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錢鋪就黃泉路的金粉還未散盡,前方突然出現一座陰森的石殿。殿中央擺著張黑石案,案上攤著本泛黃的書卷,書頁上的字跡時而鮮紅如血,時而漆黑如墨,正是記載生死的“輪回簿”。案後坐著個麵白無須的判官虛影,手裏握著支紫毫筆——筆杆纏著發黑的鎖鏈,筆尖滴著墨綠色的墨汁,每在簿上添一筆,殿外就傳來一聲冤魂的慘叫,顯然這判官筆被“枉法咒”纏了,寫的不是公正判詞,是顛倒黑白的冤狀。
“是…是被汙染的判官筆!”玄誠子盯著那支滴墨的筆,聲音發緊,“輪回簿本是鐵麵無私的生死賬,判官筆該辨善惡、定輪回,可這筆被貪念蝕了心,把善魂判入地獄,把惡魂送上天堂!筆尖的墨是‘冤魂血’,寫下去就會在魂體上刻下‘罪印’,永世不得翻案;你想奪筆,鎖鏈就會纏上你的魂魄,把你也寫成‘十惡不赦’!”
話音未落,一個捧著家書的書生魂影飄進石殿,他生前救過三個落水孩童,本該入輪回投個好胎。可判官虛影拿起筆,蘸了蘸墨,竟在他的名字下寫了“虐殺生靈”四字!書生魂影瞬間慘叫起來,魂體上浮現出鎖鏈狀的血印,被無形的力量往殿外的“地獄口”拖去,他手裏的家書“嘩啦”散開,紙頁上的字跡全變成了血字,控訴著莫須有的罪名。
一個修士祭出“辨冤鏡”,想照出判官筆的邪祟,鏡麵剛映出筆影,就被墨汁濺中,“哢嚓”裂開,鏡中竟浮現出修士自己“濫殺無辜”的假賬,修士頓時心神大亂,魂魄像被重錘擊中,差點栽倒在地。玄誠子掏出“公正印”,想蓋在輪回簿上糾正錯判,印剛觸到書頁,就被簿上的黑字纏住,印上的“公正”二字迅速褪色,變成“枉法”,玄誠子隻覺一股寒意鑽進識海,仿佛自己也成了徇私枉法之徒。
“這筆寫的是‘心證’,你越急著辯白,它寫的假賬就越真!”玄誠子看著書生魂影即將被拖進地獄口,眼眶發紅,“它把‘善’扭曲成‘惡’,把‘冤’寫成‘該’,連天地規則都能篡改,我們根本沒法證清白!”
石殿裏的冤魂越來越多,有的捧著救人的憑證,卻被寫成“殺人凶器”;有的帶著鄉鄰的感謝信,卻被墨汁染成“認罪書”。判官虛影的筆越寫越快,嘴角咧開詭異的笑,鎖鏈在筆杆上“簌簌”作響,像在為每筆冤判喝彩。那書生魂影的魂體已經半透明,家書徹底化作灰燼,眼看就要被拖入萬劫不複之地。
就在書生的指尖即將觸到地獄口的刹那——
“記賬得憑良心,哪能瞎寫?俺們村的賬房先生算錯了賬,都得用紅紙包個元寶賠罪,圖個心裏踏實。”
李長生的聲音從石殿門口傳來,帶著點過年包元寶的熟稔。
他不知何時提著個…竹編的小筐!筐裏裝著些紙糊的元寶,有的是糙黃紙折的,邊角歪歪扭扭;有的是金箔紙糊的,金粉掉了大半,露出底下的草紙;最顯眼的是個孩童巴掌大的小元寶,上麵畫著歪歪扭扭的笑臉,顯然是村裏娃子跟著大人學折的,筐底還墊著張褪色的紅紙,散發著漿糊和金粉混合的甜香。
他從筐裏拿出一個最大的黃紙元寶,走到黑石案前,看著輪回簿上的血字,又望了望筆尖的墨汁,慢悠悠道:“俺爹說,人這輩子,欠了的得還,受了冤的得昭雪,不然閻王爺都睡不安穩。”
說話間,他沒把元寶遞給判官虛影,反而掏出火折子,“噗”地一聲點燃了元寶。黃紙在火焰中卷曲,卻沒化作黑灰,反而飄出金色的煙氣,煙氣繞著判官筆轉了三圈,筆杆上的鎖鏈突然“嗡”地一顫,墨綠色的墨汁竟凝固了片刻,不再滴落。
判官虛影猛地抬頭,空洞的眼眶裏射出凶光,揮筆就往李長生的名字上劃去,想寫“擾亂陰司”四字。可筆尖剛碰到紙頁,金色的煙氣就纏了上去,墨汁“滋”地冒起白煙,寫下去的字竟自動褪了色,像被清水洗過般幹淨。
“這元寶裏裹著俺們村王大爺的念想。”李長生又點燃...
