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如雨點叩擊大地,棗紅馬風影四蹄翻騰,鬃毛在疾風中肆意飛揚,宛如一道灼燒天際的赤色流火。阿風俯身緊貼馬背,耳畔風聲呼嘯,兩旁的樹木模糊成一片流動的綠牆。他早已習慣了這般風塵仆仆的追逐,隻為追逐散落於天下名山間的奇景異事。琴鼓山的名字,如同埋藏於古卷中的神秘符咒,被零星旅人偶然提起——傳說山中深穀回響著無人撥弄的琴鼓天音,引得阿風心馳神往。他勒緊韁繩,風影長嘶一聲,昂揚的馬首直指東南方向升騰的青色山影。那裏雲霧繚繞,仿佛隱藏著世間所有謎題。
當風影終於止步於琴鼓山腳,阿風翻身下馬,雙腳深深陷入鬆軟的泥土。仰頭望去,山勢如一條伏臥於天地之間的巨龍,嶙峋脊背刺破浮雲,山嵐在峰巒間流轉飄蕩,宛若巨龍的鼻息。風影噴出溫熱白氣,阿風輕撫它汗涔涔的脖頸,低語道:“老夥計,怕是要辛苦你隨我徒步了。”他解開行囊背在肩上,將風影的韁繩繞在腕上,深吸一口山中清冽的空氣,舉步踏入這巨大生靈幽邃的懷抱。
山中樹木形態各異,仿佛凝固了天地間萬千姿態。穀樹挺拔,樹皮斑駁如龍鱗;柞樹虯枝盤結,沉默地撐開巨傘般的樹冠;椒樹纖細柔韌,暗香浮動;更有柘樹,枝幹扭曲如盤踞的虯龍,透出歲月滄桑。阿風指尖撫過粗糙的柞樹皮,仿佛觸摸到山巒深處古老而強勁的心跳。腳下踩著厚厚落葉,發出沙沙輕響,如同大地在低語。他正沉醉於這片原始生機,腳下猝然一滑,整個人踉蹌著向後倒去。幸而手疾眼快撐住了旁邊的樹幹,才未摔倒。低頭看去,絆倒他的竟是一塊圓潤如卵的石頭,通體青黑,光滑溫涼,竟是被山溪打磨了不知多少春秋的洗石。他拾起洗石置於掌心,石身沁涼如水,竟隱隱透出山泉的甘冽氣息。他將這意外所得珍重地收進行囊,一種奇異的預感在心中彌漫開來——這山巒深藏的秘密,正借由這些微小的草木頑石,悄然向他吐露著隻言片語。
山道漸深,光線愈發幽暗。正當阿風全神貫注辨認路徑時,一陣低沉如悶雷的吼聲,猛地撕裂了林間的寂靜!吼聲帶著令人心悸的威壓,震得枝頭露珠簌簌滾落。阿風心髒驟然一緊,瞬間拔出腰間佩劍,屏息凝神,循著那令人膽寒的聲響,撥開一叢茂密的荊棘,謹慎向前探去。
林隙間豁然開朗,一頭龐然巨獸赫然撞入眼簾——白犀!它小山般的身軀覆蓋著岩石般厚重的褶皺皮膚,在斑駁光影下泛著冷硬的灰白光澤。兩支長角森然聳立,如同兩柄直刺蒼穹的利刃。巨獸正低著頭,用那令人膽寒的犄角漫不經心地撞擊一棵粗壯的柘樹主幹,每一下撞擊都引得樹幹劇烈震顫,枝葉如雨紛落。阿風緊貼潮濕的樹幹,連呼吸都凍結了,冷汗沿著脊背無聲滑落。他深知白犀之凶悍,此刻任何一絲動靜,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
恰在此時,一道迅疾的灰影“嗖”地從他腳邊草叢裏射出,是隻受驚的野兔!它慌不擇路地朝白犀方向衝去。白犀龐大的身軀陡然一震,低沉咆哮轉為短促的怒哼,巨大的頭顱猛地轉向那道灰影,四蹄刨地,轟然啟動,如同裹挾著千鈞之力的石碾,朝著野兔逃竄的方向狂追而去。地麵在它沉重的腳步下呻吟顫抖,被踏倒的草木在它身後留下狼藉的軌跡。阿風幾乎能感受到腳下大地的震動,直到那撼山動地的腳步聲和狂暴的吼聲逐漸遠去,消失在密林更深處,他才敢緩緩吐出憋在胸中的那口濁氣,四肢百骸的僵硬這才緩緩鬆弛下來。
