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之上,太清境。**
此地已非凡俗修士可望之境,乃大道本源顯化之所。無天無地,唯有無窮無盡、不斷生滅流轉的**先天道炁**洪流。洪流色澤混沌,時而化作開天辟地的鴻蒙紫氣,時而凝為萬物凋零的歸墟灰燼,循環往複,無始無終。在這道炁洪流的中心,懸浮著一卷古卷。
此卷非帛非簡,非金非玉,其材質似虛似實,不斷變幻。時而如流淌的星河,時而如凝固的煙霞,時而如龜裂的洪荒大地。卷軸兩端,是兩枚不斷旋轉、演繹著陰陽生滅的**太極道印**。卷麵之上,並無文字,隻有無數天然形成的、如同大道傷痕般的玄奧**道紋**。每一道紋路都蘊含著宇宙生滅、萬物興衰的終極奧秘,看一眼便足以讓金仙道心崩裂!這便是“太玄道尊”伴生至寶——**《大道劫痕卷》**!此卷非功法,非神通,乃是大道本身在無盡劫數中留下的“傷痕”顯化,觀之可悟劫運,掌之可渡無量量劫!
此刻,劫痕卷前,一道身影若隱若現。他並非實體,而是由純粹、凝練到極致的先天道炁構成,身形縹緲,麵容在道韻流轉間模糊不清,唯有一雙眼睛清晰可見。那雙眼睛,左眼如初生之陽,蘊無限生機;右眼如寂滅之月,藏歸墟終結。他便是太玄道尊。氣息與這無邊道炁洪流、與那大道劫痕卷完美交融,玄、奧、渺、遠,仿佛自身便是大道的化身。
“青石禁地…李長生…”一個如同大道綸音、卻又冰冷無情的意念在道炁洪流中回蕩,“萬劫歸墟,唯道永恒。今日便借‘劫痕’觀汝之虛實,納汝之劫數入吾道果!”
太玄道尊的意念鎖定了無盡虛空之外。對於所謂禁忌,他心中唯有大道至簡的漠然。劫運之道,觀痕渡劫,萬法不沾!所謂禁忌,不過是未曾顯化於劫痕之卷!他欲行“觀劫”之法,以劫痕卷無上偉力,將自身一縷“道源神念”化為無形無質的“觀劫之眼”,穿透一切時空壁障,鏈接李長生存在本身,窺探其命運軌跡中蘊含的“劫數”本源,將其顯化於劫痕卷,化為自身參悟、乃至掌控的資糧!
雙眸之中,生滅之光驟然交融!構成他身軀的先天道炁猛地向內坍縮、凝聚!最終,一道比道韻還要縹緲億萬倍、卻蘊含著大道劫痕觀照本源的“無形之眼”,從雙眸交匯處剝離而出!這道“眼”,無形無質,無光無色,如同大道本身的一次凝視,超越了時空感知,無視了一切屏障,遁入虛空,直指青石村!
**青石村,李長生的小院。**
連綿秋雨過後,空氣潮濕陰冷。李長生佝僂著背,正費力地將堂屋角落一個半人高的老舊樟木箱拖到院中通風處。箱蓋沉重,合頁鏽蝕,他費了好大勁才撬開。箱子裏彌漫著濃重的樟腦味和紙張陳腐的氣息,裏麵塞滿了各種雜物:幾件壓箱底的粗布壽衣(嶄新卻已褪色)、幾串早已幹癟發黑的舊念珠、幾塊顏色暗沉的粗布、還有幾卷用褪色布條捆紮的、邊緣已經嚴重磨損起毛的**舊書卷**。
這幾卷舊書,是李家不知多少代前留下的,書頁是粗糙發黃的厚竹紙,墨跡早已黯淡不清。內容無非是些《黃曆通書》、《農家雜占》、《簡易本草圖說》之類,夾雜著些模糊不清的祖輩手記,字跡潦草難辨。書卷本身早已脆弱不堪,不少地方被蠹蟲蛀蝕,散發著濃重的黴味和塵蟎氣息。
李長生小心翼翼地將箱子裏的雜物一件件取出,攤在院中晾曬。最後,他格外小心地捧出那幾卷舊書卷,解開早已朽爛的布條。書卷在手中發出細微的、仿佛隨時會碎裂的“沙沙”聲。他將書卷在屋簷下避雨通風處攤開,借著雨後微弱的陽光和穿堂風,希望能驅散些潮氣和黴味。
就在他輕輕展開其中一卷《黃曆通書》,露出裏麵布滿蠹洞、墨跡暈染模糊的竹紙書頁的瞬間——
嗡!
