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再說賈府, 雖然張氏眼下急著給迎春擇婿, 卻也沒有倉促成事之意,因為跟老太太意見相左,故而暫時擱置了。


    不過, 張氏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迎春結親一定要避開招聖上嫉恨的六公六子, 另起爐灶,跳出老圈子給賈府尋找一份新的活力。


    回頭卻說賈母, 除夕夜, 賈母領頭,闔族血脈至親雲集,論資排輩齊齊磕頭, 拜了祖宗, 上了香供,花了紙馬, 子時放了煙花爆竹, 左不過年年如此,難以贅述。


    五更時分,賈母張氏尤氏幾人裝扮起來,進宮給元春恭賀華誕,自有內官接送, 元春宮裏人來人往,俱是主子娘娘,賈母們也不好多待, 略略一敘也就罷了。


    正月初二,元春按照出嫁女兒規矩,派了太監上門給賈母幾位長輩送禮,各位姐妹兄弟侄子侄女兒各有表禮,左不過是些禦製機巧之物,貴賤難說,代表元妃對親人的惦記。


    元春這回禮品不分高下,所有低眉侄女侄子一視同仁。


    闔府外人並無察覺,隻有迎春暗暗合計,這大約是二太太往事不在了,再沒有人唆使元妃跟賈母鬥心眼子了。


    正月初五賈玨進宮之後,正月初六賈母便進宮會親,一早遞了牌子,都是內官安排妥帖了,進了宮門徑直來見元春。


    賈母之所以選擇今日會親,乃是今年宮裏要大肆慶賀元宵節,皇後老蚌生珠懷孕了,三十歲的年紀不容易,皇上太後都是大慶的意思。


    賈母此來一時托付賈玨的事情,二是告之元春自己對二房安排事宜,包括自己替賈政納妾之事,再有商議寶玉婚姻人選。寶玉還有一年多就出孝了,這些事情要造作定論,免得慌亂。


    卻說賈母進宮,先將一年用度,貴妃妝奩所置辦田莊出息攏共四千銀子給了元妃,著她自己花銷,賈母告訴元妃,賈璉說了,這隻是開始,往後還會繼續增加。


    元妃讓抱琴收拾妥帖:“璉兒越發出息了,我聽說她在禮部混的不錯,上官隻說他好,家裏有沒有讓他再進一步打算呢。”


    賈母笑道:“你大太太說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無需刻意求之。”


    元春便問起寶玉讀書情況,賈母直說寶玉如今穩重多了,預備後年出孝參加鄉試。


    又說寶玉今年十四了,聞訊娘娘對包與婚事有何打算。


    元春知道賈母心意,左不過不是史家就是林家,隻要老祖宗看著好就好,元春相信賈母不會禍害寶玉,遂道:“做這事兒沒誰比老祖宗眼光好,老祖宗看誰好就定誰。”


    賈母點頭又說了賈蘭讀書也甚勤奮,預備後年跟寶玉叔侄一起返鄉參加童生試鄉試。


    元妃因為李紈不許賈蘭替王氏送殯,十分膈應,賈母提了賈蘭,她隻是唔了一聲,隨口問一句也免了。


    賈母也沒再提起,看著元妃精神不錯,轉而詢問:“娘娘看著氣色甚好,一切還順心吧?”


    元妃知道賈母所問何來,羞澀笑一笑,告知賈母,自己一切尚好,聖上雖然不十分寵愛自己,一月總有一次會歇在自己宮中。


    賈母眼眸亮一亮,滿懷希翼。


    元妃一笑搖頭:“順氣自然!”