他不敢停留,迅速離開這片彌漫著凶獸氣息的險地。山勢徐徐抬升,林木漸疏。當他再次撥開一片低垂的藤蔓,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巨大的山間草甸如柔軟的綠毯鋪展眼前,陽光毫無遮攔地傾瀉而下,將草葉上的露珠映照得如同萬千散落的碎鑽。一群野鹿正悠閑地散布在草甸上,低頭啃食著鮮嫩的草尖。它們毛色潤澤,在陽光下閃耀著溫暖的棕黃與柔和的淺灰,脖頸優雅地彎曲著,濕潤清澈的大眼睛映照著藍天白雲,透出山林生靈特有的純淨與安寧。
阿風被這靜謐和諧的畫麵深深打動,心中方才的驚悸被一種溫柔的暖流悄然撫平。他收起佩劍,將行囊輕輕放在腳邊,屏住呼吸,幾乎是踮著腳尖,以最輕緩的姿態,試圖再靠近一些。然而,鹿群對氣息的敏感遠超他的想象。離他最近的一頭母鹿驟然抬起頭,耳朵警覺地轉動,濕漉漉的鼻翼翕動著,捕捉到了風中陌生的訊息。它發出一聲短促的鳴叫,如同一個無聲的信號。霎時間,整個鹿群齊刷刷地昂首,所有溫柔的目光瞬間轉為警惕的注視,匯聚在阿風身上。
片刻死寂般的對峙後,母鹿猛地一甩頭,矯健的身軀率先啟動,四蹄騰躍而起,輕盈得如同掠過草尖的風。整個鹿群隨之而動,如同被同一根無形的絲線牽引,棕黃與淺灰的身影匯成一道流動的彩帶,掠過起伏的草甸,騰躍過潺潺的小溪,幾個起落間便消失在對麵山崖濃鬱的綠色屏障之後,隻留下草葉在風中微微搖曳的痕跡和幾聲悠遠的呦鳴在山穀間回蕩。阿風佇立在原地,望著鹿群消失的方向,臉上浮現出無奈而悵然的微笑。那驚鴻一瞥的靈性之美,已如一道澄澈的山泉,悄然流進了他心底。
夕陽熔金,將西邊的山脊染成壯麗的赤紅。阿風在附近尋得一處半隱於山壁後的淺洞,洞口垂掛著茂密的藤蘿,形成一道天然的簾幕。洞內幹燥寬敞,地麵鋪著細碎的砂石。他仔細清理出一片地方,拾來枯枝,在避風處生起一堆篝火。橘紅色的火焰跳躍著,驅散了山間夜晚迅速彌漫的寒意,也映亮了他略帶疲憊卻依舊興奮的臉龐。他靠著洞壁坐下,從行囊裏取出幹糧和水囊,一邊咀嚼著粗糙的麥餅,一邊望著洞口外逐漸深邃的靛藍色天穹,幾顆早出的星辰已悄然浮現。山風掠過洞口藤蔓,發出細微如歎息般的聲響。
就在阿風被疲憊和暖意包裹,眼皮開始沉重時,一縷極其縹緲、卻又異常清晰的聲音,如遊絲般悄然鑽入他的耳中。那是琴聲,又夾雜著低沉的鼓點,奇異地交織在一起。起初極細微,仿佛來自遙遠的天際,又似發自幽深的地底。琴音清越空靈,如冷泉漱石;鼓點則沉雄渾厚,似大地脈動。這樂聲具有一種奇特的魔力,瞬間驅散了阿風的睡意,心尖仿佛被一根無形的羽毛輕輕撩撥。他猛地坐直身體,凝神細聽。那樂音並非幻覺,它絲絲縷縷,在寂靜的夜裏越發清晰,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召喚意味,源頭似乎就在這洞穴的更深處。
好奇心如同藤蔓纏繞住心髒,他毫不猶豫地抓起一根燃燒的粗壯樹枝充當火把,撥開洞口垂掛的藤蔓,小心翼翼地向洞穴深處探索。火光搖曳,在凹凸不平的洞壁上投下巨大而變幻的光影,猶如遠古的壁畫在無聲地舞動。洞道蜿蜒向下,空氣清涼濕潤,石壁上凝結的水珠在火光照耀下如鑽石般閃爍。樂聲越來越清晰,琴的清雅與鼓的渾厚完美融合,編織成一個令人沉醉的音符漩渦。
