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峪的霧是從後半夜開始濃的。起初隻是貼地的一層薄紗,沾在剛出苗的麥田裏,像給嫩苗裹了層灰棉被。可天快亮時,霧突然變了色,從白轉灰,再從灰轉成死土般的褐,濃得化不開,連五尺外的老槐樹都隻剩個模糊的影子,樹影在霧裏晃悠,活像個舉著鐮刀的鬼影。
李長生蹲在井台邊,看著桶裏的水發愣。井水昨天還清得能照見人,今兒卻渾得像攪了黃泥,水麵漂著層油亮的膜,用樹枝一挑,膜破的地方竟滲出絲絲黑氣,散發出墳頭土的腥氣。
“長生哥,這霧邪性得很!”村東頭的王老五扛著鋤頭跑過來,褲腳沾著的霧水竟在冒煙,“我家二畝麥子,剛出頭的苗全蔫了,葉尖黑得跟火燒過似的!”他說著掀開衣襟,肚皮上赫然印著個淡褐色的掌印,是昨晚起夜時被霧裏的東西拍了一把,此刻那掌印正往肉裏陷,邊緣的皮膚都發了灰。
玄誠子從祠堂方向走來,道袍的下擺濕了半截,濕處同樣泛著灰褐,他手裏的羅盤指針歪歪扭扭地轉,針身裹著層黏糊糊的霧,像被膠水粘住:“是‘枯魂霧’,專吸活物的生機。你看那霧裏的影子——”他指向霧濃處,果然有無數模糊的人形在蠕動,輪廓和村裏過世的老人有些像,“是葬在北山的枯骨起了邪心,借著連陰雨聚成了這霧,要把桑田的生機全吸幹淨,好讓它們借活氣還陽。”
說話間,霧裏傳來“哢吧”聲。是村西頭的老磨坊,磨盤轉動的聲響突然停了,緊接著是張老漢的慘叫。眾人衝過去時,隻見張老漢癱在磨盤旁,原本黝黑的臉此刻灰敗如紙,手裏的磨杆掉在地上,杆頭沾的霧水正往木頭裏滲,好端端的硬木竟像被蟲蛀過,變得酥鬆不堪。磨坊的石磨上,剛磨的麥粒堆裏,竟摻著些灰白色的骨渣,和麥粒滾在一起,分不清誰是誰。
“邪咒鎖了地脈!”玄誠子甩出黃符,符紙剛觸到霧就軟塌塌地垂下來,被霧水浸得發皺,上麵的朱砂符文像被墨染過,漸漸變成褐色,“這霧裏裹著‘葬土咒’,普通符咒鎮不住,越用靈力,它吸得越凶!”
李長生沒管這些,他盯著磨坊牆角堆著的石灰袋——那是村裏準備修豬圈用的,袋口沒紮緊,露出些白花花的粉。他又看了看張老漢家灶台邊的草木灰,灰堆裏還埋著半截沒燒透的玉米芯,冒著絲絲熱氣。
“王老五,把那袋石灰扛來。”他脫下沾霧的布鞋,往鞋底吐了口唾沫,“再去各家灶膛扒點草木灰,越多越好。”
王老五雖不解,還是照做了。李長生抓過一把石灰,猛地往磨盤上撒。石灰遇著霧水,“滋滋”冒起白煙,那些混在麥粒裏的骨渣竟像被燙到,蜷縮成細小的顆粒,黑褐色的霧在石灰周圍退開寸許,露出片清明的地。
“這……這就行?”張老漢緩過點勁,看著自己肚皮上的掌印,灰褐的顏色竟淡了些,“玄道長的符都沒用……”
“符太幹淨,缺了點煙火氣。”李長生抓起把草木灰,混著石灰往麥田裏撒,動作像撒化肥般熟練,“這霧是墳裏的土氣變的,就得用地裏的灰、灶裏的火來克。你看那蔫了的苗——”
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看,被草木灰撒過的麥苗,葉尖的黑竟在慢慢褪去,冒出點嫩黃的芽尖,像被叫醒的瞌睡蟲。更奇的是,那些霧裏的人形影子,一靠近撒了灰的地方就劇烈扭動,仿佛被什麽東西灼著,很快縮成團,消散在霧裏。
玄誠子看著石灰袋上印的“農業用”三個字,突然苦笑:“我倒是忘了,葬土生於地,終究怕這養地的東西。”他試著將手裏的符咒往草木灰裏蘸了蘸,原本發皺的符紙竟重新挺括起來,朱砂符文也亮了些。
霧最濃的地方在村南的老井。井口像個倒扣的黑碗,霧從井裏往外湧,井繩垂下去的部分,已經變得像枯藤般幹硬,上麵還纏著幾縷灰黑色的發絲,細看竟在蠕動。
李長生把半袋石灰全倒在井邊,又讓人抬來三筐草木灰,圍著井口撒了個圈。石灰遇霧騰起的白煙越來越濃,井裏傳來“咕嘟咕嘟”的聲響,像有什麽東西在翻滾。他抓起井邊的打水瓢,舀了瓢混著草木灰的泥水,猛地往井裏潑——
“嗷!”
