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道裏的艾草蒼術香還沒散盡,考古隊推開最後一道石門時,一股腥甜的寒氣撲麵而來。密室地麵上積著半尺深的墨綠色液體,像融化的翡翠,卻泛著詭異的油光——這是“腐骨水”。隊員們穿著的防化服剛踏入液體,褲腳就發出“滋滋”的聲響,特製的高分子材料竟像遇了強酸般融化,露出的皮膚接觸到液體,瞬間泛起水泡,水泡破裂處滲出黑血,連玄誠子的護體靈光都被腐蝕出細密的孔洞,道袍下擺化作縷縷青煙。
“是‘化骨咒’浸過的屍髓水!”玄誠子急退三步,羅盤指針在“蝕”位劇烈震顫,指針邊緣已被腐蝕出缺口,“這水是百具殉葬者的骨髓煉化的,專蝕‘死物’——防化服、法器、甚至石頭,隻要沒有‘活氣’,碰著就化!你退得越急,它追得越緊,像有生命般順著鞋印爬;你用法力擋,它會順著靈力鑽進經脈,把你的骨頭化成水;你想飛過去,頂上的石鍾乳會滴下更濃的腐骨水,形成天羅地網!”
話音未落,之前被屍毒纏過的中年隊員突然栽倒在腐骨水裏。他的防化服已融化到大腿,露出的皮肉接觸到液體,竟像冰遇熱水般迅速消融,露出森白的腿骨,骨頭上瞬間覆蓋上墨綠色的薄膜,發出“哢哢”的脆響,顯然正在被腐蝕。他死死抓著密室邊緣的石階,指甲縫裏滲出的血珠滴在水裏,竟被瞬間吞噬,連點紅痕都沒留下。
“這水蝕的是‘無生氣之物’!”玄誠子祭出“鎮嶽印”想墊在隊員腳下,印剛觸到水麵就化作一灘銅水,“防化服看著結實,卻沒半點活氣,正好成了腐骨水的養料!防護本是‘隔’,現在成了‘引’,越厚的防護,化得越快!”
李長生的目光落在隊員懷裏的布偶上——那是個用舊毛衣改的小熊,毛線起了球,眼睛是兩顆黑豆,卻是隊員小時候摔斷腿時,太奶奶一針一線織的,熊肚子裏還塞著點曬幹的陳皮,說“聞著舒坦”。他突然想起三奶奶總穿著件打滿補丁的粗布圍裙,做飯時濺上熱油不慌,灑上石灰不怕,說“布吸了人氣,帶著活勁,比啥油皮布都經造”。
他從背包裏掏出個藍布包袱,解開時露出件洗得發白的粗布圍裙——圍裙是家織布做的,打了七個補丁,每個補丁的布料都不一樣,有染過靛藍的,有繡過碎花的,最顯眼的是腰間那塊厚布,沾著淡淡的桐油味,是三奶奶炸油條時特意縫上的“防油層”;裙角繡著個歪歪扭扭的“生”字,針腳裏還卡著點麵粉,散發著柴火熏過的暖香混著皂角的清冽,顯然是她用了一輩子的物件。
“衣服太死,不透氣,水才鑽得歡。”李長生提著圍裙的係帶,對著那掙紮的中年隊員輕聲道,“三奶奶說‘布沾了人氣,就有了活勁,油不浸,堿不爛’,她那件圍裙,擋過滾油,攔過石灰,洗了百遍,布眼裏都藏著灶膛的暖。”
就在隊員的腿骨即將被腐骨水徹底腐蝕的刹那,李長生將圍裙鋪在水麵上,像搭了塊臨時的布橋。
詭異的一幕發生了——那粗陋的家織布剛接觸到墨綠色的液體,水麵竟像被凍住般瞬間平靜,腐骨水不再冒泡,圍裙的布麵非但沒融化,反而像海綿般輕輕吸附著液體,接觸到圍裙的墨綠迅速褪去,變成清澈的水珠,順著布紋往下滴,滴在石階上,竟長出細小的青苔。
“這圍裙…吸的是‘腐’,養的是‘生’?”玄誠子愣住了,看著圍裙上的補丁,那塊沾著桐油的厚布接觸到腐骨水,竟泛出淡淡的金光,像有無數細微的生命在布紋裏跳動。