最後一個畫著笑臉的小元寶燃盡時,石殿穹頂突然裂開道縫隙,漏下一縷極淡的天光,正好落在輪回簿上。原本泛黃的書頁“嘩啦啦”自動翻卷,那些被篡改的字跡在天光中發出刺啦的聲響,像被太陽曬化的雪,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朱砂小字——那才是真正的判詞:誰救了人,誰行了善,誰雖有過卻能補,誰作惡卻偽裝,一筆一劃,鐵證如山。
判官虛影握著瑩白筆尖的手,突然開始不受控製地顫抖。他空洞的眼眶裏,竟緩緩滲出兩行墨色的淚,滴在輪回簿上,暈開一片清潤的水痕。被血字誣陷的魂影們,身上的罪印像被這墨淚洗過般,層層剝落,露出原本幹淨的魂體。那個被寫成“虐殺生靈”的書生,家書的灰燼重新凝聚成完整的紙頁,上麵孩童們的感謝字跡,清晰得能看清墨香。
“是…是判官的‘本心淚’!”玄誠子失聲驚呼,“這淚能洗去邪咒,顯露天道!”
李長生蹲在石案旁,正用手指撚起元寶燃盡的金灰,往石縫裏抹:“俺們村燒完紙,都得把灰埋進土裏,說這是‘接地氣’,不然念想飄得太高,閻王爺收不著。”
話音剛落,判官筆突然從虛影手中掙脫,“啪嗒”落在輪回簿上。筆尖在紙上自動遊走,開始瘋狂塗改之前的錯判:“草菅人命”被劃掉,改成“舍身救人,增壽三紀”;“殺人凶器”旁添了行小字:“此乃良藥,救活七命”;連那個被誣陷偷牛的王大爺的名字,都從“地獄名冊”裏被圈出來,旁邊注上“沉冤已雪,投牛倌家,續前緣”。
最驚人的是,筆杆上斷裂的鎖鏈,竟化作無數細小的金鏈,纏向那些真正作惡的魂影——有個披著善人皮囊、實則逼死佃戶的地主魂影,剛想躲,就被金鏈捆了個結實,輪回簿上自動浮現出他的罪狀,字字泣血,由“投富貴家”改成了“入畜生道,償債十世”。
判官虛影望著這一切,身體漸漸變得透明,最後化作一道白光,鑽進了判官筆的筆杆裏。筆杆上浮現出張模糊的人臉,對著李長生微微頷首,像是在道謝,又像是在致歉。
石殿外傳來冤魂們解脫的歡呼,那些被糾正判詞的魂影,排著隊走向輪回光,有的還回頭對著石殿深深鞠躬。書生魂影走過李長生身邊時,將家書遞過來:“先生若能見我那三個學生,告訴他們,我沒白救。”李長生接過家書,紙頁竟帶著人間的溫熱,他點點頭:“保管帶到。”
李長生把空竹筐倒扣在石案上,拍了拍上麵的金灰:“二丫折的元寶就是周正,連閻王爺都認。”他從懷裏掏出塊皺巴巴的糖,塞進筐底——那是村頭小孩塞給他的,說“給下麵的爺爺嚐嚐甜”。
玄誠子看著那支自動書寫的判官筆,突然問:“這些紙元寶…真的是賄賂?”
