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在宋府呆了多半時辰,告辭回宮,到宮門口,便有宮女報道涼王已經過來在宮內坐著。琉璃多少有些詫異。沮渠牧健這般急切地過來,自然是等她的消息來的。隻是他竟然將大婚看得這般重要嗎?她原以為,大婚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樣子而已。
琉璃心裏詫異著,人往宮裏走。她平時還算和氣,也喜歡和下麵的宮女逗弄幾句,宮裏雖不算熱鬧,好歹氣氛活潑些。今日行走在宮裏,便覺得宮女們一個個都拘謹了許多,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都不敢出氣帶聲的樣子。
琉璃恍然有種錯覺,竟有種身在崔府的感覺。在崔府,隻要崔浩在,府裏的侍女下人,輕易是不敢開玩笑的,不要說大聲喧嘩,連站立呼吸都似乎小心謹慎了許多。琉璃曾經開玩笑地問崔浩,為什麽他總要作得一派嚴肅,將府裏的下人侍女嚇成那個樣子。崔浩也頗有些無奈地說道,哪裏是他嚴肅,隻是氣場而已。
沮渠牧健幾次在她麵前,都是一副隨和愛調侃的姿態,然而下麵的宮女莊嚴緊張成這般樣子,可見本人並不是隨和之人。不過是為一個表麵上的大婚,沮渠牧健這般討好她,到底是處境艱難到了什麽地步?
琉璃心中想著,人已到了廊下,宮女施禮問好的施禮問好,打簾子的打簾子。琉璃走進去,聶阿姆和雲裳便特意留在了外麵。
沮渠牧健正端著茶盞喝茶。看著倒是一副悠閑隨意的姿態。
那茶盞,是琉璃從大魏帶過來的青白瓷的細盞,平日裏常擺出來的用的。
琉璃的腳步在門口頓了一頓,再往裏走,多少有些意外。
她的印像中,沮渠牧健並沒有喝茶的習慣,依稀記得來之前,曾聽說,他也並不好茶。因此沮渠牧健來宮裏的幾次,她都沒有奉過茶。如今一進門,看到這景像,竟然恍然有些走錯門看錯人的錯覺。
沮渠牧健抬起頭來,放下茶盞,對走過來的琉璃輕輕一笑,說道:“你昨天說和宋繇夫人去論論茶,今日在書房裏處理些事情,想起你說的話,忽然來了喝茶的興致。這王宮之內,大約隻有你這裏能喝到茶了。”
琉璃臉上收起詫異的表情,說道:“並不知道涼王喜歡喝茶,否則便讓阿姆為涼王備些出來。”
沮渠牧健微微一笑,說道:“本來並無喝茶的習慣。上次在大魏喝過幾次茶,回來後便找宋繇喝過幾次茶,方知茶之一味,不止於喝。”
琉璃正想聽沮渠牧健的下文,沒想到沮渠牧健竟然收了口不再往下說。一轉話題,問道:“我手中的茶,入口微澀,品後回甘,起始並不習慣,然而喝過兩杯後,愈覺口內生香,不知道是什麽茶。你的宮女似乎也說不上所以然來。”
琉璃上前兩步,細看沮渠牧健茶盞中已經泡展的茶葉,隻見那葉子形似卷筍,顏色青綠帶著微黃,泡出來的茶水清而見了棕紅。
便開口問道:“涼王除了甘甜之味,還品出來了什麽?”
沮渠牧健便說道:“依稀有些烤製的味道。”
琉璃便點點頭,說道:“是了。這是我在來之前,摘了三月柳枝新冒出來的嫩尖炒製了做出來的茶。因放在最上麵,宮女大約因著涼王要茶,不及細辨,便將它拿出來泡了。這柳尖茶不易快煮,最易長泡,最好和九月白菊製成的茶同泡,更能泡出茶中的清香味道。下麵的人不懂泡茶,浪費了這茶的清香味。”
沮渠牧健有些詫異:“這茶還有這麽多講究?”
琉璃便笑了笑,說道:“所謂的講究,不過是無聊人打發時間琢磨出來的究講究。所謂茶道,飲者所喜而已。這茶能泡出涼王的歡心,便是它的道之所在了。”
沮渠牧健笑道:“這話說的甚是聰明。想來你這般與宋夫人論茶,定是討了她的歡喜了罷?”
