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宮中,那些前來赴宴的貴女們自是心裏忐忑,北涼王世子卻也淡定非常。倒讓太妃心裏有些沒底起來。她本心裏,自是希望哪一家的貴女能打動北涼世子的心,免了始平和親的命運。因此使著渾身解數,在場的貴女,或者美貌窈窕的,或者粗通詩文的,或者頗懂騎射的,或者溫文嫻淑的,都被太妃賣力一一呈現。這番隆重,即使當初元韜選充後宮,也沒有如此過。
那些貴女存心藏精露拙,然而太妃對她們介紹起來卻如數家珍,又哪裏能藏得住?一個個被點到名字時,心驚膽戰,勉強應聲。會詩文的,勉強接過筆蘸墨書文:愛騎射的,無可奈何接了弓箭,搭箭拉弓,瞄準試射。也有學著漢家女子一般煮茶彈琴的,自然也免不了為北涼王世子擎一杯茶,奏一首曲子。
北涼王世子口中雖有讚譽之詞,然而任誰都聽得出來,是客氣之言,禮節之詞。那些貴女們暗暗鬆了一口氣,太妃心裏卻繃得像一根弦。她心裏自然明白,稍有頭腦之人都會懂得,兩國和親,自然是位份越高,和親越見成效。如今放著現好的始平公主,傻子才會選這些貴女。
始平公主從昨天到現在,對於和親之事,即不熱切,又不排斥,完全是放任自我,漠不關心的姿態。太妃大約也多少明白,始平一心想嫁給崔浩,崔浩一意卻隻對高家的琉璃有意,始平嫁崔浩無望,完全是一片絕望,以至於自暴自棄,對自己是否遠嫁和親,完全在不在意了。
太妃固然著急,然而麵上卻也不敢流露出來。皇上在座,且早已申明了要始平和樣的意思。北涼王世子果真選了哪一家的貴女,舍了始平,她隻有僥幸,皆大歡喜。北涼王世子若隻一意要娶始平,她也隻有認命的份,不能作半分反抗。
北涼王世子坐了半天,看那些貴女們一一展過技藝,笑著說道:“不來大魏這一趟,居然不曉得大魏的女子如此才貌兩全,素知大魏朝內安寧,百姓和樂,不隻男子,連女子都重才德,刻意修習,今日一見,才知所言不虛。”
太妃一聽,這北涼王世子竟然是喜歡有才氣的女不成?立刻笑道:“大魏自建朝以來,女子皆如男子一般讀書習文,素聞世子風雅有度,才學廣博,哪敢在世子麵前獻醜。”
北涼王世子笑道:“才學廣博不敢當。大魏的崔公高公,才名極盛,世人皆知。年輕一輩如崔直郎者,我更是莫可比肩。班門豈敢弄斧?”
太妃笑道:“世子是過謙了。左昭儀昨日與我敘話,談吐之間頗得雅意,知書達禮不讓大魏女子,有其妹必有其兄,世子英名早已在外,世人皆知,不必我來特意誇獎。”
北涼王世子說道:“太妃如此厚愛,受之若驚。興平所學,皆為先生教授,不及大魏女子十之有一。她素敬大魏有才之女,甚仰慕之。更曾提及大魏公主殿下詩文茶藝,皆有所精;高宅有女,聰慧難得;盧郭兩門,詩禮之家。更有寇天師為國祈福,四女持燈。每每講來,她甚為敬慕。今日諸府貴女,各展才藝,真是叫我大開眼界,方知興平所言,原來不虛。”
太妃先聽北涼王世子提到始平,心裏一個抽疼。再聽他後麵提到了高家琉璃,以及盧郭兩家的女兒,心裏一動。笑著說道:“世子遠道而來,有所不知。始平占著一個公主的位份,外人傳來,多少高捧。要論才氣,比之高家之女,盧郭兩門,唯有汗顏,哪裏及得十分之一!”