轉過一個狹窄的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穹頂石窟展現在眼前,洞頂懸掛著無數形態各異的鍾乳石,在火光的映照下折射出夢幻迷離的光暈,如同倒懸的星河。石窟中央,一泓清泉在天然石臼中汩汩湧動,水光瀲灩。就在這幽潭之畔,一位白衣女子盤膝端坐於一塊平坦的青石之上。她身形纖雅,墨色長發如瀑般垂落腰際,幾縷青絲拂過她素淨如雪的臉頰。膝上橫放著一把式樣古樸的七弦琴,琴身木質溫潤,流淌著歲月的光澤。她身側置一麵赤褐色皮鼓,鼓麵繪有繁複而神秘的玄色雲雷紋飾,鼓身似由某種古木整段掏空而成。
女子雙眸微闔,神情空靈而專注,仿佛整個心神已全然融入指尖流淌的音符。她的十指在琴弦上輕盈跳躍、撥弄、揉撚,如同精靈在月下舞蹈,每一次指尖的輕觸都帶起一串清泠圓潤的珠玉之聲。偶爾,她的左手會執起置於一旁的鼓槌,那鼓槌頂端裹著柔軟的獸皮,以難以言喻的韻律和力度敲擊鼓麵。鼓聲並不喧囂,而是低沉內斂,每一次敲擊都仿佛直接叩擊在聽者的胸腔深處,與心髒的搏動隱隱共振。琴音如風拂過千山萬壑,鼓點似大地深處的脈動,兩種截然不同的音色在她手下竟如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在這巨大的天然共鳴腔中回蕩、升騰,充滿了整個空間。
阿風呆立在洞口,仿佛被這超越塵世的天籟之音施了定身法。他手中的火把早已不知何時悄然熄滅,餘燼散落在地。然而洞窟並未陷入黑暗,穹頂那些奇異的鍾乳石似乎被無形的樂聲所喚醒,正由內而外散發出柔和純淨的白色光暈,如同被月光浸透的寒玉,將整個洞窟籠罩在一片朦朧而夢幻的光華之中。他屏住呼吸,連心跳都放得極輕,生怕一絲多餘的聲響會驚擾了這凝固了時間的仙境。他隻是癡癡地望著,靈魂仿佛被那琴鼓合鳴的聲音之手溫柔托起,飄向一個從未想象過的澄澈之境。
一曲終了,餘音嫋嫋,如同薄霧在鍾乳石林間繚繞不散。白衣女子緩緩抬起眼瞼,她的眼眸並非凡塵之色,竟是一種極深的墨綠色,宛如蘊含了整個森林最幽靜的深潭,澄澈卻深不見底。目光與呆立洞口的阿風相遇,那深潭般的眸子裏掠過一絲極淡的訝異,如同微風吹皺平靜的湖麵,但轉瞬便歸於深邃的平靜,無悲無喜。
“何人?”她的聲音空靈清越,如同冰玉相擊,在這巨大的石室中回蕩,帶著一種非塵世的疏離感,卻又奇異地並不冰冷。
阿風如夢初醒,慌忙上前幾步,在離女子丈許遠的地方深深作揖行禮:“在下阿風,貿然闖入仙居,實乃被琴鼓天籟所引,萬望恕罪!”他抬起頭,目光誠摯,“久聞琴鼓山有異,心向往之,不意竟得聞此仙音,實乃三生有幸!”
女子唇角似乎牽起一個極細微的弧度,如同初春雪原上綻開的第一道細微裂痕,清冷中透出一絲幾不可察的溫和。“此山清寂,鮮有生人造訪。”她目光落在阿風沾滿塵土的行囊和臉上尚未褪盡的旅途風霜,墨綠色的眼眸深處似乎有什麽難以言喻的東西輕輕動了一下,“琴鼓之音,遇緣方響。你既至此,便是有緣。”她素手輕輕拂過琴弦,帶起一聲低低的嗡鳴,“靜心,再聽一曲如何?”
