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蓋帶著一身汗往窗子旁邊落了座,窗子外麵透過來的寒氣一打,刹時覺得清爽了許多。掬心慮及琉璃的身體,窗子並未開太大,卻已經讓李蓋舒服了許多。
聶阿姆知道李蓋問話旁人是不能聽的,為李蓋奉了茶後,便帶著掬心和引慧遠遠退到院子外麵去。引慧先自去了茶室,隻留著聶阿姆和掬心等裏麵的消息。
李蓋從懷裏掏出一物,放在桌上,卻是當年元韜送給琉璃的那隻兔子的掛墜:“這掛飾物歸原主。小姐記得收好了。”
這兔子和元韜的印章一個材料質地,當日琉璃在掬心下車前放到了她手裏,掬心拿著這兔子去跟守城的兵士說,正趕上宮裏的侍衛巡城,一見這兔子,大吃一驚,否則哪裏能這麽快就封了城,將琉璃及時找回來?
琉璃在帳子裏輕聲說道:“大人幾次救我脫困,口中言謝太薄,我如今隻好心裏先記著大人的恩情,以後有機會再行圖報。”
李蓋說道:“我為皇上守著都城,救你是份內的事情。我今天過來見小姐,隻是想跟小姐透一聲,我們扣在手裏的那報信之人,已經自殺了,被我擒下的那北涼的將軍,已經被北涼使臣強行要了回去,且矢口否認劫你之事,隻說其中有誤會。”
琉璃怔了一怔,想到,這北涼國從上到下,都是這樣一片囂張麽。劫了她,將她禁了整整兩天,對她麵對麵也威脅過,被擒拿了,居然矢口否認做下的事情,連個狡辯都沒有。
這般霸道的作風,一定是北涼王的授意。他所欺的,正是這個時候魏朝不能跟他翻臉,以成勁敵而已。
琉璃心下想著,嘴裏說道:“北涼如此行事,早晚有他們的虧吃。如今的局勢,我阿娘已經跟我說過了,我懂。且我不過是被劫了兩天,並未受到傷害,大人救我救得及時,梁太後對我也很是和氣,其中不管有什麽緣由糾葛,現在不是追的時候,這件事,權且放過去罷。”
李蓋聽琉璃如此看淡此事,不知是她事先得了高家夫人的叮囑,還是她自己真得想得通透。到底有些意外,說道:“一旦皇上回了都城,此事我定會如實報給皇上。”
琉璃倒不太在意地說道:“我當時害怕是真,然而能平平安安地回來,也已經非常慶幸。經此一事,也叫我以後長個記性。皇上平時對我們一家頗為關照,我總不會這個時候給皇上添麻煩。大人報或不報,都依大人。”
李蓋送慕容夫人回府,臨告辭時,慕容夫人問道:“梁太後素來對夏國有怨,你覺得她幫赫連昌的可能性有多大?”
李蓋反問道:“我不信猜測,我隻信證據。如今沒有證據,什麽都是無端猜測。然而皇上臨行前將都城的護衛之責交給我,稍有疑慮,都不能掉以輕心。今日多謝夫人借行便利。”
慕容夫人說道:“李蓋,你覺得皇上此去親征,到底有幾分勝算?”
李蓋說道:“前番夏國實力正盛的時候,皇上尚且一舉拿下,如今夏國已是強弩之末,夫人問這話,有些令我困惑。”
慕容夫人歎道:“我隻擔心皇上求勝心切,掉以輕心而已。”
李蓋說道:“皇上征戰無數,從未有過驕奢的時候,且皇上身邊有叔孫將軍和崔直郎,夫人實在是多慮了。”
說完對慕容夫人拱拱手,告辭退身。
李蓋一走,慕容夫人回了居室,便有貼身侍女跟了進來。
慕容夫人便問道:“王爺那邊現在如何了?”
