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看你總是執拗,勸你總是不聽,想著你碰過壁總會死會。沒想到你倒拿著公主的架子知道壓人了。但凡崔直郎是個軟骨頭、沒誌氣的,你橫也算橫了,逼也算逼了。崔直郎是什麽性子,你竟然是不知道?你逼他應下婚事,他應了還算罷了,他如今不應,鬧了開去,別人說起他是一個骨氣。然而說起你呢?我總教你女兒家要有女兒家的尊嚴,你如今撇著尊嚴去逼他,他隻會更瞧不起你!你是個女孩兒家,漢人本來最知話主動追求男子的姑娘,如今你連婚都逼上了,還逼得他寧肯皇上麵前領罪也不肯應下婚事。堂堂公主,你竟然要走大公主的後麵嗎?”
太妃大發雷霆,對始平公主盡是失望。
她苦心教導多年,再沒想到,始平公主竟然任性到去求皇上下旨對崔浩逼婚。
隻說崔家在皇上眼中受重用的程度。崔浩不應這門親,外人笑話的是始平。崔浩應下這門親,始平結的是仇。
始平公主被太妃一番斥責,說得淚水摔落,哽咽不能成聲。
“我知道我做得任性。然而我堂堂天家公主,放下尊嚴去喜歡一個男子,他對我不回不應。我為他修習漢禮,熟讀詩文,他冷冷還是無動於衷。他即便是不喜歡我,不接受我的情意,哪怕給我一個安慰,說他感謝我為他的付出,我也願意忍著心痛放開他。然而我做了這麽多,他給我的除了冷淡還是冷淡,他如此對我,分明是對我的不尊不敬!”
太妃氣得深身發抖:“你喜歡崔浩本來便是你的一廂情願。如今被他冷落,倒成了你有理了?我平日裏是這樣教你的?”
始平公主泣不成聲。她這數年來,所有的隱忍,所有的心痛,終於被太妃的一番不留情麵的斥責引了出來。傷心大哭。
倒把太妃一下子哭得心酸起來。看著始平哭了一會兒,才伸手撫著她的頭,歎道:“身為一朝公主,一定要時時記著挺直脊梁。聰明的女孩兒,碰壁的時候就該知道適時放手,遇到障礙時就該懂得轉身走開。何必明明看著牆壁在前還要直直地走上去,碰個鼻青臉腫,自己痛著,還要叫別人笑話?始平啊,我一直想對你說,然而你總是不到心死的一刻不肯回頭。天下的好男兒多的是,何必隻牽掛著一個崔浩叫自己傷心又傷肺?”
始平哭了一會兒,被太妃安撫著,慢慢止了聲,才一邊抽噎一邊問道:“我現在怎麽辦?崔浩從此再也不會看得起我了。他如今被皇兄投到了牢裏,一定是恨死我了。”
太妃說道:“既然皇上說了為你找回委屈,他被投到牢裏,且反省一下便是了。事情已是這個樣子,你和崔浩原本也沒有那個緣份。你為他耽擱到現在,說是好事也是好事,說是壞事也是壞事。皇上看重崔浩,本來也讚同你下嫁他的,如今這一鬧,皇上知道耽誤了你,起碼會心裏存幾分憐意,為你指一個好的駙馬。”
始平公主擦了擦眼睛,說道:“再好的駙馬能有多好。滿都城再沒有一個才氣能比得過崔浩的了。”
太妃反問道:“怎麽,你喜歡崔浩,竟是因為他的才氣麽?”
始平公主一噎,自己也有些困惑起來。
太妃看著始平公主的樣子,歎了口氣,說道:“我從前任著你,不是因為看好你和崔浩。戰事迭起,我很怕皇上一時起意,將你和親出去。如今崔浩在皇上麵前領了罪,這門婚事是做不成了,你再不張羅婚事,朝中大臣都要議論了。”
始平公主氣道:“有本事他們也去戰場上對陣一場,整天不催著皇兄納妃就是堵著皇兄立後。”
太妃正色道:“皇上納妃立後,一為皇家子嗣,二為鞏固各國盟意。大臣們著急催促原是應該。華陰公主是皇上一母同出的姐姐,都嫁出去和親了,你拖到十五歲,下麵大臣若有議論,也說得過去。你既然身為公主,仗著皇家的天威,就該擔起皇家的職責。我舍不得你是私心,大臣們議論卻也無可厚非。”
始平公主被教訓一頓,便不再說話。
太妃看她受了教,才慢慢開口說道:“如果注定你要和親,我也反對不得,卻希望你能嫁給赫連昌。”
始平公主吃了一驚:“亡國之主,阿娘竟然希望我嫁給他?”