阿風心中湧起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感激,他依言在女子對麵不遠處一塊光滑的石頭上盤膝坐下,姿態恭敬而虔誠,如同麵對一件稀世珍寶,雙手平放於膝上,挺直脊背,將全部心神都收斂凝聚。
白衣女子指尖再次落下。這一次,琴聲不再僅僅是悅耳,它化作了有形之質,編織出迷離的幻境。清冽如溪澗的撥弦聲中,阿風仿佛看見草甸上那群驚鴻一瞥的野鹿重新出現在眼前,它們優雅地低頭飲水,鹿角在虛幻的光影中瑩瑩生輝;鼓點輕震,如同大地初醒,穀樹、柞樹、椒樹、柘樹在樂聲中瘋狂生長,枝葉伸展,綠意洶湧如潮,他甚至能“聞”到椒樹那獨特的辛香在鼻尖彌漫開來。緊接著,樂音陡然一轉,變得蒼茫遼闊,琴弦急顫如金戈破風,鼓聲沉重似萬馬奔騰,他眼前幻化出從未親臨的巍峨雪山,冰峰刺破雲霄,凜冽的寒風仿佛能刮痛臉頰;轉瞬,樂音又變得低沉嗚咽,如泣如訴,幻象化為無垠荒漠,風沙漫卷,殘陽如血,巨大的獸骨半掩於黃沙之下,訴說著永恒的荒涼……幻象隨樂音流轉不息,阿風時而感到置身春日暖陽,周身煦暖;時而又如墜冰窟,寒意刺骨;更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巨大悲憫與浩瀚喜悅交替衝擊著他的心魄,讓他幾乎泫然欲泣,又幾乎要放聲長嘯。在這琴鼓交織的洪流中,他仿佛化身一片羽毛,被卷入了天地初開時的混沌風暴,又似一粒微塵,見證了星河湮滅又重生的壯闊輪回。時間的概念徹底模糊、消融。他沉醉在這無邊無際的視聽瀚海之中,遺忘了自身的存在,遺忘了洞外的世界,遺忘了風影,遺忘了行囊,甚至遺忘了呼吸。他的整個靈魂,都赤裸地浸浴在這超越凡俗理解的天籟洗禮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當最後一個顫音在鍾乳石間徹底消散,如同漣漪歸於平靜的湖心,洞窟內隻剩下清泉湧動的汩汩聲響。阿風如同大夢初醒,魂魄從九霄雲外緩緩歸位,身體卻依舊沉浸在那種巨大的震撼餘波中微微顫抖。他緩緩睜開眼,驚訝地發現洞窟穹頂那些散發微光的鍾乳石,光芒不知何時已悄然隱去,而洞口藤蔓的縫隙間,竟已透入縷縷金色的晨曦——漫長的一夜,竟在這仙樂中倏忽而過!
白衣女子已放下琴槌,雙手輕輕按在餘溫尚存的琴弦與鼓麵上,那雙墨綠色的眼眸平靜地注視著阿風,仿佛早已洞悉他靈魂深處經曆的一切風暴與洗禮。
“你心中,”她的聲音依舊空靈,卻比昨夜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溫度,如同初陽融化了冰層下第一道水流,“有夢,有勇,亦有塵沙。”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阿風的血肉,直視他靈魂深處那團不滅的火焰,“此道崎嶇,荊棘叢生,猛獸環伺,孤寂如影。然心燈不滅,步履不停,縱使深淵萬丈,亦必有天光垂照之時。”她的話語如同古老的箴言,每一個字都帶著金石之音,重重敲在阿風心上。
阿風渾身一震,女子的話語精準地刺中了他心底最深處那根隱秘的弦——那正是支撐他餐風露宿、跋涉千山萬水的唯一薪火。一股滾燙的熱流猛地衝上眼眶,他霍然起身,對著女子再次深深一揖到底,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阿風……謹記仙音!縱前路坎坷,九死一生,此心此誌,絕不敢忘!今日聞道,恩同再造!”
女子微微頷首,不再言語。她墨綠色的眼眸深處,仿佛有星河流轉了一下,隨即又歸於永恒的幽深寧靜。她重新垂下眼簾,如同入定的玉雕,周身的氣息與這洞窟、這清泉、這岩石徹底融為一體,再無半分人間煙火氣。
阿風知道,這場如夢似幻的奇遇,該結束了。他最後深深地看了一眼那靜坐如磐石的白衣身影和那副承載了天地玄音的琴鼓,將這幅畫麵如同最珍貴的烙印刻入心底。然後,他毅然轉身,腳步輕而穩地踏出洞窟。
掀開厚重的藤蔓簾幕,萬丈金光瞬間將他溫柔地擁抱。朝陽正奮力躍出東方的山脊,將整座琴鼓山染成一片輝煌壯麗的金紅。晨風帶著草木蘇醒的清冽氣息撲麵而來,洗石在行囊中傳遞著熟悉的沁涼。阿風挺直脊梁,深吸了一口飽含晨光與希望的山間空氣,胸中回蕩著那洗滌靈魂的琴鼓餘韻和女子重逾千鈞的贈言,一種前所未有的澄澈與力量充盈四肢百骸。
他步履輕快地走向守候在洞外不遠處的風影。棗紅馬見到主人,親昵地打了個響鼻,用溫熱的頭顱蹭了蹭阿風的肩膀。阿風笑著拍了拍風影強健的脖頸,解開韁繩,利落地翻身上馬。
“走,老夥計!”他輕喝一聲,聲音清亮,充滿了穿透晨光的活力,“天地之大,奇景尚多,我們的路,還長著呢!”
