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夜裏,馬原反複穿越多次,將下窪子大隊的數十戶村民和大隊幹部全部帶到了次位麵,這次穿越居然在大隊幹部家裏和大隊糧庫搜到了糧食和豆餅,總計三百多斤。糧食都被存放進糧庫,劉濤不準備分發給村民,他打算來年開春發動村民開墾荒地,正好用這些糧食做種子,畢竟僅靠捕魚、狩獵無法養活太多的人口。在劉濤的設想中,這裏將來要發展成工商業相對發達的城市,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大力發展農業,隻有具備了充足的糧食供應,工業發展才有可能。


    從下窪子大隊幹部家中搜到了糧食,這令劉濤和全體村民怒不可遏,這些幹部立時就成為了村民眼裏的反動派,劉濤沒有同下窪子村的大隊幹部見麵,他直接將這些人交給了新成立的勞改隊,原下窪子大隊社員牛滿江與馬大奎關係不錯,馬大奎為了照顧牛滿江,向劉濤推薦了牛滿江,於是牛滿江就被任命為勞改隊隊長。勞改隊成員包括搜糧隊和家裏藏了糧食的幹部,共四十多人。日後村子裏亂搞男女關係、打仗鬥毆、偷盜等犯了錯誤卻未觸犯法律的人均會進入勞改隊接受勞動改造。村裏伐木和製作土坯這兩項最繁重的工作都交給了勞改隊,勞改犯們每天從事最繁重的工作,夥食卻差到極點,每人每天隻能分到兩個野菜團子和兩條小鹹魚,他們終於嚐到了野菜團子的滋味。與勞改隊一起成立的部門還有婦女工作組,馬春芳,也就是馬原的姐姐被劉濤任命為婦女工作組組長。另外村裏還成立了小學校,下窪子大隊小學校長劉成擔任了這所小學校校長,張秀秀則成為了小學校教師。小學校還沒有教室和教師辦公室,目前勞改隊正在建造的兩座泥土房被劉濤劃撥給了小學校。最令劉濤頭疼的是村子裏找不出合格的醫生,穿越眾中倒是有一個赤腳醫生,可是這位赤腳醫生治療感冒之類的小毛病還勉強應付得來,至於其他疾病可就抓瞎了。


    這天劉濤把馬原叫到辦公室,劉濤沒有配備秘書,有什麽事情都得自己跑腿。劉濤給馬原倒了一杯白開水,“馬原,咱們需要盡快成立一個衛生所,萬一大家有個頭疼腦熱的毛病也能得到治療,可是我找不到合格的醫生。”劉濤道。


    “那邊的公社有衛生所,我哪天去公社衛生所把醫生和衛生所的藥、治病的東西全給你弄過來。”馬遠道。


    “那邊公社的大夫水平一般,我信不過,最好能把縣城醫院的大夫弄過來。”劉濤道。


    “那好吧,我明天就到那邊去,跑一趟縣城,把縣城裏的大夫送過來。”馬原道。


    “多帶點肉幹、魚幹,扛餓,還不占地方,對了,牛滿江的大舅哥就是縣醫院的外科大夫,聽牛滿江說,他那位是省醫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你可以帶著牛滿江去縣城。到了縣城,說服大夫過來可不容易。我倒是替你想好了主意,這場饑荒不分城裏鄉下,城裏人也在挨餓,隻要給那些大夫提供足夠的食物,然後你跟他們說家裏有病人需要治療,請求大夫跟你到鄉下跑一趟,治好了病人,會給那位大夫半口袋糧食,這樣那位大夫就會跟著你過來了。”


    馬原和牛滿江把半口袋鹿肉幹、魚幹藏在行李卷裏,兩個人背著行李卷穿越到主位麵下窪子大隊,由於下窪子大隊幹部、社員被一窩端了,至今公社以及其他大隊都沒有得到一點消息。馬原和牛滿江走過空蕩蕩的村子,踏上了去往縣城的道路。兩個人路過村子也進去,擔心看見裏麵的慘狀,把請醫生的食物施舍出去,完不成任務。白天趕路,晚上就宿在野地裏,餓了就吃一口鹹魚幹,渴了就喝一口隨身攜帶的軍用水壺裏的白開水,走了兩天,終於來到了縣城。到了牛滿江大舅哥家,牛滿江大舅哥家院門上了鎖,家裏沒人,兩個人來到縣醫院,在醫院裏找到牛滿江的大舅哥嶽文鼎。牛滿江把大舅哥叫到外麵,悄聲說:“大哥,家裏是不是沒米下鍋了?我帶來了一口袋鹹魚幹和鹿肉幹。”


