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秀琴重新睜開眼時發覺她睡在自家炕上,奶奶和娘焦急地坐在秀琴的身旁,看見秀琴醒來,奶奶一聲哭喊:“我的憨憨娃,走了穿紅的還有穿綠的,大可不必在一棵樹上吊死”!
地上的幾個男人看見秀琴醒來,終於放下一顆懸著的心。娘下炕為秀琴端上來一碗稀飯,勸秀琴喝下,秀琴一串淚珠掉進碗裏,泣不成聲地說:“奶奶、爹、娘,秀琴不爭氣,惹你們著急”。
屈福錄剛說了一句:“知道了就好”,立馬被老媽媽打斷話頭:“娃回來了就好,誰都不準說個啥啥”!
站在地上的李明秋和十二能對視了一下,感覺到一家人已經重新團聚,他們再呆下去純屬多餘,於是向屈福錄告辭,屈福錄把一行三人(連同祁先生)送到村口,李明秋對嶽父十二能和祁先生說:“你們二人先走一步,我跟屈福錄賢弟還想說幾句話”。
看著二人走遠,李明秋剛想張口,不料屈福錄卻說:“老哥我知道你想說什麽,這件事我不怨你,兒女的婚姻大事由不得你我做主,咱們幾家是世交,過去怎樣今後照樣怎樣”。
李明秋有些語塞,考慮了半天還是說出了口:“我看秀琴是個好女子,有心想把秀琴說給二兒子懷信。隻是——這件事還沒有跟懷信通氣”。
屈福錄當麵拒絕:“年兄,我知道你心裏過意不去。你的心意我領了,秀琴今年已經二十多歲了,再也耽擱不起,況且婚姻大事非同兒戲,不必勉強”。
李明秋雙手抱拳:“賢弟的高風亮節讓老哥佩服。今天咱們先把話說到這裏,過完春節後我馬上去長安,親自帶著懷信來你家提親”。
屈福錄喟然一聲長歎:“強扭的瓜兒不甜,還望年兄三思,年兄上馬吧,不要讓屈伯伯久等”。
天已經全黑了,繁星滿天,白雪皚皚,隆冬的鳳棲夜晚別具一番風采,假如不是戰爭,這裏可是一方淨土,民風淳厚,相互間沒有沽名釣譽,爾虞我詐,幾千年孔孟之道的傳承,人跟人之間坦誠相見,在貧瘠的土地上耕耘,世世代代和睦相處。
李明秋騎馬趕上了嶽父和祁先生,下得馬來,一行三人牽著馬步行。
十二能問李明秋:“我猜你可能是給二小子懷信提親”?
李明秋毫不隱諱:“可是屈福錄拒絕了”。
十二能慨然:“那是必然的結局,你就不應當開那個口”。
李明秋實話實說:“可我當真看秀琴那女子不錯”。
十二能歎一口氣:“我們已經下錯了一步棋,不要一錯再錯,那屈秀琴今生今世都不可能成為你的兒媳”。
一直沒有說話的祁先生突然開了口:“我今年三十四歲了,還一直沒有娶過媳婦,不知道那屈秀琴願意嫁給我不”?
翁婿倆驚呆了,直直地把祁先生瞅定。李明秋知道祁先生身世複雜,絕對不能把一個良家女推入火坑!想到此李明秋嘿嘿一聲冷笑:“祁先生,你就把你那種心思打倒,那屈秀琴無論嫁誰都不會嫁給你”!
黃河流域成長起來的人都有一種執拗,祁先生對屈秀琴一見鍾情,他在心裏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屈秀琴弄到手!
歲末年尾,鳳棲城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中。大街上人們腳步匆匆,恐慌的心理釀成了搶購的風潮,人們好像瘋了一般,瘋狂地囤積食鹽、糧食、和布匹。一時間各家商店的商品脫銷,大多數商店無貨可賣,隻得關門,鳳棲城一片死寂。然而,藥鋪的生意依然火爆,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從早到晚兩位先生忙得不可開交。
春節前李懷仁去隆坊縣履職,新婚的妻子軍務纏身,沒有一同前往。李明秋親自送兒子赴任。從隆坊縣回來李明秋剛剛在自家門前下馬,就看見來了幾個持槍的士兵,那些士兵在李明秋麵前站成一排,一起給李明秋敬禮,仿佛李明秋是一位凱旋而歸的將軍。緊接著一個腰裏別著盒子槍的軍官對李明秋說:“劉副軍長有請”。
李明秋暗自思忖:“快過年了,親家請我作甚”?
