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這些日子難得在家休閑一天,居然聽到北涼王世子要求娶琉璃的消息。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說什麽?”
驟起的情緒是憤怒,站起身來便往書房外麵走。
卻在門口看到自己父親站在門外:“浩兒,我讓人告訴你這個消息,不是要你去向皇上辯解,也不是要你到北涼王世子麵前質問。”
崔浩幾乎失了理智:“父親是什麽意思?北涼王世子要求娶阿璃,便任著他求娶?阿璃明明……”
崔玦歎了口氣:“如果這門婚事能回絕,皇上定會當場回絕。皇上沒有回絕,你以為是為了什麽?”
崔浩帶著憤怒說道:“皇家自有公主,和親怎會輪到阿璃?且不說我和阿璃早有約定,即便沒有,讓阿璃孤身一人和親到北涼去,何其忍心!那北涼王世子怕是早有預謀,前番北涼王上門強提婚事,被高家叔父以阿璃和我有婚約為借口擋了回去,我不信那北涼王世子不知道。心裏明明知道,還在皇上麵前求娶阿璃,明明居心不正!”
崔玦說道:“今日在宮中,皇上已當著北涼王世子的麵說了你和阿璃的婚約,拒意已如此明顯,然而北涼王世子依然張口要求娶阿璃。兩國和親,為的是大魏不腹背受敵,南麵受宋地攻擊,北麵被北涼威脅。北涼王世子執意如此,皇上又怎好再開口明拒?”
“所以按照父親的意思,大魏就應該犧牲阿璃,讓她孤身一人替公主和親嫁到北涼去?父親也是看著阿璃長大的,她素來敬愛父親和母親,當此之時,父親不為她著想,反而是在勸我認下此事,眼睜睜看著阿璃嫁到北涼去嗎?”
崔浩青了額頭,第一次對父親翻了臉,“父親所有心思都在為大魏著想,求的是青雲直上。我與父親不同!功利於我,不過是順便而為。阿璃與我,才是重中之重!父親心裏,大魏也許重於親情,而於我,阿璃重於一切!不管父親怎樣想,我現在就到皇上麵前,陳明我與阿璃的婚事!”
崔浩說道,大踏步邁開便往外走。
崔玦歎了口氣,在後麵張口說道:“浩兒,你可曾想過,北涼王世子之所以明知你與阿璃有婚約還敢開口求娶阿璃,正因為你不爭功利!”
崔浩豁然回頭。
崔玦說道:“設若今天你是朝中重臣,是皇上一心依仗不能缺失之臣,北涼王世子怎會肯冒著得罪大魏重臣,皇上愛臣的危險,求娶阿璃?你是有些名氣不假,然而以你現在的地位,卻連位列朝班的資格都沒有,北涼王何懼得罪你?”
崔浩愣了一愣神,回道:“他見都未曾見過阿璃,卻棄了公主和諸府貴女,張口求娶阿璃,若非北涼王的意思便是他心有算計。多半是衝著高家叔父去的。如今北涼朝內,表麵平靜,危機暗伏,隻待北涼王一去,有心人便蟄伏而起,借機生事。阿璃一旦和親過去,北涼王世子一方麵借了大魏的勢,另一方麵借了高家叔父的名聲,恐怕還存著高家叔父會助他一臂之力的妄想!他對阿璃全是算計,沒有半分真心,我絕不會眼睜睜叫阿璃嫁到這樣的北涼王宮裏去!”
崔玦見崔浩理智全無,知道此時強勸無用,於是問道:“你不同意,又能怎樣?是跑到皇上麵前陳情替阿璃回絕,還是跑到北涼王世子麵前動以威脅迫他改變主意?”
