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人當年把風調雨順歸功於神仙的恩澤,收割完麥子以後求神拜佛成為風氣,家家都蒸雪白的花貢(花饃),用木盤子端上去廟裏燒香叩頭。
老百姓並不知道那些神仙們專管一行,跟現在的職能部門一樣。老百姓是哪裏方便就去那座寺廟磕頭,比如鳳棲城一般就去爺爺廟(如來)和城隍廟,求兒求女就去娘娘廟(仙姑庵)。瓦溝鎮有一座財神廟,臥龍寺開光以後大家又去臥龍寺上貢。獅泉鎮有一座棒槌廟,棒槌廟裏的香火照樣旺盛。
信仰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每一種社會製度都有不同的信仰。但是神仙被全世界認同,宗教信仰似乎已經成為人類的永恒。咱們中國的神仙最多,神仙界也有大神小神之分,最小的神仙灶君,不過灶君卻是最舒服的神仙,誰家吃好東西首先給灶君盛上一碗,灶君不怕風吹雨淋,灶君被大家尊為《一家之主》。
好了,言歸正傳。卻說楊勇轉瞬間已經來仙姑庵四年,當初被何仙姑從郭麻子身邊帶走時才八歲,如今已經長成十二歲的半大小子。小孩子剃著光頭,穿著道袍,負責打掃仙姑庵內外的衛生。反正一天活路也不重,混得吃飽肚子就行。
爹爹楊九娃和娘香玉死時的慘烈場麵楊勇不會忘記。郭麻子一直認為是疙瘩害死了楊九娃,決心把楊勇培養成趙氏孤兒那樣文武雙全的人才,長大後替父報仇。
那是一場誰也無法說清的慘案,疙瘩蒙受了男子漢的恥辱和郭麻子李明秋無端的猜忌,甚至親手當著眾家弟兄的麵處死了香玉,才暫時緩解了一觸即發的血拚。那一年楊勇隻有七歲。
何仙姑也認為楞木和楊九娃之死疙瘩逃不脫嫌疑,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互相殘殺的群體。可是何仙姑不主張楊勇為楊九娃報仇,冤冤相報何時休!何仙姑強行把楊勇從郭麻子身邊帶走,教育孩子學會寬容、大度,男人的事業無限廣大,沒有必要為一時一事耿耿於懷。那一段時期疙瘩的精神接近崩潰,曾經為了一句閑話無端地殺死了賣羊肉泡一家五口。也許是何仙姑的寬宏影響了疙瘩,也許疙瘩以後一步步走向成功,疙瘩好像經曆了一場脫胎換骨的洗禮,蛻變得人情味十足樂於助人。
人每時每刻都在改變,同樣的一件事各種人都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思想認識不一致屬於正常,不能強迫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
疙瘩不習慣坐汽車,胡老二送給疙瘩的汽車一直在李明秋家門口停著,李明秋每次出外回到鳳棲,首先去軍隊的油庫把油加滿,加油不用掏錢,這不吃草的馬兒確實方便。李明秋想出些錢把這輛汽車買下,無奈疙瘩不賣,疙瘩主要不好意思收李明秋的錢。疙瘩感覺中胡老二有仁有義,送給他的汽車再送給別人有點對不起故人。
卻說那一天疙瘩騎馬路過仙姑庵,猛然間想起好像將近一年沒有見過何仙姑。雖然那個女人是人是鬼是仙無法說清,疙瘩從心眼裏還是佩服何仙姑的處事和為人。疙瘩記得有幾次從仙姑庵的柏樹林子路過無端地迷路,看樣子人生最容易誤入歧途,疙瘩作惡時何仙姑總是用不同的方式提醒,何仙姑是鳳棲高原上一條正義的影子,也許鳳棲人杜撰的成分居多,但是筆者寧願相信何仙姑真有其人。
疙瘩把馬拴在仙姑庵大殿前的拴馬樁上,懷揣一顆虔誠的心進入大殿。突然疙瘩看見,菩薩對他綻開一張笑臉……那也許是一種心理作用,菩薩永遠是那種高深莫測的神態。可是疙瘩卻心有靈犀,雙膝跪在蒲團上,虔誠地叩頭,然後接過楊勇遞給疙瘩的三炷香,點然後插進香爐,摸出幾枚銀元壓在香案上。
疙瘩站起身,麵朝豆瓜娘道個萬福:“菩薩吉祥,疙瘩想見何仙姑,不知道她老人家現在幹啥?”
