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萬已破,赫連昌被擒,赫連定帶兵敗逃。
這年底,元韜改年號為神麚。
神麚元年,三月,奚斤為挽戰功,盲目追擊赫連定到平涼,戰敗,被擒。損兵折將,數千計。
丘堆聽說奚斤戰敗,棄甲逃奔長安,後又放棄長安東逃。元韜大怒,派安頡斬丘堆,升安頡為主將。
四月,赫連定派使臣至魏,以奚斤為交換,請求和解。元韜不受,命其投降。並派樂安王率兵與叔孫恭匯會,輔樂平王共守統萬。
五月,赫連定率兵欲奪回統萬,聞樂安王與叔孫恭率萬兵至統萬,不敢再行進,班師而回。
同月,元韜召秉淮返朝。因其在統萬輔佐有功,倍受稱讚,賜爵汶陽子,加授建武將軍。
這一年,魏帝元韜十七歲。自繼位至今,後宮椒房隻有舒氏,賀氏,未有一子半女。朝中諸臣又紛紛再提納妃立後一事。
元韜卻隻是一句:“如今夏國未盡除,奚斤等大將又落在赫連定手上,納妃立後之事且延後!”便撂下了此事。
且說高宅,琉璃正聽秉淮說起丘堆被斬的事情,瞪大了眼睛幾不敢信地問道:“那丘大人,好歹也是朝中老臣,一員大將,居然就這樣被斬殺了?”
秉淮正色道:“戰場之上,要的就是一個士氣,身為大將,又是朝中重臣,在先朝功勳卓著,西征路上卻全無鬥誌,帶頭逃跑,損兵折將還在其次,丟城棄池乃是大忌。如此為將,怎不斬殺?皇上能不牽連家人,隻廢了他的封國,斷了他的祭祀,已是垂憐。”
琉璃有些呆怔。她雖未親見,曾經她身邊活生生的人被斬殺於異地,再無生還的可能,令她心裏多少受了震憾。
秉淮看她的樣子,便知道她到底是心性太柔軟。
阿原在旁邊嗔道:“她不過是個孩子,你何必跟她提這些打打殺殺的事情?”
秉淮歎了口氣,說道:“阿璃,我跟你講這些,不是要你知道戰爭是多麽殘酷,而是教你好歹明白,凡事總有是非曲直,不能一味隻憑善良心軟去作評判。你覺得丘堆可憐,卻沒有想一想被他帶累的無辜兵士麽?也沒有想一想被他丟棄的那些辛苦打下來的城池麽?一味地垂憐,不會叫人說你善良,隻說教你說你是非不分。你若如此,將來必也懲獎不明。可知?”
琉璃默默地坐了一會兒,慢慢說道:“我知道阿爹的意思。然而我將來,不需要去懲罰誰獎勵誰吧?我也不會用到那般血淋淋的手段吧?”
秉淮看了看阿原。
阿原便開口對琉璃說道:“你阿爹跟你說這些,並不是要你將來在懲罰誰的時候不要手軟。你依舊沒有明白吧?阿璃,從前柳家的小姐差點害了你的性命,你卻在阿爹阿娘麵前替她遮掩。你對她的遮掩,便是獎了她的惡行,懲罰了自己的無辜,所以她後來為討好始平公主利用你,又在你盧家姐姐麵前詆毀你,一定是她品性不好嗎?你的姑息難道不是給了她最好的借口?又如東阿候夫人,那一日靈泉池宴上,你也是一時心軟,上一次如果不是安熹子大人及至趕到,咱們此時早已被人惡名傳遍了都城。你回來之後,難道沒有絲毫地後怕怕過麽?”
琉璃被說得低了頭。
那日回來,說不後怕才是假的。
即使那日崔浩說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絕後患的時候,她下意識的反應還是製止。
秉淮看著琉璃說道:“我教你這些,雖然有些心狠,但當斷不斷,必受其害。你若一心指望自己運勢好,總能化險為夷,日後必定有你吃虧的時候。阿璃,你已經十一歲。我和你阿娘拿你當孩子,然而該教你的,依舊要教你。你可以有心機施與不施,全在你。然而你若單純地覺得施人以善必被人報以善,便是大錯特錯!”
秉淮正說著,宗明在門外匆忙地稟道:“老爺,夫人,皇上來了!”
秉淮一愣,立刻起身。
一家人趕快出門相迎。
元韜一身便裝,帶著侍衛已經到了院子裏。秉淮帶著阿原和琉璃在廊下便行禮相迎。
元韜笑道:“我便裝而來,與高公便是師徒情份。何必如此多禮?師父師母莫怪我不告而來。宮裏呆得有些無聊,便想著來與師父說說話。”
阿原便笑道:“你想什麽時候都是歡迎的。已近中午,你們去說話,我去備飯,你們邊吃邊聊也使得。”
元韜看了看琉璃,並不似以前那般活潑歡喜。笑著問道:“阿璃這是哪裏有不開心,不妨與我說說。”
琉璃自然不會直說自己被教導的事情,隻是避重就輕又帶著委屈地說道:“阿爹覺得我笨,想讓我聰明些。”
元韜心裏便多少有些猜到了。大公主之前的傳言他自是聽說了,琉璃母女在東阿候府受了委屈,大約是差點中了算計,高公既然回來,怎麽會不教導一番?