一種絕對的、令人道心都為之凍結的“劫”意,毫無征兆地降臨!
風未停,雲層縫隙間透下的陽光依舊微弱。但小院中的一切“存在”,仿佛被置於無量量劫的審判之鏡下!李長生翻書的動作,書頁上模糊的墨跡,甚至空氣中漂浮的塵埃軌跡,都瞬間被賦予了一種“走向終結”的宿命感!一種源於絕對“觀劫”與“引劫”的法則,籠罩了這片空間,試圖將目標命運軌跡中蘊含的“劫數”徹底顯化、牽引!
在這片被“劫運”法則籠罩的中心,那道無形無質、如同大道凝視的“觀劫之眼”,正以一種超越感知的方式“存在”著。它並非攻擊,而是鏈接!如同最精密的探測器,無視了皮囊與歲月的阻隔,悄然刺向李長生手中那卷舊書,更試圖通過這舊書與李長生之間微弱卻悠長的血脈因果聯係,逆向追溯其命運長河,顯化其劫數本源!其蘊含的“大道觀劫”法則,足以讓任何被其觸及的“命運載體”瞬間暴露其蘊含的劫數,並被強行引動、顯化!
太清境中,太玄道尊那先天道炁構成的身軀穩如磐石,生滅雙眸平靜無波。他“看”著那道觀劫之眼,即將觸及那卷布滿蠹洞的《黃曆通書》,等待著顯化“禁忌”劫數的瞬間。他相信,在大道劫痕卷的觀照偉力之下,無劫可藏。
然而,就在這代表絕對“觀劫”與“引劫”的道痕之眼,即將觸及那卷發黴舊書書頁的千分之一刹那——
舊書卷攤開的竹紙書頁上,一個邊緣被蠹蟲啃噬得如同蕾絲般、約莫指甲蓋大小的蛀孔深處,一條通體銀灰色、身體細長扁平、覆蓋著細密珠光鱗片、尾巴分叉如魚尾的**蠹魚**(衣魚的一種,喜食古籍),被書卷展開帶來的光線變化和氣流擾動驚擾,從藏身的蛀孔深處快速爬了出來!它那對退化的小眼睛在微弱光線下反射著幽光,長長的絲狀觸角快速擺動,顯然被書頁深處更“新鮮”的紙張纖維氣息強烈吸引!
這條蠹魚似乎格外饑餓,動作迅捷。它爬過書頁上模糊的“宜嫁娶”、“忌動土”等字樣,細長扁平的身體緊貼著發黴脆弱的竹紙,口器部位細小的、如同銼刀般的咀嚼器張開,毫不猶豫地對著書頁上一個較大的、尚未被完全蛀穿的空白區域——狠狠啃噬了下去!
嗤嗤…哢嚓…嗤嗤嗤…
一陣極其輕微、卻異常刺耳的刮擦啃噬聲響起!
蠹魚那細密的咀嚼器如同微型的破碎鑽,在早已脆弱不堪的竹紙上瘋狂地刮擦、啃噬、鑽探!脆弱的竹紙纖維在它口器下發出細微的斷裂聲,細小的紙屑和帶著黴味的粉塵隨著它的啃噬不斷揚起!一個新的、邊緣銳利的蛀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古老的《黃曆通書》上蔓延開來!
