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夫人聽了下人稟報,親自迎接了出來。


    琉璃看這宋夫人,微微怔了一下。


    這位宋夫人,並不是多麽令人驚豔的婦人,眼角尚見了幾絲皺紋,衣衫是尋常舒適的細棉。身上全無豔麗的色彩,更無刻意的裝飾。然而整個人站在眼前,自然而然帶出來淡雅隨意的氣質,一張臉隻嘴角淡淡含著一絲笑意,不見得有多熱切,卻自然帶著親切。


    這位宋夫人,初見並不是多麽令人注目,然而她站在那裏,卻是不能忽視的舒適存在,讓人看了第一眼,還想看第二眼。第三眼再看過去,便已為她的氣質所吸引。


    琉璃有些怔怔地看著這位宋夫人。她自認從前到現在,還是第一次見到宋夫人這樣的女子,她並不對你熱情示好,然而你卻能感受到她的善意。


    琉璃怔忪著,上前兩步,宋夫人先開了口,說道:“近幾日常聽我家老爺提起公主。不想今日竟然自家門口見了。公主請往府裏請!”


    琉璃自報“大魏武威公主”,宋夫人開口稱呼“公主”。這的確是有些意思了。


    琉璃抿嘴笑了笑,領著聶阿姆和雲裳,隨著宋夫人往宋府裏麵走。


    這宋府和她想像中的一樣,花草盆景,擺得頗得幾分趣味,假山亭台,做得也很有幾分模樣,就連那一池淺水,也做得曲折幽回。更令琉璃驚訝的是,她於淺水池邊,竟然看到了一叢細竹,長得並不茁壯,卻也透著青綠的清涼之意。


    琉璃萬分詫異這位宋夫人手下布置出來的府第,竟然充滿了江南的味道。


    琉璃一邊走,一邊心中暗暗持疑,不由打量著這位宋夫人。說實話,這位宋夫人,從嬌小的體形,到表露的體質,都和北涼女子大大不同。更何況這位宋夫人,居然還愛品茶。


    琉璃一邊走,一邊狀若隨意地笑著說道:“一路走來,看這府第中的景色,恍然竟像回到了兒時的江南一樣。”


    宋夫人回過臉來,微微一笑:“我幼時長於江南,後來到了西涼,對故土難忘,因而常愛置些花草,弄些山石。唯覺遺憾的是這翠竹,精心養了幾年,夏季還好,冬季冷風峻雪一打,十棵要壞七棵。努力養了這些年,如今才勉強得了這一叢。”


    微微歎了口氣,露了些許的無可奈何。


    琉璃說道:“這翠竹最喜熱喜濕,我阿爹曾在大魏的宅子裏養過,也是養得不得法。隻能養在深盆裏,天氣一冷,便往室內搬。常常歎家裏實在是過於狹小了些,否則弄出一個溫房來,專門伺弄花草,夏天的宅子便會更有江南的味道。”


    宋夫人點頭說道:“弄個溫房不失為一個好主意。隻是倒不怕搬來搬去,北涼的冬天實在也是冷得煞人,溫房隻怕難以暖和起來。”


    說著話,又歎了口氣,說道,“北地種竹子,不易生葉,枝幹也難養粗,葉子稀稀疏疏,隻生些枝枝叉叉的碎枝,樣子到底不比江南的好看。”


    這位宋夫人一片愛花草之心,其實完全是思念故土的心使然了。


    琉璃心裏了然了幾分,麵上並不挑明。隻是微微一笑:“養竹子除了人力,還要看天時。天時不給便利,也是無可奈何。不過夫人能養得這般翠綠,也是一片精心難得。看這竹子養得這般青翠,若是對竹飲茶,想來是極好的興致。”


    宋夫人說道:“高公素有識茶知茶懂茶的盛名,想來你耳濡目染,也是頗得茶理的。我府裏尚有些去年製的竹葉茶,天氣炎熱,正好拿出來與公主品一品,清一清燥熱。茶雖不比高公的好茶,在這北涼的荒蔓之地,拿出來也勉強算得上佳品了。”


    一邊說著,引著琉璃左拐右穿,琉璃過了幾處回廊,看了幾處假山盆景後,便到了一個亭子間。這個亭子間卻是建在一處淺池旁,青白的細石鋪地,朱紅的木質亭身。亭子一側臨水,水中是貼著水麵而生的成片蓮葉,那蓮葉大大小小,間或冒出一朵或雪白或嫩粉的蓮花的花瓣尖來,倒是頗得意趣,看著十分有趣。


    琉璃細看到那蓮葉,發現那蓮花並不是生在水中的,而是被種在陶土盆中,再沉到淺水底。這蓮花養得倒確是不錯,葉子青蔥一片,倒是分外精神。


    這蓮花顯然也是宋夫人的得意之作,看琉璃認真細看的樣子,不覺笑道:“院子裏養的許多江南的花草,這蓮花養得還是不錯的。”


    琉璃便笑了笑,說道:“這蓮花確實養得好。夫人有心,心意必達。想這花草也是通人心意的。”


    宋夫人笑道:“我家老爺說你會說話,果然沒有虛誇了你。公主且請稍坐。這亭子向來是我和老爺賞花飲茶的佳處,靠著這亭子,看看水中的蓮花,引一引水中的遊魚,再淺飲幾杯清茶,人生在世,夫複何求!”