正好仙姑庵沒有香客,豆瓜娘指了指菩薩坐像的身後,要楊勇帶疙瘩去見何仙姑。
楊勇帶疙瘩來到菩薩身後,不知道怎麽動了一下機關,菩薩坐像下邊顯出一個深洞。
疙瘩早都聽說仙姑庵暗藏機關,楊九娃曾經在仙姑庵地下的洞穴裏畜精養銳,那時節疙瘩還在黃河岸邊背客渡河,轉瞬間二十年過去,物是人非,疙瘩站在洞口有些猶豫。
楊勇稚嫩的童音喚醒了疙瘩的記憶:“舅舅,何媽媽說,讓我見了你叫舅舅。”
疙瘩不可能無動於衷,細思之,舅舅這個頭銜對疙瘩還是比較適中,麥穗(香玉)是疙瘩爹用生命換回來的女人,應該、也隻能是疙瘩的妹妹。疙瘩一生中有負於麥穗,那是男人永遠無法洗掉的恥辱和傷痛。楊勇已經十二歲了,楊勇開始把疙瘩叫“舅舅”。
楊勇還說:“何媽媽已經睡了一年,何媽媽說,她想見你一麵。”
疙瘩不再猶豫,疙瘩順著台階走下地道,楊勇緊隨其後。看那地道裏亮起一盞盞壁燈,順著壁燈照亮的路途前行,腳下涼颼颼,無數條蟒蛇在蠕動。
楊勇說:“舅舅你就大膽地走吧,這些蟒蛇不會咬人。”
疙瘩沒有害怕的必要,疙瘩已經九死一生。疙瘩看蟒蛇的眼睛猶如夜螢,閃爍著點點火星。眼睛的餘光從腳下延伸,疙瘩看見了,地道的盡頭,停放著一具棺木。
棺材蓋子半掩半開,一縷青煙從棺材內徐徐升騰,人煙人煙,有人的地方就有煙。疙瘩知道,何仙姑就躺在棺材裏邊。人的行為受思想支配,何仙姑還活著,睡進棺材裏邊作甚?
算了,有些事不宜深究。也許知道疙瘩今天要來,棺材蓋子自然滑落,何仙姑從棺材裏邊坐了起來。煙鍋頭子冒著一絲火星,滿頭白發飄逸,兩隻眼睛仍然炯炯有神。說話聲音洪亮,單從聲音判斷,不像一個耄耋老人。
何仙姑首先埋怨疙瘩:“老嫗等了你一年,你怎麽現在才來?”
疙瘩唯唯諾諾,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疙瘩也說不出什麽理由。
何仙姑說:“老嫗把楊勇托付給你,你今天帶走。老嫗不想追究以往,老嫗知道,你的大夫人洋芋為人憨厚。”
疙瘩已經收養了顧俊山的兒子銀橋,疙瘩再收養一個兒子應該不成問題。況且洋芋的媽媽是麥穗,疙瘩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疙瘩感覺有點陰冷,何仙姑好像是在托孤?
何仙姑繼續說:“七年前老嫗勸過楊九娃,要他帶領著妻子兒女,找一個人鬼不知道的地方了卻殘生。楊九娃嘴上答應,實際上丟不下塵世上的浮華。這是人類的共性、也是人類的悲哀。誰都看不清身後路。今天,老嫗勸疙瘩一句,不知肯聽否?”
