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王妃,我們已到姑臧城下,馬上就要進城了!”
正在車內和宋繇處借來的侍女月滿說話的琉璃聲音一停。然後很快正襟危坐,正了神情,語氣果斷地命令道:“打開車簾!讓全姑臧城的百姓都知道,大魏的武威公主,北涼的涼王妃進城拜祭已故涼王!”
“是!”
聶阿姆和叫做月滿的侍女立刻退身坐到琉璃身後,外麵有人將車簾兩側分開,琉璃一身王妃冠服,莊重威嚴地坐在車內。一路行來,她出鸞車的時候還會戴上籬帽,此時,卻是整張臉都露了出來,一臉端莊地坐在車內。
琉璃抬了一下眼,隻見眼前城樓高聳的城門上,早已掛起了白幡。那黃土夯成的高聳城牆上,有兵士持長槍而立,於炎炎烈日下威嚴站立。
這是與大魏都城完全不一樣的城池。滿目隻見土黃的沙,還能感覺到**辣的風挾裹著熱意,帶著黃土的氣息卷進來。這姑臧城,更像是被黃沙包圍的城池,滿目隻見被太陽曬得滾燙的黃沙,以及膚色紫黑的路人。
然而她沒有時間去彷徨、困惑、或迷茫。她知道這姑臧城裏麵,正有心思各異的人等著她,而她此來的使命,不是為了叫那個男人好好地疼愛包容,而是要利用自己的身份,為那個男人豎一道靠山,好好保住兩國的利益。
車隊緩緩往城內行進,沿街百姓聽說了大魏和親的武威公主以王妃禮進城拜祭已故北涼王,紛紛擠在街道兩旁觀看。
他們似乎從來沒有這樣近距離地看過他們北涼的任一位王妃,這位大魏和親而來的王妃這種前所未有的做法顯然讓他們分外存了好奇。他們先是看到了長長車隊裏華麗而雍容的鸞車,然後裏麵那個據說是他們新任涼王王妃的女子迅速驚豔了他們。
那一身華麗的王妃冠服,那一派端重的姿勢,那一張絕美的容貌,直教他們覺得,這是神佛派下來的神妃仙子。
街一的人越來越多。一個擠一個地在街道兩旁排開,不斷有兵士在道路兩邊呼喝開路,斥退擠到路中間影響了行車的路人。
叔孫恭很快不聲不響地掉了隊,最後護在琉璃的車側,一手提著槍,一邊握著腰間的刀柄,騎馬跟在琉璃的旁側。
琉璃很想跟叔孫恭說一聲,北涼那些懷有異心者,如果不是傻子,是絕不會對她下手的。他們也許不忿北涼王世子登王位,也許想搏力相爭一把,但他們絕不會為了爭一個王位成為大魏的敵人,畢竟北涼現在,因著前番的連年征戰已經根基薄弱。
然而叔孫恭向來是小心謹慎的人,萬事總要做到萬無一失。
車隊浩浩蕩蕩,從街道中穿過,終於到了北涼王宮外。
琉璃被四位大宮女扶著下了鸞車,四王子親自過來,前麵引路:“王妃嫂嫂請隨我進宮吧!”
琉璃抬了一下頭,看了看麵前的高高宮門。
來之以前,她總以為北涼王宮是個陌生的地方,然而此刻站在宮門外,忽然覺得,天下的宮室,其實並沒有什麽兩樣,都是高高的宮門,裏麵必定也是數不清的宮室,裏麵的人終將要被圈在高牆內,此生難出。
她知道這是自己的命運,是她最終應下的命運。
她緩緩伸出手,抬起胳膊,聶阿姆慢慢走上前來,琉璃將自己的手搭在聶阿姆手裏。從此之後,這個陌生之地,這座陌生的宮室裏,真正相依相貼的,隻有她們兩個。
琉璃在心裏苦笑了一聲,輕輕抬起腳步。
忽然宮門裏一聲高唱:“大魏武威公主鸞駕到!大魏安城公、衛將軍叔孫將軍駕到!”