這本是蠹魚最尋常的進食本能,在這發黴的故紙堆上上演。
然而,就在這蠹魚瘋狂啃噬、鑽探紙頁纖維的瞬間——
嗡!!!
一聲仿佛來自大道本源深處的、沉悶到令人靈魂顫栗的哀鳴!
那蠹魚無數細小咀嚼器刮擦、啃噬黴變竹紙的動作,竟引動了一股難以言喻、源自“承載之物”本身最底層“抗拒顯化”、“守護平凡”的法則真意!這並非主動的對抗,而是這本《黃曆通書》作為一件最普通、最凡俗的“生活器物”,其本身存在的“平凡”屬性,對那試圖將其強行拔高、顯化為“劫數載體”的恐怖法則最直接、最本能的排斥!
蠹魚所代表的“蛀蝕”概念,其本質是“消解意義”、“複歸塵埃”。而這股源自本能的瘋狂啃噬之力,在這方被“觀劫引劫”法則籠罩的空間內,如同在一麵即將映照出滅世劫光的寶鏡上,潑上了一盆混著泥漿的泔水!
如同最精密的射電望遠鏡天線,被一群麻雀築了巢!
太玄道尊那引以為傲、號稱洞悉萬劫的“大道觀劫”法則力場,在蠹魚瘋狂啃噬、揚起黴變粉塵的瞬間,竟被那彌漫的、充滿了“凡俗湮滅”特性的紙屑粉末強行“汙染”了!那觀劫之眼無形無質,本應如清泉映月般透徹無礙,但在接觸到這被蠹魚啃噬出的、混合了黴灰和蛀蝕碎屑的“平凡廢墟”的刹那,竟如同被注入了汙濁的泥漿,瞬間變得渾濁、錯亂、充滿了無法解讀的噪點與謬誤!
那道凝聚了太玄道尊本源、無形無質的觀劫之眼,正沿著這條被蠹魚瘋狂蛀蝕出的、充滿了“平凡湮滅”氣息的紙頁蛀痕,不可避免地“觀照”到了那蠹魚在啃噬過程中、口器沾染的千年黴毒和自身分泌的、蘊含著“萬物歸塵”本源的粘液信息!
噗!
一聲輕得如同塵埃落定的微響。
那縷大道觀劫之眼,並未能成功顯化李長生的“劫數”,反而如同撞上了一堵無形卻絕對無法逾越的歎息之牆——李長生手中那卷發黴發脆、承載著凡俗農人生活經驗的《黃曆通書》本身!
就在觀劫之眼沾染上蛀蝕粘液、觸及書頁蛀痕的刹那,一股源自器物本身、平凡卻堅韌到極致的“守護平凡”之力,如同沉默的磐石被螻蟻驚醒!那脆弱的竹紙,那模糊的墨跡,那農人對天時地利的樸素敬畏,都在瞬間化為隔絕一切窺探劫數、牽引災厄的絕對屏障!
嗡——!!!
一股源自大道層麵的、碾壓性的反噬,沿著那無形的觀劫聯係,無視了太清境的阻隔,轟然逆衝而回!
**太清境,道炁洪流中。**
太玄道尊那先天道炁構成的身軀猛地劇震!雙眸中的生滅之光驟然黯淡、紊亂!隨即,那縹緲的身軀表麵,毫無征兆地浮現出無數點細小的、灰暗的、如同被蟲蛀般的汙痕!汙痕所過之處,流轉的道韻瞬間凝滯、扭曲!
“呃…!”混合了大道洪流驚濤駭浪聲的意念在太清境激蕩!
哢嚓嚓——!!!
那卷懸浮的、材質變幻、烙印著大道劫痕的《大道劫痕卷》,靠近卷軸末端的一片區域,毫無征兆地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邊緣如同被蟲蛀過般參差不齊的**道痕缺口**!缺口周圍,那些天然蘊含宇宙生滅奧秘的道紋瞬間變得黯淡、模糊、如同劣質的拓印!更可怕的是,一股混合著竹紙黴味、蠹蟲粘液和凡俗塵埃的汙濁氣息,如同潰堤的汙水,猛地從那道痕缺口中倒灌而出,汙染了周圍純淨的先天道炁!