李長生沒說話,隻是扶著中年隊員踩上圍裙。他的動作很穩,像三奶奶踩著灶台邊的濕布摘菜那樣,每一步都讓布麵均勻受力。隊員的腳剛踏上圍裙,腿骨上的墨綠薄膜就“簌簌”脫落,露出的骨頭上竟滲出淡淡的血絲,消融的皮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凝聚,比之前更顯結實。
“三奶奶的圍裙,不是靠‘防’,是靠‘生’。”李長生一邊鋪著圍裙往密室深處走,一邊慢悠悠地說,“她用圍裙包剛出鍋的饅頭,布麵燙得冒煙也不焦,說‘布帶著熱氣,跟饅頭是一夥的’;她用圍裙裹受傷的野狗,血漬滲進去,狗的傷口好得更快,說‘人氣養布,布再養氣,生生不息’;有次山洪衝了柴房,她用圍裙堵缺口,布吸飽了水,反而更結實,說‘水再凶,也怕有根的東西’。”
隨著他的話,圍裙的布紋裏滲出點淡淡的棉絮,那是家織布特有的韌勁,被三奶奶的手溫焐得活泛;補丁上的靛藍染料泛著微光,那是她怕褪色,用艾草汁固過色的痕跡,帶著草木的生機;“生”字繡紋在水麵上亮起,像一顆跳動的心髒,讓那些腐蝕性的液體遇到布麵,就像找到了歸宿,紛紛褪去凶性,化作滋養青苔的清水。
其他隊員踩著圍裙鋪成的路,防化服融化的地方不再疼痛,露出的皮膚接觸到圍裙的邊角,竟泛起健康的紅暈。密室頂部的石鍾乳滴下的腐骨水,落在圍裙上,也化作清水,順著布紋往密室中央流去,在那裏匯成個小小的水窪,水窪裏浮出塊玉玨,上麵刻著的“化”字,與之前的“鎮”“歸”“影”“心”“腐”拚在一起,組成“鎮歸影心腐化”的短句,玉玨邊緣還纏著幾根與圍裙相同的家織布線,顯然是被同樣的“生機”封印過。
中年隊員摸著重新長好的腿,突然想起太奶奶織小熊時說的話:“針腳裏藏著念想,念想就是活氣,啥邪物都怕這個。”他把懷裏的布偶放在圍裙上,小熊身上的陳皮香與圍裙的暖香交融,竟在周圍形成個淡金色的護罩,腐骨水一靠近就化作水汽。
李長生走到密室中央,發現圍裙的一個補丁被腐骨水浸得有些鬆,嘟囔道:“布還是薄了點,回頭找塊老粗布,摻點麻線,再用桐油多刷兩遍,三奶奶說‘油浸透了,生勁才足,能擋得住千般蝕’。”
玄誠子盯著玉玨上的短句,突然明白:從碳測儀引怨到腐骨水被布化解,這一路的“煞”與“毒”,都在訴說同一個真相——所謂“鎮心之物”,從不是冰冷的法器,而是三奶奶的圍裙、燈、布所承載的“人間生機”。這種生機不是對抗,而是包容,是讓煞氣找到歸宿,讓邪毒化作滋養,正如三奶奶說的“生生不息”。
隊員們踩著圍裙走出密室時,發現腐骨水已徹底化作清水,水裏遊著細小的魚,是從石縫裏鑽出來的,顯然是被“生機”引來的活物。
李長生疊好圍裙放進背包,指尖傳來熟悉的暖。他知道,那“鎮歸影心腐化”的短句,還差最後一個字——或許是“生”,或許是“和”,但無論是什麽,都藏在這些沾著人氣的舊物裏,藏在那句“生生不息”裏。
圍裙上的“生”字在背包裏微微發亮,像在說:別急,有活氣的地方,就沒有化不掉的蝕;有人氣的地方,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是‘化骨咒’浸過的屍髓水!”玄誠子急退三步,羅盤指針在“蝕”位劇烈震顫,指針邊緣已被腐蝕出缺口,“這水是百具殉葬者的骨髓煉化的,專蝕‘死物’——防化服、法器、甚至石頭,隻要沒有‘活氣’,碰著就化!你退得越急,它追得越緊,像有生命般順著鞋印爬;你用法力擋,它會順著靈力鑽進經脈,把你的骨頭化成水;你想飛過去,頂上的石鍾乳會滴下更濃的腐骨水,形成天羅地網!”