崔浩愣在那裏。
他當然是要到皇上麵前為阿璃求脫。
然而正如崔玦所說,皇上明明已經點明了阿璃和他有婚約,北涼王世子還是不管不顧一意求娶。皇上自然是不想這個時候和北涼翻臉的,直接出口拒絕的話自然也不會說,即使那個人是琉璃。
那麽現在,他找皇上,也是無濟於事。以皇上的脾性,他不會直麵回絕,也不會當麵應允,畢竟之前已經應了他和阿璃的婚事。這種情況下,皇上大約隻會將決定權交給高家叔父,嫁與不嫁,都由他來決定。
那麽高家叔父會怎樣選擇?
崔玦看崔浩定在那裏,自己的兒子,自是自己了解。
緩緩說道:“你高家叔父寵女無度是真。然而當此時節,他即便心裏有百個難舍,也不敢輕易拒掉婚事。前番赫連定本欲攻北涼,卻半路犯在吐渾手裏,我們得了餘利,滅了夏國,收了西秦。你以為宋地會眼睜睜容著我們聲威再漲?柔然已暗裏派了使臣到宋地求好,宋帝欣然納好。我們與柔然早有恩怨,不管宋地真心還是假意,隻要宋地出兵,柔然必會緊而隨之。南北夾擊,對我大魏卻是大大的不利。這個時候若是惹了北涼反目,大魏背後又多一強敵。”
崔玦看了看崔浩,歎了口氣,說道:“邊境已傳來消息,宋帝已集結了十萬大軍,正向兩國邊境進發。這個時候,即使你高家叔父再寵琉璃,也不會做大魏的罪人。”
崔浩呆立良久。他知道父親說的對,然而換了北涼王世子求娶的是任何別人,他都不會有一絲在意。然而這個人換成琉璃,他卻萬般不能接受。
“我一得了消息,便讓人來告訴你,是讓你有個心理準備。北涼王世子一意求娶阿璃提出婚事的時候,不管是皇上還是你高家叔父,都沒有退路。這門婚事,不管你高家叔父怎樣不肯不願,卻是必然要做定的。而你,不管你怎樣不肯不願,你卻是沒有任何立場提出反對的。”
那邊高宅,聽到北涼王世子求娶琉璃的時候,所有人齊齊是驚住了。
阿原回了半天神,才慢慢明白過來,拉著秉淮的袖子,不願相信地質問:“北涼王世子為何要求娶阿璃?和親明明是公主的事情,跟阿璃有什麽關係?”
秉淮愣了半天,才低低地說道:“定是北涼王的意思無疑了。”
阿原怒道:“所以北涼王就是這樣恩將仇報的?你救了他的命,他回報的就是奪走我們的女兒?小兒子不成便讓世子出麵?你究竟是要做什麽?”
秉淮怔了半天,苦笑著說道:“北涼王向來剛愎自用,為人也是蠻橫霸道。今日之事,卻是我鑄的錯才引來的禍事!”
阿原憤怒說道:“我不管皇上派人來傳話是什麽意思。我隻有這一個女兒,我的女兒,寧可她平平淡淡嫁個無官無權之人,隻要在我身邊就好。這婚事,我決不會應!那北涼王世子,我對他也無半分喜感。我許你入仕,不是為了今日將女兒嫁到北涼去和親!皇上若是怪罪,隻管來怪罪我!”
秉淮苦笑道:“皇上怎麽會怪罪你。他同樣極力想回絕這門婚事,隻是不好跟北涼王世子明麵上撕破臉而已。”
阿原恨道:“宮裏自有公主,平日裏養尊處優,為的是什麽?如今正是和親的時候,他們舍不得公主出嫁,倒來算計我的女兒?休想!這大魏朝的官位不要也罷!這大魏朝,我們不呆也罷!我的女兒,絕不會為他和親!我們對皇上,從前盡心盡力,如今問心無愧,為何事到今天,我要為他白白賠一個女兒……”
阿原說著,眼圈一紅,聲音哽咽。秉淮急忙伸手過來,握住阿原的手,看她眼淚要掉下來,急忙伸袖子為她拭淚。
“阿原,我在想辦法!你先別急!容我想想辦法!”
