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傑聽完陷入沉默,然張魯平卻沒有停下,當即又拋出一個新問題。
“你那篇論文完成的怎麽樣了?”
“還差一點。”劉新傑頓時一激靈連忙應答。
“寫完盡快發給我審查。”張魯平回複句又重新沉浸到那份證明草稿上。
眼看差點波及到自己,劉新傑哪裏還敢繼續在自己導師眼前晃悠,感到壓力瞬間激增之下,當即返回座位繼續趕論文的進度。
之前他還有著較為寬鬆的時間,可以好好打磨。
但現在徐銘作為剛入校報到的新生,都要發表數學分析領域sci論文,並且還已經得到了導師的親口認證。
不努力下顯然是不行了。
徐銘從張魯平辦公室離開後,並沒有耽擱時間,直接便動身去了機房。
關於加權格拉姆矩陣的新不等式,他早就證明成功有著完整步驟,隻是添加內容寫篇數學論文出來,想著應該不會花費太長時間。
剛好後麵幾天訓練不用再參加,倒也足夠了。
燕大機房有幾處,徐銘選擇的是數院專屬機房,位於理科1號樓西配樓。
可憑學生證全天候進入。
因為眼下新生還處於教育訓練周,加上並非周末沒有學長學姐集中趕作業,倒未出現高峰期擁堵情況。
他很快開好機子,然後便動手寫起論文。
【加權格拉姆矩陣的行列式緊界不等式及其應用】
【摘要:本文針對加權格拉姆矩陣,提出一族基於主子式的新不等式。通過合同變換加權問題轉化為……】
隨著確定論文標題和摘要,時間逐漸流逝下,原本空白的文檔被內容占據。
而期間讓徐銘有些意外的是,在列舉證明步驟公式的過程中,眼前麵板竟浮現出新的經驗值提示信息,使得他寫這篇論文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數學]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3點。】
【經過……】
轉眼來到晚上。
徐銘中間去食堂吃完飯,又繼續泡在機房,整個人完全沉浸在論文中,絲毫沒有受到外界吵雜環境的影響。
期間有別人注意到,也隻是當做提前開始寫設計畢業論文的大四學長。
“在學校機房裏寫論文確實不太方便,看來要提前買台電腦才行。”
晚上十點多。
徐銘注意到屏幕右下角的時間,終於停下手上動作。
不由得暗自低喃了句。
經過長達數個小時的努力,盡管對論文內容進行了多次刪改優化,也已然成功完成了幾頁的數量。
按照這種速度的話,估摸著等教育訓練周結束,便能把論文拿給張魯平教授修改。
不過本院的機房晚上十點半就需要下機,沒辦法發揮出他最大的優勢。
思來想去還是自己買一台電腦更為方便。
原本這件事,在報到的當天,他們宿舍幾個人就已經討論過。
因考慮到數院大一上學期用電腦的地方不多,依靠學校的機房基本能滿足需求,便考慮著等年後再進行挑選。
但既然提前有寫論文的需要,那麽就隻能早點購買。
念頭停留在這裏,徐銘索性不再耽擱時間,保存好論文後下機返回宿舍。
……
對203宿舍的人來說,大家這幾天接觸,早就相信徐銘每天學習不少於十八個小時,因此看到徐銘這時候回來絲毫不覺得意外。
隻認為是又去圖書館了。
“真羨慕你今天不用去操場站軍姿,我們三個可沒少吃苦頭。”
倪明傑剛看到徐銘的身影,便迫不及待開口,講起下午操場上發生的事情。
“感覺強度和校外拉練沒差多少,足足站了三個多小時沒咋休息不說,到現在腿肚子都還是發顫的。”
“我臉曬黑了點。”坐在床下書桌旁的朱誌軒接過話茬不忘補充一句。
徐銘聽著兩人的話仔細打量上去,該說不說確實比昨天稍微顯黑。
“那要不買瓶防曬霜?”他想了想提出個建議。
然話音剛落,還沒等朱誌軒和倪明傑兩人回應,隻見宿舍門被蔣旭從外麵重新推開。
剛在樓層浴室洗完澡的蔣旭,瞧見徐銘眼睛頓時明亮起來連忙追問道:
“你是因為摸底考試滿分,才被要求去聽課的嗎?”