話音未落,之前被屍毒纏過的中年隊員突然栽倒在腐骨水裏。他的防化服已融化到大腿,露出的皮肉接觸到液體,竟像冰遇熱水般迅速消融,露出森白的腿骨,骨頭上瞬間覆蓋上墨綠色的薄膜,發出“哢哢”的脆響,顯然正在被腐蝕。他死死抓著密室邊緣的石階,指甲縫裏滲出的血珠滴在水裏,竟被瞬間吞噬,連點紅痕都沒留下。
“這水蝕的是‘無生氣之物’!”玄誠子祭出“鎮嶽印”想墊在隊員腳下,印剛觸到水麵就化作一灘銅水,“防化服看著結實,卻沒半點活氣,正好成了腐骨水的養料!防護本是‘隔’,現在成了‘引’,越厚的防護,化得越快!”
李長生的目光落在隊員懷裏的布偶上——那是個用舊毛衣改的小熊,毛線起了球,眼睛是兩顆黑豆,卻是隊員小時候摔斷腿時,太奶奶一針一線織的,熊肚子裏還塞著點曬幹的陳皮,說“聞著舒坦”。他突然想起三奶奶總穿著件打滿補丁的粗布圍裙,做飯時濺上熱油不慌,灑上石灰不怕,說“布吸了人氣,帶著活勁,比啥油皮布都經造”。
他從背包裏掏出個藍布包袱,解開時露出件洗得發白的粗布圍裙——圍裙是家織布做的,打了七個補丁,每個補丁的布料都不一樣,有染過靛藍的,有繡過碎花的,最顯眼的是腰間那塊厚布,沾著淡淡的桐油味,是三奶奶炸油條時特意縫上的“防油層”;裙角繡著個歪歪扭扭的“生”字,針腳裏還卡著點麵粉,散發著柴火熏過的暖香混著皂角的清冽,顯然是她用了一輩子的物件。
“衣服太死,不透氣,水才鑽得歡。”李長生提著圍裙的係帶,對著那掙紮的中年隊員輕聲道,“三奶奶說‘布沾了人氣,就有了活勁,油不浸,堿不爛’,她那件圍裙,擋過滾油,攔過石灰,洗了百遍,布眼裏都藏著灶膛的暖。”
就在隊員的腿骨即將被腐骨水徹底腐蝕的刹那,李長生將圍裙鋪在水麵上,像搭了塊臨時的布橋。
詭異的一幕發生了——那粗陋的家織布剛接觸到墨綠色的液體,水麵竟像被凍住般瞬間平靜,腐骨水不再冒泡,圍裙的布麵非但沒融化,反而像海綿般輕輕吸附著液體,接觸到圍裙的墨綠迅速褪去,變成清澈的水珠,順著布紋往下滴,滴在石階上,竟長出細小的青苔。
“這圍裙…吸的是‘腐’,養的是‘生’?”玄誠子愣住了,看著圍裙上的補丁,那塊沾著桐油的厚布接觸到腐骨水,竟泛出淡淡的金光,像有無數細微的生命在布紋裏跳動。
李長生沒說話,隻是扶著中年隊員踩上圍裙。他的動作很穩,像三奶奶踩著灶台邊的濕布摘菜那樣,每一步都讓布麵均勻受力。隊員的腳剛踏上圍裙,腿骨上的墨綠薄膜就“簌簌”脫落,露出的骨頭上竟滲出淡淡的血絲,消融的皮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凝聚,比之前更顯結實。