李長生扛起竹筐往殿外走,背影在天光裏晃晃悠悠:“哪算賄賂?就是給閻王爺遞個話——底下的人都看著呢,賬算錯了,得改。”
走出石殿時,恰逢一縷朝陽穿過雲層,照在輪回光上,映得那些排隊的魂影都泛著金邊。竹筐裏殘留的金粉被風吹起,像無數隻小手,推著魂影們往光裏走。玄誠子望著李長生的背影,突然懂了:這元寶從來賄的不是判官,是世道裏那點“不能讓好人受屈”的執拗。紙糊的元寶會化,但藏在裏麵的念想——王大爺盼昭雪的念,老母親替兒喊冤的淚,孩童不懂複雜卻信“好人有好報”的純——這些比真金還硬,能讓顛倒的黑白,重新站回該站的地方。
石殿裏,判官筆還在沙沙書寫,隻是這次,每筆都帶著暖意。輪回簿的最後一頁,不知何時多了行小字:“人間紙薄,情意千斤,可抵萬邪。”
“是…是被汙染的判官筆!”玄誠子盯著那支滴墨的筆,聲音發緊,“輪回簿本是鐵麵無私的生死賬,判官筆該辨善惡、定輪回,可這筆被貪念蝕了心,把善魂判入地獄,把惡魂送上天堂!筆尖的墨是‘冤魂血’,寫下去就會在魂體上刻下‘罪印’,永世不得翻案;你想奪筆,鎖鏈就會纏上你的魂魄,把你也寫成‘十惡不赦’!”
話音未落,一個捧著家書的書生魂影飄進石殿,他生前救過三個落水孩童,本該入輪回投個好胎。可判官虛影拿起筆,蘸了蘸墨,竟在他的名字下寫了“虐殺生靈”四字!書生魂影瞬間慘叫起來,魂體上浮現出鎖鏈狀的血印,被無形的力量往殿外的“地獄口”拖去,他手裏的家書“嘩啦”散開,紙頁上的字跡全變成了血字,控訴著莫須有的罪名。
一個修士祭出“辨冤鏡”,想照出判官筆的邪祟,鏡麵剛映出筆影,就被墨汁濺中,“哢嚓”裂開,鏡中竟浮現出修士自己“濫殺無辜”的假賬,修士頓時心神大亂,魂魄像被重錘擊中,差點栽倒在地。玄誠子掏出“公正印”,想蓋在輪回簿上糾正錯判,印剛觸到書頁,就被簿上的黑字纏住,印上的“公正”二字迅速褪色,變成“枉法”,玄誠子隻覺一股寒意鑽進識海,仿佛自己也成了徇私枉法之徒。
“這筆寫的是‘心證’,你越急著辯白,它寫的假賬就越真!”玄誠子看著書生魂影即將被拖進地獄口,眼眶發紅,“它把‘善’扭曲成‘惡’,把‘冤’寫成‘該’,連天地規則都能篡改,我們根本沒法證清白!”
石殿裏的冤魂越來越多,有的捧著救人的憑證,卻被寫成“殺人凶器”;有的帶著鄉鄰的感謝信,卻被墨汁染成“認罪書”。判官虛影的筆越寫越快,嘴角咧開詭異的笑,鎖鏈在筆杆上“簌簌”作響,像在為每筆冤判喝彩。那書生魂影的魂體已經半透明,家書徹底化作灰燼,眼看就要被拖入萬劫不複之地。
就在書生的指尖即將觸到地獄口的刹那——
“記賬得憑良心,哪能瞎寫?俺們村的賬房先生算錯了賬,都得用紅紙包個元寶賠罪,圖個心裏踏實。”
李長生的聲音從石殿門口傳來,帶著點過年包元寶的熟稔。
他不知何時提著個…竹編的小筐!筐裏裝著些紙糊的元寶,有的是糙黃紙折的,邊角歪歪扭扭;有的是金箔紙糊的,金粉掉了大半,露出底下的草紙;最顯眼的是個孩童巴掌大的小元寶,上麵畫著歪歪扭扭的笑臉,顯然是村裏娃子跟著大人學折的,筐底還墊著張褪色的紅紙,散發著漿糊和金粉混合的甜香。
他從筐裏拿出一個最大的黃紙元寶,走到黑石案前,看著輪回簿上的血字,又望了望筆尖的墨汁,慢悠悠道:“俺爹說,人這輩子,欠了的得還,受了冤的得昭雪,不然閻王爺都睡不安穩。”
說話間,他沒把元寶遞給判官虛影,反而掏出火折子,“噗”地一聲點燃了元寶。黃紙在火焰中卷曲,卻沒化作黑灰,反而飄出金色的煙氣,煙氣繞著判官筆轉了三圈,筆杆上的鎖鏈突然“嗡”地一顫,墨綠色的墨汁竟凝固了片刻,不再滴落。
判官虛影猛地抬頭,空洞的眼眶裏射出凶光,揮筆就往李長生的名字上劃去,想寫“擾亂陰司”四字。可筆尖剛碰到紙頁,金色的煙氣就纏了上去,墨汁“滋”地冒起白煙,寫下去的字竟自動褪了色,像被清水洗過般幹淨。
“這元寶裏裹著俺們村王大爺的念想。”李長生又點燃...