失笑道:“阿璃哪裏笨了?不過是年紀小,人單純些罷了。我像你這般大的時候,還要你阿爹教我怎麽打仗。”
琉璃聽了,臉上多少歡喜了起來:“元哥哥說的是。不是我笨,是我年紀小。”
元韜笑了起來:“年紀小不怕,知道吃一塹長一智才是正理。”
琉璃一下子被戳破弱點,一下子便泄了氣。原來大家都知道她輕重不分不長教訓麽?
元韜笑著和秉淮進了正堂。
琉璃在堂下站了一會兒,抬頭看著廊頂上的木格,有些苦惱地歎了口氣,說道:“我單純又不是我的錯。我不過是不想將人想得那般壞而已,倒是錯了麽?”
苦惱地皺皺鼻子。
阿原又好笑又好氣地拿手點了點她的鼻子,說道:“腦子裏總是想些沒有用的。行了,我去廚房,讓掬心陪著你去習字。”
阿原走了,掬心看了看琉璃,笑著說道:“昨日的那張帖子小姐可沒描幾個字,為免明日檢查作業小姐耍賴,我看還是去接著描吧!”
琉璃立刻瞪了眼道:“你家小姐我寫的字還用賴麽?”
掬心隻笑不說話。
琉璃作惱作怒地跟掬心瞪了一會兒,泄了氣,說道:“好吧,練字去吧。”
不情不願地跟著掬心走了。
正堂裏麵,元韜落了座,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過來,一是為平赫連定,二是為立後之事。”
秉淮心裏歎了口氣,麵上不作聲色,平靜地說道:“赫連定不過弦之末勢,不會掙紮太久。然而他求和無望,又不想棄城投降,必定會聯合盟友與我為敵。如今肯與他結盟的,最大的可能便是南邊宋地了。”
元韜點頭道:“高公與我所想一樣。我已經命人傳命下去,南邊諸州府嚴防宋地侵襲。關於立後之事,我想來征求高公的同意。”
這年底,元韜改年號為神麚。
神麚元年,三月,奚斤為挽戰功,盲目追擊赫連定到平涼,戰敗,被擒。損兵折將,數千計。
丘堆聽說奚斤戰敗,棄甲逃奔長安,後又放棄長安東逃。元韜大怒,派安頡斬丘堆,升安頡為主將。
四月,赫連定派使臣至魏,以奚斤為交換,請求和解。元韜不受,命其投降。並派樂安王率兵與叔孫恭匯會,輔樂平王共守統萬。
五月,赫連定率兵欲奪回統萬,聞樂安王與叔孫恭率萬兵至統萬,不敢再行進,班師而回。
同月,元韜召秉淮返朝。因其在統萬輔佐有功,倍受稱讚,賜爵汶陽子,加授建武將軍。
這一年,魏帝元韜十七歲。自繼位至今,後宮椒房隻有舒氏,賀氏,未有一子半女。朝中諸臣又紛紛再提納妃立後一事。
元韜卻隻是一句:“如今夏國未盡除,奚斤等大將又落在赫連定手上,納妃立後之事且延後!”便撂下了此事。
且說高宅,琉璃正聽秉淮說起丘堆被斬的事情,瞪大了眼睛幾不敢信地問道:“那丘大人,好歹也是朝中老臣,一員大將,居然就這樣被斬殺了?”
秉淮正色道:“戰場之上,要的就是一個士氣,身為大將,又是朝中重臣,在先朝功勳卓著,西征路上卻全無鬥誌,帶頭逃跑,損兵折將還在其次,丟城棄池乃是大忌。如此為將,怎不斬殺?皇上能不牽連家人,隻廢了他的封國,斷了他的祭祀,已是垂憐。”
琉璃有些呆怔。她雖未親見,曾經她身邊活生生的人被斬殺於異地,再無生還的可能,令她心裏多少受了震憾。
秉淮看她的樣子,便知道她到底是心性太柔軟。
阿原在旁邊嗔道:“她不過是個孩子,你何必跟她提這些打打殺殺的事情?”
秉淮歎了口氣,說道:“阿璃,我跟你講這些,不是要你知道戰爭是多麽殘酷,而是教你好歹明白,凡事總有是非曲直,不能一味隻憑善良心軟去作評判。你覺得丘堆可憐,卻沒有想一想被他帶累的無辜兵士麽?也沒有想一想被他丟棄的那些辛苦打下來的城池麽?一味地垂憐,不會叫人說你善良,隻說教你說你是非不分。你若如此,將來必也懲獎不明。可知?”