琉璃要抬的腳定在那裏。
大魏武威公主?她這一身北涼王妃的冠服,對方竟然喊的不是這個身份?
還未入宮門,便在這裏下馬威了嗎?
琉璃直身站住,一臉淡然地看著宮門裏麵。
聶阿姆嚴肅著表情,慢條斯理地對後麵的一個大宮女說道:“把遮陽的傘撐起來,為公主遮一遮太陽。我們大魏的公主,若是被太陽曬得花了妝,到北涼王靈前拜祭,豈不是失儀?公主自己失儀還是小事,這次是代表皇上而來,若是丟了皇上的麵子,便是失了大魏的麵子,豈不是叫人笑話?”
後麵的大宮女立刻應聲,很快回來,撐起一把巨大的黑色油紙傘,罩在琉璃頭頂。
琉璃看了看叔孫恭,對沮渠菩提說道:“四王子,我身為大魏公主,此次來北涼,行的是大魏皇上的儀仗,前來拜祭北涼王,先是宋大人受命前去邊界迎接,後麵又有四王子半路相迎,如此重情重禮,足見北涼與我大魏相和相親的誠意,為何到了宮門口,隻聽有人高聲唱喝,不見一人出來迎接?”
叔孫恭對四王子神情淡淡,說道:“我奉命護送公主前來和親,為的是兩國安好,貴國若無誠意,我一樣也能護送公主回去。隻是北涼對大魏前恭而後倨,是有所倚仗,還是不知禮數?麻煩四王子進去跟新任涼王問個清楚,我也好回去跟皇上回話!”
沮渠菩提立刻說道:“公主息怒!叔孫大人息怒!我王兄因著父王驟逝,心中悲痛,此刻必然正在我父王靈前,對宮門口的事情,必是一無所知。我這便進去與我王兄稟明事態,怠慢公主之處,必行追究。”
沮渠菩提往宮門裏麵進,才走兩步,便聽裏麵有人高聲叫道:“北涼漢平王恭迎大魏武威公主入宮!”
沮渠菩提止了步。
琉璃便見宮門裏眾星捧月一般被許多人簇擁著出來一個身材粗壯的男子來,這男子雙目如瞪,須眉如炸,一身的戾氣。走路生風地被眾人擁著走了過來。
漢平王琉璃入城前才聽叔孫恭提起過,說是北涼王的弟弟,對王位早有覬覦之心。沒想到還未入宮入,第一個打照麵的竟然是他。
琉璃靜了靜心,想,所謂相由心生。這位漢平王,平日裏看來是個戾氣十足的人。他手裏握有兵權,北涼王都拿他無可奈何,那北涼王世子都說和雅有度,想必更是無可奈何了。隻是這漢平王看來人緣不怎麽樣,否則憑他這般戾氣,北涼王世子的王位想來不會那般輕易便到手了。
琉璃端莊威嚴地站了,輕輕開口,聲音卻分外清晰地說道:“我代表大魏皇上前來北涼,正說無人相迎。想來北涼王病逝突然,大家都在靈前忙著拜祭。勞煩漢平王前來宮門相迎,隻是漢平王既然口稱我公主,敢問宋大人,我是需要回車裏將北涼王妃冠服換下,穿了大魏公主的冠服入宮才算規矩?”
宋繇從後麵站過來,答道:“公主說笑了。世子新登王位,特意派人百裏急馳送了王妃冠服,以在已故涼王靈前明正王妃身份。且入城門一路行來,都城進百姓都已知曉公主乃北涼王妃,公主若是再換回大魏公主冠服,再到靈前拜祭,豈不是要叫都城百姓詫異?消息傳到大魏,若連大魏皇上都問起此事,豈不是叫人笑話?”