北涼王世子便“哦”了一聲,很有興趣地說道:“太妃捧得如此之高,倒讓我倍覺好奇。今日宴上,似乎並沒有這幾家的小姐。”
太妃笑道:“盧郭兩門,雖名門旺族,然而並不出仕,因此兩家小姐不在今日宴席之列。至於高家之女……”
下麵的話還未說,元韜接著話笑道:“高公之女,原有婚配。自然不能招到宴席上來。”
太妃被皇上截了話,心裏一個突跳。元韜雖然麵上未露出不快的表情,然而憑空截斷她的話卻是頭一遭,立刻意識到,自己提到高家琉璃,皇上定是心裏生了不快。怕也是看透了自己的心思。皇上素來對高家另眼相看,對高家的琉璃,真是關照有加,曾經甚至動過要立之為後的念頭,不是被高秉淮擋回去,恐怕高家琉璃已成了後宮之主。婚事雖未成,皇上對高家琉璃的關照卻從未有消減。自己今日一心想為始平脫身,竟是一時大意,犯了皇上的忌諱。
背上立刻生了一層冷汗,立刻笑著補救說道:“瞧我這記性。高家小姐早有婚配,這麽大的事情,竟是叫我給疏忽了。”
始平公主這時在旁咦了一聲,問道:“怎麽,高家的小姐琉璃竟然有了婚配麽?什麽時候的事情?我竟是從未聽說?”
太妃驚了一嚇,回看了始平一眼,說道:“高公為人,本來低調,自家女兒婚配,難道還是嚷嚷出來,叫你知道不成?”
一麵將手暗暗伸到後麵,有心點一點始平公主。
誰知始平公主卻像無知無覺一般,臉上一片無辜地說道:“別人家婚配我不知道情有可原,高家的小姐琉璃,絕色之姿,不世才女,又有高公那樣盛名的父親,真有婚配,我們豈會不知?”
太妃一下子變了臉色。下意識看了元韜一眼。
果然,隻見元韜臉色微沉,顯然是心中生了怒氣。連忙對始平公主說道:“你鎮日呆在宮裏,怎麽會知道外麵的事情?”
始平公主還待要張口,一抬眼,對上元韜冷冷射過來的眼神,心裏一怯,要出口的話定在那裏,人也有些發愣。
元韜淡淡開口,說道:“高家和崔府已然說定了親事,這親事,是崔浩於我麵前親口求的,我親口許了的。”
始平公主臉色大變,不可置信地看著元韜,滿是受傷之意。元韜明明知道她喜歡崔浩,從前也曾許諾說,若得她和崔浩能結成夫妻,也願意成全他們。沒想到如今他竟然親口應了崔浩與琉璃的婚事,當場對她打臉。
她愣愣地看著元韜,幾欲垂淚。有些不敢置信地想,皇兄原來對於琉璃,果然比對她更親切嗎?他將一切好的都留給琉璃,總是不動聲色地護著她,站在她背後為她出氣。
她曾經以為元韜是偏愛她的,大公主自私任性,很得元韜厭惡。華陰公主雖是元韜的同胞親姐,然而性情沉默,與元韜並不親近。她小時候就在元韜麵前撒嬌玩鬧,元韜也總是任著她,大了之後,對她更是各種偏愛,她一直以為,她才是元韜心中的好妹妹,原來還有一個琉璃麽?
