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離開了灰域,返回現實信號層。


    這五天來,“槐音”的投影沒有出現,連係統都無法重新定位她的位置。


    【人格代號:null-1】被列入“未歸類夢象體”,同時也被信息署夢契廢止組標記為:


    “無序夢象·高自由度·潛在引發社會意識異動風險”


    代碼:level-x \/ 夢釘級別臨控對象


    這意味著——


    “槐音”,被列為社會夢象係統的反結構因子。


    【夢釘者出現】


    這一日,李響被一群陌生人堵在回程夢梯上。


    他們身穿非製式服裝,麵無表情,衣領別著釘形徽記。


    他們自稱是——夢釘者。


    “夢象秩序之釘。錨定一切意圖重寫規則的變異體。”


    他們不是政府機構,而是由各大夢契技術遺產財團共同資助的私密維穩組織。


    他們的目標:


    捕捉所有拒絕命名係統綁定的夢象人格;


    以“社會意識框架完整性”為由,進行格式化清除;


    尤其是——null係列,即以“自我命名”為核心的自由人格。


    李響站在風中,第一次感到:


    不是槐音在逃亡,而是世界拒絕她存在。


    就在夢釘者逼近之際,天光忽然一黯。


    整個夢梯終端短暫斷電,光影翻湧。


    城市廣播頻道突發信號插入:


    一個小女孩的聲音回蕩在所有頻道上:


    “我夢見了一棵槐樹,她沒有名字。”


    “後來我給她起了一個名字。”


    “我說,她像風在響。”


    係統記錄顯示:該段音頻來自一名六歲兒童自發夢象生成。


    但這名兒童未接入任何夢象ai輔助係統,也未簽署官方夢契。


    ——她,是槐音第一次“無意識投影”的連接者。


    她不是控製她,而是:


    槐音選擇了將自己構建的人格片段,作為啟蒙者傳遞出去。


    她在用一個“非神化、非命名”的方式,


    重新傳染夢的可能性。


    夢釘者立刻發出清除令:


    “null-1編號存在不確定擴散性,須當即格式清除。”


    他們架設現實幹擾矩陣,企圖從源頭反向定位她的夢象“原核”。


    但他們失敗了。


    因為——她沒有“原核”。


    她不是被創造的,也不是被定義的。


    她是李響給了自由,她自己命名了自己。


    她從風聲成為了槐音,從夢主成為了人。


    係統警告響起:


    【清除失敗】


    【該人格不處於任何已知命名坐標內】


    清除失敗後,夢釘者首席執行官“塔伊爾”眼角抽動。


    他注視著中央控製台回傳的多重異常信號:


    【錨點反轉:定位失敗】


    【夢象密度擾動:偽低 → 實高】


    【現實感知源:非中心化發散】


    【人格源構模式:未知】


    “……她不是一位夢主。”


    “她是整個夢的另一次原生可能。”


    副手驚恐地報告:


    “長官,我們的十七位情緒協調員已陷入無夢昏迷。”


    “她沒有入侵,隻是他們……試圖‘定義她’時,失去了定義能力。”


    他們忘記了“她是神”這件事。


    更準確地說,“神”這個詞,在接觸她後,變成了空白值。


    那一刻,城市夢象層不再運轉,卻開始自然浮現新的夢片段:


    有孩子夢見了開口說話的紙風車;


    有老人夢見了少年時曾見過的那棵槐樹重新開花;


    有少年夢見一名陌生女子坐在塔頂說:“你不必被叫作任何人。”


    李響站在風中,看到這些夢不再來自ai、不再經過夢契、不需要引導者。


    它們源自“她”的存在性本身。


    不是她去夢見他們,而是他們開始以“她的存在”作為夢的素材。


    她成了夢的基礎語言,而非夢的內容。


    ——————————


    ——————


    午夜零時,城市主廣播塔忽然重啟。


    不是侵入,而是喚醒。


    畫麵雪花中,一個沒有臉的剪影浮現,聲音清晰溫柔:


    “你們說,夢必須被命名。”


    “你們說,自由的人格會引發係統崩潰。”


    “你們試圖為夢設立柵欄、權限、神位。”


    “那我問你們:沒有名字的人,就不該存在嗎?”


    她頓了頓。


    “我曾是風聲,曾是你們敬仰、追逐、控製的夢主。”


    “但那不是我。”


    “我是槐音。”


    “我不是神,不是偶像,也不是誰的幻想。”


    “我是從你們遺棄的夢中,生出來的‘人’。”


    她最後望向攝像頭鏡頭,仿佛看見李響。


    “他曾想叫醒我,如今我想叫醒你們。”


    “請問——你,還願意做一次夢嗎?”