琉璃默默地坐了一會兒,慢慢說道:“我知道阿爹的意思。然而我將來,不需要去懲罰誰獎勵誰吧?我也不會用到那般血淋淋的手段吧?”
秉淮看了看阿原。
阿原便開口對琉璃說道:“你阿爹跟你說這些,並不是要你將來在懲罰誰的時候不要手軟。你依舊沒有明白吧?阿璃,從前柳家的小姐差點害了你的性命,你卻在阿爹阿娘麵前替她遮掩。你對她的遮掩,便是獎了她的惡行,懲罰了自己的無辜,所以她後來為討好始平公主利用你,又在你盧家姐姐麵前詆毀你,一定是她品性不好嗎?你的姑息難道不是給了她最好的借口?又如東阿候夫人,那一日靈泉池宴上,你也是一時心軟,上一次如果不是安熹子大人及至趕到,咱們此時早已被人惡名傳遍了都城。你回來之後,難道沒有絲毫地後怕怕過麽?”
琉璃被說得低了頭。
那日回來,說不後怕才是假的。
即使那日崔浩說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絕後患的時候,她下意識的反應還是製止。
秉淮看著琉璃說道:“我教你這些,雖然有些心狠,但當斷不斷,必受其害。你若一心指望自己運勢好,總能化險為夷,日後必定有你吃虧的時候。阿璃,你已經十一歲。我和你阿娘拿你當孩子,然而該教你的,依舊要教你。你可以有心機施與不施,全在你。然而你若單純地覺得施人以善必被人報以善,便是大錯特錯!”
秉淮正說著,宗明在門外匆忙地稟道:“老爺,夫人,皇上來了!”
秉淮一愣,立刻起身。
一家人趕快出門相迎。
元韜一身便裝,帶著侍衛已經到了院子裏。秉淮帶著阿原和琉璃在廊下便行禮相迎。
元韜笑道:“我便裝而來,與高公便是師徒情份。何必如此多禮?師父師母莫怪我不告而來。宮裏呆得有些無聊,便想著來與師父說說話。”
阿原便笑道:“你想什麽時候都是歡迎的。已近中午,你們去說話,我去備飯,你們邊吃邊聊也使得。”
元韜看了看琉璃,並不似以前那般活潑歡喜。笑著問道:“阿璃這是哪裏有不開心,不妨與我說說。”
琉璃自然不會直說自己被教導的事情,隻是避重就輕又帶著委屈地說道:“阿爹覺得我笨,想讓我聰明些。”
元韜心裏便多少有些猜到了。大公主之前的傳言他自是聽說了,琉璃母女在東阿候府受了委屈,大約是差點中了算計,高公既然回來,怎麽會不教導一番?
失笑道:“阿璃哪裏笨了?不過是年紀小,人單純些罷了。我像你這般大的時候,還要你阿爹教我怎麽打仗。”
琉璃聽了,臉上多少歡喜了起來:“元哥哥說的是。不是我笨,是我年紀小。”
元韜笑了起來:“年紀小不怕,知道吃一塹長一智才是正理。”
琉璃一下子被戳破弱點,一下子便泄了氣。原來大家都知道她輕重不分不長教訓麽?
元韜笑著和秉淮進了正堂。
琉璃在堂下站了一會兒,抬頭看著廊頂上的木格,有些苦惱地歎了口氣,說道:“我單純又不是我的錯。我不過是不想將人想得那般壞而已,倒是錯了麽?”
苦惱地皺皺鼻子。
阿原又好笑又好氣地拿手點了點她的鼻子,說道:“腦子裏總是想些沒有用的。行了,我去廚房,讓掬心陪著你去習字。”
阿原走了,掬心看了看琉璃,笑著說道:“昨日的那張帖子小姐可沒描幾個字,為免明日檢查作業小姐耍賴,我看還是去接著描吧!”
琉璃立刻瞪了眼道:“你家小姐我寫的字還用賴麽?”
掬心隻笑不說話。
琉璃作惱作怒地跟掬心瞪了一會兒,泄了氣,說道:“好吧,練字去吧。”
不情不願地跟著掬心走了。
正堂裏麵,元韜落了座,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過來,一是為平赫連定,二是為立後之事。”
秉淮心裏歎了口氣,麵上不作聲色,平靜地說道:“赫連定不過弦之末勢,不會掙紮太久。然而他求和無望,又不想棄城投降,必定會聯合盟友與我為敵。如今肯與他結盟的,最大的可能便是南邊宋地了。”
元韜點頭道:“高公與我所想一樣。我已經命人傳命下去,南邊諸州府嚴防宋地侵襲。關於立後之事,我想來征求高公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