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地麵,開始發抖了。
不是黑風嶺那種山崩地裂的轟鳴,是更細密、更嚇人的震顫——曬穀場的竹席在地上“沙沙”滑動,牆角的陶罐晃得叮當響,連院裏的老槐樹都在輕輕搖晃,樹葉落得滿地都是。最讓人心慌的是,村東頭的古井突然冒泡,井水泛著青黑色的漩渦,打水的木桶放下去,桶底竟沾著細碎的石渣,像是從地底深處卷上來的。
“是地脈動了!”玄誠子臉色煞白,手裏的羅盤指針在地上瘋狂轉圈,針身撞得銅盤“叮叮”響,“歸墟煞氣順著黑風嶺的地脈流到青石村了!古籍上說‘地脈崩則乾坤亂’,這是要掀翻整個凡境啊!”
他指著村西頭的空地,那裏的地麵已裂開一道手指寬的縫,裂縫中滲出青黑色的煞氣,煞氣接觸到陽光,發出“滋滋”的聲響,卻頑強地向四周蔓延,所過之處,泥土都變得焦黑,連雜草都枯萎了。“太初聖地傳來急訊,東荒的地脈已崩了七處,城池陷進地底,百姓死傷無數!他們派來的地師想用陣法鎮脈,結果陣法被煞氣反噬,連地師都被拖進地縫了!”
村民們慌了神,有人背著包袱想往山裏跑,有人跪在老槐樹下磕頭,王屠戶舉著殺豬刀對著地縫亂砍,卻砍得煞氣冒得更凶,裂縫又寬了幾分。“李老!這可咋辦啊?地都在抖,咱們往哪兒躲?”王屠戶急得滿頭大汗,刀都握不穩了。
李長生卻異常平靜。他走到老槐樹下,蹲下身子,手指輕輕按在開裂的地麵上。震顫從指尖傳來,帶著規律的節奏,像人的心跳,隻是跳得太急太亂。他撿起一塊沾著井水的鵝卵石,放在裂縫邊,石頭竟隨著震顫微微跳動,像是在呼應地底的力量。
“地脈喘不過氣了。”李長生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歸墟煞氣堵了它的竅,就像人嗆了水,總得咳出來才舒坦。”他讓阿木去拿些糯米、草木灰和麻繩,又讓人把曬穀場的石碾子推到古井邊。
“師父,您要幹啥?”阿木抱著糯米袋子跑回來,糯米在袋子裏晃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和地麵的震顫莫名合拍。
李長生沒說話,先往地縫裏撒了把糯米。糯米遇煞氣,瞬間變得黏結,像膠水般把焦黑的泥土粘在一起,裂縫的擴張速度明顯慢了。他又撒上草木灰,灰白色的灰燼覆蓋在煞氣上,發出淡淡的暖意,青黑色的煞氣被壓得往下縮。
“跺腳。”李長生突然說,然後抬起腳,對著老槐樹的根部輕輕一跺。
“咚!”
悶響透過地麵傳開,震顫的節奏竟被這一跺打亂,變得緩和了些。老槐樹的葉子停止掉落,反而輕輕搖晃,像是在舒氣。
玄誠子愣住了:“就……就跺腳?”
“地脈有靈,得順它的氣。”李長生又跺了一腳,這次更用力些,落點正好在古井邊緣,“就像給脹氣的肚子揉一揉,跺一跺,氣順了就不疼了。”他讓村民們都過來,圍著老槐樹和古井站成圈,“跟著我的節奏,往樹根和井邊跺,別怕,越齊越好。”
村民們半信半疑,但看著李長生沉穩的樣子,還是跟著抬起了腳。王屠戶第一個用力跺下,“咚”的一聲,震得他腳底板發麻,卻見地縫裏的煞氣猛地往下一縮。其他人見狀也跟著跺,腳步聲從雜亂到整齊,“咚咚咚”的聲響在村裏回蕩,竟和地麵的震顫漸漸合了拍。
最妙的是,李長生讓阿木把麻繩係在石碾子上,幾個人推著石碾子在曬穀場轉圈。石碾子沉重的身軀壓過地麵,把震顫的力道一點點壓實,碾過的地方,竹席不再滑動,陶罐也不晃了。碾子上沾著的糯米和草木灰,隨著滾動撒在地上,形成一道淡淡的白痕,像給地脈係了條腰帶。
“加把勁!跟著節奏跺!”李長生的聲音混在腳步聲裏,格外有力。他的每一腳都落在地脈的關鍵節點上——老槐樹的主根處、古井的邊緣、曬穀場的石基下,這些地方是青石村地脈最旺的竅穴,跺腳的力道順著竅穴往下傳,像給地脈“順氣”。
地底突然傳來一聲沉悶的轟鳴,不是崩塌的巨響,是像歎息般的釋放聲。古井裏的漩渦漸漸平息,青黑色褪去,井水重新變得清澈;地縫裏的煞氣被糯米和草木灰徹底壓住,裂縫開始緩慢合攏,露出的泥土竟泛著濕潤的光澤,不再焦黑。
“不抖了!地不抖了!”村民們停下腳,驚喜地發現地麵的震顫消失了,曬穀場的竹席安安穩穩,牆角的陶罐也靜悄悄的。老槐樹的葉子重新舒展,在陽光下綠得發亮,像是剛喝飽了水。
玄誠子看著這一幕,眼睛瞪得溜圓。沒有驚天動地的法術,沒有金光閃閃的法寶,就靠幾腳跺地、一把糯米、一個石碾子,竟穩住了連仙師都束手無策的地脈動蕩。他蹲在地上,耳朵貼著地麵聽,地底的聲音平穩悠長,像沉睡的呼吸,再沒有之前的急促。
“這……這就是‘跺腳穩坤定江山’?”玄誠子喃喃自語,突然明白了古籍裏的深意——所謂的“江山”,不在仙庭樓閣,而在這一寸寸踏實的土地,在這一雙雙踩穩大地的腳。
李長生走到古井邊,看著清澈的井水,彎腰掬起一捧。井水帶著涼意,卻沁人心脾,喝下去連心底的慌亂都散了。“地脈就像人的脊梁,得挺直了,踩穩了,才撐得住事。”他把井水灑在老槐樹根上,“硬抗不行,得順著它的性子,給它力氣,它就給你安穩。”
阿木學著師父的樣子,往地縫合攏處撒了把糯米,笑著說:“師父,原來跺腳也能降妖啊!比我的木陀螺還厲害!”