琉璃便說道:“宋夫人確是通茶理的人。與她小談有半個時辰,相處甚歡。”
沮渠牧健立刻便說道:“想來你所求之事,也是得了她應承了。”
琉璃說道:“隻顧論茶,一時談得投入,倒把其它事情給忘了。告辭出來的時候才想起來,卻又不好開口了。因此這便回來了。”
沮渠牧健:“……”
無語了一息,頗有些無奈的哭笑不得狀,“你的心的確是大,這麽重要的事情,你居然隻顧著談茶給忘記了。離大婚之日已近,我看你還要去一趟宋府才好。”
琉璃沉吟一下,說道:“我明明有事相求,上門先論茶,後送茶,討了主家歡心,回頭便出口相求之事,頗有釣魚的嫌隙。與人相交,最忌耍的就是這種心機。如今宋夫人識我如友,我若此時提出相求之事,宋夫人未必會拒絕,然而心裏就會對我的為人存了成見。成見一起,百事難消。這個時候,我倒不好出口相求了。”
沮渠牧健有些愣怔了一下,然後說道:“如今整個北涼,無論從身份還是聲望上講,宋繇當之無愧為眾人心中名士。他的夫人若能做你大婚的伴禮夫人,對你日後定有助力。你若錯過了宋夫人,後麵又能找誰做伴禮夫人呢?”
琉璃也有些為難,說道:“是我處理事情處理得不周。原是為求人而去,最後竟然忘了正事,隻顧著和宋夫人交忘年友。隻是宋夫人既然視我為忘年友,我便不能為自己利益向宋夫人使她為難做她不情願的事情了。”
沮渠牧健見琉璃這個態度,本有心想勸她兩句,然而轉念一想,開口說道:“能得宋夫人見麵投機,說話交心,與你相處和諧,且視你為友,這份麵子若是說出去,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你既然不好再開口強求宋夫人,便隻能另找其他夫人了。此事你依舊還去找母後為你提點吧。”
琉璃連連稱是。又對自己處事不周連連道歉。沮渠牧健再坐了片刻,便說前殿有事要處理,起身走人。
琉璃將沮渠牧健一路一直送到了宮門口,才往回返。一到室內,聶阿姆便走了過來,責備她說道:“王妃明明與宋夫人相談甚歡,她看樣子對你必是有求必應的意思。卻為什麽還要對涼王那般說?王妃竟然不想請宋夫人做你的伴禮夫人麽?”
琉璃輕聲說道:“阿姆,伴禮夫人誰都可以當。身份高不高,聲望好不好,都不要緊,左右大婚,也隻是個給人看的形式而已,實在不必要為了大婚而惹得宋夫人與我們離心疏遠。且阿姆也明明知道,宋夫人肯與我交心,一多半是因了阿姆從前與宋夫人有舊的緣故。宋夫人對阿姆有舊時情份,我更不能因為大婚,傷了宋夫人和阿姆這份難得的情份。畢竟在這人地兩生的北涼,能和我們知心交心的不多。”
聶阿姆沒想到琉璃竟然將大婚看得這樣淡,不由有些大驚地說道:“大婚原是王妃一生中的大事,王妃怎會這樣想?不管怎樣,涼王看樣子對大婚重視得很,王妃這個態度若是叫涼王看出端倪,日後你和涼王,還如何相處?”
琉璃淡淡一笑:“阿姆,涼王如果真得看重大婚,便不會在我麵前裝出一副陌生的樣子來哄騙我。這大婚,我看得也極認真,然而不一定非要是涼王要的那個樣子才是重大的儀式。他是做給別人看,我也是做給別人看。他是為了鞏固他的地位,叫北涼的那些別有居心者知道,他的新王妃背後,有大魏在撐腰。不管我身邊有沒有宋夫人做伴禮夫人,隻要我是大魏的公主,隻要我能在氣場上鎮住那些人,他的目的便能達到。阿姆難道連這個理兒都沒有想明白嗎?”
聶阿姆沒想到琉璃短短幾日,心裏竟是這樣想的。更沒想到,她竟是這樣看大婚的。驚怔了一刻後,壓著聲音說道:“所以王妃今日去宋府其實隻是為了去拜望宋夫人去的,根本沒有打算請宋夫人做伴禮夫人?”
琉璃輕輕歎了一口氣:“阿姆,宋夫人,說起來,也算是前世子妃夫人李敬愛的嬸嬸了。不管宋夫人和李敬愛母後的關係如何,她對李敬愛的態度怎樣,她能幾次三番拒掉別人上門相求,足以說明,她不會打臉李敬愛,至少麵上不會。既然如此,她怎麽會去做我的伴禮夫人呢?更何況,與我大婚的,本就是她的侄女原本的夫君。涼王和王後讓我請宋夫人做伴禮夫人,是因為他們想到的都是利益,而無人情。而對於宋夫人,顯然人情大於利益。既然如此,我怎麽可能為了一時利益去傷害宋夫人重視的人情呢?”