元韜轉過臉,對北涼王世子和一直默不作聲的赫連昌笑道:“今日本為世子和秦王選婦。大魏有名有份的貴女皆在此席,世子和秦王但有中意,隻管開口。”
北涼王世子笑了笑,作沉吟狀,並不表態。
赫連昌此時卻開口說道:“始平公主率直坦白,性情純直,極合我心。我平日又素與公主相談甚合,頗有知己之意,鬥膽請皇上將始平公主下嫁於我。”
赫連昌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元韜和太妃更是意料之外。
赫連昌當日雖被賜了宮室,對宮內侍女一概疏離,並不親近。元韜和太妃都知他有不甘之意,並不願被大魏的酒色收賣,麵上雖然做得姿態極低,實則別有心思,一意複夏。隻是一方麵元韜想以他樹仁,叫全天下看看他是如何厚待亡國之君,另一方麵確又佩服赫連昌的神勇,對他別眼相看。
沒想到他不僅主動提出賜婦,竟然更當場求娶始平公主。
始平公主原是元韜準備下嫁北涼和親的。北涼王世子卻似乎並沒有這個意思,正叫他帶著幾分不快和尷尬,覺得這北涼王世子頗有幾分不識抬舉,不懂眼色,沒想到赫連昌先求娶了始平。
元韜愣了一下,立刻笑道:“我竟然不知,秦王和始平,原來早有好感麽?隻是你倒真也沉得住氣,到現在才肯說出來!既然你二人早有心意,我自然會成全美事!始平,秦王當麵求娶,你是何意?”
始平公主剛才被元韜冷冷一盯,已經知道自己觸了元韜的逆鱗,說不得,心裏對自己有了成見。她故意要說琉璃並未婚配,不過是出於一時嫉妒,鬼使神差。然而此時,被元韜麵上含笑,實則帶了冷意的一問,腦子一激靈,已經意識到自己一時不智做了什麽事情。她從前小心眼兒是真,然而卻從未暗裏對別人使過壞心,卻是第一次,因著一時嫉妒,動了歪心思,連自己阿娘都皺了眉頭來提點她。
她一下子意識到,從前自己也許跟崔浩無望,如今自己說了剛才那番話,在場的各府貴女都一一聽在耳中,回去一傳,隻怕自己的惡名便是出去了。琉璃若是不受影響還好,真若受了影響,自己便是崔浩這一輩的仇人了。
心裏苦笑一聲。從前她與崔浩,從來就無路可走。如今她更是一時衝動,斷了她跟崔浩的種種可能。
聽見元韜問,於是站起來,拜了下去,輕聲說道:“始平全憑皇兄作主。”
元韜見始平並未反對,於是當場賜了赫連昌和始平的婚事。
北涼王世子看元韜賜完了婚事,才起身,對元韜施大禮說道:“我久慕高公大名,若能娶高公之女,定善意相待,此生無憾!從此兩國永安,不起幹戈!請皇上成全!”
那些貴女存心藏精露拙,然而太妃對她們介紹起來卻如數家珍,又哪裏能藏得住?一個個被點到名字時,心驚膽戰,勉強應聲。會詩文的,勉強接過筆蘸墨書文:愛騎射的,無可奈何接了弓箭,搭箭拉弓,瞄準試射。也有學著漢家女子一般煮茶彈琴的,自然也免不了為北涼王世子擎一杯茶,奏一首曲子。
北涼王世子口中雖有讚譽之詞,然而任誰都聽得出來,是客氣之言,禮節之詞。那些貴女們暗暗鬆了一口氣,太妃心裏卻繃得像一根弦。她心裏自然明白,稍有頭腦之人都會懂得,兩國和親,自然是位份越高,和親越見成效。如今放著現好的始平公主,傻子才會選這些貴女。
始平公主從昨天到現在,對於和親之事,即不熱切,又不排斥,完全是放任自我,漠不關心的姿態。太妃大約也多少明白,始平一心想嫁給崔浩,崔浩一意卻隻對高家的琉璃有意,始平嫁崔浩無望,完全是一片絕望,以至於自暴自棄,對自己是否遠嫁和親,完全在不在意了。
太妃固然著急,然而麵上卻也不敢流露出來。皇上在座,且早已申明了要始平和樣的意思。北涼王世子果真選了哪一家的貴女,舍了始平,她隻有僥幸,皆大歡喜。北涼王世子若隻一意要娶始平,她也隻有認命的份,不能作半分反抗。
北涼王世子坐了半天,看那些貴女們一一展過技藝,笑著說道:“不來大魏這一趟,居然不曉得大魏的女子如此才貌兩全,素知大魏朝內安寧,百姓和樂,不隻男子,連女子都重才德,刻意修習,今日一見,才知所言不虛。”
太妃一聽,這北涼王世子竟然是喜歡有才氣的女不成?立刻笑道:“大魏自建朝以來,女子皆如男子一般讀書習文,素聞世子風雅有度,才學廣博,哪敢在世子麵前獻醜。”
北涼王世子笑道:“才學廣博不敢當。大魏的崔公高公,才名極盛,世人皆知。年輕一輩如崔直郎者,我更是莫可比肩。班門豈敢弄斧?”