風影仿佛也感染了主人的豪情,長嘶一聲,四蹄騰躍而起,迎著初升的朝陽,向著琴鼓山外更為廣闊的天地奔去。馬背上的阿風再次回望,那座曾回蕩著仙樂與箴言的山巒,在萬丈霞光中巍然矗立,山嵐繚繞,如同一個巨大而沉默的守護者。琴鼓山的一切——驚險、奇美、震撼、頓悟,都已化為他行囊中最沉重的寶藏,融入骨血,成為照亮他追尋夢想的漫漫長路上,那盞永不熄滅的心燈。馬蹄踏碎草葉上的朝露,清脆的聲響在山穀間回蕩,仿佛應和著昨夜那已刻入靈魂深處的琴鼓餘韻,一路向前。
當風影終於止步於琴鼓山腳,阿風翻身下馬,雙腳深深陷入鬆軟的泥土。仰頭望去,山勢如一條伏臥於天地之間的巨龍,嶙峋脊背刺破浮雲,山嵐在峰巒間流轉飄蕩,宛若巨龍的鼻息。風影噴出溫熱白氣,阿風輕撫它汗涔涔的脖頸,低語道:“老夥計,怕是要辛苦你隨我徒步了。”他解開行囊背在肩上,將風影的韁繩繞在腕上,深吸一口山中清冽的空氣,舉步踏入這巨大生靈幽邃的懷抱。
山中樹木形態各異,仿佛凝固了天地間萬千姿態。穀樹挺拔,樹皮斑駁如龍鱗;柞樹虯枝盤結,沉默地撐開巨傘般的樹冠;椒樹纖細柔韌,暗香浮動;更有柘樹,枝幹扭曲如盤踞的虯龍,透出歲月滄桑。阿風指尖撫過粗糙的柞樹皮,仿佛觸摸到山巒深處古老而強勁的心跳。腳下踩著厚厚落葉,發出沙沙輕響,如同大地在低語。他正沉醉於這片原始生機,腳下猝然一滑,整個人踉蹌著向後倒去。幸而手疾眼快撐住了旁邊的樹幹,才未摔倒。低頭看去,絆倒他的竟是一塊圓潤如卵的石頭,通體青黑,光滑溫涼,竟是被山溪打磨了不知多少春秋的洗石。他拾起洗石置於掌心,石身沁涼如水,竟隱隱透出山泉的甘冽氣息。他將這意外所得珍重地收進行囊,一種奇異的預感在心中彌漫開來——這山巒深藏的秘密,正借由這些微小的草木頑石,悄然向他吐露著隻言片語。
山道漸深,光線愈發幽暗。正當阿風全神貫注辨認路徑時,一陣低沉如悶雷的吼聲,猛地撕裂了林間的寂靜!吼聲帶著令人心悸的威壓,震得枝頭露珠簌簌滾落。阿風心髒驟然一緊,瞬間拔出腰間佩劍,屏息凝神,循著那令人膽寒的聲響,撥開一叢茂密的荊棘,謹慎向前探去。
林隙間豁然開朗,一頭龐然巨獸赫然撞入眼簾——白犀!它小山般的身軀覆蓋著岩石般厚重的褶皺皮膚,在斑駁光影下泛著冷硬的灰白光澤。兩支長角森然聳立,如同兩柄直刺蒼穹的利刃。巨獸正低著頭,用那令人膽寒的犄角漫不經心地撞擊一棵粗壯的柘樹主幹,每一下撞擊都引得樹幹劇烈震顫,枝葉如雨紛落。阿風緊貼潮濕的樹幹,連呼吸都凍結了,冷汗沿著脊背無聲滑落。他深知白犀之凶悍,此刻任何一絲動靜,都可能招致滅頂之災。
恰在此時,一道迅疾的灰影“嗖”地從他腳邊草叢裏射出,是隻受驚的野兔!它慌不擇路地朝白犀方向衝去。白犀龐大的身軀陡然一震,低沉咆哮轉為短促的怒哼,巨大的頭顱猛地轉向那道灰影,四蹄刨地,轟然啟動,如同裹挾著千鈞之力的石碾,朝著野兔逃竄的方向狂追而去。地麵在它沉重的腳步下呻吟顫抖,被踏倒的草木在它身後留下狼藉的軌跡。阿風幾乎能感受到腳下大地的震動,直到那撼山動地的腳步聲和狂暴的吼聲逐漸遠去,消失在密林更深處,他才敢緩緩吐出憋在胸中的那口濁氣,四肢百骸的僵硬這才緩緩鬆弛下來。
他不敢停留,迅速離開這片彌漫著凶獸氣息的險地。山勢徐徐抬升,林木漸疏。當他再次撥開一片低垂的藤蔓,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巨大的山間草甸如柔軟的綠毯鋪展眼前,陽光毫無遮攔地傾瀉而下,將草葉上的露珠映照得如同萬千散落的碎鑽。一群野鹿正悠閑地散布在草甸上,低頭啃食著鮮嫩的草尖。它們毛色潤澤,在陽光下閃耀著溫暖的棕黃與柔和的淺灰,脖頸優雅地彎曲著,濕潤清澈的大眼睛映照著藍天白雲,透出山林生靈特有的純淨與安寧。
