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晨露剛落在草葉上,就透著股說不出的“空”。


    王屠戶握著殺豬刀站在豬圈前,突然愣住了。刀在手裏轉了兩圈,他撓撓頭:“我舉著刀……要幹啥來著?”豬圈裏的年豬哼哼叫,他盯著豬看了半天,“這豬……是我家的?”旁邊的婆娘急了:“你忘了?今兒要殺年豬,給孩子們留臘肉!”他卻瞪著眼:“殺年豬?為啥要殺?”


    沒過兩個時辰,村裏的人都開始“忘事”。紡車婆娘們坐在祠堂,手裏捏著針線,卻對著布料發呆,“這線……往哪穿來著?”有人拿起繡繃,“這繃子是幹啥的?”你看我我看你,誰也想不起紡線、繡花的法子;張大爺蹲在田埂上,看著地裏的枯苗直歎氣,“我好像該幹點啥……是澆水?還是拔草?”他摸著鋤頭,“這鐵家夥……咋用啊?”


    阿木的恐慌最甚。他抱著爺爺留下的薄荷盆,突然對著盆裏的綠葉哭了:“這盆是誰的?我為啥抱著它?”他看著手上的陀螺,“這木頭疙瘩……能轉?咋轉來著?”最嚇人的是,當玄誠子提起“冰霧幻煞”“陰陽橋”,村民們都搖頭:“啥煞?啥橋?聽著像說書先生講的故事。”


    “是‘歸墟忘憂煞’!”玄誠子翻著古籍,手指抖得按不住書頁,“這煞比離魂煞更陰毒!離魂煞散情牽,這煞直接蝕記憶!它專忘最重要的——抗煞的法子、祖輩的囑托、彼此的情分,連自己是誰、該幹啥都能忘!”他指著祠堂牆上的抗煞記錄,那些用紅漆寫的“篝火破冰霧”“銅鑼驚幻煞”,字跡竟在慢慢變淡,“你看!連寫下來的記憶都在被蝕掉!”


    李長生的心沉到了底。他摸著胸口的朱砂痣,那是前世巫祝的印記,此刻竟有些發燙。他看向祠堂供桌,桌上的青銅令牌、陰陽魚玉佩都泛著冷光,像是在提醒他什麽,可具體是什麽,他也一時想不起來。“記憶是根,傳承是脈,這煞是要刨咱們的根、斷咱們的脈啊!”


    混亂在蔓延。王屠戶舉著刀追豬,卻忘了該往哪捅,追得豬滿村跑;紡車婆娘們把針線當柴燒,說“這線能引火”;後生們想點燃篝火,卻對著幹柴發呆,“火……咋生來著?”連玄誠子畫符咒時,都忘了該念什麽咒,符紙在他手裏變成了廢紙。


    “忘憂煞怕‘實在的記憶’!”李長生突然抓住阿木的手,“阿木,你看這陀螺——去年冬天,你在曬穀場轉它,轉得比誰都快,王大爺還誇你‘像你爺爺’!”阿木盯著陀螺,眼裏閃過一絲光亮,“爺爺……曬穀場……”李長生趁熱打鐵,“對!你爺爺教你轉陀螺時說‘穩住心,就能穩住陀螺’,這話你忘了?”


    “實在的記憶藏在老物件、老地方、老腔調裏!”李長生吼起來,聲音震得祠堂梁柱發顫,“後生們!去把咱們抗煞的老物件全搬來——冰霧時的銅鑼、倦魂時的烤紅薯窯、濁流時的過濾沙缸!婆娘們!唱《紡車謠》!那是你們娘教的,詞裏有‘線牽情,布暖心’!”


    村民們被吼得一怔,下意識地動起來。王屠戶扛來冰霧時敲過的銅鑼,“哐當”一聲,鑼聲撞在牆上,他突然拍腦袋:“我想起來了!冰霧裏聽著鑼聲走,就不會迷路!”紡車婆娘哼起《紡車謠》,哼著哼著,手指突然靈活起來,拿起針線就往布上紮,“這針該這麽走……”


    阿木抱著薄荷盆跑到爺爺常去的老槐樹下,樹洞裏還藏著爺爺給他的糖紙,糖紙皺巴巴的,上麵印著“桂花糖”。他摸著糖紙,突然想起爺爺的聲音:“阿木,薄荷要多曬太陽,就像人要多記著暖事兒。”記憶像潮水般湧來——冰霧時爺爺舉鬆枝護他,倦魂時爺爺講故事哄他,爺爺臨終前說“守好村子,守好記憶”。


    曬穀場很快堆起了“記憶堆”:銅鑼、鬆枝、過濾沙缸、老紡車、殺豬刀、陀螺……村民們圍著堆子,你一言我一語,“這沙缸是濾濁流煞的,我當時篩沙來著”“這紡車是我娘傳的,那年抗倦魂煞,我們圍著它織棉衣”“阿木,你爺爺用這鬆枝打跑過煞影!”


    說的人越多,記起來的就越多。王屠戶比劃著殺豬的法子,“該先捆住豬腿,再捅這裏……”紡車婆娘教年輕媳婦紡線,“線要繃緊,像咱們的心一樣”;張大爺扛起鋤頭,“該鬆鬆土了,老根等著發新苗呢”;連玄誠子都想起了符咒的口訣,提筆在黃紙上畫符,符紙立刻透出金光。


    忘憂煞的霧氣在記憶的熱浪裏漸漸淡了。祠堂牆上的抗煞記錄重新變得鮮紅,青銅令牌、陰陽魚玉佩暖了起來,阿木的薄荷盆冒出了新葉,嫩綠得像剛抽芽的希望。


    李長生望著曬穀場的熱鬧,突然明白:“忘憂煞能蝕記憶,卻蝕不了實在的物件、共同的經曆、刻在骨子裏的傳承。”他拿起那麵銅鑼,遞給阿木,“敲起來,讓煞氣聽聽——咱們的記憶,牢著呢!”


    “哐當——哐當——”銅鑼聲在村裏回蕩,像在宣告:記憶沒斷,傳承還在,青石村的根,紮得深著呢。


    焚天宮的忘憂煞雖陰,卻沒能蝕掉青石村的記憶。因為這裏有老物件的實在、老地方的溫度、老腔調的暖,有村民們湊在一塊兒記起的點點滴滴——這些藏在歲月裏的記憶,從來不是煞氣能抹去的。


    曬穀場的“記憶堆”還在,村民們的笑聲還在,老槐樹下的糖紙還在,青石村的傳承,就像這銅鑼聲,清亮、實在,一輩傳一輩,永遠不會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芥子長生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定鬧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定鬧鍾並收藏芥子長生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