太妃笑道:“世子是過謙了。左昭儀昨日與我敘話,談吐之間頗得雅意,知書達禮不讓大魏女子,有其妹必有其兄,世子英名早已在外,世人皆知,不必我來特意誇獎。”
北涼王世子說道:“太妃如此厚愛,受之若驚。興平所學,皆為先生教授,不及大魏女子十之有一。她素敬大魏有才之女,甚仰慕之。更曾提及大魏公主殿下詩文茶藝,皆有所精;高宅有女,聰慧難得;盧郭兩門,詩禮之家。更有寇天師為國祈福,四女持燈。每每講來,她甚為敬慕。今日諸府貴女,各展才藝,真是叫我大開眼界,方知興平所言,原來不虛。”
太妃先聽北涼王世子提到始平,心裏一個抽疼。再聽他後麵提到了高家琉璃,以及盧郭兩家的女兒,心裏一動。笑著說道:“世子遠道而來,有所不知。始平占著一個公主的位份,外人傳來,多少高捧。要論才氣,比之高家之女,盧郭兩門,唯有汗顏,哪裏及得十分之一!”
北涼王世子便“哦”了一聲,很有興趣地說道:“太妃捧得如此之高,倒讓我倍覺好奇。今日宴上,似乎並沒有這幾家的小姐。”
太妃笑道:“盧郭兩門,雖名門旺族,然而並不出仕,因此兩家小姐不在今日宴席之列。至於高家之女……”
下麵的話還未說,元韜接著話笑道:“高公之女,原有婚配。自然不能招到宴席上來。”
太妃被皇上截了話,心裏一個突跳。元韜雖然麵上未露出不快的表情,然而憑空截斷她的話卻是頭一遭,立刻意識到,自己提到高家琉璃,皇上定是心裏生了不快。怕也是看透了自己的心思。皇上素來對高家另眼相看,對高家的琉璃,真是關照有加,曾經甚至動過要立之為後的念頭,不是被高秉淮擋回去,恐怕高家琉璃已成了後宮之主。婚事雖未成,皇上對高家琉璃的關照卻從未有消減。自己今日一心想為始平脫身,竟是一時大意,犯了皇上的忌諱。
背上立刻生了一層冷汗,立刻笑著補救說道:“瞧我這記性。高家小姐早有婚配,這麽大的事情,竟是叫我給疏忽了。”
始平公主這時在旁咦了一聲,問道:“怎麽,高家的小姐琉璃竟然有了婚配麽?什麽時候的事情?我竟是從未聽說?”
太妃驚了一嚇,回看了始平一眼,說道:“高公為人,本來低調,自家女兒婚配,難道還是嚷嚷出來,叫你知道不成?”
一麵將手暗暗伸到後麵,有心點一點始平公主。
誰知始平公主卻像無知無覺一般,臉上一片無辜地說道:“別人家婚配我不知道情有可原,高家的小姐琉璃,絕色之姿,不世才女,又有高公那樣盛名的父親,真有婚配,我們豈會不知?”
太妃一下子變了臉色。下意識看了元韜一眼。
果然,隻見元韜臉色微沉,顯然是心中生了怒氣。連忙對始平公主說道:“你鎮日呆在宮裏,怎麽會知道外麵的事情?”