    此事元妃已經獲悉,自己寒宮很難懷孕了。隻是不想賈母憂心,故而隱秘。


    賈母臨行辭別之際,看見了已經升為貴人的薛寶釵。肚子圓溜溜的披著毛皮大氅走了進來,活似個白胖狗熊。元春並未宣召薛寶釵,就是不樂意賈母諾大年紀薛寶釵見禮。隻是薛寶釵似乎總是記不住,有意無意撞了進來。


    賈母雖然是超品,無奈寶釵睡了皇帝床,占了龍氣,就是主位。賈母活了一輩子,都成了精了,寶釵不甘與心思,賈母心知肚明,隻要賈府如今事事順遂,賈母且不會為了些許顏麵落下話柄,讓人詬病作興。當即躬身行禮,拜見這個薛氏貴人。


    元妃當即變了臉色,眼風似刀橫掃而去。


    薛寶釵暗中觀察著元妃神色,想著自己在賈府委屈,本當不避不讓,卻瞧見元妃神色大變,權衡之下閃身避開,伸手一笑:“老祖宗快快免禮,且別折了晚輩壽數!”


    賈母起身一笑:“君臣有別,禮不可廢!”


    掌事姑姑金簪跟抱琴自去送別賈母不提。


    元妃回眸一笑:“妹妹就快臨產了,這天冷的很,出來作甚?難道有身事情比生下龍胎更重要?”


    寶釵正要分辯。


    元春一揚手:“小李子,快些送貴人回去歇著,這個時辰請脈的太醫該到了。”


    說話間笑盈盈看著鶯兒:“你是貼身丫頭,一日貴人產下龍子必定全體褒獎,且別除了差錯才好。”


    元妃句句都在理,句句都是為自己好,堵得寶釵說不出話來,隻得笑盈盈俯身辭別去了。


    鶯兒小心攙扶著寶釵回宮,小聲勸慰:“娘娘您這何苦呢?折騰來折騰去,最終還不是自己生氣?依奴婢勸,您趕緊生下龍子最緊要。”


    寶釵反手一揮,就聽啪的一聲:“連你也要教訓我?”


    鶯兒含淚卻並未鬆開寶釵,摒神靜氣將寶釵安置在榻上。


    小宮女伸頭探腦,卻是沒敢出聲。


    鶯兒忙著給寶釵地上溫水。寶釵猛飲一口,抱著肚子劇烈喘息,鶯兒卻忙忙提寶釵順被,忙了好一陣子,寶釵方才逐漸平息,抬眸看向鶯兒:“還疼麽?”


    鶯兒搖頭:“娘娘順氣就好了!”


    寶釵伸手向摸摸鶯兒又縮回了手:“等我生下龍子,看誰敢不下跪!”手上用勁幾上插梅枝哢嚓折斷:“秕子直頭!”


    鶯兒忙著握住寶釵手腕仔細查看:“娘娘,您仔細手疼!”


    回頭卻說抱琴回返:“貴妃娘娘,今日要不要去給薛貴人看脈案?”


    元妃按按太陽穴,皺眉一閃眸:“本宮這幾日頭暈目眩,總是嗜睡呢。”


    抱琴忙一福身:“奴婢這就傳太醫。”


    回頭卻說賈母坐在回家轎子裏,心裏一陣一陣的喜慶,元春如今順順當當,賈玨伴讀東宮,賈母舒口氣,賈府除了缺少一個頂門立戶的朝廷棟梁,似乎沒有遺憾了。


    賈母難得心情舒暢起來。忽然想起元妃說元宵節會讓太監上門賜宮燈節禮,頓時有了好主意。


    當晚,賈母便吩咐張氏,府裏幾年不曾好好熱鬧了,今年糾就皇後的東風,好好慶賀一番。吩咐張氏,大辦燈會。賈母知道張氏一貫低調,很怕張氏駁嘴。說了一通理由:宮中要大辦,臣子呢沒有不捧場的道理。再有元妃娘娘屆時有賞賜,別娘娘滿懷喜慶,府裏冷冷清清。


    張氏如今心境變了,也想借由上元佳節慶賀慶賀,徹底祛除王氏帶給賈府的晦氣。哪有不肯之理,忙著答應了。回頭吩咐鳳姐,老太太說了大辦燈節,老太太這些年跟著子孫擔憂不容易,也沒提過什麽要求,且別讓老太太失望。