那侍女稟道:“自從前次得了高公輔佐,統萬治下清明,下民漸漸都已經安定了下來。王爺叫夫人不用擔心,幾時回來隻看皇上的意思。”
慕容夫人說道:“去叫來人傳我的回話,他在那邊如果能有作為,不回來也罷。我並非身弱體殘,叫他不必時時掛記。”
侍女愣了一下,有些訝然。然而還是應了一聲,出去傳話去了。
且說阿原送走了慕容夫人,並未立刻去看琉璃,而是站在廊下站了一會兒,不知道在想什麽事情,直到三娘過來串門,看見她若有所思的樣子,開口問道:“這大冷的天,夫人倒在廊下站著受凍。阿璃正風寒著,夫人可莫要凍出個好歹來。”
阿原笑了笑,將三娘往屋裏讓。
三娘一邊進,一邊說道:“俊兒最近讀書越發地用功,倒讓我鬆了一口氣。隻他不學宗明一樣舞槍弄棒,我倒樂得他讀些書。”
阿原便笑道:“讀書有讀書的好處,練武有練武的好處。時局如此,有個武藝傍身,不求他打抱不平隻求他立身自保,也是好的。”
三娘便問道:“我看你在外麵沉思良久,難道是在想讓阿璃練些武藝的事情?”
阿原便失笑道:“我即使有心,她都這般大了,哪裏還練得來?況且學個皮毛,唬一唬尋常毛賊也罷了,真遇上有真功夫的,也隻有認命的份了。”
三娘便勸說道:“常說吉人自有天相。你這是被這次的事情嚇著了。阿璃如今好好回來了,以後萬事隻需留個心眼兒。宗明倒是一身武藝,越是他那般硬氣的,才越是吃虧,叫我說,反而手無縛雞之力才叫別人看著能輕敵三分,好歹也能生出一分憐惜來。”
說著,壓了壓聲,說道:“我過來,是想著你不會追究這件事,好歹跟你提個醒。在南邊經了宗明的事情,才知道那些越在高位的,心思越是深沉陰暗。阿璃這次出事,麵上是牽連了赫連夫人和北涼,暗裏看不見的誰知道還有哪個?所謂真人不露相,如今往後,一直到老爺回來,外人都不能輕信了。”
阿原聽三娘說起,才輕著聲音說道:“你所說的,正是我剛才思慮的。這話我隻跟你說。如今戰亂頗發,皇上幾番親征,下麵的人都是什麽心思,咱們都吃不準。我不怕是北涼的人行事無禮蠻橫,隻怕有人趁著皇上出征在挑撥,或者在試探。我不能讓阿璃成了他們的幌子,更不能讓秉淮成為他們爭奪的棋子,因此阿璃這事,如今隻能死死壓著。”
三娘深深吃了一驚:“這樣看來,果然是有人故意生事了?”
阿原苦笑道:“北涼王有意和親大約是真心思,他前番冒著大雪不怕暴露身份地求上門來,被秉淮拒掉,心裏有甘或有怒意,然而在都城裏冒著天大的膽子假充宮裏的內侍傳著赫連夫人的口旨上門來誆人,也太有些明目張膽目中無人了些。北涼王本來在都城便是掩著身份來的,若不是有人暗裏出了這主意,他再囂張也不該在魏地都城囂張。且梁太後閑居之地,是北涼王輕易就能知道的麽?”