始平公主還待要張口,一抬眼,對上元韜冷冷射過來的眼神,心裏一怯,要出口的話定在那裏,人也有些發愣。
元韜淡淡開口,說道:“高家和崔府已然說定了親事,這親事,是崔浩於我麵前親口求的,我親口許了的。”
始平公主臉色大變,不可置信地看著元韜,滿是受傷之意。元韜明明知道她喜歡崔浩,從前也曾許諾說,若得她和崔浩能結成夫妻,也願意成全他們。沒想到如今他竟然親口應了崔浩與琉璃的婚事,當場對她打臉。
她愣愣地看著元韜,幾欲垂淚。有些不敢置信地想,皇兄原來對於琉璃,果然比對她更親切嗎?他將一切好的都留給琉璃,總是不動聲色地護著她,站在她背後為她出氣。
她曾經以為元韜是偏愛她的,大公主自私任性,很得元韜厭惡。華陰公主雖是元韜的同胞親姐,然而性情沉默,與元韜並不親近。她小時候就在元韜麵前撒嬌玩鬧,元韜也總是任著她,大了之後,對她更是各種偏愛,她一直以為,她才是元韜心中的好妹妹,原來還有一個琉璃麽?
元韜轉過臉,對北涼王世子和一直默不作聲的赫連昌笑道:“今日本為世子和秦王選婦。大魏有名有份的貴女皆在此席,世子和秦王但有中意,隻管開口。”
北涼王世子笑了笑,作沉吟狀,並不表態。
赫連昌此時卻開口說道:“始平公主率直坦白,性情純直,極合我心。我平日又素與公主相談甚合,頗有知己之意,鬥膽請皇上將始平公主下嫁於我。”
赫連昌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元韜和太妃更是意料之外。
赫連昌當日雖被賜了宮室,對宮內侍女一概疏離,並不親近。元韜和太妃都知他有不甘之意,並不願被大魏的酒色收賣,麵上雖然做得姿態極低,實則別有心思,一意複夏。隻是一方麵元韜想以他樹仁,叫全天下看看他是如何厚待亡國之君,另一方麵確又佩服赫連昌的神勇,對他別眼相看。
沒想到他不僅主動提出賜婦,竟然更當場求娶始平公主。
始平公主原是元韜準備下嫁北涼和親的。北涼王世子卻似乎並沒有這個意思,正叫他帶著幾分不快和尷尬,覺得這北涼王世子頗有幾分不識抬舉,不懂眼色,沒想到赫連昌先求娶了始平。
元韜愣了一下,立刻笑道:“我竟然不知,秦王和始平,原來早有好感麽?隻是你倒真也沉得住氣,到現在才肯說出來!既然你二人早有心意,我自然會成全美事!始平,秦王當麵求娶,你是何意?”
始平公主剛才被元韜冷冷一盯,已經知道自己觸了元韜的逆鱗,說不得,心裏對自己有了成見。她故意要說琉璃並未婚配,不過是出於一時嫉妒,鬼使神差。然而此時,被元韜麵上含笑,實則帶了冷意的一問,腦子一激靈,已經意識到自己一時不智做了什麽事情。她從前小心眼兒是真,然而卻從未暗裏對別人使過壞心,卻是第一次,因著一時嫉妒,動了歪心思,連自己阿娘都皺了眉頭來提點她。
她一下子意識到,從前自己也許跟崔浩無望,如今自己說了剛才那番話,在場的各府貴女都一一聽在耳中,回去一傳,隻怕自己的惡名便是出去了。琉璃若是不受影響還好,真若受了影響,自己便是崔浩這一輩的仇人了。
心裏苦笑一聲。從前她與崔浩,從來就無路可走。如今她更是一時衝動,斷了她跟崔浩的種種可能。
聽見元韜問,於是站起來,拜了下去,輕聲說道:“始平全憑皇兄作主。”
元韜見始平並未反對,於是當場賜了赫連昌和始平的婚事。
北涼王世子看元韜賜完了婚事,才起身,對元韜施大禮說道:“我久慕高公大名,若能娶高公之女,定善意相待,此生無憾!從此兩國永安,不起幹戈!請皇上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