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木頭,在一場夜雨過後,開始發“黴”了。
不是尋常的白黴,是青黑色的腐斑,像潑了墨的苔蘚,從柴房的門框開始蔓延。最先發現的是去取柴火的阿木,他剛摸到柴房門框,就感覺手心黏糊糊的,低頭一看,門框上的腐斑正往下淌黑水,沾在手上又腥又臭,像爛泥裏的蚯蚓爬過,嚇得他趕緊甩手,手背上卻留下幾道淡黑色的印子,洗了三遍都沒洗掉。
“柴房爛了!”阿木的喊聲驚動了村民。大家趕到柴房時,眼前的景象讓人心頭發緊:門框上的腐斑已經爬滿了半麵牆,木頭被蝕得坑坑窪窪,用手指一碰就往下掉渣;堆在牆角的柴火,外層裹著層黑黴,輕輕一碰就化成灰,灰裏還冒著細小的黑氣;連糧倉的木門,都開始泛潮,門板上的木紋裏嵌著青黑色的黴絲,散發出一股腐爛的甜腥味,聞得人頭暈惡心。
“是‘歸墟腐氣’!”玄誠子捂著口鼻趕來,他剛靠近柴房,道袍的下擺就沾了點黑氣,布料瞬間變得僵硬,像被水泡過的紙,“焚天宮把煞氣煉化成了腐氣,這氣專蝕草木金石,連石頭都能蝕穿!他們知道殘卷藏在糧倉,想用腐氣蝕穿柴房和糧倉的牆,讓殘卷暴露在煞氣裏!”
他指著糧倉的木門:“腐氣順著木頭紋理鑽,不出一日,門板就會爛穿!到時候煞氣湧進去,殘卷的金光會被腐氣汙染,變成更凶的煞源,整個村子的木頭、糧食都會被腐蝕,連人身上的血肉都會被慢慢蝕掉!”
村民們慌了神。柴房和糧倉是村裏的命脈,柴火要燒飯,糧食要過冬,哪樣都不能毀。王屠戶想用水衝腐斑,可水一潑上去,腐斑非但沒退,反而借著水汽長得更快,黑水順著水流往院子裏爬,蝕得石板路都冒起白煙;有後生想把爛木頭搬到村外燒掉,可木頭剛出柴房,就“轟”地一聲化成黑灰,黑氣裹著火星往人身上撲,嚇得他趕緊扔掉。
“腐氣怕幹,怕曬,怕草木的陽氣。”李長生扛著一捆曬幹的艾草和菖蒲走來,草葉幹透發脆,帶著濃烈的清香,他往門框的腐斑上撒了把草木灰,灰末落下的地方,腐斑像被撒了鹽的蝸牛,瞬間縮成一團,黑水也不流了,“木頭爛了,就用幹的東西鎮住它;潮氣重了,就用太陽曬透它。”
他讓後生們找來石灰粉、草木灰和曬幹的穀殼,按比例混在一起,調成灰白色的粉末。“把這‘幹料’往腐斑上撒,厚點撒,讓它吸掉潮氣和腐氣。”李長生邊說邊示範,用掃帚把粉末掃進門框的縫隙裏,粉末接觸到腐斑,發出“滋滋”的聲響,冒出白色的水汽,青黑色的腐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淡,最後變成灰褐色的硬塊,一敲就碎。
阿木抱著個陶罐,罐裏是曬得滾燙的沙子,是他在太陽底下曬了一上午的。他學著師父的樣子,把熱沙子往糧倉門板的黴絲上倒,沙子的熱氣燙得黴絲“蜷”了起來,原本發潮的門板被沙子吸幹了水汽,漸漸變得幹爽,黴絲失去潮氣的滋養,慢慢變成了灰白色的粉末,輕輕一吹就散了。
“師父,沙子燙死它們了!”阿木拍著手笑,手背上的黑印在陽光下曬了半天,早就淡得看不見了。
李長生讓村民們把柴房裏的爛木頭清出來,堆在曬穀場中央,周圍架起鬆木和艾草,一把火點燃。火焰竄起丈高,爛木頭在火裏“劈啪”作響,腐氣遇著烈火,發出淒厲的尖叫,化成黑煙被火苗卷著往上飄,在陽光下燒得幹幹淨淨,隻留下一地白灰,白灰裏還帶著草木的清香。
“腐氣藏在濕木頭裏,燒透了就沒了。”李長生往火堆裏扔了幾把粗鹽,鹽遇火炸開,火星濺得更遠,把躲在角落的腐氣都引了出來,“燒完的白灰別扔,撒在柴房和糧倉周圍,能防著腐氣再回來。”
玄誠子站在曬穀場邊,看著火焰吞噬腐氣,看著粉末鎮住黴斑,看著熱沙子吸幹潮氣,突然明白:所謂的“腐氣蝕物”,靠的是陰濕和腐朽;而破解它的,恰恰是人間最尋常的“幹燥”與“熱烈”——陽光的暖、烈火的燙、草木灰的幹,這些帶著生命力的“燥氣”,正是陰腐之氣的克星。
日頭偏西時,柴房和糧倉的腐氣徹底被清幹淨了。門框上的腐斑變成了硬塊,敲掉後露出新鮮的木頭茬;糧倉的門板幹爽堅硬,黴絲消失無蹤;連被蝕過的石板路,撒上草木灰和石灰後,也重新變得平整,踩上去踏踏實實。村民們把燒剩的白灰撒在牆角、窗根,白灰在夕陽下泛著淡淡的光,像一道無形的屏障。
王屠戶摸著幹爽的門框,又聞了聞空氣,腐臭的氣味消失了,隻有艾草和煙火的清香:“這腐氣看著凶,原來怕幹怕曬,跟地裏的爛根草似的,曬透了就死了!”