    琉璃笑道:“夫人果然是性情淡然又極求雅致的人。”


    琉璃稍坐了片刻,便有丫環端了茶盞上來。


    琉璃看到那盈綠的茶盞,初時沒有注意,及至丫環將那茶盞放到她麵前,要給她倒茶時,她一錯眼,竟透過茶杯看到了一絲金線。愣了一下神,將頭偏了一偏,再往茶盞裏麵看,那金線便沒有。她又調個角度,還是沒有。忍不住將茶盞拿起來,在手裏稍稍傾斜,從茶盞的側麵,透過光線,看過去,很快發現,果然是一條金線,像嵌在茶盞身上一般,清晰又完整地呈現出來。


    琉璃看了看宋夫,宋夫隻是微微一笑:“想不到公主竟然識得這杯子。”


    琉璃說道:“從前曾聽家父提起來,隻是沒有想到今日會在宋府見到。這一線金,據說存世僅有三隻,想不到夫人出手便是拿出了兩隻。”


    宋夫人看著琉璃手裏那茶盞,淡淡笑了笑,說道:“那第三隻,已然作了陪葬,世間再也見不到了。”


    琉璃微微一愣,看了看宋夫人。


    宋夫人便問道:“公主既然識得這杯子,想來也知道它們的出處了的。”


    琉璃點點頭,說道:“聽說江南有名士蔣周,在女兒出嫁之日曾燒製了三枚茶盞,光透兩麵,可見腰封金線,便是這一線金。”


    宋夫人笑道:“其實原是燒製了四隻的。燒製出來當日,那蔣周拿到妻子女兒麵前獻寶,誰知道被剛出生幾天的女兒一腳蹬翻地地,當場便碎了一隻,因此存世僅有三隻。又因蔣周妻子過世,蔣周便為妻子陪葬了一隻。因此,如今,世人能見的,也隻有兩隻了而已。”


    琉璃正在驚訝,站在琉璃北後的聶阿姆失聲叫了一聲,說道:“夫人原來是蔣周蔣老爺的小姐。怪不得瞧著夫人有些眼熟,剛才未敢冒然相認。”


    宋夫人有些訝然地抬頭看聶阿姆。聶阿姆眼中一黯,片刻之間,換了神色,說道:“我曾在江南郭府呆過數年,夫人還是女嬌娘的時候,曾隨令母到郭府拜訪過,因此我對夫人有些印像。隻是夫人那時年紀尚幼,到現在變了許多模樣,因此不敢冒然指認。”


    宋夫人十分驚訝地說道:“我確實幼時數次隨母親去郭府拜訪。尤記得郭府當時的少夫人話語不多,人卻十分地好。詩文刺繡,都精通得很。這位阿姆當時是在郭家少夫人身邊伺候的嗎?看你的長相,竟讓我覺得與那些少夫人有幾分相似。”


    聶阿姆苦笑道:“實不相瞞夫人,我便是當時郭家的少夫人。不過是時過境遷,有些事情與當時有些許的變化而已。”


    宋夫人明顯十分地吃驚:“十幾年不見,郭少夫人竟然……”


    聶阿姆說道:“夫人年幼之時,因著種種原因,隨著家人離了江南,去了西涼。我同樣也是,因著種種原因離了郭府,先被高公高夫人收留,後又隨高公一家去了魏地,如今又隨著公主,來了北涼。可見人生際遇,不是誰可以預料。隻是看夫人在這宋府過得十分悠閑愜意,和兒時的誌向並無多大的更改。也算得償所願!”


    宋夫人便笑道:“人生無常,多有不如意,原也是尋常事。隻看如何對待是了。我看阿姆一臉平靜,想來也是看得明白,想得盡開了的。”


    聶阿姆便笑了笑,說道:“自從遇到公主,人生一切不如意,都如過眼雲。機緣巧合,竟然在北涼之地,看到夫人。忽然想,人生無常,隨遇而安。夫人是,我是,我們公主也是。所謂是,唯有心境淡然者,方能守得一片天。”


    宋夫人說道:“從前在郭府裏,我便喜歡聽少夫人說話。如今阿姆未變,恍然還是我從前認識的那位少夫人。”


    聶阿姆便笑道:“我早已不是郭家的少夫人了。如今我是公主的阿姆。”


    宋夫人便笑道:“不管你是什麽身份,我心目中的那個你總是沒變便是了。今日難得遇故人,公主言語又深得我心,請容我盡地主之誼,款待兩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人請上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霏並收藏美人請上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