他沒有耽擱,把馬拴在槽頭,匆匆地洗了一把臉,跟滿香打一聲招呼,然後跟著士兵們來到劉副軍長的官邸。
劉副軍長正在辦公,看見親家李明秋進來,招呼李明秋坐下,沒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話題:“親家,快過年了,還得煩勞你出一趟遠門。這幾天鳳棲城裏搶購成風,人心不穩,特別是食鹽奇缺,有人囤積居奇,有人過年沒有食鹽吃,想讓你帶領一支馬隊去靖邊馱一回食鹽,以解燃眉之急”。
這可是一樁苦差事,李明秋還沒有辦法推辭。別看鳳棲隻有四萬人口,因為地處交通要道,每年的貨物銷售量驚人,鄰縣的老百姓常來鳳棲趕集。李明秋扳起指頭細算,走靖邊一次來回最快也得十二天,明天就是臘月二十,回來就到了正月初三,這樣說來李明秋就無法在家裏過年。李明秋思考了一會兒,站起來說:“我去準備一下,明天肯定無法動身,爭取後天從鳳棲出發”。
劉副軍長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說:“我想了很久,這樣的事情隻有你能夠勝任”。
李明秋站起來說:“再無其他事的話我就回家準備”。
劉副軍長讓李明秋稍等,接著回到辦公桌前,拉開抽屜,取出一把勃朗寧手槍交給李明秋,說:“你把這個拿上,也許有用得著的時候”。
李明秋家裏有幾支手槍,出門時隻帶一支,但是從不帶在身上,而是跟錢一起裝在褡褳裏邊。這是經常在外趕腳人的高明之處,手槍帶在身上目標太大,關鍵時刻控製不住自己,容易盛怒之下失去理智。李明秋接過手槍看了看,給劉副軍長放在桌子上,說:“是一支好槍。但是趕腳的路上用不著”。
劉副軍長親自把李明秋送出大門,看街上行人寥寥,大部分商店都已經關門。李明秋信步來到藥鋪,藥鋪的生意卻異常火爆,屈福錄又來了,拉一條毛驢,見了李明秋臉上顯出為難之情:“家母用了祁先生的藥以後,氣色好了許多,想請祁先生再給家母瞧瞧”。
祁先生把櫃台上的事給郭全中做了一番交待,也不管鐵算盤點頭與否,出了藥鋪跟上屈福錄出了東城門一路遠去。
李明秋一想糟了,屈秀琴說不定要上祁先生的賊船。
楊九娃的山寨遭到了叛軍的洗劫,李明秋不可能去找老搭檔楞木,思之再三,他決定向劉副軍長開口,要關建峰跟他一起去靖邊馱鹽。
關建峰已經升任了劉副軍長的衛隊長,相當於營長的職務,劉副軍長對關建峰非常器重,不遇特殊情況一般不派關建峰外出。可是這一次情況有些特殊,胡司令長官三令五申鳳棲不能生亂,可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沒有保障就難免人心惶惶,當地駐軍已經貼出安民告示,軍隊將滿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食鹽雖然價錢不高,但是老百姓吃飯一頓也離不了,於是,劉副軍長慎重考慮,決定派關建峰跟隨李明秋前往靖邊馱鹽。
關建峰自從跟日本女人櫻子結婚以後,對那個嬌小的女人精心嗬護,半年來小倆口形影不離,辛苦耕耘終於有了收獲,櫻子的肚皮日漸隆起,關建峰要當爸爸了,小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春風得意,對劉副軍長佩服得五體投地。接到劉副軍長要他跟李明秋一起去靖邊馱鹽的指示以後,關建峰稍微猶豫了一下,隨即非常爽快地答應。
李明秋在鳳棲精心挑選了幾個當地的小夥子,劉副軍長也派了幾個戰士化裝成老百姓,一隊騾馬在東城門外的騾馬大店集中,浩浩蕩蕩向陝北開進,凜冽的北風卷起地上的積雪,攪起滿天雪霧,趕腳的漢子用大衣領子捂住耳朵,迎著北風前行。沒有人說話,大家似乎心情沉重。第一天夜間歇息在甘泉一家驛站,正好跟八路軍趕腳的馬隊在驛站相遇,李明秋跟那領頭的漢子有過一麵之交,兩人見麵免不了一陣寒暄,那漢子問李明秋:“臘月天雞狗都不挪窩,快過年了你老兄錢還沒有掙夠”?