“哇——!”太玄道尊道炁身軀劇震,猛地噴湧出大股粘稠如漿、卻散發著濃烈黴腐與紙屑氣息的暗灰色濁流!那濁流中夾雜著無數碎裂的、如同被蛀蝕的道紋碎片!他身軀表麵的汙痕瘋狂蔓延、加深!那雙生滅之眸如同蒙塵的寶珠,光芒瘋狂黯淡、明滅不定,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駭與荒謬!
“劫痕…被蛀…?蛀於…蠹魚…?!”一個混亂而顛覆的意念碎片在震蕩的道炁中回蕩。
整片太清境因核心存在的重創而狂暴沸騰!先天道炁洪流變得混亂無序,時而紫氣暴漲如同要開天,時而灰燼狂湧如同要滅世!那卷《大道劫痕卷》更是劇烈震顫,卷麵上的道紋瘋狂閃爍、明滅,仿佛隨時要徹底崩解!卷軸兩端的太極道印旋轉速度變得紊亂不堪,陰陽失衡!
**青石村小院。**
那無處不在的、令人心悸的“劫運”感瞬間消失。潮濕的空氣恢複了常態,書頁上的黴味似乎也淡了一些。
李長生拂去書頁上那條新鮮蛀痕邊緣掉落的竹紙碎屑和蠹魚鱗粉,看著那條被啃出的新缺口,以及旁邊一個模糊的“忌出行”字樣被啃掉了一半。他渾濁的眼裏流露出一絲清晰的心疼和無奈。
“唉,又被蟲蛀了。”他低聲歎了口氣,聲音裏滿是惋惜。他小心翼翼地卷起這卷《黃曆通書》,又檢查了另外幾卷舊書。果然,在另一卷《簡易本草圖說》的卷首,也發現了一個新鮮的、邊緣銳利的蠹洞,洞口還殘留著幾縷銀灰色的鱗光。
他皺著眉頭,將這幾卷被蛀的舊書仔細地重新捆紮好,雖然布條已經朽爛不堪。他渾濁的目光掃過屋簷下潮濕的青石地麵,幾條銀灰色的蠹魚正驚慌地鑽回石縫深處。
李長生不再晾曬書卷。他將這幾卷舊書抱在懷裏,慢慢走回堂屋。他沒有再放回樟木箱,而是找了一個相對幹燥、通風的高處——一個閑置的、落滿灰塵的神龕(裏麵並無神像,隻放了些雜物)上層,小心翼翼地將書卷放了上去。
“放高點,興許蟲子爬不上來。”他低聲自語了一句,語氣帶著不確定的希冀。
他渾濁的目光掃過神龕高處那幾卷被蛀的舊書,又看了看自己空空的雙手和積塵的神龕。
“該打掃了。”他低聲自語了一句,不知是說神龕的灰塵,還是別的什麽。他轉身走到門後,拿起一把邊緣磨損的舊掃帚,開始慢吞吞地清掃堂屋地麵的灰塵。
遠處九天之上的大道本源之境中,那恐怖的道炁暴亂、劫痕卷瀕臨崩解的景象,似乎並未引起他太多的關注。他隻是略微抬了抬眼皮,渾濁的目光朝著門外依舊陰沉的天空瞥了一眼,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潮氣重,書還是黴。”他低聲咕噥了一句,仿佛隻是在抱怨這惱人的天氣。他低下頭,繼續專注地掃著地上的浮塵,掃帚劃過地麵,發出沙沙的輕響。那幾卷承載了蠹魚蛀痕、間接引發了道尊重創的千年舊書,靜靜地躺在積塵的神龕高處,在堂屋的陰影裏,繼續著它們緩慢朽爛的宿命。
此地已非凡俗修士可望之境,乃大道本源顯化之所。無天無地,唯有無窮無盡、不斷生滅流轉的**先天道炁**洪流。洪流色澤混沌,時而化作開天辟地的鴻蒙紫氣,時而凝為萬物凋零的歸墟灰燼,循環往複,無始無終。在這道炁洪流的中心,懸浮著一卷古卷。
此卷非帛非簡,非金非玉,其材質似虛似實,不斷變幻。時而如流淌的星河,時而如凝固的煙霞,時而如龜裂的洪荒大地。卷軸兩端,是兩枚不斷旋轉、演繹著陰陽生滅的**太極道印**。卷麵之上,並無文字,隻有無數天然形成的、如同大道傷痕般的玄奧**道紋**。每一道紋路都蘊含著宇宙生滅、萬物興衰的終極奧秘,看一眼便足以讓金仙道心崩裂!這便是“太玄道尊”伴生至寶——**《大道劫痕卷》**!此卷非功法,非神通,乃是大道本身在無盡劫數中留下的“傷痕”顯化,觀之可悟劫運,掌之可渡無量量劫!