聶阿姆愣愣地說道:“王妃心細,想得周全。是我一時疏忽了。”
琉璃說道:“阿姆不是疏忽了,而是因為阿姆的心都在我身上,關心則亂而已。臨來之前,阿爹阿娘一再教我,無論何時何事,萬要先又己身度他人。設身處地為想一想,我若是宋夫人,我也不會做出打臉自己侄女叫人笑話的事情。”
琉璃心裏詫異著,人往宮裏走。她平時還算和氣,也喜歡和下麵的宮女逗弄幾句,宮裏雖不算熱鬧,好歹氣氛活潑些。今日行走在宮裏,便覺得宮女們一個個都拘謹了許多,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都不敢出氣帶聲的樣子。
琉璃恍然有種錯覺,竟有種身在崔府的感覺。在崔府,隻要崔浩在,府裏的侍女下人,輕易是不敢開玩笑的,不要說大聲喧嘩,連站立呼吸都似乎小心謹慎了許多。琉璃曾經開玩笑地問崔浩,為什麽他總要作得一派嚴肅,將府裏的下人侍女嚇成那個樣子。崔浩也頗有些無奈地說道,哪裏是他嚴肅,隻是氣場而已。
沮渠牧健幾次在她麵前,都是一副隨和愛調侃的姿態,然而下麵的宮女莊嚴緊張成這般樣子,可見本人並不是隨和之人。不過是為一個表麵上的大婚,沮渠牧健這般討好她,到底是處境艱難到了什麽地步?
琉璃心中想著,人已到了廊下,宮女施禮問好的施禮問好,打簾子的打簾子。琉璃走進去,聶阿姆和雲裳便特意留在了外麵。
沮渠牧健正端著茶盞喝茶。看著倒是一副悠閑隨意的姿態。
那茶盞,是琉璃從大魏帶過來的青白瓷的細盞,平日裏常擺出來的用的。
琉璃的腳步在門口頓了一頓,再往裏走,多少有些意外。
她的印像中,沮渠牧健並沒有喝茶的習慣,依稀記得來之前,曾聽說,他也並不好茶。因此沮渠牧健來宮裏的幾次,她都沒有奉過茶。如今一進門,看到這景像,竟然恍然有些走錯門看錯人的錯覺。
沮渠牧健抬起頭來,放下茶盞,對走過來的琉璃輕輕一笑,說道:“你昨天說和宋繇夫人去論論茶,今日在書房裏處理些事情,想起你說的話,忽然來了喝茶的興致。這王宮之內,大約隻有你這裏能喝到茶了。”
琉璃臉上收起詫異的表情,說道:“並不知道涼王喜歡喝茶,否則便讓阿姆為涼王備些出來。”
沮渠牧健微微一笑,說道:“本來並無喝茶的習慣。上次在大魏喝過幾次茶,回來後便找宋繇喝過幾次茶,方知茶之一味,不止於喝。”
琉璃正想聽沮渠牧健的下文,沒想到沮渠牧健竟然收了口不再往下說。一轉話題,問道:“我手中的茶,入口微澀,品後回甘,起始並不習慣,然而喝過兩杯後,愈覺口內生香,不知道是什麽茶。你的宮女似乎也說不上所以然來。”
琉璃上前兩步,細看沮渠牧健茶盞中已經泡展的茶葉,隻見那葉子形似卷筍,顏色青綠帶著微黃,泡出來的茶水清而見了棕紅。
便開口問道:“涼王除了甘甜之味,還品出來了什麽?”
沮渠牧健便說道:“依稀有些烤製的味道。”
琉璃便點點頭,說道:“是了。這是我在來之前,摘了三月柳枝新冒出來的嫩尖炒製了做出來的茶。因放在最上麵,宮女大約因著涼王要茶,不及細辨,便將它拿出來泡了。這柳尖茶不易快煮,最易長泡,最好和九月白菊製成的茶同泡,更能泡出茶中的清香味道。下麵的人不懂泡茶,浪費了這茶的清香味。”
沮渠牧健有些詫異:“這茶還有這麽多講究?”
琉璃便笑了笑,說道:“所謂的講究,不過是無聊人打發時間琢磨出來的究講究。所謂茶道,飲者所喜而已。這茶能泡出涼王的歡心,便是它的道之所在了。”
沮渠牧健笑道:“這話說的甚是聰明。想來你這般與宋夫人論茶,定是討了她的歡喜了罷?”