一聲非人的尖嘯從井裏炸開,霧突然劇烈翻騰,濃得像要凝固成塊。但那圈石灰草木灰組成的屏障卻紋絲不動,白霧撞上去就散,黑灰碰著就化,井裏湧出來的霧漸漸淡了,露出濕漉漉的井壁,壁上沾著的不是青苔,是些指甲蓋大小的鱗片,遇著灰就簌簌往下掉。
“三奶奶說過,”李長生用瓢底刮著井沿的黑垢,“地要養,不能隻種不肥。這霧吸了桑田的氣,就像地裏長了蟲,得用石灰除,用草木灰補,才能把氣養回來。”
太陽升到一竿子高時,霧終於開始散了。露出的麥田裏,撒過灰的地方一片嫩黃,沒撒到的角落仍留著幾塊焦黑,像補丁。王老五摸著肚皮上幾乎看不見的掌印,突然想起昨兒霧剛起時,他看見自家祖墳的方向,有團黑霧順著田埂往村裏爬,爬過的地方,野草全枯成了灰。
李長生把剩下的石灰和草木灰分發給村民:“撒在自家菜窖口、井台邊,晚上別出門。這霧沒散盡,隻是暫時怕了這灰。”他扛起鋤頭往村外走,要去北山看看——那裏的墳頭,怕是有什麽東西要爬出來了。
霧散後的桑田,泥土裏滲出點淡淡的腥氣,不是腐臭,是那種剛翻過的田土味,混著草木灰的暖香。玄誠子望著李長生的背影,突然覺得這桑田峪的土,比任何符咒都可靠——它能種出莊稼,也能鎮住邪祟,隻要人還在,還侍弄著這片地,再凶的咒,也鎖不住這人間的煙火。
李長生蹲在井台邊,看著桶裏的水發愣。井水昨天還清得能照見人,今兒卻渾得像攪了黃泥,水麵漂著層油亮的膜,用樹枝一挑,膜破的地方竟滲出絲絲黑氣,散發出墳頭土的腥氣。
“長生哥,這霧邪性得很!”村東頭的王老五扛著鋤頭跑過來,褲腳沾著的霧水竟在冒煙,“我家二畝麥子,剛出頭的苗全蔫了,葉尖黑得跟火燒過似的!”他說著掀開衣襟,肚皮上赫然印著個淡褐色的掌印,是昨晚起夜時被霧裏的東西拍了一把,此刻那掌印正往肉裏陷,邊緣的皮膚都發了灰。
玄誠子從祠堂方向走來,道袍的下擺濕了半截,濕處同樣泛著灰褐,他手裏的羅盤指針歪歪扭扭地轉,針身裹著層黏糊糊的霧,像被膠水粘住:“是‘枯魂霧’,專吸活物的生機。你看那霧裏的影子——”他指向霧濃處,果然有無數模糊的人形在蠕動,輪廓和村裏過世的老人有些像,“是葬在北山的枯骨起了邪心,借著連陰雨聚成了這霧,要把桑田的生機全吸幹淨,好讓它們借活氣還陽。”
說話間,霧裏傳來“哢吧”聲。是村西頭的老磨坊,磨盤轉動的聲響突然停了,緊接著是張老漢的慘叫。眾人衝過去時,隻見張老漢癱在磨盤旁,原本黝黑的臉此刻灰敗如紙,手裏的磨杆掉在地上,杆頭沾的霧水正往木頭裏滲,好端端的硬木竟像被蟲蛀過,變得酥鬆不堪。磨坊的石磨上,剛磨的麥粒堆裏,竟摻著些灰白色的骨渣,和麥粒滾在一起,分不清誰是誰。
“邪咒鎖了地脈!”玄誠子甩出黃符,符紙剛觸到霧就軟塌塌地垂下來,被霧水浸得發皺,上麵的朱砂符文像被墨染過,漸漸變成褐色,“這霧裏裹著‘葬土咒’,普通符咒鎮不住,越用靈力,它吸得越凶!”
