起北涼的女子,坐在人前,輕易不出聲響。然而人人卻又都知道,這位夫人是個不肯吃虧的。隻要不招惹她,她便懶得跟人打交道。一旦對她有半點詆毀,口舌上便半點不肯容情。
漢平王妃礙於宋繇是朝中重臣,頗得威望,雖然對宋夫人心中不喜,麵上卻不想作難,轉口說道:“今日見王後著便服,恍然才覺有了威嚴之意。大婚之日,那王後禮服想是太過繁瑣了,倒將王後的人襯得越發嬌小,儼然孩子模樣。”
琉璃原並不想和這位漢平王妃起摩擦。畢竟沮渠牧健現在剛剛承位,根基並不穩固,這個時候,她使不得什麽力,總不要給沮渠牧健找麻煩才好。然而這位漢平王妃看樣子,進宮就專為了找她的麻煩,壓製她的身份一樣。一會兒是她出身漢女,並不高貴;一會兒是她嬌小年幼,像個孩子。叫眾位夫人聽著,是她說當不得這王後之位麽?
琉璃看了看漢平王妃,微笑著說道:“記得剛進王宮裏,是王叔親自到宮門迎的我。王叔相貌威嚴,望之生恐,尋常人直視不得。大婚上見過王嬸,覺得王嬸甚是和順,想來王叔那樣威嚴之人,正好有王嬸的和順相補。今日再見王嬸,覺得王嬸比之前再見健談了許多。”
宋夫人聽了,微微一笑。心裏想,這新王後年紀不大,真是不吃虧的性子,幾句話不冷不熱地便將漢平王妃嗆在那裏了。
程夫人因做過琉琉璃大婚的伴禮夫人,且性子又是爽直,較其他夫人隨意些,笑著對琉璃說道:“今日我等入宮,一是為賀王後入主王宮,二是討王後一個喜慶。大婚之時不及與王後親近,想來在府的許多夫人,王後還不認識。”
琉璃自然知道,自己做了王後,這些夫人們怕是以後少不了打交道。北涼雖然和大魏一樣,並不許女子幹政,然而北涼向來推行一夫一妻製,女子在家宅裏麵地位並不低。作為一宮之主,與諸府夫人人情往來,閑坐聊天,即使作作樣子,也是免不了的。認一認各府夫人,卻是應該。
於是笑道:“不怕夫人們笑話,實在是我酒力淺微,不及與眾夫人認識,便醉了過去。今日正好借著機會,與眾夫人們熟一熟。”
程夫人笑道:“王後酒力淺微是真,然而人雖醉,卻能一派安穩地撐完大婚,倒讓人意外地驚訝。當時看王後醉眼迷離的樣子,原想著涼王要將王後送回帳子的。”
琉璃這才一怔。想起那日一早醒來,沮渠牧健說的那句小瞧了她。便是指的這個麽?那晚她被那濃濃的酒味薰得大醉後,許多事情便不記得了。聽程夫人這麽說,那晚的整個大婚儀式,她原來是撐下來了?