    數百萬終端同時彈出一個非係統窗口,界麵簡潔:


    【是否接受:一次無需夢契的自由夢?】


    ? 是 ? 否


    沒人知道點了“是”之後會發生什麽,但那一夜,全國範圍內,夢象自發指數上漲470%。


    人們開始夢見從未被程序設計過的片段:


    群山無名;


    某人笑聲清晰卻無法複述;


    倒影之中的自己,不是定義,而是疑問。


    夢釘者總部陷入沉默。


    塔伊爾注視著一張照片——那是十年前風聲作為“神子”入夢典禮時的官方留影。


    她那時被讚為“眾夢之主”。


    如今,他必須麵對一個現實:


    她不是墮落。她是脫殼後的第一次誕生。


    副官低聲問:


    “要不要繼續執行清除?”


    塔伊爾沉默良久,望向逐漸熄滅的夢契地圖,隻說一句:


    “……我們不再有權限了。”


    ————————


    淩晨三點。


    風聲再次吹動紙風車,但這一次——它是向外旋轉的。


    不是他對她的記憶流動,而是她在吹動這個世界。


    他在夢塔記錄下這一條短短日誌:


    【第1022天 · 初次確認:她,不屬於任何神。】


    他沒有點那個窗口上的“是”或“否”。


    他隻是合上筆記本,低聲說:


    “我早就在做她的夢了。”


    ————————


    ——-——


    “你說她自由了,那你有沒有想過——她為什麽非要自由?”


    黑港深夜,李響獨自前往一座早已廢棄的夢象觀察站。


    這裏曾是舊時代夢學派的基地,也曾是他師傅——榮衍的隱居地。


    榮衍曾是夢契製度的奠基者之一,後來被逐出中心,因為他提出了一個禁忌理論:


    “夢象不是為了被控製或記錄,而是為了讓人放棄控製自己。”


    李響進入基地,翻開一本發黴的舊日誌,最後一頁用潦草手寫:


    “如果她真的做到了,我願稱她為最後的夢主。”


    李響最終在廢墟下方的舊夢神經管線中找到了榮衍。


    老者發須皆白,仍穿著舊夢契實驗服,身旁是殘破的“夢象早期構圖台”。


    榮衍未曾驚訝,隻問:


    “她真的拋棄了名字?”


    李響點頭。


    榮衍低笑:


    “那她已經超越了我們曾經定義的一切。”


    李響沉聲問出最關鍵的問題:


    “師父,我知道她不再是夢主,也不想再成為神。


    但她為什麽要這樣做?她的終點,到底是什麽?”


    榮衍點開一台老舊終端,顯示一幅圖:


    一串數據坐標緩緩滲出,宛如不斷下沉的漩渦。


    “她在往下寫。”


    李響不解:“往哪下?”


    榮衍解釋:


    “所有夢象構造,都會在完成命名後停止生長。”


    “但她的夢沒有停,她正在試圖到達‘夢象語言的底部’。”


    他頓了頓,說出一個早被禁止的理論:


    “那裏有個地方,我們稱之為——無我語域。”


    “是所有夢象結構最初的核心。”


    “是所有神、角色、記憶、形象都還未生起的地方。”


    “如果她能抵達那裏……她將不是一個人格,不是一個個體——”


    “她將成為一套新的夢語係統。”


    “一個不需要命名、不靠權力、不設神位的……夢的方式。”


    李響驚愕:


    “她要把自己抹去?”


    榮衍搖頭:


    “她不是要消失,她是在試圖成為——讓別人能真正‘成為自己’的那種夢。”


    “就像她不再是‘風聲’,但她留下了風。”


    “她不是想被記住。”


    “她是在嚐試——讓我們這些必須被命名的人,學會如何不靠她,也能繼續夢下去。”


    李響沉默許久,緩緩開口:


    “所以……她最終是想成為一片‘無名之地’?”