琉璃淡淡笑了一笑,便接話道:“我剛才聽漢平王口口聲聲稱我為大魏武威公主,不知是不願承認我北涼王妃的身份,還是因著北涼王世子新登王位,明正我身份的事情還未曾傳開,漢平王不知此事?”
沮渠菩提立刻陪笑道:“王妃嫂嫂多慮了。我王兄派人百裏急馳為王妃嫂嫂送冠服,不過是一個多時辰前的事情,我王叔上了年紀,記性不好,又趕著我父王過世,心中悲痛,大約是一時未能改過口來。”
琉璃立刻說道:“原來王叔是太過悲痛了。王叔且請節哀,我初來乍到,身邊站著的是大魏皇上寵信有加的衛將軍,背後站的是整個大魏,總不能日後叫大魏皇上我的皇兄因著這些許小事挑北涼的不是。叔孫將軍,既然是誤會,請將軍務要擔待。所謂兄弟情深,漢平王為北涼王悲痛失儀,也是人之常情,想來皇兄必不會怪罪。”
叔孫恭答道:“公主向來心慈。皇上也向來體恤下臣。我自會跟皇兄陳明此事,公主請放心!”
幾個人一唱一和,將漢平王氣得臉色發暗。手心握了握,想自己堂堂漢平王,北涼王在世時,也對自己客氣三分,今日竟然被大魏一個憑空封出來的假公主當麵削了臉麵,一時氣怒得直想上前將這個囂張的大魏公主教訓一番。然而當著叔孫恭的麵,還真怕他回去後添油加醋,將他編排了番,動了元韜的怒氣,於自己不利。
忍了忍心中的怒氣,說道:“是我一時口誤。請王妃和叔孫將軍入宮!”
沮渠菩提一見漢平王認了琉璃的身份,立刻叫傳事官往裏麵唱喝。
隻聽傳事官揚著嗓子,高聲唱喝道:“大魏武威公主北涼王妃到!大魏安城公衛將軍叔孫將軍到!”
正在車內和宋繇處借來的侍女月滿說話的琉璃聲音一停。然後很快正襟危坐,正了神情,語氣果斷地命令道:“打開車簾!讓全姑臧城的百姓都知道,大魏的武威公主,北涼的涼王妃進城拜祭已故涼王!”
“是!”
聶阿姆和叫做月滿的侍女立刻退身坐到琉璃身後,外麵有人將車簾兩側分開,琉璃一身王妃冠服,莊重威嚴地坐在車內。一路行來,她出鸞車的時候還會戴上籬帽,此時,卻是整張臉都露了出來,一臉端莊地坐在車內。
琉璃抬了一下眼,隻見眼前城樓高聳的城門上,早已掛起了白幡。那黃土夯成的高聳城牆上,有兵士持長槍而立,於炎炎烈日下威嚴站立。
這是與大魏都城完全不一樣的城池。滿目隻見土黃的沙,還能感覺到**辣的風挾裹著熱意,帶著黃土的氣息卷進來。這姑臧城,更像是被黃沙包圍的城池,滿目隻見被太陽曬得滾燙的黃沙,以及膚色紫黑的路人。
然而她沒有時間去彷徨、困惑、或迷茫。她知道這姑臧城裏麵,正有心思各異的人等著她,而她此來的使命,不是為了叫那個男人好好地疼愛包容,而是要利用自己的身份,為那個男人豎一道靠山,好好保住兩國的利益。
車隊緩緩往城內行進,沿街百姓聽說了大魏和親的武威公主以王妃禮進城拜祭已故北涼王,紛紛擠在街道兩旁觀看。
他們似乎從來沒有這樣近距離地看過他們北涼的任一位王妃,這位大魏和親而來的王妃這種前所未有的做法顯然讓他們分外存了好奇。他們先是看到了長長車隊裏華麗而雍容的鸞車,然後裏麵那個據說是他們新任涼王王妃的女子迅速驚豔了他們。