他自己的女兒,自是疼的。從小都是任著縱著,從不舍得管束一下。即使偶爾被妻子管束了,背過妻子去,也是陽奉陰違地為女兒支招尋一份自在。當初之所以脫了宋地過來,正是為了不使女兒的婚姻被人算計。如今在大魏數年,原想著平平安安地為女兒尋了親事,嫁在身邊,依舊好好地疼著,誰承想卻被一個不管不顧的北涼王世子張口要求娶?
秉淮此時心裏,更多的是後悔和自責。他當日因顧忌崔玦功利之心太過,因此一再猶豫琉璃和崔浩的婚事,設若當初早日應了婚事,為兩人辦了親事,北涼王世子總不能強拆夫妻,強奪人妻。
他心裏,其實正如崔玦所想。皇上都不能開口拒掉的婚事,能派人傳話過來,叫他拿主意,而不是直接下旨要琉璃和親,已是心中存了仁慈,顧念了從前的情份。他也知道,他不可能為了琉璃不被算計婚事,像當年脫離宋地一樣脫離大魏。一來除了大魏,天下難再有太平之地。二來他盛名在外,琉璃也已長大成人,他不敢保證再去一個地方琉璃不會被算計。三來當年他們一家來魏地,先帝為他一家拒了謝渾的無理要求引得謝渾連犯邊境。大魏對他一家,確實恩情在先,人情當年已欠,他怎會這個時候為了琉璃不和親而棄大魏而去?
秉淮的心思,阿原也是明白的。秉淮的痛心和難過,她自然也感同身受。然而越是明白,心裏反而越是憤怒。越是知道這門婚事沒有回拒的可能,她對於北涼王世子,越是憤恨。
這時,宗明在外麵報道:“老爺,夫人,崔家阿郎來了!”
這一次崔浩沒有在外麵等,而是直接跟著宗明進來的。一進門,雙膝往地上一跪,納頭便拜,一邊說道:“請叔父和嬸嬸成全我和阿璃,允我們即日便成婚事!”
“你說什麽?”
驟起的情緒是憤怒,站起身來便往書房外麵走。
卻在門口看到自己父親站在門外:“浩兒,我讓人告訴你這個消息,不是要你去向皇上辯解,也不是要你到北涼王世子麵前質問。”
崔浩幾乎失了理智:“父親是什麽意思?北涼王世子要求娶阿璃,便任著他求娶?阿璃明明……”
崔玦歎了口氣:“如果這門婚事能回絕,皇上定會當場回絕。皇上沒有回絕,你以為是為了什麽?”
崔浩帶著憤怒說道:“皇家自有公主,和親怎會輪到阿璃?且不說我和阿璃早有約定,即便沒有,讓阿璃孤身一人和親到北涼去,何其忍心!那北涼王世子怕是早有預謀,前番北涼王上門強提婚事,被高家叔父以阿璃和我有婚約為借口擋了回去,我不信那北涼王世子不知道。心裏明明知道,還在皇上麵前求娶阿璃,明明居心不正!”
崔玦說道:“今日在宮中,皇上已當著北涼王世子的麵說了你和阿璃的婚約,拒意已如此明顯,然而北涼王世子依然張口要求娶阿璃。兩國和親,為的是大魏不腹背受敵,南麵受宋地攻擊,北麵被北涼威脅。北涼王世子執意如此,皇上又怎好再開口明拒?”
“所以按照父親的意思,大魏就應該犧牲阿璃,讓她孤身一人替公主和親嫁到北涼去?父親也是看著阿璃長大的,她素來敬愛父親和母親,當此之時,父親不為她著想,反而是在勸我認下此事,眼睜睜看著阿璃嫁到北涼去嗎?”
崔浩青了額頭,第一次對父親翻了臉,“父親所有心思都在為大魏著想,求的是青雲直上。我與父親不同!功利於我,不過是順便而為。阿璃與我,才是重中之重!父親心裏,大魏也許重於親情,而於我,阿璃重於一切!不管父親怎樣想,我現在就到皇上麵前,陳明我與阿璃的婚事!”