“嗯嗯。”徐銘點點頭。
“整個新生裏麵,應該就你自己滿分吧。”倪明傑聞言發自內心佩服。
然徐銘卻搖頭道:“陸明哲也是滿分。”
“這倒屬於正常,陸明哲畢竟是金牌獲得者。”蔣旭接過話茬附和了句。
正當宿舍陷入短暫沉默,大家準備結束話題時,朱誌軒卻突然忍不住感慨。
“徐銘每天都是在圖書館學到這會兒才回來,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也應該。”
而這句話倒是給蔣旭提了個醒,下秒他想到什麽主動又詢問道:
“晚上我也去圖書館坐了會兒,怎麽沒看到你?”
麵對蔣旭的疑惑,徐銘倒未有故意隱瞞,直接如實開口解釋清楚。
“今天我沒去圖書館,張教授想讓我寫篇論文,晚上都在院裏的機房。”
“寫論文?”蔣旭三人幾乎同時提高了音量。
對於他們而言,論文這兩個字,絕對稱得上是一件還比較遙遠的事情。
哪怕在燕大數院,正常也要到大二大三,才會有人嚐試寫論文發表。
但現在他們聽到了什麽。
自己的舍友,居然已經開始在寫論文,並且還是張教授要求的。
本以為和徐銘僅是分數上的差距,隻要努力甚至有希望在期中考試趕超,可現在看來似乎已然沒什麽可能。
徐銘把倪明傑幾人的表情變化看在眼裏,盡管不想繼續刺激他們,可話到嘴邊還是一並說出了另外一件事。
“那個……張教授說訓練也不用再參加。”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宿舍內頓時陷入到沉默,最終大家果斷終止這個話題。
生怕繼續聽下去,晚上真會失眠。
而接下來的幾天,徐銘生活變得非常規律,除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便是撰寫自己的這篇論文,終於在教育訓練周結束時徹底完成寫作。
“你那篇論文完成的怎麽樣了?”
“還差一點。”劉新傑頓時一激靈連忙應答。
“寫完盡快發給我審查。”張魯平回複句又重新沉浸到那份證明草稿上。
眼看差點波及到自己,劉新傑哪裏還敢繼續在自己導師眼前晃悠,感到壓力瞬間激增之下,當即返回座位繼續趕論文的進度。
之前他還有著較為寬鬆的時間,可以好好打磨。
但現在徐銘作為剛入校報到的新生,都要發表數學分析領域sci論文,並且還已經得到了導師的親口認證。
不努力下顯然是不行了。
徐銘從張魯平辦公室離開後,並沒有耽擱時間,直接便動身去了機房。
關於加權格拉姆矩陣的新不等式,他早就證明成功有著完整步驟,隻是添加內容寫篇數學論文出來,想著應該不會花費太長時間。
剛好後麵幾天訓練不用再參加,倒也足夠了。
燕大機房有幾處,徐銘選擇的是數院專屬機房,位於理科1號樓西配樓。
可憑學生證全天候進入。
因為眼下新生還處於教育訓練周,加上並非周末沒有學長學姐集中趕作業,倒未出現高峰期擁堵情況。
他很快開好機子,然後便動手寫起論文。
【加權格拉姆矩陣的行列式緊界不等式及其應用】
【摘要:本文針對加權格拉姆矩陣,提出一族基於主子式的新不等式。通過合同變換加權問題轉化為……】
隨著確定論文標題和摘要,時間逐漸流逝下,原本空白的文檔被內容占據。
而期間讓徐銘有些意外的是,在列舉證明步驟公式的過程中,眼前麵板竟浮現出新的經驗值提示信息,使得他寫這篇論文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
【經過努力學習,你的[數學]水平提升了,獲得經驗值3點。】
【經過……】
轉眼來到晚上。
徐銘中間去食堂吃完飯,又繼續泡在機房,整個人完全沉浸在論文中,絲毫沒有受到外界吵雜環境的影響。
期間有別人注意到,也隻是當做提前開始寫設計畢業論文的大四學長。