    “哎呀,這怎麽好,我聽說鄉下也在挨餓,你拿來這麽多吃的,你們吃什麽?”嶽文鼎道。


    “家裏還有很多呢,小文惦記你們,就讓我把東西拿過來。”牛滿江道。


    “你等一下,我這就跟領導請假去。”嶽文鼎道。


    馬原和牛滿江坐在嶽文鼎家的沙發裏,一邊喝著水,一邊跟嶽文鼎編瞎話,嶽文鼎讓他們說一說鄉下的情形,他們如實說了,他們帶來的食物,嶽文鼎必不肯收,於是他們就編了瞎話,說鄉下集體食堂雖然斷了糧,可是村民家中卻藏了不少糧食,大隊搜糧隊四處翻找,也沒有翻出多少糧食。說了一些鄉下的事情,牛滿江便把來意跟嶽文鼎說了,牛滿江說,馬原的妹妹病了,肚子疼,還發燒、嘔吐。到公社衛生所打了幾針,開了藥,也不見好。病人渾身無力,走不了遠道,大隊的驢、馬都殺了吃肉了,找不到大車,沒法到縣城醫院看病。這袋子肉幹、魚幹就是馬原家裏給的。話說到這裏,嶽文鼎已經明白牛滿江打算讓自己帶著藥物、聽診器之類的醫療器械去鄉下給病人治病,他一進門就收下了一口袋食物,就是沒有那些食物,看在牛滿江這個妹夫的麵子上也該去鄉下走一趟。嶽文鼎當即就答應了牛滿江的請求,嶽文鼎去妻子單位跟妻子打了招呼,隨後去醫院向領導請了幾天假,便背著藥箱跟著馬原、牛滿江去了下窪子大隊。馬原和牛滿江隻給嶽文鼎一袋食物,剩下的一袋食物他們背著準備路上吃。沿途路過幾個村子,他們就盡可能地拿出一些食物分給留宿的那戶人家。回到下窪子大隊,連吃帶送,一口袋食物差不多沒剩多少了。


    嶽文鼎到了次位麵,成為衛生所所長,嶽文鼎給自己的妻子寫了一封信,交給牛滿江,讓牛滿江帶著那封信去縣城,盡快把自己的家人帶過來。於是馬原和牛滿江又去了一趟縣城,嶽文鼎在寫給妻子的信中把下窪子大隊描繪成食物充足的世外桃源,讓妻子何芳帶著兒女來下窪子大隊牛滿江家串門。何芳是縣城中學的化學教師,對此時的鄉下並不了解,城裏每個成人隻配給幾兩糧食,兒女們整天嚷嚷肚子餓,正愁怎麽解決溫飽問題呢,看了丈夫的信,沒有懷疑,帶著一雙兒女和牛滿江上次帶過來的食物,跟著兩個人上路了。


    何芳畢業於省城師範學校,她的學識讓劉成這位鄉村教師主動退賢讓位,何芳當仁不讓成為了未來那所小學校的校長,而劉成則成為了副校長。


    馬原把嶽文鼎一家人帶到次位麵大約半個月後的一個清晨,馬原將民兵隊送到了主位麵,民兵隊奔赴兩家子大隊,將兩家子大隊數十戶村民以及幹部押送到下窪子大隊,馬原把這些人送到了次位麵。第二天故伎重演,馬原和民兵隊聯手突襲公社所在地四家子大隊,又送過來一百多戶村民。現在次位麵穿越眾居住的地方人已經聚集了三個村子的人口,人數達到近千人。這麽多人集中在這一塊地方,有限的食物養活不了這麽些人,有必要分出一部分人口,在其他地方成立一個新的村子。既然要成立一個新村,為了區分兩個村子,那麽最先形成的這個村子就應該有一個名字,因為馬家創建了這個村子,所以便命名為馬家村。新的村莊具體位置位於馬家村正北方向三十幾裏的一片草甸子上。馬家村東側那條被穿越眾稱為新生河的河流在那裏向西分出一條長長的支流,直流被命名為西流河,於是那個尚在想象中的村子也就有了自己的名字——西流村。從主位麵四家子大隊過來的一百多戶村民將被安置在西流村。


    西流村的村民和牛滿江的勞改隊去了西流村,現在那裏還是一片荒草甸子。勞改隊協助村民除草、挖地窨子暫時居住,隨後就會製作土坯,建造土坯房。劉濤每天組織馬家村的村民用木筏逆流而上給西流村送一次食物。勞改隊的成員幹活特別賣力氣,去西流村之前,劉濤向他們承諾,這次建設新村,勞改隊中表現好的可以得到釋放,作為普通村民在西流村安家。這次脫離苦海的機會若把握不住,那以後不知還要遭多少罪,傻子才不好好表現呢。那些幹部都是人精,怎麽會放過這次機會,於是類似後世抗洪搶險的一幕出現了,苦活、累活,勞改犯們都爭著搶著幹,生怕落後別人,給牛滿江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主位麵公社糧庫中意外地得到了小半麻袋白菜種子,沒有人能夠知道次位麵的具體時間,可以肯定的是這裏現在處於夏末,這個時候倒是可以種白菜,於是劉濤把白菜種子全部分發給各家各戶的女人,讓她們在自家院子裏開墾菜地,種植白菜。


    馬原不準備再向次位麵輸送農村人口了,這個決定得到了劉濤的認可。穿越眾現在麵臨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最初帶過來的鹽消耗光了。鹽這種生活必需品隻能從主位麵獲取。主位麵穿越點周圍的村子都搬空了,如果再將稍遠些的村子的村民也送到次位麵,那麽馬原就不得不走很遠的路,到更遠的有人居住的村子裏去換取鹽,為了少走一些路,馬原於是就做出了這個決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強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另類天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另類天體並收藏強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