三娘神色凝重起來:“夫人,如今看來,倒真是有人要借阿璃生事了。”
阿原說道:“我如今隻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不過有了這一回,日後許多事情推起來,倒是有了借口。你知道聶阿姆萬事皆明白,隻在阿璃的事情上,一門心思地護短。為著阿璃被劫的事,她如今氣個炸,若是知道有人借阿璃生事,隻怕這事便不好甘休了。今日這話,隻在你我之間。”
三娘忙道:“我省的。”
阿原苦苦笑了一下:“家裏出事,次次都是秉淮出門在外的時候。從前我隻當自己能一手撐起家來,如今忽然覺得心裏也是無限地沒底。阿璃這次,真是將我嚇到了。三娘,我總算懂了謝渾拿孩子要挾宗明時你的心情了。無論多大的事情,隻要不傷及孩子,萬事能忍,萬事能受,一旦觸及了孩子,我自己心裏一片軟弱,真正覺得天是要塌下來了。這兩日,晚上不能閉眼,一閉眼,就是阿璃不在我身邊,四處喊她找她總打不見的情形。”
阿原說著,眼看著眼底閃了淚影。
三娘連忙安慰道:“好在阿璃聰明,及時覺察了有異,叫掬心報了信。孩子已經平安回來了,你莫要再想了。”
阿原拭了拭眼角,深吸了一口氣,說道:“秉淮如今身在外地,這個家總還要我撐起來。有了這一次阿璃差點被丟,我自然不許別人再打她第二次主意。”
三娘說道:“以後咱們都多了個心眼。如今人心難測,老爺不在家,我們隻好少和外人打交道便是了。”
阿原點點頭。
三娘見阿原轉了心思,才說起正事:“剛才宗明在街上碰到喬家家主,問起阿璃的身子,說明天讓喬家夫人上門來探望阿璃。”
阿原便知道,喬家家主能特意傳話過來,必不是普通的探望。阿璃被劫,外人都不知情,加喬謹都隻以為阿璃隻是不小心著了風寒,隻是這事瞞得過別人,瞞不過喬家家主,想必喬家五叔心裏也是知情的。
阿原心裏想著,麵上笑了笑,說道:“阿璃不過生個病,她一個小輩,便累得這些做長輩的一個一個地上門來看。”
三娘笑道:“能上門來的,自然是有心的。”
阿原歎了口氣,說道:“我並不想喬家總記著我從前做的事情。我做那些,本也是為還喬家的恩情。秉淮舉目無親的時候,喬家老爺子出麵維護了他,才有了他今天。滴水之恩還當湧泉相報,何況喬家對於秉淮,曾有救命之恩。”
三娘便說道:“我看喬家家主才是真正地有心人。他一再表示親近,可不隻是為了從前。叫我說,咱們如今這處境,敵我不明,真假難辨,他若對咱們無惡意,何不互利互惠?”
聶阿姆知道李蓋問話旁人是不能聽的,為李蓋奉了茶後,便帶著掬心和引慧遠遠退到院子外麵去。引慧先自去了茶室,隻留著聶阿姆和掬心等裏麵的消息。
李蓋從懷裏掏出一物,放在桌上,卻是當年元韜送給琉璃的那隻兔子的掛墜:“這掛飾物歸原主。小姐記得收好了。”
這兔子和元韜的印章一個材料質地,當日琉璃在掬心下車前放到了她手裏,掬心拿著這兔子去跟守城的兵士說,正趕上宮裏的侍衛巡城,一見這兔子,大吃一驚,否則哪裏能這麽快就封了城,將琉璃及時找回來?
琉璃在帳子裏輕聲說道:“大人幾次救我脫困,口中言謝太薄,我如今隻好心裏先記著大人的恩情,以後有機會再行圖報。”
李蓋說道:“我為皇上守著都城,救你是份內的事情。我今天過來見小姐,隻是想跟小姐透一聲,我們扣在手裏的那報信之人,已經自殺了,被我擒下的那北涼的將軍,已經被北涼使臣強行要了回去,且矢口否認劫你之事,隻說其中有誤會。”
琉璃怔了一怔,想到,這北涼國從上到下,都是這樣一片囂張麽。劫了她,將她禁了整整兩天,對她麵對麵也威脅過,被擒拿了,居然矢口否認做下的事情,連個狡辯都沒有。
這般霸道的作風,一定是北涼王的授意。他所欺的,正是這個時候魏朝不能跟他翻臉,以成勁敵而已。
琉璃心下想著,嘴裏說道:“北涼如此行事,早晚有他們的虧吃。如今的局勢,我阿娘已經跟我說過了,我懂。且我不過是被劫了兩天,並未受到傷害,大人救我救得及時,梁太後對我也很是和氣,其中不管有什麽緣由糾葛,現在不是追的時候,這件事,權且放過去罷。”
李蓋聽琉璃如此看淡此事,不知是她事先得了高家夫人的叮囑,還是她自己真得想得通透。到底有些意外,說道:“一旦皇上回了都城,此事我定會如實報給皇上。”
琉璃倒不太在意地說道:“我當時害怕是真,然而能平平安安地回來,也已經非常慶幸。經此一事,也叫我以後長個記性。皇上平時對我們一家頗為關照,我總不會這個時候給皇上添麻煩。大人報或不報,都依大人。”
李蓋送慕容夫人回府,臨告辭時,慕容夫人問道:“梁太後素來對夏國有怨,你覺得她幫赫連昌的可能性有多大?”