阿風被這靜謐和諧的畫麵深深打動,心中方才的驚悸被一種溫柔的暖流悄然撫平。他收起佩劍,將行囊輕輕放在腳邊,屏住呼吸,幾乎是踮著腳尖,以最輕緩的姿態,試圖再靠近一些。然而,鹿群對氣息的敏感遠超他的想象。離他最近的一頭母鹿驟然抬起頭,耳朵警覺地轉動,濕漉漉的鼻翼翕動著,捕捉到了風中陌生的訊息。它發出一聲短促的鳴叫,如同一個無聲的信號。霎時間,整個鹿群齊刷刷地昂首,所有溫柔的目光瞬間轉為警惕的注視,匯聚在阿風身上。
片刻死寂般的對峙後,母鹿猛地一甩頭,矯健的身軀率先啟動,四蹄騰躍而起,輕盈得如同掠過草尖的風。整個鹿群隨之而動,如同被同一根無形的絲線牽引,棕黃與淺灰的身影匯成一道流動的彩帶,掠過起伏的草甸,騰躍過潺潺的小溪,幾個起落間便消失在對麵山崖濃鬱的綠色屏障之後,隻留下草葉在風中微微搖曳的痕跡和幾聲悠遠的呦鳴在山穀間回蕩。阿風佇立在原地,望著鹿群消失的方向,臉上浮現出無奈而悵然的微笑。那驚鴻一瞥的靈性之美,已如一道澄澈的山泉,悄然流進了他心底。
夕陽熔金,將西邊的山脊染成壯麗的赤紅。阿風在附近尋得一處半隱於山壁後的淺洞,洞口垂掛著茂密的藤蘿,形成一道天然的簾幕。洞內幹燥寬敞,地麵鋪著細碎的砂石。他仔細清理出一片地方,拾來枯枝,在避風處生起一堆篝火。橘紅色的火焰跳躍著,驅散了山間夜晚迅速彌漫的寒意,也映亮了他略帶疲憊卻依舊興奮的臉龐。他靠著洞壁坐下,從行囊裏取出幹糧和水囊,一邊咀嚼著粗糙的麥餅,一邊望著洞口外逐漸深邃的靛藍色天穹,幾顆早出的星辰已悄然浮現。山風掠過洞口藤蔓,發出細微如歎息般的聲響。
就在阿風被疲憊和暖意包裹,眼皮開始沉重時,一縷極其縹緲、卻又異常清晰的聲音,如遊絲般悄然鑽入他的耳中。那是琴聲,又夾雜著低沉的鼓點,奇異地交織在一起。起初極細微,仿佛來自遙遠的天際,又似發自幽深的地底。琴音清越空靈,如冷泉漱石;鼓點則沉雄渾厚,似大地脈動。這樂聲具有一種奇特的魔力,瞬間驅散了阿風的睡意,心尖仿佛被一根無形的羽毛輕輕撩撥。他猛地坐直身體,凝神細聽。那樂音並非幻覺,它絲絲縷縷,在寂靜的夜裏越發清晰,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召喚意味,源頭似乎就在這洞穴的更深處。
好奇心如同藤蔓纏繞住心髒,他毫不猶豫地抓起一根燃燒的粗壯樹枝充當火把,撥開洞口垂掛的藤蔓,小心翼翼地向洞穴深處探索。火光搖曳,在凹凸不平的洞壁上投下巨大而變幻的光影,猶如遠古的壁畫在無聲地舞動。洞道蜿蜒向下,空氣清涼濕潤,石壁上凝結的水珠在火光照耀下如鑽石般閃爍。樂聲越來越清晰,琴的清雅與鼓的渾厚完美融合,編織成一個令人沉醉的音符漩渦。
轉過一個狹窄的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穹頂石窟展現在眼前,洞頂懸掛著無數形態各異的鍾乳石,在火光的映照下折射出夢幻迷離的光暈,如同倒懸的星河。石窟中央,一泓清泉在天然石臼中汩汩湧動,水光瀲灩。就在這幽潭之畔,一位白衣女子盤膝端坐於一塊平坦的青石之上。她身形纖雅,墨色長發如瀑般垂落腰際,幾縷青絲拂過她素淨如雪的臉頰。膝上橫放著一把式樣古樸的七弦琴,琴身木質溫潤,流淌著歲月的光澤。她身側置一麵赤褐色皮鼓,鼓麵繪有繁複而神秘的玄色雲雷紋飾,鼓身似由某種古木整段掏空而成。
女子雙眸微闔,神情空靈而專注,仿佛整個心神已全然融入指尖流淌的音符。她的十指在琴弦上輕盈跳躍、撥弄、揉撚,如同精靈在月下舞蹈,每一次指尖的輕觸都帶起一串清泠圓潤的珠玉之聲。偶爾,她的左手會執起置於一旁的鼓槌,那鼓槌頂端裹著柔軟的獸皮,以難以言喻的韻律和力度敲擊鼓麵。鼓聲並不喧囂,而是低沉內斂,每一次敲擊都仿佛直接叩擊在聽者的胸腔深處,與心髒的搏動隱隱共振。琴音如風拂過千山萬壑,鼓點似大地深處的脈動,兩種截然不同的音色在她手下竟如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在這巨大的天然共鳴腔中回蕩、升騰,充滿了整個空間。