笑了笑,說道:“我正是因著酒力淺微,才求了王太後請了夫人做伴禮夫人。說起來,我該好好謝過夫人為我擋酒。也幸好那日我能撐住,不至於讓涼王太失麵子。”
頓了一下,又說道,“我知北涼素有奶茶待客的規矩。我這宮裏原也備了奶茶的。然而夏末之際,天氣雖轉涼爽,也隻一早一晚。偏午之際,仍顯煩熱,正好我這裏有解熱清躁的涼茶,備出來請各位夫人品一品。喜歡便多喝一些,不喜歡,便依舊讓人上奶茶便了。”
出聲喚雲裳上茶。
雲裳便笑著回道:“涼茶奶茶原都備了的。王後和各位夫人且稍待。”
不一時,數名宮女捧著幾個小巧玲瓏的白瓷茶壺進來,那白瓷燒製得實在是好,遠遠看著晶瑩剔透,如能透出光來一般。
北涼王宮內,多用金銀之物,這樣白皙光潔造型又優美的白瓷幾乎少見。那些個夫人都好奇又眼羨地看著那白瓷,不說東西好壞,隻那玲瓏剔透的樣子先招了人,尤其炎日已升,漸漸有了熱意的現在。看著那光潔的白瓷,先心裏一片清涼了起來。
那些夫人隻看著那白瓷好看,不識貨。宋夫人看得卻是眼睛一亮,脫口歎道:“我在宋地那些年,居然從未見能將瓷燒製得這般晶瑩剔透白皙如玉者。”
琉璃便笑道:“愛茶之人,必愛茶具。說起來,我自來北涼,多虧了宋大人自我委屈,借我月滿,才使我至北涼而今,飲食無礙,如在自家。受了宋大人如此人情,便還夫人一套茶具也使得。”
宋夫人眼中立刻帶了笑意,說道:“我原自詡非貪心貪利之人。然而聽到王後贈我茶具,心中暗喜,興奮異常。可見我自認的不貪心,也隻因物而別罷了。”
琉璃看了看眾位夫人,說道:“這茶具是我從大魏帶過來的,統共也隻兩套。夫人們不要怪我偏心。”
便有夫人說道:“我等粗人,不比宋夫人,也並不懂茶,哪裏敢貪要王後的茶具。”
琉璃對宋夫人又說道:“說起月滿,已在我身邊呆了不短的時間。聽說宋大人從前吃食從來是離不得月滿的。今夫人既然來了,走的時候便讓月滿跟著回府吧。總不能讓宋大人為涼王為國事操勞之餘還百般委屈腸胃。”
宋夫人卻帶著幾分不在意地說道:“人是他借出去的,要還便還到他手裏就是了。”
琉璃微微一怔。
漢平王妃這時半笑半冷地說道:“一個廚娘而已,遍北涼難道還找不出個能做菜的了?倒讓王後和宋夫人一個還一個拒地像是什麽不得了的寶貝。”
琉璃輕輕一笑:“說起來,月滿確實能當得一寶。她做的菜,連涼王都是喜歡的。”
漢平王妃又被琉璃不冷不熱地嗆一口,心裏有氣,冷笑一聲,說道:“想來王後初來北涼,吃食上並不習慣。聽說初入王宮不久,為使王後吃得舒心,那位叔孫將軍幾乎將城外池塘裏的魚撈絕了。北涼本來地處偏僻,不比大魏。雖然知道勸王後節製些吃魚是委屈王後,然而總不能將魚趕盡殺絕,還是給日後留些餘地的好。”
琉璃便帶著幾分歉意,說道:“原是我的不是。叔孫將軍城外騎馬,偶然見了塘中有魚,便捕了一些給我。因著天熱,魚不好放,索性將魚全做了,宮裏各處送了些,大家分而食之。沒想到涼王和王太後吃得大讚,下麵人意圖討好,竟然紛紛到城外塘裏逮魚去了。幸好涼王及時製住,才免了一場魚的滅頂之災。回來涼王還跟我感歎說,幾時下麵人能將心思放在認真做事上而不是妄自揣測上司喜好,意圖討好才好。很多時候,別人以為的意思,並不是我們自己真實的意思。他們卻不知道寧願相信自己的揣測,也不願認真做些事情出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前麵的漢平王妃和宋繇夫人以及程駿夫人琉璃是認識的。她是一國王後,自然不必起身去迎。然而聶阿姆知道雲裳與宋繇夫人投機,程駿夫人是做了伴禮夫人的,而漢平王當下暗裏與沮渠牧健較著勁,他的夫人,麵上也不能怠慢,於是親自上前迎了。
漢平王妃沒有說什麽,程夫人倒是先發了話,笑著對聶阿姆說道:“阿姆是王後的奶姆,連王後都尊一聲阿姆,我們怎敢勞阿姆相迎!”
聶阿姆笑道:“涼王昨日還跟王後說,各位大人們都是朝中的棟梁,能安心為國效力,正是因了家中有夫人們的安心相靠。衝這個,怎能不迎一迎?”