李蓋反問道:“我不信猜測,我隻信證據。如今沒有證據,什麽都是無端猜測。然而皇上臨行前將都城的護衛之責交給我,稍有疑慮,都不能掉以輕心。今日多謝夫人借行便利。”
慕容夫人說道:“李蓋,你覺得皇上此去親征,到底有幾分勝算?”
李蓋說道:“前番夏國實力正盛的時候,皇上尚且一舉拿下,如今夏國已是強弩之末,夫人問這話,有些令我困惑。”
慕容夫人歎道:“我隻擔心皇上求勝心切,掉以輕心而已。”
李蓋說道:“皇上征戰無數,從未有過驕奢的時候,且皇上身邊有叔孫將軍和崔直郎,夫人實在是多慮了。”
說完對慕容夫人拱拱手,告辭退身。
李蓋一走,慕容夫人回了居室,便有貼身侍女跟了進來。
慕容夫人便問道:“王爺那邊現在如何了?”
那侍女稟道:“自從前次得了高公輔佐,統萬治下清明,下民漸漸都已經安定了下來。王爺叫夫人不用擔心,幾時回來隻看皇上的意思。”
慕容夫人說道:“去叫來人傳我的回話,他在那邊如果能有作為,不回來也罷。我並非身弱體殘,叫他不必時時掛記。”
侍女愣了一下,有些訝然。然而還是應了一聲,出去傳話去了。
且說阿原送走了慕容夫人,並未立刻去看琉璃,而是站在廊下站了一會兒,不知道在想什麽事情,直到三娘過來串門,看見她若有所思的樣子,開口問道:“這大冷的天,夫人倒在廊下站著受凍。阿璃正風寒著,夫人可莫要凍出個好歹來。”
阿原笑了笑,將三娘往屋裏讓。
三娘一邊進,一邊說道:“俊兒最近讀書越發地用功,倒讓我鬆了一口氣。隻他不學宗明一樣舞槍弄棒,我倒樂得他讀些書。”
阿原便笑道:“讀書有讀書的好處,練武有練武的好處。時局如此,有個武藝傍身,不求他打抱不平隻求他立身自保,也是好的。”
三娘便問道:“我看你在外麵沉思良久,難道是在想讓阿璃練些武藝的事情?”
阿原便失笑道:“我即使有心,她都這般大了,哪裏還練得來?況且學個皮毛,唬一唬尋常毛賊也罷了,真遇上有真功夫的,也隻有認命的份了。”
三娘便勸說道:“常說吉人自有天相。你這是被這次的事情嚇著了。阿璃如今好好回來了,以後萬事隻需留個心眼兒。宗明倒是一身武藝,越是他那般硬氣的,才越是吃虧,叫我說,反而手無縛雞之力才叫別人看著能輕敵三分,好歹也能生出一分憐惜來。”
說著,壓了壓聲,說道:“我過來,是想著你不會追究這件事,好歹跟你提個醒。在南邊經了宗明的事情,才知道那些越在高位的,心思越是深沉陰暗。阿璃這次出事,麵上是牽連了赫連夫人和北涼,暗裏看不見的誰知道還有哪個?所謂真人不露相,如今往後,一直到老爺回來,外人都不能輕信了。”
阿原聽三娘說起,才輕著聲音說道:“你所說的,正是我剛才思慮的。這話我隻跟你說。如今戰亂頗發,皇上幾番親征,下麵的人都是什麽心思,咱們都吃不準。我不怕是北涼的人行事無禮蠻橫,隻怕有人趁著皇上出征在挑撥,或者在試探。我不能讓阿璃成了他們的幌子,更不能讓秉淮成為他們爭奪的棋子,因此阿璃這事,如今隻能死死壓著。”
三娘深深吃了一驚:“這樣看來,果然是有人故意生事了?”