李明秋慨然:“那裏,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了鳳棲以後,有人囤積居奇,鳳棲城裏的食鹽賣光了,李某臨危受命,到靖邊馱一回食鹽去”。
八路軍漢子一拍大腿:“正好,我的馬隊馱幾十馱子食鹽,原來想把食鹽銷往長安後,正好春節前趕回延安過年,雖知道路上下了幾天雪,耽擱了行期,我們也不去長安了,這幾十馱子食鹽就地賣給你們”。
李明秋詫異,天上掉餡餅,哪有這等好事!兩人隨即成交,八路軍漢子把食鹽卸下來,李明秋跟夥計們把食鹽綁在自己的馱子上,他們在甘泉歇了一天,第三天中午就回到了鳳棲。
劉副軍長正在辦公室辦公,決定春節前軍隊出頭露麵,從長安進回一批日用百貨,供應鳳棲市場,消除老百姓心裏的恐慌,讓老百姓安安穩穩過一個春節。突然聽說李明秋跟關建峰回來了,劉副軍長一拍桌子站起來,肯定路上遭遇了什麽情況!他隨即命令道:“緊急集合”!
劉副軍長剛衝出屋子,迎麵碰上了關建峰跟李明秋,隻見兩人有說有笑,一點也不像遭遇了情況,劉副軍長疑惑了,問道:“你們路上究竟遇到了什麽”?
隨著疑團的解開,劉副軍長又多了一層思考:八路軍常年累月在自己眼皮底下做生意,自己為什麽就一直沒有發覺?
李明秋當然不知道劉副軍長的心思,看劉副軍長雙眉緊鎖,便起身告辭。劉副軍長幡然醒悟,他對李明秋說:“你跟趕腳的夥計們先在叫驢子酒館安排兩桌酒菜,我隨後就到”。
地上的幾個男人看見秀琴醒來,終於放下一顆懸著的心。娘下炕為秀琴端上來一碗稀飯,勸秀琴喝下,秀琴一串淚珠掉進碗裏,泣不成聲地說:“奶奶、爹、娘,秀琴不爭氣,惹你們著急”。
屈福錄剛說了一句:“知道了就好”,立馬被老媽媽打斷話頭:“娃回來了就好,誰都不準說個啥啥”!
站在地上的李明秋和十二能對視了一下,感覺到一家人已經重新團聚,他們再呆下去純屬多餘,於是向屈福錄告辭,屈福錄把一行三人(連同祁先生)送到村口,李明秋對嶽父十二能和祁先生說:“你們二人先走一步,我跟屈福錄賢弟還想說幾句話”。
看著二人走遠,李明秋剛想張口,不料屈福錄卻說:“老哥我知道你想說什麽,這件事我不怨你,兒女的婚姻大事由不得你我做主,咱們幾家是世交,過去怎樣今後照樣怎樣”。
李明秋有些語塞,考慮了半天還是說出了口:“我看秀琴是個好女子,有心想把秀琴說給二兒子懷信。隻是——這件事還沒有跟懷信通氣”。
屈福錄當麵拒絕:“年兄,我知道你心裏過意不去。你的心意我領了,秀琴今年已經二十多歲了,再也耽擱不起,況且婚姻大事非同兒戲,不必勉強”。
李明秋雙手抱拳:“賢弟的高風亮節讓老哥佩服。今天咱們先把話說到這裏,過完春節後我馬上去長安,親自帶著懷信來你家提親”。
屈福錄喟然一聲長歎:“強扭的瓜兒不甜,還望年兄三思,年兄上馬吧,不要讓屈伯伯久等”。
天已經全黑了,繁星滿天,白雪皚皚,隆冬的鳳棲夜晚別具一番風采,假如不是戰爭,這裏可是一方淨土,民風淳厚,相互間沒有沽名釣譽,爾虞我詐,幾千年孔孟之道的傳承,人跟人之間坦誠相見,在貧瘠的土地上耕耘,世世代代和睦相處。
李明秋騎馬趕上了嶽父和祁先生,下得馬來,一行三人牽著馬步行。
十二能問李明秋:“我猜你可能是給二小子懷信提親”?