村民們也笑起來,開始收拾被震顫弄亂的院子,推石碾子的後生哼起了小調,曬穀場的竹席上,穀粒在陽光下泛著金光,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隻有老槐樹下那圈淡淡的腳印,和古井邊濕潤的泥土,記得這場用雙腳和人心穩住的地脈。
遠處的東荒,地脈崩塌的轟鳴還在繼續,但青石村的土地已恢複了平靜。李長生站在村口,望著西邊漸漸散去的煞氣雲,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安穩,歸墟的威脅還在。但他看著腳下踏實的土地,看著村民們忙碌的身影,突然覺得“定江山”從不是什麽宏大的誓言,不過是守好每一寸土地,踩穩每一步路,讓日子能在安穩的大地上繼續過下去。
夕陽西下,地麵再無震顫,老槐樹的影子拉得很長,蓋住了曾經開裂的地縫。李長生的腳印印在泥土裏,和村民們的腳印疊在一起,堅實而溫暖。這一跺,跺穩了青石村的地脈;這一步,也踩實了對抗歸墟的底氣。
不是黑風嶺那種山崩地裂的轟鳴,是更細密、更嚇人的震顫——曬穀場的竹席在地上“沙沙”滑動,牆角的陶罐晃得叮當響,連院裏的老槐樹都在輕輕搖晃,樹葉落得滿地都是。最讓人心慌的是,村東頭的古井突然冒泡,井水泛著青黑色的漩渦,打水的木桶放下去,桶底竟沾著細碎的石渣,像是從地底深處卷上來的。
“是地脈動了!”玄誠子臉色煞白,手裏的羅盤指針在地上瘋狂轉圈,針身撞得銅盤“叮叮”響,“歸墟煞氣順著黑風嶺的地脈流到青石村了!古籍上說‘地脈崩則乾坤亂’,這是要掀翻整個凡境啊!”
他指著村西頭的空地,那裏的地麵已裂開一道手指寬的縫,裂縫中滲出青黑色的煞氣,煞氣接觸到陽光,發出“滋滋”的聲響,卻頑強地向四周蔓延,所過之處,泥土都變得焦黑,連雜草都枯萎了。“太初聖地傳來急訊,東荒的地脈已崩了七處,城池陷進地底,百姓死傷無數!他們派來的地師想用陣法鎮脈,結果陣法被煞氣反噬,連地師都被拖進地縫了!”
村民們慌了神,有人背著包袱想往山裏跑,有人跪在老槐樹下磕頭,王屠戶舉著殺豬刀對著地縫亂砍,卻砍得煞氣冒得更凶,裂縫又寬了幾分。“李老!這可咋辦啊?地都在抖,咱們往哪兒躲?”王屠戶急得滿頭大汗,刀都握不穩了。
李長生卻異常平靜。他走到老槐樹下,蹲下身子,手指輕輕按在開裂的地麵上。震顫從指尖傳來,帶著規律的節奏,像人的心跳,隻是跳得太急太亂。他撿起一塊沾著井水的鵝卵石,放在裂縫邊,石頭竟隨著震顫微微跳動,像是在呼應地底的力量。
“地脈喘不過氣了。”李長生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歸墟煞氣堵了它的竅,就像人嗆了水,總得咳出來才舒坦。”他讓阿木去拿些糯米、草木灰和麻繩,又讓人把曬穀場的石碾子推到古井邊。
“師父,您要幹啥?”阿木抱著糯米袋子跑回來,糯米在袋子裏晃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和地麵的震顫莫名合拍。
李長生沒說話,先往地縫裏撒了把糯米。糯米遇煞氣,瞬間變得黏結,像膠水般把焦黑的泥土粘在一起,裂縫的擴張速度明顯慢了。他又撒上草木灰,灰白色的灰燼覆蓋在煞氣上,發出淡淡的暖意,青黑色的煞氣被壓得往下縮。
“跺腳。”李長生突然說,然後抬起腳,對著老槐樹的根部輕輕一跺。
“咚!”