此刻,劫痕卷前,一道身影若隱若現。他並非實體,而是由純粹、凝練到極致的先天道炁構成,身形縹緲,麵容在道韻流轉間模糊不清,唯有一雙眼睛清晰可見。那雙眼睛,左眼如初生之陽,蘊無限生機;右眼如寂滅之月,藏歸墟終結。他便是太玄道尊。氣息與這無邊道炁洪流、與那大道劫痕卷完美交融,玄、奧、渺、遠,仿佛自身便是大道的化身。
“青石禁地…李長生…”一個如同大道綸音、卻又冰冷無情的意念在道炁洪流中回蕩,“萬劫歸墟,唯道永恒。今日便借‘劫痕’觀汝之虛實,納汝之劫數入吾道果!”
太玄道尊的意念鎖定了無盡虛空之外。對於所謂禁忌,他心中唯有大道至簡的漠然。劫運之道,觀痕渡劫,萬法不沾!所謂禁忌,不過是未曾顯化於劫痕之卷!他欲行“觀劫”之法,以劫痕卷無上偉力,將自身一縷“道源神念”化為無形無質的“觀劫之眼”,穿透一切時空壁障,鏈接李長生存在本身,窺探其命運軌跡中蘊含的“劫數”本源,將其顯化於劫痕卷,化為自身參悟、乃至掌控的資糧!
雙眸之中,生滅之光驟然交融!構成他身軀的先天道炁猛地向內坍縮、凝聚!最終,一道比道韻還要縹緲億萬倍、卻蘊含著大道劫痕觀照本源的“無形之眼”,從雙眸交匯處剝離而出!這道“眼”,無形無質,無光無色,如同大道本身的一次凝視,超越了時空感知,無視了一切屏障,遁入虛空,直指青石村!
**青石村,李長生的小院。**
連綿秋雨過後,空氣潮濕陰冷。李長生佝僂著背,正費力地將堂屋角落一個半人高的老舊樟木箱拖到院中通風處。箱蓋沉重,合頁鏽蝕,他費了好大勁才撬開。箱子裏彌漫著濃重的樟腦味和紙張陳腐的氣息,裏麵塞滿了各種雜物:幾件壓箱底的粗布壽衣(嶄新卻已褪色)、幾串早已幹癟發黑的舊念珠、幾塊顏色暗沉的粗布、還有幾卷用褪色布條捆紮的、邊緣已經嚴重磨損起毛的**舊書卷**。
這幾卷舊書,是李家不知多少代前留下的,書頁是粗糙發黃的厚竹紙,墨跡早已黯淡不清。內容無非是些《黃曆通書》、《農家雜占》、《簡易本草圖說》之類,夾雜著些模糊不清的祖輩手記,字跡潦草難辨。書卷本身早已脆弱不堪,不少地方被蠹蟲蛀蝕,散發著濃重的黴味和塵蟎氣息。
李長生小心翼翼地將箱子裏的雜物一件件取出,攤在院中晾曬。最後,他格外小心地捧出那幾卷舊書卷,解開早已朽爛的布條。書卷在手中發出細微的、仿佛隨時會碎裂的“沙沙”聲。他將書卷在屋簷下避雨通風處攤開,借著雨後微弱的陽光和穿堂風,希望能驅散些潮氣和黴味。
就在他輕輕展開其中一卷《黃曆通書》,露出裏麵布滿蠹洞、墨跡暈染模糊的竹紙書頁的瞬間——
嗡!