太妃說道:“赫連昌其人,雖為亡國之主,然而生來勇猛,魁岸俊美,說起來也是諸國之主中的佼佼者。皇上如今對他頗為禮遇,一切用度都以帝禮相待,且平日裏兩人談兵論武,騎馬狩獵,性格頗投。他若能無二心,此後必貴。你嫁給他,比和親外邦不知好了多少。”
始平公主聽了,心裏頗有幾分不以為意。
太妃知道,一時要始平公主更改心意,喜歡赫連昌是不可能的事情。眼下始平公主一番任性,與崔浩完全沒了可能,另覓良人隻是遲早的事情。因此也不多勸。
崔浩在牢中呆過三日,皇上還未有發落,太妃親自到了皇上麵前,隻說始平公主任性妄為,原不該如此為難崔浩,讓他受了三日牢獄之苦。請皇上收回成命,放了崔浩,並要當麵對崔浩道歉。
元韜便說道:“崔浩恃才狂傲,目中無人,罰一罰原也是應該。始平好歹是一朝公主,崔浩即使不受始平的情意,也該早些把話說開,卻平白讓始平受了許多委屈。三日牢獄之苦已是對他容情。”
太妃依舊道:“始平原也是一廂情願,崔直郎說起遭的也算無妄之災。始平雖然是公主,卻也不該任性到以身份壓人逼婚的份上。”
元韜笑道:“始平是我的妹妹,好歹為她出口氣。那三日牢獄之苦本來也是崔浩自己願意領的。太妃既然說情,我這便叫人把他放了,這件事到此為止,日後誰也不要再提了。”
太妃一下子放下心來。崔浩被逼婚本來領的是皇上的私旨,領罪這件事如果再鬧下去,全都城的人都知道崔浩被始平逼婚,寧可領罪也不肯應婚事,始平的笑話豈不是鬧大了?以後還怎麽出門見人?
太妃大發雷霆,對始平公主盡是失望。
她苦心教導多年,再沒想到,始平公主竟然任性到去求皇上下旨對崔浩逼婚。
隻說崔家在皇上眼中受重用的程度。崔浩不應這門親,外人笑話的是始平。崔浩應下這門親,始平結的是仇。
始平公主被太妃一番斥責,說得淚水摔落,哽咽不能成聲。
“我知道我做得任性。然而我堂堂天家公主,放下尊嚴去喜歡一個男子,他對我不回不應。我為他修習漢禮,熟讀詩文,他冷冷還是無動於衷。他即便是不喜歡我,不接受我的情意,哪怕給我一個安慰,說他感謝我為他的付出,我也願意忍著心痛放開他。然而我做了這麽多,他給我的除了冷淡還是冷淡,他如此對我,分明是對我的不尊不敬!”
太妃氣得深身發抖:“你喜歡崔浩本來便是你的一廂情願。如今被他冷落,倒成了你有理了?我平日裏是這樣教你的?”
始平公主泣不成聲。她這數年來,所有的隱忍,所有的心痛,終於被太妃的一番不留情麵的斥責引了出來。傷心大哭。
倒把太妃一下子哭得心酸起來。看著始平哭了一會兒,才伸手撫著她的頭,歎道:“身為一朝公主,一定要時時記著挺直脊梁。聰明的女孩兒,碰壁的時候就該知道適時放手,遇到障礙時就該懂得轉身走開。何必明明看著牆壁在前還要直直地走上去,碰個鼻青臉腫,自己痛著,還要叫別人笑話?始平啊,我一直想對你說,然而你總是不到心死的一刻不肯回頭。天下的好男兒多的是,何必隻牽掛著一個崔浩叫自己傷心又傷肺?”