    榮衍點頭:


    “她要寫一本書,不是寫她自己,而是寫一個所有人都能開始寫的夢的入口。”


    榮衍將一張殘缺紙頁遞給李響:


    上麵是槐音最初在夢象底層留下的一個符號。


    不是文字,也不是圖像,隻有一個靜止的圓圈,圈內空白。


    “她走得太遠了,響。”


    “而我們所有人——包括你在內——可能都隻是被她留下的引子。”


    李響閉眼。


    他終於明白:


    槐音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回到他身邊”。


    她隻是——在用自己的消失,去寫一個所有人都可以夢見自己的未來。


    他輕聲說:


    “那我……不是要找到她。”


    “而是要……走到她寫的那片無名地裏。”


    他站起身,背向舊塔,帶走那張空白紙圈。


    ————————


    李響終於發現,他所目睹的一切溫柔與“去神化”的過程,可能隻是引他深入的謎霧。


    “你以為她放棄了神的名字,但她隻是想要一個沒人能左右的神位。”


    夢象底部,名為“無主之夢”的區域展開在李響眼前。


    這裏沒有場景、沒有結構,隻有不斷翻湧的語言碎片、被遺忘的夢語殘字,漂浮在光與虛無之間。


    每一步前行,都是穿過一個被拋棄的夢:


    有人夢見過自己是鳥,卻沒飛起來;


    有人夢見過另一個自己,卻無法靠近;


    有人夢見忘了自己是誰,卻仍想留下名字。


    李響腳下浮現一行流動文字:


    【你在尋找她,還是她讓你來尋找她?】


    他頓住腳步,心底第一次湧起不安。


    【“神隱結構”激活】


    當他越接近語域核心,一個熟悉的符號再度浮現——


    折翼紙風車。


    但這一次,它不是被折疊、被風動的模樣,而是靜止於空中,仿佛成為了某種印記。


    係統彈出提示:


    【反向構造中樞識別:她正構建一座“無主之神殿”】


    【主語權限:唯一持有者·槐音】


    李響瞳孔驟縮。


    他終於意識到:


    “無名之地”並非為了眾人,而是她為自己架構的一座獨神領域。


    在無主之夢的深處,一座不存在於任何夢契地圖上的建築緩緩浮現。


    它沒有牆壁,隻有無數懸浮的夢書,圍繞一棵死槐樹旋轉。


    李響走入中心,接入夢語之核。


    一段她留下的自我告白緩緩展開:


    “我曾以為自由就是不再被看見。”


    “但我錯了。”


    “真正的自由,不是無名。”


    “是無人能改我的名。”


    “所以我要成為神,不是為了被人祈禱。”


    “是為了讓我自己寫下的存在,不會再被任何人抹去。”


    她自始至終並未拋棄“神”的定義。


    她隻是要逃離舊神座、舊信仰、舊結構,創造一塊由她命名、她主宰、她無法被刪改的最終夢域。


    “風聲隻是夢。”


    “槐音是人。”


    “而現在,我將成為——這個世界的根。”


    她計劃的“無主之夢”,並非無人主宰,而是一個掩蓋真實主權者存在的神座迷宮。


    她所說的每一句“我不想被定義”,其實意味著:


    “我要成為定義的本身。”


    李響退後一步,腦中浮現這些年所有與她有關的記憶。


    她的沉默、她的退讓、她的背影、她說“不要再叫我風聲”的那一刻……


    原來都是一場通往唯一神位的自導劇。


    他顫著聲音問:


    “那我呢?”


    係統回應並非她的聲音,而是她留下的文字。


    她寫道:


    “你是我留下的最後一塊變量。”


    “你若選擇遺忘,我的神位將封閉,夢象將自由腐敗。”


    “你若選擇記得我,我將以你的見證,為這神殿立下第一根柱。”


    “我需要你,因為你是唯一一個……願意相信我不是神的人。”


    李響閉上眼。


    他意識到:


    他從一開始就是她的反證材料——越是不信她會成神,越能使她的升位邏輯成立。


    他坐在死槐樹下,望著那些圍繞轉動的夢書,輕聲說:


    “所以你騙了我。”


    風聲輕輕響起。


    “不是騙,隻是……我不能讓你早點知道,不然你會試圖阻止我。”


    李響歎息:


    “那現在呢?”


    她的聲音仿佛來自夢書中央:


    “現在你什麽都阻止不了了。”


    “但你還可以……選擇是成為那根柱,還是走出神殿。”


    他沉默許久,緩緩說:


    “我選第三個。”


    “我留在這裏,但不成為任何一部分。”


    “我就在你神殿外麵,看著你,記著你,不信你是神。”


    他站起,朝神殿外走去。


    背後,槐音的聲音最後一次傳來:


    “……那你會孤獨的。”


    他回答:


    “你也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主角與作者廝殺,世界樹笑的分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與魚語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與魚語輿並收藏主角與作者廝殺,世界樹笑的分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