阿風呆立在洞口,仿佛被這超越塵世的天籟之音施了定身法。他手中的火把早已不知何時悄然熄滅,餘燼散落在地。然而洞窟並未陷入黑暗,穹頂那些奇異的鍾乳石似乎被無形的樂聲所喚醒,正由內而外散發出柔和純淨的白色光暈,如同被月光浸透的寒玉,將整個洞窟籠罩在一片朦朧而夢幻的光華之中。他屏住呼吸,連心跳都放得極輕,生怕一絲多餘的聲響會驚擾了這凝固了時間的仙境。他隻是癡癡地望著,靈魂仿佛被那琴鼓合鳴的聲音之手溫柔托起,飄向一個從未想象過的澄澈之境。
一曲終了,餘音嫋嫋,如同薄霧在鍾乳石林間繚繞不散。白衣女子緩緩抬起眼瞼,她的眼眸並非凡塵之色,竟是一種極深的墨綠色,宛如蘊含了整個森林最幽靜的深潭,澄澈卻深不見底。目光與呆立洞口的阿風相遇,那深潭般的眸子裏掠過一絲極淡的訝異,如同微風吹皺平靜的湖麵,但轉瞬便歸於深邃的平靜,無悲無喜。
“何人?”她的聲音空靈清越,如同冰玉相擊,在這巨大的石室中回蕩,帶著一種非塵世的疏離感,卻又奇異地並不冰冷。
阿風如夢初醒,慌忙上前幾步,在離女子丈許遠的地方深深作揖行禮:“在下阿風,貿然闖入仙居,實乃被琴鼓天籟所引,萬望恕罪!”他抬起頭,目光誠摯,“久聞琴鼓山有異,心向往之,不意竟得聞此仙音,實乃三生有幸!”
女子唇角似乎牽起一個極細微的弧度,如同初春雪原上綻開的第一道細微裂痕,清冷中透出一絲幾不可察的溫和。“此山清寂,鮮有生人造訪。”她目光落在阿風沾滿塵土的行囊和臉上尚未褪盡的旅途風霜,墨綠色的眼眸深處似乎有什麽難以言喻的東西輕輕動了一下,“琴鼓之音,遇緣方響。你既至此,便是有緣。”她素手輕輕拂過琴弦,帶起一聲低低的嗡鳴,“靜心,再聽一曲如何?”
阿風心中湧起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感激,他依言在女子對麵不遠處一塊光滑的石頭上盤膝坐下,姿態恭敬而虔誠,如同麵對一件稀世珍寶,雙手平放於膝上,挺直脊背,將全部心神都收斂凝聚。
白衣女子指尖再次落下。這一次,琴聲不再僅僅是悅耳,它化作了有形之質,編織出迷離的幻境。清冽如溪澗的撥弦聲中,阿風仿佛看見草甸上那群驚鴻一瞥的野鹿重新出現在眼前,它們優雅地低頭飲水,鹿角在虛幻的光影中瑩瑩生輝;鼓點輕震,如同大地初醒,穀樹、柞樹、椒樹、柘樹在樂聲中瘋狂生長,枝葉伸展,綠意洶湧如潮,他甚至能“聞”到椒樹那獨特的辛香在鼻尖彌漫開來。緊接著,樂音陡然一轉,變得蒼茫遼闊,琴弦急顫如金戈破風,鼓聲沉重似萬馬奔騰,他眼前幻化出從未親臨的巍峨雪山,冰峰刺破雲霄,凜冽的寒風仿佛能刮痛臉頰;轉瞬,樂音又變得低沉嗚咽,如泣如訴,幻象化為無垠荒漠,風沙漫卷,殘陽如血,巨大的獸骨半掩於黃沙之下,訴說著永恒的荒涼……幻象隨樂音流轉不息,阿風時而感到置身春日暖陽,周身煦暖;時而又如墜冰窟,寒意刺骨;更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巨大悲憫與浩瀚喜悅交替衝擊著他的心魄,讓他幾乎泫然欲泣,又幾乎要放聲長嘯。在這琴鼓交織的洪流中,他仿佛化身一片羽毛,被卷入了天地初開時的混沌風暴,又似一粒微塵,見證了星河湮滅又重生的壯闊輪回。時間的概念徹底模糊、消融。他沉醉在這無邊無際的視聽瀚海之中,遺忘了自身的存在,遺忘了洞外的世界,遺忘了風影,遺忘了行囊,甚至遺忘了呼吸。他的整個靈魂,都赤裸地浸浴在這超越凡俗理解的天籟洗禮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當最後一個顫音在鍾乳石間徹底消散,如同漣漪歸於平靜的湖心,洞窟內隻剩下清泉湧動的汩汩聲響。阿風如同大夢初醒,魂魄從九霄雲外緩緩歸位,身體卻依舊沉浸在那種巨大的震撼餘波中微微顫抖。他緩緩睜開眼,驚訝地發現洞窟穹頂那些散發微光的鍾乳石,光芒不知何時已悄然隱去,而洞口藤蔓的縫隙間,竟已透入縷縷金色的晨曦——漫長的一夜,竟在這仙樂中倏忽而過!