李明秋毫不隱諱:“可是屈福錄拒絕了”。
十二能慨然:“那是必然的結局,你就不應當開那個口”。
李明秋實話實說:“可我當真看秀琴那女子不錯”。
十二能歎一口氣:“我們已經下錯了一步棋,不要一錯再錯,那屈秀琴今生今世都不可能成為你的兒媳”。
一直沒有說話的祁先生突然開了口:“我今年三十四歲了,還一直沒有娶過媳婦,不知道那屈秀琴願意嫁給我不”?
翁婿倆驚呆了,直直地把祁先生瞅定。李明秋知道祁先生身世複雜,絕對不能把一個良家女推入火坑!想到此李明秋嘿嘿一聲冷笑:“祁先生,你就把你那種心思打倒,那屈秀琴無論嫁誰都不會嫁給你”!
黃河流域成長起來的人都有一種執拗,祁先生對屈秀琴一見鍾情,他在心裏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屈秀琴弄到手!
歲末年尾,鳳棲城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中。大街上人們腳步匆匆,恐慌的心理釀成了搶購的風潮,人們好像瘋了一般,瘋狂地囤積食鹽、糧食、和布匹。一時間各家商店的商品脫銷,大多數商店無貨可賣,隻得關門,鳳棲城一片死寂。然而,藥鋪的生意依然火爆,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從早到晚兩位先生忙得不可開交。
春節前李懷仁去隆坊縣履職,新婚的妻子軍務纏身,沒有一同前往。李明秋親自送兒子赴任。從隆坊縣回來李明秋剛剛在自家門前下馬,就看見來了幾個持槍的士兵,那些士兵在李明秋麵前站成一排,一起給李明秋敬禮,仿佛李明秋是一位凱旋而歸的將軍。緊接著一個腰裏別著盒子槍的軍官對李明秋說:“劉副軍長有請”。
李明秋暗自思忖:“快過年了,親家請我作甚”?
他沒有耽擱,把馬拴在槽頭,匆匆地洗了一把臉,跟滿香打一聲招呼,然後跟著士兵們來到劉副軍長的官邸。
劉副軍長正在辦公,看見親家李明秋進來,招呼李明秋坐下,沒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話題:“親家,快過年了,還得煩勞你出一趟遠門。這幾天鳳棲城裏搶購成風,人心不穩,特別是食鹽奇缺,有人囤積居奇,有人過年沒有食鹽吃,想讓你帶領一支馬隊去靖邊馱一回食鹽,以解燃眉之急”。
這可是一樁苦差事,李明秋還沒有辦法推辭。別看鳳棲隻有四萬人口,因為地處交通要道,每年的貨物銷售量驚人,鄰縣的老百姓常來鳳棲趕集。李明秋扳起指頭細算,走靖邊一次來回最快也得十二天,明天就是臘月二十,回來就到了正月初三,這樣說來李明秋就無法在家裏過年。李明秋思考了一會兒,站起來說:“我去準備一下,明天肯定無法動身,爭取後天從鳳棲出發”。
劉副軍長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說:“我想了很久,這樣的事情隻有你能夠勝任”。
李明秋站起來說:“再無其他事的話我就回家準備”。
劉副軍長讓李明秋稍等,接著回到辦公桌前,拉開抽屜,取出一把勃朗寧手槍交給李明秋,說:“你把這個拿上,也許有用得著的時候”。
李明秋家裏有幾支手槍,出門時隻帶一支,但是從不帶在身上,而是跟錢一起裝在褡褳裏邊。這是經常在外趕腳人的高明之處,手槍帶在身上目標太大,關鍵時刻控製不住自己,容易盛怒之下失去理智。李明秋接過手槍看了看,給劉副軍長放在桌子上,說:“是一支好槍。但是趕腳的路上用不著”。