    鳳姐多麽活絡之人啊,忙忙跟賈璉商議過節之事不提。


    賈璉得了賢妻命,過府聯絡寧府賈珍,兩府頓時忙碌起來。


    在榮寧街上拉起了帳幔,掛起了一排排紅燈籠,又在就愛撫門前搭起一座鼇燈山。上下各色花燈攏共五百盞之多。雄踞在榮寧街上。周邊之人都沸騰起來,聽說賈府還邀請了戲班子舞獅隊呢,一個個早早在附近相熟人家定下造訪計劃,不相熟也不管緊,銀子開路。


    鳳姐有私下跟迎春黛玉惜春三個姑妹子商議,說是賈璉吩咐了,老祖宗既然有興趣辦燈節,我們不能敗了老祖宗娘娘興致,既然吩咐說要大辦,就要辦的熱鬧些,文雅些。


    鳳姐笑道:“你們知道的,熱鬧這事情包在我身上,戲班子,舞獅隊,采蓮船,你們二哥哥都請下了,隻是這要文雅些,讓老太太高興,我就沒法子了。”


    鳳姐說著圈圈拜福:“妹妹一定要幫我喲,我別的本事沒有,吵架鬥毆有一套,異日妹妹們出門子受了誰欺負,直管告訴我鳳辣子,我打得他們落花流水滿地找牙!”


    她鄭重其事說有事,一眾姑子都凝神靜氣聽她說,結果說成這樣子,姑嫂們平日感情好,也不怕她,一個個銀牙咬著要掐嘴,鳳姐就一路咕咕唧唧求饒跑到賈母跟前去歪纏:“老祖宗,您可要救我一救,我是聽了老祖宗吩咐辦差呢!”


    賈母得知原委先把鳳姐腮幫子一掐,又把她往黛玉麵前一推:“掐吧,掐吧,沒有做嫂嫂樣子,照實該掐!”


    黛玉果然就把鳳姐腮幫子一邊擰一下,卻也沒下力,話說回來,黛玉沒得四兩力氣,下力也不疼呢。鳳姐就咯咯笑起來,拉著黛玉不放手:“哎喲,妹妹再掐幾下好不好,妹妹怎麽掐得我香噴噴的呢,妹妹倒是百花仙子下凡塵呢還是香噴噴香玉呢!”


    黛玉身上有一種淡淡幽香味兒,隻是誰也沒說破過,寶玉曾經追著黛玉說是黛玉身上藏了什麽精巧香囊,當時惹得黛玉惱了,啐了他,心裏卻暗暗歡喜的。


    不想今日鳳姐嚷嚷出來,頓時羞了,一啐,把臉伏在賈母懷裏:“老祖宗,您快些掐她嘴,舊愛胡扯編排。”


    賈母嗬嗬笑著:“還是饒了她吧,可憐見得,那嘴巴已經映紅了,再掐,你二哥哥還以為豬八戒下凡來瞧他了!”