眾位夫人得了聶阿姆的奉承,麵上甚覺有光。
程夫人笑道:“阿姆好一張嘴。”
這群夫人裏,漢平王妃身份自是最高,宋夫人次之。宮女們搬來了座位,眾夫人依次坐了。漢平王妃與宋夫人分別坐在琉璃左右。
漢平王妃看了看琉璃,先開口說道:“看王後氣色分外好,果然是漢家的女兒,嬌俏惠美,與北涼女子不同。”
在大魏,漢人並不比鮮卑人高貴。琉璃一家能得皇上看重,全仗了秉淮的一身才氣。漢平王妃這個時候將琉璃的出身點出來,明麵上是捧,暗裏卻帶著貶斥的意思。
琉璃微微笑了笑,還沒有說話。漢平王妃對麵的宋夫人開口說道:“王後出家高家,說起來也是名門之後,曆經幾朝,奇才能者輩出。這家蘊,說起來,莫說是在北涼,即便在大魏,想來也不是哪一府哪一族能比的。”
琉璃心裏當然知道,高家因著前朝摻和了皇家之事,抄的抄,罰的罰,幾至沒落,也因此,東高家和西高生了嫌隙,自此難睦。大魏一朝,漢族名門旺族如崔家、郭家、柳家,都是高家所不能比的。
然而琉璃知道宋夫人是在回護自己,因此便沒有出聲。
程夫人這時接了宋夫人的話,笑道:“宋夫人也是自謙。你的娘家,聽說在宋地,也是一大家族了。”
宋夫人淡淡一笑,說道:“中途敗落,後繼無人,和高公一家實在不能比。”
漢平王妃因著剛才宋夫人出口,才意識到自己竟然忘了,宋夫人也是漢人,自己貶低琉璃的同時,竟是連宋夫人也捎帶上了。這宋夫人,平日裏自帶清高,並不大能看得起北涼的女子,坐在人前,輕易不出聲響。然而人人卻又都知道,這位夫人是個不肯吃虧的。隻要不招惹她,她便懶得跟人打交道。一旦對她有半點詆毀,口舌上便半點不肯容情。
漢平王妃礙於宋繇是朝中重臣,頗得威望,雖然對宋夫人心中不喜,麵上卻不想作難,轉口說道:“今日見王後著便服,恍然才覺有了威嚴之意。大婚之日,那王後禮服想是太過繁瑣了,倒將王後的人襯得越發嬌小,儼然孩子模樣。”
琉璃原並不想和這位漢平王妃起摩擦。畢竟沮渠牧健現在剛剛承位,根基並不穩固,這個時候,她使不得什麽力,總不要給沮渠牧健找麻煩才好。然而這位漢平王妃看樣子,進宮就專為了找她的麻煩,壓製她的身份一樣。一會兒是她出身漢女,並不高貴;一會兒是她嬌小年幼,像個孩子。叫眾位夫人聽著,是她說當不得這王後之位麽?
琉璃看了看漢平王妃,微笑著說道:“記得剛進王宮裏,是王叔親自到宮門迎的我。王叔相貌威嚴,望之生恐,尋常人直視不得。大婚上見過王嬸,覺得王嬸甚是和順,想來王叔那樣威嚴之人,正好有王嬸的和順相補。今日再見王嬸,覺得王嬸比之前再見健談了許多。”
宋夫人聽了,微微一笑。心裏想,這新王後年紀不大,真是不吃虧的性子,幾句話不冷不熱地便將漢平王妃嗆在那裏了。
程夫人因做過琉琉璃大婚的伴禮夫人,且性子又是爽直,較其他夫人隨意些,笑著對琉璃說道:“今日我等入宮,一是為賀王後入主王宮,二是討王後一個喜慶。大婚之時不及與王後親近,想來在府的許多夫人,王後還不認識。”
琉璃自然知道,自己做了王後,這些夫人們怕是以後少不了打交道。北涼雖然和大魏一樣,並不許女子幹政,然而北涼向來推行一夫一妻製,女子在家宅裏麵地位並不低。作為一宮之主,與諸府夫人人情往來,閑坐聊天,即使作作樣子,也是免不了的。認一認各府夫人,卻是應該。
於是笑道:“不怕夫人們笑話,實在是我酒力淺微,不及與眾夫人認識,便醉了過去。今日正好借著機會,與眾夫人們熟一熟。”
程夫人笑道:“王後酒力淺微是真,然而人雖醉,卻能一派安穩地撐完大婚,倒讓人意外地驚訝。當時看王後醉眼迷離的樣子,原想著涼王要將王後送回帳子的。”
琉璃這才一怔。想起那日一早醒來,沮渠牧健說的那句小瞧了她。便是指的這個麽?那晚她被那濃濃的酒味薰得大醉後,許多事情便不記得了。聽程夫人這麽說,那晚的整個大婚儀式,她原來是撐下來了?