那一身華麗的王妃冠服,那一派端重的姿勢,那一張絕美的容貌,直教他們覺得,這是神佛派下來的神妃仙子。
街一的人越來越多。一個擠一個地在街道兩旁排開,不斷有兵士在道路兩邊呼喝開路,斥退擠到路中間影響了行車的路人。
叔孫恭很快不聲不響地掉了隊,最後護在琉璃的車側,一手提著槍,一邊握著腰間的刀柄,騎馬跟在琉璃的旁側。
琉璃很想跟叔孫恭說一聲,北涼那些懷有異心者,如果不是傻子,是絕不會對她下手的。他們也許不忿北涼王世子登王位,也許想搏力相爭一把,但他們絕不會為了爭一個王位成為大魏的敵人,畢竟北涼現在,因著前番的連年征戰已經根基薄弱。
然而叔孫恭向來是小心謹慎的人,萬事總要做到萬無一失。
車隊浩浩蕩蕩,從街道中穿過,終於到了北涼王宮外。
琉璃被四位大宮女扶著下了鸞車,四王子親自過來,前麵引路:“王妃嫂嫂請隨我進宮吧!”
琉璃抬了一下頭,看了看麵前的高高宮門。
來之以前,她總以為北涼王宮是個陌生的地方,然而此刻站在宮門外,忽然覺得,天下的宮室,其實並沒有什麽兩樣,都是高高的宮門,裏麵必定也是數不清的宮室,裏麵的人終將要被圈在高牆內,此生難出。
她知道這是自己的命運,是她最終應下的命運。
她緩緩伸出手,抬起胳膊,聶阿姆慢慢走上前來,琉璃將自己的手搭在聶阿姆手裏。從此之後,這個陌生之地,這座陌生的宮室裏,真正相依相貼的,隻有她們兩個。
琉璃在心裏苦笑了一聲,輕輕抬起腳步。
忽然宮門裏一聲高唱:“大魏武威公主鸞駕到!大魏安城公、衛將軍叔孫將軍駕到!”
琉璃要抬的腳定在那裏。
大魏武威公主?她這一身北涼王妃的冠服,對方竟然喊的不是這個身份?
還未入宮門,便在這裏下馬威了嗎?
琉璃直身站住,一臉淡然地看著宮門裏麵。
聶阿姆嚴肅著表情,慢條斯理地對後麵的一個大宮女說道:“把遮陽的傘撐起來,為公主遮一遮太陽。我們大魏的公主,若是被太陽曬得花了妝,到北涼王靈前拜祭,豈不是失儀?公主自己失儀還是小事,這次是代表皇上而來,若是丟了皇上的麵子,便是失了大魏的麵子,豈不是叫人笑話?”
後麵的大宮女立刻應聲,很快回來,撐起一把巨大的黑色油紙傘,罩在琉璃頭頂。
琉璃看了看叔孫恭,對沮渠菩提說道:“四王子,我身為大魏公主,此次來北涼,行的是大魏皇上的儀仗,前來拜祭北涼王,先是宋大人受命前去邊界迎接,後麵又有四王子半路相迎,如此重情重禮,足見北涼與我大魏相和相親的誠意,為何到了宮門口,隻聽有人高聲唱喝,不見一人出來迎接?”
叔孫恭對四王子神情淡淡,說道:“我奉命護送公主前來和親,為的是兩國安好,貴國若無誠意,我一樣也能護送公主回去。隻是北涼對大魏前恭而後倨,是有所倚仗,還是不知禮數?麻煩四王子進去跟新任涼王問個清楚,我也好回去跟皇上回話!”
沮渠菩提立刻說道:“公主息怒!叔孫大人息怒!我王兄因著父王驟逝,心中悲痛,此刻必然正在我父王靈前,對宮門口的事情,必是一無所知。我這便進去與我王兄稟明事態,怠慢公主之處,必行追究。”
沮渠菩提往宮門裏麵進,才走兩步,便聽裏麵有人高聲叫道:“北涼漢平王恭迎大魏武威公主入宮!”