一種絕對的、令人道心都為之凍結的“劫”意,毫無征兆地降臨!
風未停,雲層縫隙間透下的陽光依舊微弱。但小院中的一切“存在”,仿佛被置於無量量劫的審判之鏡下!李長生翻書的動作,書頁上模糊的墨跡,甚至空氣中漂浮的塵埃軌跡,都瞬間被賦予了一種“走向終結”的宿命感!一種源於絕對“觀劫”與“引劫”的法則,籠罩了這片空間,試圖將目標命運軌跡中蘊含的“劫數”徹底顯化、牽引!
在這片被“劫運”法則籠罩的中心,那道無形無質、如同大道凝視的“觀劫之眼”,正以一種超越感知的方式“存在”著。它並非攻擊,而是鏈接!如同最精密的探測器,無視了皮囊與歲月的阻隔,悄然刺向李長生手中那卷舊書,更試圖通過這舊書與李長生之間微弱卻悠長的血脈因果聯係,逆向追溯其命運長河,顯化其劫數本源!其蘊含的“大道觀劫”法則,足以讓任何被其觸及的“命運載體”瞬間暴露其蘊含的劫數,並被強行引動、顯化!
太清境中,太玄道尊那先天道炁構成的身軀穩如磐石,生滅雙眸平靜無波。他“看”著那道觀劫之眼,即將觸及那卷布滿蠹洞的《黃曆通書》,等待著顯化“禁忌”劫數的瞬間。他相信,在大道劫痕卷的觀照偉力之下,無劫可藏。
然而,就在這代表絕對“觀劫”與“引劫”的道痕之眼,即將觸及那卷發黴舊書書頁的千分之一刹那——
舊書卷攤開的竹紙書頁上,一個邊緣被蠹蟲啃噬得如同蕾絲般、約莫指甲蓋大小的蛀孔深處,一條通體銀灰色、身體細長扁平、覆蓋著細密珠光鱗片、尾巴分叉如魚尾的**蠹魚**(衣魚的一種,喜食古籍),被書卷展開帶來的光線變化和氣流擾動驚擾,從藏身的蛀孔深處快速爬了出來!它那對退化的小眼睛在微弱光線下反射著幽光,長長的絲狀觸角快速擺動,顯然被書頁深處更“新鮮”的紙張纖維氣息強烈吸引!
這條蠹魚似乎格外饑餓,動作迅捷。它爬過書頁上模糊的“宜嫁娶”、“忌動土”等字樣,細長扁平的身體緊貼著發黴脆弱的竹紙,口器部位細小的、如同銼刀般的咀嚼器張開,毫不猶豫地對著書頁上一個較大的、尚未被完全蛀穿的空白區域——狠狠啃噬了下去!
嗤嗤…哢嚓…嗤嗤嗤…
一陣極其輕微、卻異常刺耳的刮擦啃噬聲響起!
蠹魚那細密的咀嚼器如同微型的破碎鑽,在早已脆弱不堪的竹紙上瘋狂地刮擦、啃噬、鑽探!脆弱的竹紙纖維在它口器下發出細微的斷裂聲,細小的紙屑和帶著黴味的粉塵隨著它的啃噬不斷揚起!一個新的、邊緣銳利的蛀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古老的《黃曆通書》上蔓延開來!