    這話落地,滿屋大笑不迭,黛玉迎春趴在賈母身上直抖索,就連張氏一貫正經,也笑得直憋氣,何嫂子忙著替她摸背順氣。


    鳳姐娛樂了大眾,上元節還沒到,大家已經心情舒暢了。


    賈府各人從初十開始就開始吃元宵酒了。


    初十這日,鳳姐一隻沒歸寧,因為十五也不得回家,這日帶了兒女回家去過節吃酒。


    十一這日,賈赦張氏出錢請了酒戲進府,兩府之人樂了一天。


    十二這日,榮府就去了寧府吃酒。


    賈赦賈政賈璉等在外院擺席。賈母張氏鳳姐迎春黛玉惜春湘雲等姐妹被尤氏婆媳兩個迎到內院大花廳就做,戲台上唱著席。


    尤氏得了鳳姐提示,將後街幾位本家老太太請了來跟賈母搭台子鬥牌。


    尤氏便帶了三個人來拜見賈母一幹親眷,迎春正跟黛玉惜湘雲幾個觀賞插瓶裏的一枝紅梅春,抬眼瞧見尤家三口,不免錯愕。忙著拿眼去瞧鳳姐。


    鳳姐因為跟尤氏關係好,很熱情的招攬二尤姐妹,當著賈母好一番誇讚,隻說二姐秀麗三姐俏麗。


    鳳姐忒的熱情,自己誇讚已有不足,受了尤氏暗示,又帶迎著二尤認識迎春黛玉姐妹們。


    二尤按說是惜春正經親戚姑娘,眾姐妹卻見惜春不拿正眼瞧那姐妹二人。湘雲黛玉也不好太熱情駁了惜春麵子,鳳姐介紹到麵前,各自微微額首。


    迎春心裏隻怪異,這已經完全脫離了前生軌跡。


    前世二尤在大伯父臨死之前從未被就賈府人正經認識過。東西兩府之人從沒拿尤家老娘當作正經親戚,她夫死不滿周年就改嫁了,在世人眼裏占了寡情□□四個字。


    闔府之人也瞧不起尤氏。因為尤氏家無隔夜娘,還有個這樣庸俗繼母娘。她的地位比邢夫人還不如,沒有一抬妝奩。她是跟珍大哥先認識有了情,後才說的親。賈母當時不大樂意,賈敬也不大歡喜。無奈賈珍隻說好,尤氏如何溫柔如何賢惠能幹。說人家父母雙亡可憐見的,能逃出一命也很不錯了。又救了驚馬受傷的自己。


    賈母賈敬這才不反對了,左不過是繼室,身份也不好挑剔。賈珍急急忙忙把人娶進了府。


    索性尤氏卻是溫柔嫻靜,有口無嘴,賈母慢慢也就歡喜了,時不時還要壓製賈珍。


    對於尤家拖油瓶女兒二尤,就更沒有人作興了,除了把他們當成玩物的賈珍父子與賈璉。


    如今竟然全變了。


    迎春愣了。


    卻說二尤各方行禮,姐妹無不額首作答,唯有迎春默默靜坐不應聲。


    尤氏甚是尷尬,一雙眼睛瞅著鳳姐,央她轉圜。


    惜春也不喜三尤,以為二姐姐為了自己受冷遇抱不平,心中歡喜,卻是悄悄扯扯她的衣袖:“二姐姐?”


    迎春這才反應,一福身,算是見了禮。為了掩飾自己失措,迎春坐到了賈母身邊。


    迎春瞧不上尤家姐妹很正常,尤氏鳳姐尷尬之餘,也不好怪的,誰叫自己尤家門風不佳呢!


    熱孝進門繼母,肆意出入姐夫家的小姨子。尤氏甚悔,今日不該帶著妹妹過來。


    其實,迎春並非鄙薄二姐三姐,而且對他們遭遇給予同情,隻是二尤之死後來成了賈府坍塌的一根稻草,迎春就有些膈應了。


    迎春間或看一眼鳳姐,再看一眼二姐,一個爽朗飛揚,霸氣橫生,一個嫻靜貞雅,猶如睡蓮靜靜吐芳。


    迎春歎口氣!


    心裏靜靜默算大伯父歸天日子。心憂二哥哥再上了當,雖然二哥哥今生沒再胡作非為,可是若遇見尤二姐這樣女子,跟鳳姐完全兩個極端,二哥哥不動心才稀奇呢。


    當年二哥哥心甘情願娶了鳳姐,還對尤二姐有幾分真心,如今豈非更加有理由納娶二房?


    迎春盯著鳳姐緊張的思索破解之法,怎樣才能將一切消弭在萌芽階段呢?