沮渠菩提止了步。
琉璃便見宮門裏眾星捧月一般被許多人簇擁著出來一個身材粗壯的男子來,這男子雙目如瞪,須眉如炸,一身的戾氣。走路生風地被眾人擁著走了過來。
漢平王琉璃入城前才聽叔孫恭提起過,說是北涼王的弟弟,對王位早有覬覦之心。沒想到還未入宮入,第一個打照麵的竟然是他。
琉璃靜了靜心,想,所謂相由心生。這位漢平王,平日裏看來是個戾氣十足的人。他手裏握有兵權,北涼王都拿他無可奈何,那北涼王世子都說和雅有度,想必更是無可奈何了。隻是這漢平王看來人緣不怎麽樣,否則憑他這般戾氣,北涼王世子的王位想來不會那般輕易便到手了。
琉璃端莊威嚴地站了,輕輕開口,聲音卻分外清晰地說道:“我代表大魏皇上前來北涼,正說無人相迎。想來北涼王病逝突然,大家都在靈前忙著拜祭。勞煩漢平王前來宮門相迎,隻是漢平王既然口稱我公主,敢問宋大人,我是需要回車裏將北涼王妃冠服換下,穿了大魏公主的冠服入宮才算規矩?”
宋繇從後麵站過來,答道:“公主說笑了。世子新登王位,特意派人百裏急馳送了王妃冠服,以在已故涼王靈前明正王妃身份。且入城門一路行來,都城進百姓都已知曉公主乃北涼王妃,公主若是再換回大魏公主冠服,再到靈前拜祭,豈不是要叫都城百姓詫異?消息傳到大魏,若連大魏皇上都問起此事,豈不是叫人笑話?”
琉璃淡淡笑了一笑,便接話道:“我剛才聽漢平王口口聲聲稱我為大魏武威公主,不知是不願承認我北涼王妃的身份,還是因著北涼王世子新登王位,明正我身份的事情還未曾傳開,漢平王不知此事?”
沮渠菩提立刻陪笑道:“王妃嫂嫂多慮了。我王兄派人百裏急馳為王妃嫂嫂送冠服,不過是一個多時辰前的事情,我王叔上了年紀,記性不好,又趕著我父王過世,心中悲痛,大約是一時未能改過口來。”
琉璃立刻說道:“原來王叔是太過悲痛了。王叔且請節哀,我初來乍到,身邊站著的是大魏皇上寵信有加的衛將軍,背後站的是整個大魏,總不能日後叫大魏皇上我的皇兄因著這些許小事挑北涼的不是。叔孫將軍,既然是誤會,請將軍務要擔待。所謂兄弟情深,漢平王為北涼王悲痛失儀,也是人之常情,想來皇兄必不會怪罪。”
叔孫恭答道:“公主向來心慈。皇上也向來體恤下臣。我自會跟皇兄陳明此事,公主請放心!”
幾個人一唱一和,將漢平王氣得臉色發暗。手心握了握,想自己堂堂漢平王,北涼王在世時,也對自己客氣三分,今日竟然被大魏一個憑空封出來的假公主當麵削了臉麵,一時氣怒得直想上前將這個囂張的大魏公主教訓一番。然而當著叔孫恭的麵,還真怕他回去後添油加醋,將他編排了番,動了元韜的怒氣,於自己不利。
忍了忍心中的怒氣,說道:“是我一時口誤。請王妃和叔孫將軍入宮!”
沮渠菩提一見漢平王認了琉璃的身份,立刻叫傳事官往裏麵唱喝。
隻聽傳事官揚著嗓子,高聲唱喝道:“大魏武威公主北涼王妃到!大魏安城公衛將軍叔孫將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