李長生望著曬穀場的餘燼,火星還在灰燼裏閃爍。阿木撿了塊沒被腐蝕的木頭,在手裏掂量著,木頭帶著陽光的暖意,紮實得很。“師父,它們不會再回來了吧?”
李長生搖頭,又點頭:“隻要咱們把屋子曬得暖,把柴火晾得幹,把心放得穩,再陰的腐氣,也蝕不透青石村的日子。”他撿起一把白灰,撒向晚風裏,白灰隨風飄散,落在田埂上,像是給土地添了層養料,“木頭會爛,但新的能長;日子會難,但人能扛。”
暮色裏,柴房的煙囪重新升起炊煙,煙火的暖香混著草木灰的清香,飄滿整個村子。糧倉的門被重新加固,門板上還留著淡淡的白灰痕跡,卻透著安穩的氣息。焚天宮的腐氣雖狠,卻沒能蝕穿這人間煙火築起的屏障,因為這裏有曬透的陽光,燒旺的烈火,還有村民們用雙手護住的、踏踏實實的日子。
腐氣已散,但守護的腳步,還在繼續。
不是尋常的白黴,是青黑色的腐斑,像潑了墨的苔蘚,從柴房的門框開始蔓延。最先發現的是去取柴火的阿木,他剛摸到柴房門框,就感覺手心黏糊糊的,低頭一看,門框上的腐斑正往下淌黑水,沾在手上又腥又臭,像爛泥裏的蚯蚓爬過,嚇得他趕緊甩手,手背上卻留下幾道淡黑色的印子,洗了三遍都沒洗掉。
“柴房爛了!”阿木的喊聲驚動了村民。大家趕到柴房時,眼前的景象讓人心頭發緊:門框上的腐斑已經爬滿了半麵牆,木頭被蝕得坑坑窪窪,用手指一碰就往下掉渣;堆在牆角的柴火,外層裹著層黑黴,輕輕一碰就化成灰,灰裏還冒著細小的黑氣;連糧倉的木門,都開始泛潮,門板上的木紋裏嵌著青黑色的黴絲,散發出一股腐爛的甜腥味,聞得人頭暈惡心。
“是‘歸墟腐氣’!”玄誠子捂著口鼻趕來,他剛靠近柴房,道袍的下擺就沾了點黑氣,布料瞬間變得僵硬,像被水泡過的紙,“焚天宮把煞氣煉化成了腐氣,這氣專蝕草木金石,連石頭都能蝕穿!他們知道殘卷藏在糧倉,想用腐氣蝕穿柴房和糧倉的牆,讓殘卷暴露在煞氣裏!”
他指著糧倉的木門:“腐氣順著木頭紋理鑽,不出一日,門板就會爛穿!到時候煞氣湧進去,殘卷的金光會被腐氣汙染,變成更凶的煞源,整個村子的木頭、糧食都會被腐蝕,連人身上的血肉都會被慢慢蝕掉!”