疙瘩知道何仙姑想說啥,明善和尚曾經勸疙瘩削發為僧。但是疙瘩還是點頭:“晚輩洗耳恭聽。”
誰知何仙姑卻罵了一句粗話:“恭聽你娘的腳!你根本就沒有誠心。不過老嫗警告你,總有你娃後悔的時候。老嫗不靠你養活楊勇,老嫗主要是看洋芋憨厚……”
……疙瘩揉揉眼睛坐起,原來是南柯一夢。夢裏的情景曆曆在目。疙瘩不明白自己為什麽在仙姑庵的柏樹林子裏睡著了,旁邊站著楊勇。
楊勇說:“舅舅,何媽媽讓我跟你走。”
老百姓並不知道那些神仙們專管一行,跟現在的職能部門一樣。老百姓是哪裏方便就去那座寺廟磕頭,比如鳳棲城一般就去爺爺廟(如來)和城隍廟,求兒求女就去娘娘廟(仙姑庵)。瓦溝鎮有一座財神廟,臥龍寺開光以後大家又去臥龍寺上貢。獅泉鎮有一座棒槌廟,棒槌廟裏的香火照樣旺盛。
信仰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每一種社會製度都有不同的信仰。但是神仙被全世界認同,宗教信仰似乎已經成為人類的永恒。咱們中國的神仙最多,神仙界也有大神小神之分,最小的神仙灶君,不過灶君卻是最舒服的神仙,誰家吃好東西首先給灶君盛上一碗,灶君不怕風吹雨淋,灶君被大家尊為《一家之主》。
好了,言歸正傳。卻說楊勇轉瞬間已經來仙姑庵四年,當初被何仙姑從郭麻子身邊帶走時才八歲,如今已經長成十二歲的半大小子。小孩子剃著光頭,穿著道袍,負責打掃仙姑庵內外的衛生。反正一天活路也不重,混得吃飽肚子就行。
爹爹楊九娃和娘香玉死時的慘烈場麵楊勇不會忘記。郭麻子一直認為是疙瘩害死了楊九娃,決心把楊勇培養成趙氏孤兒那樣文武雙全的人才,長大後替父報仇。
那是一場誰也無法說清的慘案,疙瘩蒙受了男子漢的恥辱和郭麻子李明秋無端的猜忌,甚至親手當著眾家弟兄的麵處死了香玉,才暫時緩解了一觸即發的血拚。那一年楊勇隻有七歲。
何仙姑也認為楞木和楊九娃之死疙瘩逃不脫嫌疑,人類本身就是一個互相殘殺的群體。可是何仙姑不主張楊勇為楊九娃報仇,冤冤相報何時休!何仙姑強行把楊勇從郭麻子身邊帶走,教育孩子學會寬容、大度,男人的事業無限廣大,沒有必要為一時一事耿耿於懷。那一段時期疙瘩的精神接近崩潰,曾經為了一句閑話無端地殺死了賣羊肉泡一家五口。也許是何仙姑的寬宏影響了疙瘩,也許疙瘩以後一步步走向成功,疙瘩好像經曆了一場脫胎換骨的洗禮,蛻變得人情味十足樂於助人。
人每時每刻都在改變,同樣的一件事各種人都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思想認識不一致屬於正常,不能強迫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
疙瘩不習慣坐汽車,胡老二送給疙瘩的汽車一直在李明秋家門口停著,李明秋每次出外回到鳳棲,首先去軍隊的油庫把油加滿,加油不用掏錢,這不吃草的馬兒確實方便。李明秋想出些錢把這輛汽車買下,無奈疙瘩不賣,疙瘩主要不好意思收李明秋的錢。疙瘩感覺中胡老二有仁有義,送給他的汽車再送給別人有點對不起故人。
卻說那一天疙瘩騎馬路過仙姑庵,猛然間想起好像將近一年沒有見過何仙姑。雖然那個女人是人是鬼是仙無法說清,疙瘩從心眼裏還是佩服何仙姑的處事和為人。疙瘩記得有幾次從仙姑庵的柏樹林子路過無端地迷路,看樣子人生最容易誤入歧途,疙瘩作惡時何仙姑總是用不同的方式提醒,何仙姑是鳳棲高原上一條正義的影子,也許鳳棲人杜撰的成分居多,但是筆者寧願相信何仙姑真有其人。
疙瘩把馬拴在仙姑庵大殿前的拴馬樁上,懷揣一顆虔誠的心進入大殿。突然疙瘩看見,菩薩對他綻開一張笑臉……那也許是一種心理作用,菩薩永遠是那種高深莫測的神態。可是疙瘩卻心有靈犀,雙膝跪在蒲團上,虔誠地叩頭,然後接過楊勇遞給疙瘩的三炷香,點然後插進香爐,摸出幾枚銀元壓在香案上。
疙瘩站起身,麵朝豆瓜娘道個萬福:“菩薩吉祥,疙瘩想見何仙姑,不知道她老人家現在幹啥?”