白衣女子已放下琴槌,雙手輕輕按在餘溫尚存的琴弦與鼓麵上,那雙墨綠色的眼眸平靜地注視著阿風,仿佛早已洞悉他靈魂深處經曆的一切風暴與洗禮。
“你心中,”她的聲音依舊空靈,卻比昨夜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溫度,如同初陽融化了冰層下第一道水流,“有夢,有勇,亦有塵沙。”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阿風的血肉,直視他靈魂深處那團不滅的火焰,“此道崎嶇,荊棘叢生,猛獸環伺,孤寂如影。然心燈不滅,步履不停,縱使深淵萬丈,亦必有天光垂照之時。”她的話語如同古老的箴言,每一個字都帶著金石之音,重重敲在阿風心上。
阿風渾身一震,女子的話語精準地刺中了他心底最深處那根隱秘的弦——那正是支撐他餐風露宿、跋涉千山萬水的唯一薪火。一股滾燙的熱流猛地衝上眼眶,他霍然起身,對著女子再次深深一揖到底,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阿風……謹記仙音!縱前路坎坷,九死一生,此心此誌,絕不敢忘!今日聞道,恩同再造!”
女子微微頷首,不再言語。她墨綠色的眼眸深處,仿佛有星河流轉了一下,隨即又歸於永恒的幽深寧靜。她重新垂下眼簾,如同入定的玉雕,周身的氣息與這洞窟、這清泉、這岩石徹底融為一體,再無半分人間煙火氣。
阿風知道,這場如夢似幻的奇遇,該結束了。他最後深深地看了一眼那靜坐如磐石的白衣身影和那副承載了天地玄音的琴鼓,將這幅畫麵如同最珍貴的烙印刻入心底。然後,他毅然轉身,腳步輕而穩地踏出洞窟。
掀開厚重的藤蔓簾幕,萬丈金光瞬間將他溫柔地擁抱。朝陽正奮力躍出東方的山脊,將整座琴鼓山染成一片輝煌壯麗的金紅。晨風帶著草木蘇醒的清冽氣息撲麵而來,洗石在行囊中傳遞著熟悉的沁涼。阿風挺直脊梁,深吸了一口飽含晨光與希望的山間空氣,胸中回蕩著那洗滌靈魂的琴鼓餘韻和女子重逾千鈞的贈言,一種前所未有的澄澈與力量充盈四肢百骸。
他步履輕快地走向守候在洞外不遠處的風影。棗紅馬見到主人,親昵地打了個響鼻,用溫熱的頭顱蹭了蹭阿風的肩膀。阿風笑著拍了拍風影強健的脖頸,解開韁繩,利落地翻身上馬。
“走,老夥計!”他輕喝一聲,聲音清亮,充滿了穿透晨光的活力,“天地之大,奇景尚多,我們的路,還長著呢!”
風影仿佛也感染了主人的豪情,長嘶一聲,四蹄騰躍而起,迎著初升的朝陽,向著琴鼓山外更為廣闊的天地奔去。馬背上的阿風再次回望,那座曾回蕩著仙樂與箴言的山巒,在萬丈霞光中巍然矗立,山嵐繚繞,如同一個巨大而沉默的守護者。琴鼓山的一切——驚險、奇美、震撼、頓悟,都已化為他行囊中最沉重的寶藏,融入骨血,成為照亮他追尋夢想的漫漫長路上,那盞永不熄滅的心燈。馬蹄踏碎草葉上的朝露,清脆的聲響在山穀間回蕩,仿佛應和著昨夜那已刻入靈魂深處的琴鼓餘韻,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