崔浩說道,大踏步邁開便往外走。
崔玦歎了口氣,在後麵張口說道:“浩兒,你可曾想過,北涼王世子之所以明知你與阿璃有婚約還敢開口求娶阿璃,正因為你不爭功利!”
崔浩豁然回頭。
崔玦說道:“設若今天你是朝中重臣,是皇上一心依仗不能缺失之臣,北涼王世子怎會肯冒著得罪大魏重臣,皇上愛臣的危險,求娶阿璃?你是有些名氣不假,然而以你現在的地位,卻連位列朝班的資格都沒有,北涼王何懼得罪你?”
崔浩愣了一愣神,回道:“他見都未曾見過阿璃,卻棄了公主和諸府貴女,張口求娶阿璃,若非北涼王的意思便是他心有算計。多半是衝著高家叔父去的。如今北涼朝內,表麵平靜,危機暗伏,隻待北涼王一去,有心人便蟄伏而起,借機生事。阿璃一旦和親過去,北涼王世子一方麵借了大魏的勢,另一方麵借了高家叔父的名聲,恐怕還存著高家叔父會助他一臂之力的妄想!他對阿璃全是算計,沒有半分真心,我絕不會眼睜睜叫阿璃嫁到這樣的北涼王宮裏去!”
崔玦見崔浩理智全無,知道此時強勸無用,於是問道:“你不同意,又能怎樣?是跑到皇上麵前陳情替阿璃回絕,還是跑到北涼王世子麵前動以威脅迫他改變主意?”
崔浩愣在那裏。
他當然是要到皇上麵前為阿璃求脫。
然而正如崔玦所說,皇上明明已經點明了阿璃和他有婚約,北涼王世子還是不管不顧一意求娶。皇上自然是不想這個時候和北涼翻臉的,直接出口拒絕的話自然也不會說,即使那個人是琉璃。
那麽現在,他找皇上,也是無濟於事。以皇上的脾性,他不會直麵回絕,也不會當麵應允,畢竟之前已經應了他和阿璃的婚事。這種情況下,皇上大約隻會將決定權交給高家叔父,嫁與不嫁,都由他來決定。
那麽高家叔父會怎樣選擇?
崔玦看崔浩定在那裏,自己的兒子,自是自己了解。
緩緩說道:“你高家叔父寵女無度是真。然而當此時節,他即便心裏有百個難舍,也不敢輕易拒掉婚事。前番赫連定本欲攻北涼,卻半路犯在吐渾手裏,我們得了餘利,滅了夏國,收了西秦。你以為宋地會眼睜睜容著我們聲威再漲?柔然已暗裏派了使臣到宋地求好,宋帝欣然納好。我們與柔然早有恩怨,不管宋地真心還是假意,隻要宋地出兵,柔然必會緊而隨之。南北夾擊,對我大魏卻是大大的不利。這個時候若是惹了北涼反目,大魏背後又多一強敵。”
崔玦看了看崔浩,歎了口氣,說道:“邊境已傳來消息,宋帝已集結了十萬大軍,正向兩國邊境進發。這個時候,即使你高家叔父再寵琉璃,也不會做大魏的罪人。”
崔浩呆立良久。他知道父親說的對,然而換了北涼王世子求娶的是任何別人,他都不會有一絲在意。然而這個人換成琉璃,他卻萬般不能接受。
“我一得了消息,便讓人來告訴你,是讓你有個心理準備。北涼王世子一意求娶阿璃提出婚事的時候,不管是皇上還是你高家叔父,都沒有退路。這門婚事,不管你高家叔父怎樣不肯不願,卻是必然要做定的。而你,不管你怎樣不肯不願,你卻是沒有任何立場提出反對的。”
那邊高宅,聽到北涼王世子求娶琉璃的時候,所有人齊齊是驚住了。
阿原回了半天神,才慢慢明白過來,拉著秉淮的袖子,不願相信地質問:“北涼王世子為何要求娶阿璃?和親明明是公主的事情,跟阿璃有什麽關係?”