正好仙姑庵沒有香客,豆瓜娘指了指菩薩坐像的身後,要楊勇帶疙瘩去見何仙姑。
楊勇帶疙瘩來到菩薩身後,不知道怎麽動了一下機關,菩薩坐像下邊顯出一個深洞。
疙瘩早都聽說仙姑庵暗藏機關,楊九娃曾經在仙姑庵地下的洞穴裏畜精養銳,那時節疙瘩還在黃河岸邊背客渡河,轉瞬間二十年過去,物是人非,疙瘩站在洞口有些猶豫。
楊勇稚嫩的童音喚醒了疙瘩的記憶:“舅舅,何媽媽說,讓我見了你叫舅舅。”
疙瘩不可能無動於衷,細思之,舅舅這個頭銜對疙瘩還是比較適中,麥穗(香玉)是疙瘩爹用生命換回來的女人,應該、也隻能是疙瘩的妹妹。疙瘩一生中有負於麥穗,那是男人永遠無法洗掉的恥辱和傷痛。楊勇已經十二歲了,楊勇開始把疙瘩叫“舅舅”。
楊勇還說:“何媽媽已經睡了一年,何媽媽說,她想見你一麵。”
疙瘩不再猶豫,疙瘩順著台階走下地道,楊勇緊隨其後。看那地道裏亮起一盞盞壁燈,順著壁燈照亮的路途前行,腳下涼颼颼,無數條蟒蛇在蠕動。
楊勇說:“舅舅你就大膽地走吧,這些蟒蛇不會咬人。”
疙瘩沒有害怕的必要,疙瘩已經九死一生。疙瘩看蟒蛇的眼睛猶如夜螢,閃爍著點點火星。眼睛的餘光從腳下延伸,疙瘩看見了,地道的盡頭,停放著一具棺木。
棺材蓋子半掩半開,一縷青煙從棺材內徐徐升騰,人煙人煙,有人的地方就有煙。疙瘩知道,何仙姑就躺在棺材裏邊。人的行為受思想支配,何仙姑還活著,睡進棺材裏邊作甚?
算了,有些事不宜深究。也許知道疙瘩今天要來,棺材蓋子自然滑落,何仙姑從棺材裏邊坐了起來。煙鍋頭子冒著一絲火星,滿頭白發飄逸,兩隻眼睛仍然炯炯有神。說話聲音洪亮,單從聲音判斷,不像一個耄耋老人。
何仙姑首先埋怨疙瘩:“老嫗等了你一年,你怎麽現在才來?”
疙瘩唯唯諾諾,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疙瘩也說不出什麽理由。
何仙姑說:“老嫗把楊勇托付給你,你今天帶走。老嫗不想追究以往,老嫗知道,你的大夫人洋芋為人憨厚。”
疙瘩已經收養了顧俊山的兒子銀橋,疙瘩再收養一個兒子應該不成問題。況且洋芋的媽媽是麥穗,疙瘩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疙瘩感覺有點陰冷,何仙姑好像是在托孤?
何仙姑繼續說:“七年前老嫗勸過楊九娃,要他帶領著妻子兒女,找一個人鬼不知道的地方了卻殘生。楊九娃嘴上答應,實際上丟不下塵世上的浮華。這是人類的共性、也是人類的悲哀。誰都看不清身後路。今天,老嫗勸疙瘩一句,不知肯聽否?”
疙瘩知道何仙姑想說啥,明善和尚曾經勸疙瘩削發為僧。但是疙瘩還是點頭:“晚輩洗耳恭聽。”
誰知何仙姑卻罵了一句粗話:“恭聽你娘的腳!你根本就沒有誠心。不過老嫗警告你,總有你娃後悔的時候。老嫗不靠你養活楊勇,老嫗主要是看洋芋憨厚……”
……疙瘩揉揉眼睛坐起,原來是南柯一夢。夢裏的情景曆曆在目。疙瘩不明白自己為什麽在仙姑庵的柏樹林子裏睡著了,旁邊站著楊勇。
楊勇說:“舅舅,何媽媽讓我跟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