這本是蠹魚最尋常的進食本能,在這發黴的故紙堆上上演。
然而,就在這蠹魚瘋狂啃噬、鑽探紙頁纖維的瞬間——
嗡!!!
一聲仿佛來自大道本源深處的、沉悶到令人靈魂顫栗的哀鳴!
那蠹魚無數細小咀嚼器刮擦、啃噬黴變竹紙的動作,竟引動了一股難以言喻、源自“承載之物”本身最底層“抗拒顯化”、“守護平凡”的法則真意!這並非主動的對抗,而是這本《黃曆通書》作為一件最普通、最凡俗的“生活器物”,其本身存在的“平凡”屬性,對那試圖將其強行拔高、顯化為“劫數載體”的恐怖法則最直接、最本能的排斥!
蠹魚所代表的“蛀蝕”概念,其本質是“消解意義”、“複歸塵埃”。而這股源自本能的瘋狂啃噬之力,在這方被“觀劫引劫”法則籠罩的空間內,如同在一麵即將映照出滅世劫光的寶鏡上,潑上了一盆混著泥漿的泔水!
如同最精密的射電望遠鏡天線,被一群麻雀築了巢!
太玄道尊那引以為傲、號稱洞悉萬劫的“大道觀劫”法則力場,在蠹魚瘋狂啃噬、揚起黴變粉塵的瞬間,竟被那彌漫的、充滿了“凡俗湮滅”特性的紙屑粉末強行“汙染”了!那觀劫之眼無形無質,本應如清泉映月般透徹無礙,但在接觸到這被蠹魚啃噬出的、混合了黴灰和蛀蝕碎屑的“平凡廢墟”的刹那,竟如同被注入了汙濁的泥漿,瞬間變得渾濁、錯亂、充滿了無法解讀的噪點與謬誤!
那道凝聚了太玄道尊本源、無形無質的觀劫之眼,正沿著這條被蠹魚瘋狂蛀蝕出的、充滿了“平凡湮滅”氣息的紙頁蛀痕,不可避免地“觀照”到了那蠹魚在啃噬過程中、口器沾染的千年黴毒和自身分泌的、蘊含著“萬物歸塵”本源的粘液信息!
噗!
一聲輕得如同塵埃落定的微響。
那縷大道觀劫之眼,並未能成功顯化李長生的“劫數”,反而如同撞上了一堵無形卻絕對無法逾越的歎息之牆——李長生手中那卷發黴發脆、承載著凡俗農人生活經驗的《黃曆通書》本身!
就在觀劫之眼沾染上蛀蝕粘液、觸及書頁蛀痕的刹那,一股源自器物本身、平凡卻堅韌到極致的“守護平凡”之力,如同沉默的磐石被螻蟻驚醒!那脆弱的竹紙,那模糊的墨跡,那農人對天時地利的樸素敬畏,都在瞬間化為隔絕一切窺探劫數、牽引災厄的絕對屏障!
嗡——!!!
一股源自大道層麵的、碾壓性的反噬,沿著那無形的觀劫聯係,無視了太清境的阻隔,轟然逆衝而回!
**太清境,道炁洪流中。**
太玄道尊那先天道炁構成的身軀猛地劇震!雙眸中的生滅之光驟然黯淡、紊亂!隨即,那縹緲的身軀表麵,毫無征兆地浮現出無數點細小的、灰暗的、如同被蟲蛀般的汙痕!汙痕所過之處,流轉的道韻瞬間凝滯、扭曲!
“呃…!”混合了大道洪流驚濤駭浪聲的意念在太清境激蕩!
哢嚓嚓——!!!
那卷懸浮的、材質變幻、烙印著大道劫痕的《大道劫痕卷》,靠近卷軸末端的一片區域,毫無征兆地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邊緣如同被蟲蛀過般參差不齊的**道痕缺口**!缺口周圍,那些天然蘊含宇宙生滅奧秘的道紋瞬間變得黯淡、模糊、如同劣質的拓印!更可怕的是,一股混合著竹紙黴味、蠹蟲粘液和凡俗塵埃的汙濁氣息,如同潰堤的汙水,猛地從那道痕缺口中倒灌而出,汙染了周圍純淨的先天道炁!