琉璃便說道:“宋夫人確是通茶理的人。與她小談有半個時辰,相處甚歡。”
沮渠牧健立刻便說道:“想來你所求之事,也是得了她應承了。”
琉璃說道:“隻顧論茶,一時談得投入,倒把其它事情給忘了。告辭出來的時候才想起來,卻又不好開口了。因此這便回來了。”
沮渠牧健:“……”
無語了一息,頗有些無奈的哭笑不得狀,“你的心的確是大,這麽重要的事情,你居然隻顧著談茶給忘記了。離大婚之日已近,我看你還要去一趟宋府才好。”
琉璃沉吟一下,說道:“我明明有事相求,上門先論茶,後送茶,討了主家歡心,回頭便出口相求之事,頗有釣魚的嫌隙。與人相交,最忌耍的就是這種心機。如今宋夫人識我如友,我若此時提出相求之事,宋夫人未必會拒絕,然而心裏就會對我的為人存了成見。成見一起,百事難消。這個時候,我倒不好出口相求了。”
沮渠牧健有些愣怔了一下,然後說道:“如今整個北涼,無論從身份還是聲望上講,宋繇當之無愧為眾人心中名士。他的夫人若能做你大婚的伴禮夫人,對你日後定有助力。你若錯過了宋夫人,後麵又能找誰做伴禮夫人呢?”
琉璃也有些為難,說道:“是我處理事情處理得不周。原是為求人而去,最後竟然忘了正事,隻顧著和宋夫人交忘年友。隻是宋夫人既然視我為忘年友,我便不能為自己利益向宋夫人使她為難做她不情願的事情了。”
沮渠牧健見琉璃這個態度,本有心想勸她兩句,然而轉念一想,開口說道:“能得宋夫人見麵投機,說話交心,與你相處和諧,且視你為友,這份麵子若是說出去,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你既然不好再開口強求宋夫人,便隻能另找其他夫人了。此事你依舊還去找母後為你提點吧。”
琉璃連連稱是。又對自己處事不周連連道歉。沮渠牧健再坐了片刻,便說前殿有事要處理,起身走人。
琉璃將沮渠牧健一路一直送到了宮門口,才往回返。一到室內,聶阿姆便走了過來,責備她說道:“王妃明明與宋夫人相談甚歡,她看樣子對你必是有求必應的意思。卻為什麽還要對涼王那般說?王妃竟然不想請宋夫人做你的伴禮夫人麽?”
琉璃輕聲說道:“阿姆,伴禮夫人誰都可以當。身份高不高,聲望好不好,都不要緊,左右大婚,也隻是個給人看的形式而已,實在不必要為了大婚而惹得宋夫人與我們離心疏遠。且阿姆也明明知道,宋夫人肯與我交心,一多半是因了阿姆從前與宋夫人有舊的緣故。宋夫人對阿姆有舊時情份,我更不能因為大婚,傷了宋夫人和阿姆這份難得的情份。畢竟在這人地兩生的北涼,能和我們知心交心的不多。”
聶阿姆沒想到琉璃竟然將大婚看得這樣淡,不由有些大驚地說道:“大婚原是王妃一生中的大事,王妃怎會這樣想?不管怎樣,涼王看樣子對大婚重視得很,王妃這個態度若是叫涼王看出端倪,日後你和涼王,還如何相處?”
琉璃淡淡一笑:“阿姆,涼王如果真得看重大婚,便不會在我麵前裝出一副陌生的樣子來哄騙我。這大婚,我看得也極認真,然而不一定非要是涼王要的那個樣子才是重大的儀式。他是做給別人看,我也是做給別人看。他是為了鞏固他的地位,叫北涼的那些別有居心者知道,他的新王妃背後,有大魏在撐腰。不管我身邊有沒有宋夫人做伴禮夫人,隻要我是大魏的公主,隻要我能在氣場上鎮住那些人,他的目的便能達到。阿姆難道連這個理兒都沒有想明白嗎?”
聶阿姆沒想到琉璃短短幾日,心裏竟是這樣想的。更沒想到,她竟是這樣看大婚的。驚怔了一刻後,壓著聲音說道:“所以王妃今日去宋府其實隻是為了去拜望宋夫人去的,根本沒有打算請宋夫人做伴禮夫人?”
琉璃輕輕歎了一口氣:“阿姆,宋夫人,說起來,也算是前世子妃夫人李敬愛的嬸嬸了。不管宋夫人和李敬愛母後的關係如何,她對李敬愛的態度怎樣,她能幾次三番拒掉別人上門相求,足以說明,她不會打臉李敬愛,至少麵上不會。既然如此,她怎麽會去做我的伴禮夫人呢?更何況,與我大婚的,本就是她的侄女原本的夫君。涼王和王後讓我請宋夫人做伴禮夫人,是因為他們想到的都是利益,而無人情。而對於宋夫人,顯然人情大於利益。既然如此,我怎麽可能為了一時利益去傷害宋夫人重視的人情呢?”
聶阿姆愣愣地說道:“王妃心細,想得周全。是我一時疏忽了。”
琉璃說道:“阿姆不是疏忽了,而是因為阿姆的心都在我身上,關心則亂而已。臨來之前,阿爹阿娘一再教我,無論何時何事,萬要先又己身度他人。設身處地為想一想,我若是宋夫人,我也不會做出打臉自己侄女叫人笑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