“三奶奶的圍裙,不是靠‘防’,是靠‘生’。”李長生一邊鋪著圍裙往密室深處走,一邊慢悠悠地說,“她用圍裙包剛出鍋的饅頭,布麵燙得冒煙也不焦,說‘布帶著熱氣,跟饅頭是一夥的’;她用圍裙裹受傷的野狗,血漬滲進去,狗的傷口好得更快,說‘人氣養布,布再養氣,生生不息’;有次山洪衝了柴房,她用圍裙堵缺口,布吸飽了水,反而更結實,說‘水再凶,也怕有根的東西’。”
隨著他的話,圍裙的布紋裏滲出點淡淡的棉絮,那是家織布特有的韌勁,被三奶奶的手溫焐得活泛;補丁上的靛藍染料泛著微光,那是她怕褪色,用艾草汁固過色的痕跡,帶著草木的生機;“生”字繡紋在水麵上亮起,像一顆跳動的心髒,讓那些腐蝕性的液體遇到布麵,就像找到了歸宿,紛紛褪去凶性,化作滋養青苔的清水。
其他隊員踩著圍裙鋪成的路,防化服融化的地方不再疼痛,露出的皮膚接觸到圍裙的邊角,竟泛起健康的紅暈。密室頂部的石鍾乳滴下的腐骨水,落在圍裙上,也化作清水,順著布紋往密室中央流去,在那裏匯成個小小的水窪,水窪裏浮出塊玉玨,上麵刻著的“化”字,與之前的“鎮”“歸”“影”“心”“腐”拚在一起,組成“鎮歸影心腐化”的短句,玉玨邊緣還纏著幾根與圍裙相同的家織布線,顯然是被同樣的“生機”封印過。
中年隊員摸著重新長好的腿,突然想起太奶奶織小熊時說的話:“針腳裏藏著念想,念想就是活氣,啥邪物都怕這個。”他把懷裏的布偶放在圍裙上,小熊身上的陳皮香與圍裙的暖香交融,竟在周圍形成個淡金色的護罩,腐骨水一靠近就化作水汽。
李長生走到密室中央,發現圍裙的一個補丁被腐骨水浸得有些鬆,嘟囔道:“布還是薄了點,回頭找塊老粗布,摻點麻線,再用桐油多刷兩遍,三奶奶說‘油浸透了,生勁才足,能擋得住千般蝕’。”
玄誠子盯著玉玨上的短句,突然明白:從碳測儀引怨到腐骨水被布化解,這一路的“煞”與“毒”,都在訴說同一個真相——所謂“鎮心之物”,從不是冰冷的法器,而是三奶奶的圍裙、燈、布所承載的“人間生機”。這種生機不是對抗,而是包容,是讓煞氣找到歸宿,讓邪毒化作滋養,正如三奶奶說的“生生不息”。
隊員們踩著圍裙走出密室時,發現腐骨水已徹底化作清水,水裏遊著細小的魚,是從石縫裏鑽出來的,顯然是被“生機”引來的活物。
李長生疊好圍裙放進背包,指尖傳來熟悉的暖。他知道,那“鎮歸影心腐化”的短句,還差最後一個字——或許是“生”,或許是“和”,但無論是什麽,都藏在這些沾著人氣的舊物裏,藏在那句“生生不息”裏。
圍裙上的“生”字在背包裏微微發亮,像在說:別急,有活氣的地方,就沒有化不掉的蝕;有人氣的地方,就沒有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