    忽然間迎春聽著賈母問起了二姐三姐歲數,二姐回答十七了。


    迎春故作懵懂‘噢’,拿眼把二姐很盯了幾眼:“怪的可卿稱讚有個二姨聰明靈巧,可惜了金玉人品……”


    迎春說著忽然莞爾,收了話。


    鳳姐聽她說起可卿,不知道這個小姑子又要變換什麽幺蛾子,正在仔細聽著,應緩存忽然打住了,被人尚可,鳳姐就急了:“金玉人品才好呢,正好尋個好女婿,倒是可惜什麽呀?”


    迎春隻是裝糊塗微笑,一雙眼睛卻有意無意瞅一眼尤氏。


    尤氏正在不自在,卻見迎春那樣冷嗖嗖的眼神看自己,心神一凜,笑道:“可卿大約是可憐我這個二妹妹自小指腹為婚罷!”


    鳳姐嘴裏一嗤:“這有什麽可憐?”忽然頓悟:“莫不是夫家不好了?”


    尤氏點頭:“他家壞了事,妹夫浪蕩街頭,無力迎娶,這才拖到這般田地,唉!”


    賈母正在細細端看二姐三姐,心裏愛她們靈巧,心裏想起了後廊上賈芸,那孩子年年跟著她母親磕頭,聽說讀書也不錯,正向著要不要幫助他家幾兩銀子,來個親上加親,因為輩分不對,正在猶豫,忽然聽了這話,不免遺憾,也立時打消了念頭,一聲咳嗽:“姻緣前生定,寧毀十座廟,不拆一門親。既是你的妹子夫家艱難,寧府多的是鋪子田莊,何不叫珍兒與他個差事,幫他些銀兩,助他們完婚,這可比在廟裏供奉金像的功德更甚呢!”


    尤氏聽了歡喜不得,忙著拉了妹妹給賈母磕頭:“謝老祖宗垂憐!”


    賈母微笑,伸手一抬:“起吧,日子定了告我一聲,我也隨個分子,湊個熱鬧,沾些喜氣,哎喲,好幾年沒辦過喜事了。”


    這話一出幾位老祖宗又一陣沉默,都忘記出牌了。


    這幾年榮寧街上拉出去三具棺木,還不包括那用草席子拖出去的趙姨娘。


    七老太太為了活躍氣氛,賈母甩出一張二萬,她忙著攤牌,和了,清一色要三萬六萬湊句。


    賈母吩咐鴛鴦給錢,鴛鴦卻伸出手對著七老太太:“給錢吧,雙份兒,您是詐和!”


    賈母聞言,忙把眼鏡戴上,哈哈笑起來:“哎喲,我一句牌也沒有竟然贏錢,感謝起七嬸娘喲!”又笑罵鴛鴦:“笨丫頭,什麽雙份,是十倍翻賠,快去七老太太錢匣子裏抓錢去,越多越好,這錢都許你賣果子吃了。”


    一時三方丫頭都去七老太太簍子子抓錢。七老太太昭關錢夾子,幫著數錢小丫頭鎖兒見她們抓了十幾把還在往兜裏裝,頓時發急,將身子撲在七老太太裝錢匣子上麵,四腳亂擺:“不許,不許,你們賴皮,早夠數了還在抓,太貪心了!”


    大家不過逗樂子,逗老祖宗們一笑,小丫頭卻這樣的一根經,簡直就是錢迷傻大姐。


    眾丫頭們雖然潑辣粗糙些,也沒見過這樣撒潑賴皮的,一時愣了。


    四位老祖宗被她團魚是的四腳劃動模樣逗樂了,齊齊笑起來。


    七老太太笑得直擦淚,伸手拍拍鎖兒背:“真是老祖宗好鎖兒!等下你去算算,她們搶了多少,你的賞錢翻倍!”


    鎖兒頓時樂了,忙抹抹眼角,撲通跪下:“謝老太太賞!”


    鴛鴦等人又是撲哧一笑,誰說她傻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迎春花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溪河畔草並收藏紅樓之迎春花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