村民們慌了神。柴房和糧倉是村裏的命脈,柴火要燒飯,糧食要過冬,哪樣都不能毀。王屠戶想用水衝腐斑,可水一潑上去,腐斑非但沒退,反而借著水汽長得更快,黑水順著水流往院子裏爬,蝕得石板路都冒起白煙;有後生想把爛木頭搬到村外燒掉,可木頭剛出柴房,就“轟”地一聲化成黑灰,黑氣裹著火星往人身上撲,嚇得他趕緊扔掉。
“腐氣怕幹,怕曬,怕草木的陽氣。”李長生扛著一捆曬幹的艾草和菖蒲走來,草葉幹透發脆,帶著濃烈的清香,他往門框的腐斑上撒了把草木灰,灰末落下的地方,腐斑像被撒了鹽的蝸牛,瞬間縮成一團,黑水也不流了,“木頭爛了,就用幹的東西鎮住它;潮氣重了,就用太陽曬透它。”
他讓後生們找來石灰粉、草木灰和曬幹的穀殼,按比例混在一起,調成灰白色的粉末。“把這‘幹料’往腐斑上撒,厚點撒,讓它吸掉潮氣和腐氣。”李長生邊說邊示範,用掃帚把粉末掃進門框的縫隙裏,粉末接觸到腐斑,發出“滋滋”的聲響,冒出白色的水汽,青黑色的腐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淡,最後變成灰褐色的硬塊,一敲就碎。
阿木抱著個陶罐,罐裏是曬得滾燙的沙子,是他在太陽底下曬了一上午的。他學著師父的樣子,把熱沙子往糧倉門板的黴絲上倒,沙子的熱氣燙得黴絲“蜷”了起來,原本發潮的門板被沙子吸幹了水汽,漸漸變得幹爽,黴絲失去潮氣的滋養,慢慢變成了灰白色的粉末,輕輕一吹就散了。
“師父,沙子燙死它們了!”阿木拍著手笑,手背上的黑印在陽光下曬了半天,早就淡得看不見了。
李長生讓村民們把柴房裏的爛木頭清出來,堆在曬穀場中央,周圍架起鬆木和艾草,一把火點燃。火焰竄起丈高,爛木頭在火裏“劈啪”作響,腐氣遇著烈火,發出淒厲的尖叫,化成黑煙被火苗卷著往上飄,在陽光下燒得幹幹淨淨,隻留下一地白灰,白灰裏還帶著草木的清香。
“腐氣藏在濕木頭裏,燒透了就沒了。”李長生往火堆裏扔了幾把粗鹽,鹽遇火炸開,火星濺得更遠,把躲在角落的腐氣都引了出來,“燒完的白灰別扔,撒在柴房和糧倉周圍,能防著腐氣再回來。”
玄誠子站在曬穀場邊,看著火焰吞噬腐氣,看著粉末鎮住黴斑,看著熱沙子吸幹潮氣,突然明白:所謂的“腐氣蝕物”,靠的是陰濕和腐朽;而破解它的,恰恰是人間最尋常的“幹燥”與“熱烈”——陽光的暖、烈火的燙、草木灰的幹,這些帶著生命力的“燥氣”,正是陰腐之氣的克星。
日頭偏西時,柴房和糧倉的腐氣徹底被清幹淨了。門框上的腐斑變成了硬塊,敲掉後露出新鮮的木頭茬;糧倉的門板幹爽堅硬,黴絲消失無蹤;連被蝕過的石板路,撒上草木灰和石灰後,也重新變得平整,踩上去踏踏實實。村民們把燒剩的白灰撒在牆角、窗根,白灰在夕陽下泛著淡淡的光,像一道無形的屏障。
王屠戶摸著幹爽的門框,又聞了聞空氣,腐臭的氣味消失了,隻有艾草和煙火的清香:“這腐氣看著凶,原來怕幹怕曬,跟地裏的爛根草似的,曬透了就死了!”
李長生望著曬穀場的餘燼,火星還在灰燼裏閃爍。阿木撿了塊沒被腐蝕的木頭,在手裏掂量著,木頭帶著陽光的暖意,紮實得很。“師父,它們不會再回來了吧?”
李長生搖頭,又點頭:“隻要咱們把屋子曬得暖,把柴火晾得幹,把心放得穩,再陰的腐氣,也蝕不透青石村的日子。”他撿起一把白灰,撒向晚風裏,白灰隨風飄散,落在田埂上,像是給土地添了層養料,“木頭會爛,但新的能長;日子會難,但人能扛。”
暮色裏,柴房的煙囪重新升起炊煙,煙火的暖香混著草木灰的清香,飄滿整個村子。糧倉的門被重新加固,門板上還留著淡淡的白灰痕跡,卻透著安穩的氣息。焚天宮的腐氣雖狠,卻沒能蝕穿這人間煙火築起的屏障,因為這裏有曬透的陽光,燒旺的烈火,還有村民們用雙手護住的、踏踏實實的日子。
腐氣已散,但守護的腳步,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