始平哭了一會兒,被太妃安撫著,慢慢止了聲,才一邊抽噎一邊問道:“我現在怎麽辦?崔浩從此再也不會看得起我了。他如今被皇兄投到了牢裏,一定是恨死我了。”
太妃說道:“既然皇上說了為你找回委屈,他被投到牢裏,且反省一下便是了。事情已是這個樣子,你和崔浩原本也沒有那個緣份。你為他耽擱到現在,說是好事也是好事,說是壞事也是壞事。皇上看重崔浩,本來也讚同你下嫁他的,如今這一鬧,皇上知道耽誤了你,起碼會心裏存幾分憐意,為你指一個好的駙馬。”
始平公主擦了擦眼睛,說道:“再好的駙馬能有多好。滿都城再沒有一個才氣能比得過崔浩的了。”
太妃反問道:“怎麽,你喜歡崔浩,竟是因為他的才氣麽?”
始平公主一噎,自己也有些困惑起來。
太妃看著始平公主的樣子,歎了口氣,說道:“我從前任著你,不是因為看好你和崔浩。戰事迭起,我很怕皇上一時起意,將你和親出去。如今崔浩在皇上麵前領了罪,這門婚事是做不成了,你再不張羅婚事,朝中大臣都要議論了。”
始平公主氣道:“有本事他們也去戰場上對陣一場,整天不催著皇兄納妃就是堵著皇兄立後。”
太妃正色道:“皇上納妃立後,一為皇家子嗣,二為鞏固各國盟意。大臣們著急催促原是應該。華陰公主是皇上一母同出的姐姐,都嫁出去和親了,你拖到十五歲,下麵大臣若有議論,也說得過去。你既然身為公主,仗著皇家的天威,就該擔起皇家的職責。我舍不得你是私心,大臣們議論卻也無可厚非。”
始平公主被教訓一頓,便不再說話。
太妃看她受了教,才慢慢開口說道:“如果注定你要和親,我也反對不得,卻希望你能嫁給赫連昌。”
始平公主吃了一驚:“亡國之主,阿娘竟然希望我嫁給他?”
太妃說道:“赫連昌其人,雖為亡國之主,然而生來勇猛,魁岸俊美,說起來也是諸國之主中的佼佼者。皇上如今對他頗為禮遇,一切用度都以帝禮相待,且平日裏兩人談兵論武,騎馬狩獵,性格頗投。他若能無二心,此後必貴。你嫁給他,比和親外邦不知好了多少。”
始平公主聽了,心裏頗有幾分不以為意。
太妃知道,一時要始平公主更改心意,喜歡赫連昌是不可能的事情。眼下始平公主一番任性,與崔浩完全沒了可能,另覓良人隻是遲早的事情。因此也不多勸。
崔浩在牢中呆過三日,皇上還未有發落,太妃親自到了皇上麵前,隻說始平公主任性妄為,原不該如此為難崔浩,讓他受了三日牢獄之苦。請皇上收回成命,放了崔浩,並要當麵對崔浩道歉。
元韜便說道:“崔浩恃才狂傲,目中無人,罰一罰原也是應該。始平好歹是一朝公主,崔浩即使不受始平的情意,也該早些把話說開,卻平白讓始平受了許多委屈。三日牢獄之苦已是對他容情。”
太妃依舊道:“始平原也是一廂情願,崔直郎說起遭的也算無妄之災。始平雖然是公主,卻也不該任性到以身份壓人逼婚的份上。”
元韜笑道:“始平是我的妹妹,好歹為她出口氣。那三日牢獄之苦本來也是崔浩自己願意領的。太妃既然說情,我這便叫人把他放了,這件事到此為止,日後誰也不要再提了。”
太妃一下子放下心來。崔浩被逼婚本來領的是皇上的私旨,領罪這件事如果再鬧下去,全都城的人都知道崔浩被始平逼婚,寧可領罪也不肯應婚事,始平的笑話豈不是鬧大了?以後還怎麽出門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