阿原苦笑道:“北涼王有意和親大約是真心思,他前番冒著大雪不怕暴露身份地求上門來,被秉淮拒掉,心裏有甘或有怒意,然而在都城裏冒著天大的膽子假充宮裏的內侍傳著赫連夫人的口旨上門來誆人,也太有些明目張膽目中無人了些。北涼王本來在都城便是掩著身份來的,若不是有人暗裏出了這主意,他再囂張也不該在魏地都城囂張。且梁太後閑居之地,是北涼王輕易就能知道的麽?”
三娘神色凝重起來:“夫人,如今看來,倒真是有人要借阿璃生事了。”
阿原說道:“我如今隻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不過有了這一回,日後許多事情推起來,倒是有了借口。你知道聶阿姆萬事皆明白,隻在阿璃的事情上,一門心思地護短。為著阿璃被劫的事,她如今氣個炸,若是知道有人借阿璃生事,隻怕這事便不好甘休了。今日這話,隻在你我之間。”
三娘忙道:“我省的。”
阿原苦苦笑了一下:“家裏出事,次次都是秉淮出門在外的時候。從前我隻當自己能一手撐起家來,如今忽然覺得心裏也是無限地沒底。阿璃這次,真是將我嚇到了。三娘,我總算懂了謝渾拿孩子要挾宗明時你的心情了。無論多大的事情,隻要不傷及孩子,萬事能忍,萬事能受,一旦觸及了孩子,我自己心裏一片軟弱,真正覺得天是要塌下來了。這兩日,晚上不能閉眼,一閉眼,就是阿璃不在我身邊,四處喊她找她總打不見的情形。”
阿原說著,眼看著眼底閃了淚影。
三娘連忙安慰道:“好在阿璃聰明,及時覺察了有異,叫掬心報了信。孩子已經平安回來了,你莫要再想了。”
阿原拭了拭眼角,深吸了一口氣,說道:“秉淮如今身在外地,這個家總還要我撐起來。有了這一次阿璃差點被丟,我自然不許別人再打她第二次主意。”
三娘說道:“以後咱們都多了個心眼。如今人心難測,老爺不在家,我們隻好少和外人打交道便是了。”
阿原點點頭。
三娘見阿原轉了心思,才說起正事:“剛才宗明在街上碰到喬家家主,問起阿璃的身子,說明天讓喬家夫人上門來探望阿璃。”
阿原便知道,喬家家主能特意傳話過來,必不是普通的探望。阿璃被劫,外人都不知情,加喬謹都隻以為阿璃隻是不小心著了風寒,隻是這事瞞得過別人,瞞不過喬家家主,想必喬家五叔心裏也是知情的。
阿原心裏想著,麵上笑了笑,說道:“阿璃不過生個病,她一個小輩,便累得這些做長輩的一個一個地上門來看。”
三娘笑道:“能上門來的,自然是有心的。”
阿原歎了口氣,說道:“我並不想喬家總記著我從前做的事情。我做那些,本也是為還喬家的恩情。秉淮舉目無親的時候,喬家老爺子出麵維護了他,才有了他今天。滴水之恩還當湧泉相報,何況喬家對於秉淮,曾有救命之恩。”
三娘便說道:“我看喬家家主才是真正地有心人。他一再表示親近,可不隻是為了從前。叫我說,咱們如今這處境,敵我不明,真假難辨,他若對咱們無惡意,何不互利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