秉淮愣了半天,才低低地說道:“定是北涼王的意思無疑了。”
阿原怒道:“所以北涼王就是這樣恩將仇報的?你救了他的命,他回報的就是奪走我們的女兒?小兒子不成便讓世子出麵?你究竟是要做什麽?”
秉淮怔了半天,苦笑著說道:“北涼王向來剛愎自用,為人也是蠻橫霸道。今日之事,卻是我鑄的錯才引來的禍事!”
阿原憤怒說道:“我不管皇上派人來傳話是什麽意思。我隻有這一個女兒,我的女兒,寧可她平平淡淡嫁個無官無權之人,隻要在我身邊就好。這婚事,我決不會應!那北涼王世子,我對他也無半分喜感。我許你入仕,不是為了今日將女兒嫁到北涼去和親!皇上若是怪罪,隻管來怪罪我!”
秉淮苦笑道:“皇上怎麽會怪罪你。他同樣極力想回絕這門婚事,隻是不好跟北涼王世子明麵上撕破臉而已。”
阿原恨道:“宮裏自有公主,平日裏養尊處優,為的是什麽?如今正是和親的時候,他們舍不得公主出嫁,倒來算計我的女兒?休想!這大魏朝的官位不要也罷!這大魏朝,我們不呆也罷!我的女兒,絕不會為他和親!我們對皇上,從前盡心盡力,如今問心無愧,為何事到今天,我要為他白白賠一個女兒……”
阿原說著,眼圈一紅,聲音哽咽。秉淮急忙伸手過來,握住阿原的手,看她眼淚要掉下來,急忙伸袖子為她拭淚。
“阿原,我在想辦法!你先別急!容我想想辦法!”
他自己的女兒,自是疼的。從小都是任著縱著,從不舍得管束一下。即使偶爾被妻子管束了,背過妻子去,也是陽奉陰違地為女兒支招尋一份自在。當初之所以脫了宋地過來,正是為了不使女兒的婚姻被人算計。如今在大魏數年,原想著平平安安地為女兒尋了親事,嫁在身邊,依舊好好地疼著,誰承想卻被一個不管不顧的北涼王世子張口要求娶?
秉淮此時心裏,更多的是後悔和自責。他當日因顧忌崔玦功利之心太過,因此一再猶豫琉璃和崔浩的婚事,設若當初早日應了婚事,為兩人辦了親事,北涼王世子總不能強拆夫妻,強奪人妻。
他心裏,其實正如崔玦所想。皇上都不能開口拒掉的婚事,能派人傳話過來,叫他拿主意,而不是直接下旨要琉璃和親,已是心中存了仁慈,顧念了從前的情份。他也知道,他不可能為了琉璃不被算計婚事,像當年脫離宋地一樣脫離大魏。一來除了大魏,天下難再有太平之地。二來他盛名在外,琉璃也已長大成人,他不敢保證再去一個地方琉璃不會被算計。三來當年他們一家來魏地,先帝為他一家拒了謝渾的無理要求引得謝渾連犯邊境。大魏對他一家,確實恩情在先,人情當年已欠,他怎會這個時候為了琉璃不和親而棄大魏而去?
秉淮的心思,阿原也是明白的。秉淮的痛心和難過,她自然也感同身受。然而越是明白,心裏反而越是憤怒。越是知道這門婚事沒有回拒的可能,她對於北涼王世子,越是憤恨。
這時,宗明在外麵報道:“老爺,夫人,崔家阿郎來了!”
這一次崔浩沒有在外麵等,而是直接跟著宗明進來的。一進門,雙膝往地上一跪,納頭便拜,一邊說道:“請叔父和嬸嬸成全我和阿璃,允我們即日便成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