“在學校機房裏寫論文確實不太方便,看來要提前買台電腦才行。”
晚上十點多。
徐銘注意到屏幕右下角的時間,終於停下手上動作。
不由得暗自低喃了句。
經過長達數個小時的努力,盡管對論文內容進行了多次刪改優化,也已然成功完成了幾頁的數量。
按照這種速度的話,估摸著等教育訓練周結束,便能把論文拿給張魯平教授修改。
不過本院的機房晚上十點半就需要下機,沒辦法發揮出他最大的優勢。
思來想去還是自己買一台電腦更為方便。
原本這件事,在報到的當天,他們宿舍幾個人就已經討論過。
因考慮到數院大一上學期用電腦的地方不多,依靠學校的機房基本能滿足需求,便考慮著等年後再進行挑選。
但既然提前有寫論文的需要,那麽就隻能早點購買。
念頭停留在這裏,徐銘索性不再耽擱時間,保存好論文後下機返回宿舍。
……
對203宿舍的人來說,大家這幾天接觸,早就相信徐銘每天學習不少於十八個小時,因此看到徐銘這時候回來絲毫不覺得意外。
隻認為是又去圖書館了。
“真羨慕你今天不用去操場站軍姿,我們三個可沒少吃苦頭。”
倪明傑剛看到徐銘的身影,便迫不及待開口,講起下午操場上發生的事情。
“感覺強度和校外拉練沒差多少,足足站了三個多小時沒咋休息不說,到現在腿肚子都還是發顫的。”
“我臉曬黑了點。”坐在床下書桌旁的朱誌軒接過話茬不忘補充一句。
徐銘聽著兩人的話仔細打量上去,該說不說確實比昨天稍微顯黑。
“那要不買瓶防曬霜?”他想了想提出個建議。
然話音剛落,還沒等朱誌軒和倪明傑兩人回應,隻見宿舍門被蔣旭從外麵重新推開。
剛在樓層浴室洗完澡的蔣旭,瞧見徐銘眼睛頓時明亮起來連忙追問道:
“你是因為摸底考試滿分,才被要求去聽課的嗎?”
“嗯嗯。”徐銘點點頭。
“整個新生裏麵,應該就你自己滿分吧。”倪明傑聞言發自內心佩服。
然徐銘卻搖頭道:“陸明哲也是滿分。”
“這倒屬於正常,陸明哲畢竟是金牌獲得者。”蔣旭接過話茬附和了句。
正當宿舍陷入短暫沉默,大家準備結束話題時,朱誌軒卻突然忍不住感慨。
“徐銘每天都是在圖書館學到這會兒才回來,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也應該。”
而這句話倒是給蔣旭提了個醒,下秒他想到什麽主動又詢問道:
“晚上我也去圖書館坐了會兒,怎麽沒看到你?”
麵對蔣旭的疑惑,徐銘倒未有故意隱瞞,直接如實開口解釋清楚。
“今天我沒去圖書館,張教授想讓我寫篇論文,晚上都在院裏的機房。”
“寫論文?”蔣旭三人幾乎同時提高了音量。
對於他們而言,論文這兩個字,絕對稱得上是一件還比較遙遠的事情。
哪怕在燕大數院,正常也要到大二大三,才會有人嚐試寫論文發表。
但現在他們聽到了什麽。
自己的舍友,居然已經開始在寫論文,並且還是張教授要求的。
本以為和徐銘僅是分數上的差距,隻要努力甚至有希望在期中考試趕超,可現在看來似乎已然沒什麽可能。
徐銘把倪明傑幾人的表情變化看在眼裏,盡管不想繼續刺激他們,可話到嘴邊還是一並說出了另外一件事。
“那個……張教授說訓練也不用再參加。”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宿舍內頓時陷入到沉默,最終大家果斷終止這個話題。
生怕繼續聽下去,晚上真會失眠。
而接下來的幾天,徐銘生活變得非常規律,除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便是撰寫自己的這篇論文,終於在教育訓練周結束時徹底完成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