“哇——!”太玄道尊道炁身軀劇震,猛地噴湧出大股粘稠如漿、卻散發著濃烈黴腐與紙屑氣息的暗灰色濁流!那濁流中夾雜著無數碎裂的、如同被蛀蝕的道紋碎片!他身軀表麵的汙痕瘋狂蔓延、加深!那雙生滅之眸如同蒙塵的寶珠,光芒瘋狂黯淡、明滅不定,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駭與荒謬!
“劫痕…被蛀…?蛀於…蠹魚…?!”一個混亂而顛覆的意念碎片在震蕩的道炁中回蕩。
整片太清境因核心存在的重創而狂暴沸騰!先天道炁洪流變得混亂無序,時而紫氣暴漲如同要開天,時而灰燼狂湧如同要滅世!那卷《大道劫痕卷》更是劇烈震顫,卷麵上的道紋瘋狂閃爍、明滅,仿佛隨時要徹底崩解!卷軸兩端的太極道印旋轉速度變得紊亂不堪,陰陽失衡!
**青石村小院。**
那無處不在的、令人心悸的“劫運”感瞬間消失。潮濕的空氣恢複了常態,書頁上的黴味似乎也淡了一些。
李長生拂去書頁上那條新鮮蛀痕邊緣掉落的竹紙碎屑和蠹魚鱗粉,看著那條被啃出的新缺口,以及旁邊一個模糊的“忌出行”字樣被啃掉了一半。他渾濁的眼裏流露出一絲清晰的心疼和無奈。
“唉,又被蟲蛀了。”他低聲歎了口氣,聲音裏滿是惋惜。他小心翼翼地卷起這卷《黃曆通書》,又檢查了另外幾卷舊書。果然,在另一卷《簡易本草圖說》的卷首,也發現了一個新鮮的、邊緣銳利的蠹洞,洞口還殘留著幾縷銀灰色的鱗光。
他皺著眉頭,將這幾卷被蛀的舊書仔細地重新捆紮好,雖然布條已經朽爛不堪。他渾濁的目光掃過屋簷下潮濕的青石地麵,幾條銀灰色的蠹魚正驚慌地鑽回石縫深處。
李長生不再晾曬書卷。他將這幾卷舊書抱在懷裏,慢慢走回堂屋。他沒有再放回樟木箱,而是找了一個相對幹燥、通風的高處——一個閑置的、落滿灰塵的神龕(裏麵並無神像,隻放了些雜物)上層,小心翼翼地將書卷放了上去。
“放高點,興許蟲子爬不上來。”他低聲自語了一句,語氣帶著不確定的希冀。
他渾濁的目光掃過神龕高處那幾卷被蛀的舊書,又看了看自己空空的雙手和積塵的神龕。
“該打掃了。”他低聲自語了一句,不知是說神龕的灰塵,還是別的什麽。他轉身走到門後,拿起一把邊緣磨損的舊掃帚,開始慢吞吞地清掃堂屋地麵的灰塵。
遠處九天之上的大道本源之境中,那恐怖的道炁暴亂、劫痕卷瀕臨崩解的景象,似乎並未引起他太多的關注。他隻是略微抬了抬眼皮,渾濁的目光朝著門外依舊陰沉的天空瞥了一眼,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潮氣重,書還是黴。”他低聲咕噥了一句,仿佛隻是在抱怨這惱人的天氣。他低下頭,繼續專注地掃著地上的浮塵,掃帚劃過地麵,發出沙沙的輕響。那幾卷承載了蠹魚蛀痕、間接引發了道尊重創的千年舊書,靜靜地躺在積塵的神龕高處,在堂屋的陰影裏,繼續著它們緩慢朽爛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