李長生沒管這些,他盯著磨坊牆角堆著的石灰袋——那是村裏準備修豬圈用的,袋口沒紮緊,露出些白花花的粉。他又看了看張老漢家灶台邊的草木灰,灰堆裏還埋著半截沒燒透的玉米芯,冒著絲絲熱氣。
“王老五,把那袋石灰扛來。”他脫下沾霧的布鞋,往鞋底吐了口唾沫,“再去各家灶膛扒點草木灰,越多越好。”
王老五雖不解,還是照做了。李長生抓過一把石灰,猛地往磨盤上撒。石灰遇著霧水,“滋滋”冒起白煙,那些混在麥粒裏的骨渣竟像被燙到,蜷縮成細小的顆粒,黑褐色的霧在石灰周圍退開寸許,露出片清明的地。
“這……這就行?”張老漢緩過點勁,看著自己肚皮上的掌印,灰褐的顏色竟淡了些,“玄道長的符都沒用……”
“符太幹淨,缺了點煙火氣。”李長生抓起把草木灰,混著石灰往麥田裏撒,動作像撒化肥般熟練,“這霧是墳裏的土氣變的,就得用地裏的灰、灶裏的火來克。你看那蔫了的苗——”
眾人順著他指的方向看,被草木灰撒過的麥苗,葉尖的黑竟在慢慢褪去,冒出點嫩黃的芽尖,像被叫醒的瞌睡蟲。更奇的是,那些霧裏的人形影子,一靠近撒了灰的地方就劇烈扭動,仿佛被什麽東西灼著,很快縮成團,消散在霧裏。
玄誠子看著石灰袋上印的“農業用”三個字,突然苦笑:“我倒是忘了,葬土生於地,終究怕這養地的東西。”他試著將手裏的符咒往草木灰裏蘸了蘸,原本發皺的符紙竟重新挺括起來,朱砂符文也亮了些。
霧最濃的地方在村南的老井。井口像個倒扣的黑碗,霧從井裏往外湧,井繩垂下去的部分,已經變得像枯藤般幹硬,上麵還纏著幾縷灰黑色的發絲,細看竟在蠕動。
李長生把半袋石灰全倒在井邊,又讓人抬來三筐草木灰,圍著井口撒了個圈。石灰遇霧騰起的白煙越來越濃,井裏傳來“咕嘟咕嘟”的聲響,像有什麽東西在翻滾。他抓起井邊的打水瓢,舀了瓢混著草木灰的泥水,猛地往井裏潑——
“嗷!”
一聲非人的尖嘯從井裏炸開,霧突然劇烈翻騰,濃得像要凝固成塊。但那圈石灰草木灰組成的屏障卻紋絲不動,白霧撞上去就散,黑灰碰著就化,井裏湧出來的霧漸漸淡了,露出濕漉漉的井壁,壁上沾著的不是青苔,是些指甲蓋大小的鱗片,遇著灰就簌簌往下掉。
“三奶奶說過,”李長生用瓢底刮著井沿的黑垢,“地要養,不能隻種不肥。這霧吸了桑田的氣,就像地裏長了蟲,得用石灰除,用草木灰補,才能把氣養回來。”
太陽升到一竿子高時,霧終於開始散了。露出的麥田裏,撒過灰的地方一片嫩黃,沒撒到的角落仍留著幾塊焦黑,像補丁。王老五摸著肚皮上幾乎看不見的掌印,突然想起昨兒霧剛起時,他看見自家祖墳的方向,有團黑霧順著田埂往村裏爬,爬過的地方,野草全枯成了灰。
李長生把剩下的石灰和草木灰分發給村民:“撒在自家菜窖口、井台邊,晚上別出門。這霧沒散盡,隻是暫時怕了這灰。”他扛起鋤頭往村外走,要去北山看看——那裏的墳頭,怕是有什麽東西要爬出來了。
霧散後的桑田,泥土裏滲出點淡淡的腥氣,不是腐臭,是那種剛翻過的田土味,混著草木灰的暖香。玄誠子望著李長生的背影,突然覺得這桑田峪的土,比任何符咒都可靠——它能種出莊稼,也能鎮住邪祟,隻要人還在,還侍弄著這片地,再凶的咒,也鎖不住這人間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