笑了笑,說道:“我正是因著酒力淺微,才求了王太後請了夫人做伴禮夫人。說起來,我該好好謝過夫人為我擋酒。也幸好那日我能撐住,不至於讓涼王太失麵子。”
頓了一下,又說道,“我知北涼素有奶茶待客的規矩。我這宮裏原也備了奶茶的。然而夏末之際,天氣雖轉涼爽,也隻一早一晚。偏午之際,仍顯煩熱,正好我這裏有解熱清躁的涼茶,備出來請各位夫人品一品。喜歡便多喝一些,不喜歡,便依舊讓人上奶茶便了。”
出聲喚雲裳上茶。
雲裳便笑著回道:“涼茶奶茶原都備了的。王後和各位夫人且稍待。”
不一時,數名宮女捧著幾個小巧玲瓏的白瓷茶壺進來,那白瓷燒製得實在是好,遠遠看著晶瑩剔透,如能透出光來一般。
北涼王宮內,多用金銀之物,這樣白皙光潔造型又優美的白瓷幾乎少見。那些個夫人都好奇又眼羨地看著那白瓷,不說東西好壞,隻那玲瓏剔透的樣子先招了人,尤其炎日已升,漸漸有了熱意的現在。看著那光潔的白瓷,先心裏一片清涼了起來。
那些夫人隻看著那白瓷好看,不識貨。宋夫人看得卻是眼睛一亮,脫口歎道:“我在宋地那些年,居然從未見能將瓷燒製得這般晶瑩剔透白皙如玉者。”
琉璃便笑道:“愛茶之人,必愛茶具。說起來,我自來北涼,多虧了宋大人自我委屈,借我月滿,才使我至北涼而今,飲食無礙,如在自家。受了宋大人如此人情,便還夫人一套茶具也使得。”
宋夫人眼中立刻帶了笑意,說道:“我原自詡非貪心貪利之人。然而聽到王後贈我茶具,心中暗喜,興奮異常。可見我自認的不貪心,也隻因物而別罷了。”
琉璃看了看眾位夫人,說道:“這茶具是我從大魏帶過來的,統共也隻兩套。夫人們不要怪我偏心。”
便有夫人說道:“我等粗人,不比宋夫人,也並不懂茶,哪裏敢貪要王後的茶具。”
琉璃對宋夫人又說道:“說起月滿,已在我身邊呆了不短的時間。聽說宋大人從前吃食從來是離不得月滿的。今夫人既然來了,走的時候便讓月滿跟著回府吧。總不能讓宋大人為涼王為國事操勞之餘還百般委屈腸胃。”
宋夫人卻帶著幾分不在意地說道:“人是他借出去的,要還便還到他手裏就是了。”
琉璃微微一怔。
漢平王妃這時半笑半冷地說道:“一個廚娘而已,遍北涼難道還找不出個能做菜的了?倒讓王後和宋夫人一個還一個拒地像是什麽不得了的寶貝。”
琉璃輕輕一笑:“說起來,月滿確實能當得一寶。她做的菜,連涼王都是喜歡的。”
漢平王妃又被琉璃不冷不熱地嗆一口,心裏有氣,冷笑一聲,說道:“想來王後初來北涼,吃食上並不習慣。聽說初入王宮不久,為使王後吃得舒心,那位叔孫將軍幾乎將城外池塘裏的魚撈絕了。北涼本來地處偏僻,不比大魏。雖然知道勸王後節製些吃魚是委屈王後,然而總不能將魚趕盡殺絕,還是給日後留些餘地的好。”
琉璃便帶著幾分歉意,說道:“原是我的不是。叔孫將軍城外騎馬,偶然見了塘中有魚,便捕了一些給我。因著天熱,魚不好放,索性將魚全做了,宮裏各處送了些,大家分而食之。沒想到涼王和王太後吃得大讚,下麵人意圖討好,竟然紛紛到城外塘裏逮魚去了。幸好涼王及時製住,才免了一場魚的滅頂之災。回來涼王還跟我感歎說,幾時下麵人能將心思放在認真做事上而不是妄自揣測上司喜好,意圖討好才好。很多時候,別人以為的意思,並不是我們自己真實的意思。他們卻不知道寧願相信自己的揣測,也不願認真做些事情出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