悶響透過地麵傳開,震顫的節奏竟被這一跺打亂,變得緩和了些。老槐樹的葉子停止掉落,反而輕輕搖晃,像是在舒氣。
玄誠子愣住了:“就……就跺腳?”
“地脈有靈,得順它的氣。”李長生又跺了一腳,這次更用力些,落點正好在古井邊緣,“就像給脹氣的肚子揉一揉,跺一跺,氣順了就不疼了。”他讓村民們都過來,圍著老槐樹和古井站成圈,“跟著我的節奏,往樹根和井邊跺,別怕,越齊越好。”
村民們半信半疑,但看著李長生沉穩的樣子,還是跟著抬起了腳。王屠戶第一個用力跺下,“咚”的一聲,震得他腳底板發麻,卻見地縫裏的煞氣猛地往下一縮。其他人見狀也跟著跺,腳步聲從雜亂到整齊,“咚咚咚”的聲響在村裏回蕩,竟和地麵的震顫漸漸合了拍。
最妙的是,李長生讓阿木把麻繩係在石碾子上,幾個人推著石碾子在曬穀場轉圈。石碾子沉重的身軀壓過地麵,把震顫的力道一點點壓實,碾過的地方,竹席不再滑動,陶罐也不晃了。碾子上沾著的糯米和草木灰,隨著滾動撒在地上,形成一道淡淡的白痕,像給地脈係了條腰帶。
“加把勁!跟著節奏跺!”李長生的聲音混在腳步聲裏,格外有力。他的每一腳都落在地脈的關鍵節點上——老槐樹的主根處、古井的邊緣、曬穀場的石基下,這些地方是青石村地脈最旺的竅穴,跺腳的力道順著竅穴往下傳,像給地脈“順氣”。
地底突然傳來一聲沉悶的轟鳴,不是崩塌的巨響,是像歎息般的釋放聲。古井裏的漩渦漸漸平息,青黑色褪去,井水重新變得清澈;地縫裏的煞氣被糯米和草木灰徹底壓住,裂縫開始緩慢合攏,露出的泥土竟泛著濕潤的光澤,不再焦黑。
“不抖了!地不抖了!”村民們停下腳,驚喜地發現地麵的震顫消失了,曬穀場的竹席安安穩穩,牆角的陶罐也靜悄悄的。老槐樹的葉子重新舒展,在陽光下綠得發亮,像是剛喝飽了水。
玄誠子看著這一幕,眼睛瞪得溜圓。沒有驚天動地的法術,沒有金光閃閃的法寶,就靠幾腳跺地、一把糯米、一個石碾子,竟穩住了連仙師都束手無策的地脈動蕩。他蹲在地上,耳朵貼著地麵聽,地底的聲音平穩悠長,像沉睡的呼吸,再沒有之前的急促。
“這……這就是‘跺腳穩坤定江山’?”玄誠子喃喃自語,突然明白了古籍裏的深意——所謂的“江山”,不在仙庭樓閣,而在這一寸寸踏實的土地,在這一雙雙踩穩大地的腳。
李長生走到古井邊,看著清澈的井水,彎腰掬起一捧。井水帶著涼意,卻沁人心脾,喝下去連心底的慌亂都散了。“地脈就像人的脊梁,得挺直了,踩穩了,才撐得住事。”他把井水灑在老槐樹根上,“硬抗不行,得順著它的性子,給它力氣,它就給你安穩。”
阿木學著師父的樣子,往地縫合攏處撒了把糯米,笑著說:“師父,原來跺腳也能降妖啊!比我的木陀螺還厲害!”
村民們也笑起來,開始收拾被震顫弄亂的院子,推石碾子的後生哼起了小調,曬穀場的竹席上,穀粒在陽光下泛著金光,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隻有老槐樹下那圈淡淡的腳印,和古井邊濕潤的泥土,記得這場用雙腳和人心穩住的地脈。
遠處的東荒,地脈崩塌的轟鳴還在繼續,但青石村的土地已恢複了平靜。李長生站在村口,望著西邊漸漸散去的煞氣雲,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安穩,歸墟的威脅還在。但他看著腳下踏實的土地,看著村民們忙碌的身影,突然覺得“定江山”從不是什麽宏大的誓言,不過是守好每一寸土地,踩穩每一步路,讓日子能在安穩的大地上繼續過下去。
夕陽西下,地麵再無震顫,老槐樹的影子拉得很長,蓋住了曾經開裂的地縫。李長生的腳印印在泥土裏,和村民們的腳印疊在一起,堅實而溫暖。這一跺,跺穩了青石村的地脈;這一步,也踩實了對抗歸墟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