最後一個畫著笑臉的小元寶燃盡時,石殿穹頂突然裂開道縫隙,漏下一縷極淡的天光,正好落在輪回簿上。原本泛黃的書頁“嘩啦啦”自動翻卷,那些被篡改的字跡在天光中發出刺啦的聲響,像被太陽曬化的雪,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朱砂小字——那才是真正的判詞:誰救了人,誰行了善,誰雖有過卻能補,誰作惡卻偽裝,一筆一劃,鐵證如山。
判官虛影握著瑩白筆尖的手,突然開始不受控製地顫抖。他空洞的眼眶裏,竟緩緩滲出兩行墨色的淚,滴在輪回簿上,暈開一片清潤的水痕。被血字誣陷的魂影們,身上的罪印像被這墨淚洗過般,層層剝落,露出原本幹淨的魂體。那個被寫成“虐殺生靈”的書生,家書的灰燼重新凝聚成完整的紙頁,上麵孩童們的感謝字跡,清晰得能看清墨香。
“是…是判官的‘本心淚’!”玄誠子失聲驚呼,“這淚能洗去邪咒,顯露天道!”
李長生蹲在石案旁,正用手指撚起元寶燃盡的金灰,往石縫裏抹:“俺們村燒完紙,都得把灰埋進土裏,說這是‘接地氣’,不然念想飄得太高,閻王爺收不著。”
話音剛落,判官筆突然從虛影手中掙脫,“啪嗒”落在輪回簿上。筆尖在紙上自動遊走,開始瘋狂塗改之前的錯判:“草菅人命”被劃掉,改成“舍身救人,增壽三紀”;“殺人凶器”旁添了行小字:“此乃良藥,救活七命”;連那個被誣陷偷牛的王大爺的名字,都從“地獄名冊”裏被圈出來,旁邊注上“沉冤已雪,投牛倌家,續前緣”。
最驚人的是,筆杆上斷裂的鎖鏈,竟化作無數細小的金鏈,纏向那些真正作惡的魂影——有個披著善人皮囊、實則逼死佃戶的地主魂影,剛想躲,就被金鏈捆了個結實,輪回簿上自動浮現出他的罪狀,字字泣血,由“投富貴家”改成了“入畜生道,償債十世”。
判官虛影望著這一切,身體漸漸變得透明,最後化作一道白光,鑽進了判官筆的筆杆裏。筆杆上浮現出張模糊的人臉,對著李長生微微頷首,像是在道謝,又像是在致歉。
石殿外傳來冤魂們解脫的歡呼,那些被糾正判詞的魂影,排著隊走向輪回光,有的還回頭對著石殿深深鞠躬。書生魂影走過李長生身邊時,將家書遞過來:“先生若能見我那三個學生,告訴他們,我沒白救。”李長生接過家書,紙頁竟帶著人間的溫熱,他點點頭:“保管帶到。”
李長生把空竹筐倒扣在石案上,拍了拍上麵的金灰:“二丫折的元寶就是周正,連閻王爺都認。”他從懷裏掏出塊皺巴巴的糖,塞進筐底——那是村頭小孩塞給他的,說“給下麵的爺爺嚐嚐甜”。
玄誠子看著那支自動書寫的判官筆,突然問:“這些紙元寶…真的是賄賂?”
李長生扛起竹筐往殿外走,背影在天光裏晃晃悠悠:“哪算賄賂?就是給閻王爺遞個話——底下的人都看著呢,賬算錯了,得改。”
走出石殿時,恰逢一縷朝陽穿過雲層,照在輪回光上,映得那些排隊的魂影都泛著金邊。竹筐裏殘留的金粉被風吹起,像無數隻小手,推著魂影們往光裏走。玄誠子望著李長生的背影,突然懂了:這元寶從來賄的不是判官,是世道裏那點“不能讓好人受屈”的執拗。紙糊的元寶會化,但藏在裏麵的念想——王大爺盼昭雪的念,老母親替兒喊冤的淚,孩童不懂複雜卻信“好人有好報”的純——這些比真金還硬,能讓顛倒的黑白,重新站回該站的地方。
石殿裏,判官筆還在沙沙書寫,隻是這次,每筆都帶著暖意。輪回簿的最後一頁,不知何時多了行小字:“人間紙薄,情意千斤,可抵萬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