劉副軍長親自把李明秋送出大門,看街上行人寥寥,大部分商店都已經關門。李明秋信步來到藥鋪,藥鋪的生意卻異常火爆,屈福錄又來了,拉一條毛驢,見了李明秋臉上顯出為難之情:“家母用了祁先生的藥以後,氣色好了許多,想請祁先生再給家母瞧瞧”。
祁先生把櫃台上的事給郭全中做了一番交待,也不管鐵算盤點頭與否,出了藥鋪跟上屈福錄出了東城門一路遠去。
李明秋一想糟了,屈秀琴說不定要上祁先生的賊船。
楊九娃的山寨遭到了叛軍的洗劫,李明秋不可能去找老搭檔楞木,思之再三,他決定向劉副軍長開口,要關建峰跟他一起去靖邊馱鹽。
關建峰已經升任了劉副軍長的衛隊長,相當於營長的職務,劉副軍長對關建峰非常器重,不遇特殊情況一般不派關建峰外出。可是這一次情況有些特殊,胡司令長官三令五申鳳棲不能生亂,可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沒有保障就難免人心惶惶,當地駐軍已經貼出安民告示,軍隊將滿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食鹽雖然價錢不高,但是老百姓吃飯一頓也離不了,於是,劉副軍長慎重考慮,決定派關建峰跟隨李明秋前往靖邊馱鹽。
關建峰自從跟日本女人櫻子結婚以後,對那個嬌小的女人精心嗬護,半年來小倆口形影不離,辛苦耕耘終於有了收獲,櫻子的肚皮日漸隆起,關建峰要當爸爸了,小夥子事業愛情雙豐收,春風得意,對劉副軍長佩服得五體投地。接到劉副軍長要他跟李明秋一起去靖邊馱鹽的指示以後,關建峰稍微猶豫了一下,隨即非常爽快地答應。
李明秋在鳳棲精心挑選了幾個當地的小夥子,劉副軍長也派了幾個戰士化裝成老百姓,一隊騾馬在東城門外的騾馬大店集中,浩浩蕩蕩向陝北開進,凜冽的北風卷起地上的積雪,攪起滿天雪霧,趕腳的漢子用大衣領子捂住耳朵,迎著北風前行。沒有人說話,大家似乎心情沉重。第一天夜間歇息在甘泉一家驛站,正好跟八路軍趕腳的馬隊在驛站相遇,李明秋跟那領頭的漢子有過一麵之交,兩人見麵免不了一陣寒暄,那漢子問李明秋:“臘月天雞狗都不挪窩,快過年了你老兄錢還沒有掙夠”?
李明秋慨然:“那裏,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了鳳棲以後,有人囤積居奇,鳳棲城裏的食鹽賣光了,李某臨危受命,到靖邊馱一回食鹽去”。
八路軍漢子一拍大腿:“正好,我的馬隊馱幾十馱子食鹽,原來想把食鹽銷往長安後,正好春節前趕回延安過年,雖知道路上下了幾天雪,耽擱了行期,我們也不去長安了,這幾十馱子食鹽就地賣給你們”。
李明秋詫異,天上掉餡餅,哪有這等好事!兩人隨即成交,八路軍漢子把食鹽卸下來,李明秋跟夥計們把食鹽綁在自己的馱子上,他們在甘泉歇了一天,第三天中午就回到了鳳棲。
劉副軍長正在辦公室辦公,決定春節前軍隊出頭露麵,從長安進回一批日用百貨,供應鳳棲市場,消除老百姓心裏的恐慌,讓老百姓安安穩穩過一個春節。突然聽說李明秋跟關建峰回來了,劉副軍長一拍桌子站起來,肯定路上遭遇了什麽情況!他隨即命令道:“緊急集合”!
劉副軍長剛衝出屋子,迎麵碰上了關建峰跟李明秋,隻見兩人有說有笑,一點也不像遭遇了情況,劉副軍長疑惑了,問道:“你們路上究竟遇到了什麽”?
隨著疑團的解開,劉副軍長又多了一層思考:八路軍常年累月在自己眼皮底下做生意,自己為什麽就一直沒有發覺?
李明秋當然不知道劉副軍長的心思,看劉副軍長雙眉緊鎖,便起身告辭。劉副軍長幡然醒悟,他對李明秋說:“你跟趕腳的夥計們先在叫驢子酒館安排兩桌酒菜,我隨後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