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鼓鍾山迷霧**
棗紅馬風影打了個響鼻,在嶙峋的山道上停下腳步。阿風勒住韁繩,仰頭望去,眼前山脈猶如一頭沉睡的青銅巨獸,層疊山脊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這是他在古地圖上見過的名字——鼓鍾山,傳說中黃帝采首陽之銅鑄鼎的聖地。
\"好重的銅腥味。\"阿風翻身下馬,青布短打被山風灌得獵獵作響。他自幼在鑄劍穀長大,對金屬氣息格外敏銳。指尖拂過道旁斑駁的岩壁,竟觸到細密的金屬顆粒,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青灰色光澤。
突然,風影前蹄焦躁地刨動地麵。阿風循著馬兒的視線望去,十步開外的斷崖邊,一株三寸高的異草正在風中搖曳。莖如方棱碧玉,三層圓葉錯落如蓮座,頂端金黃花苞半開,花心滲出朱紅汁液,落在石麵上竟發出\"滋滋\"輕響。
\"焉酸草!\"阿風瞳孔微縮,想起師父臨終前攥著他的手反複叮囑:\"遇方莖三層葉者,采時需以金器斷根,否則葉脈毒氣反噬...\"他解下腰間匕首,刃鋒在日光下劃出弧光。正要俯身,忽聞頭頂傳來\"喀啦\"聲響,一片青銅色碎石滾落腳邊。
風影突然人立而起,嘶鳴聲驚起林間寒鴉。阿風抬頭,隻見峭壁高處隱約有黑影閃過,帶落的碎石在山穀間激起綿長回響。他收起剛采下的焉酸草,掌心滲出冷汗——這山中,似乎不止他一個活物。
**第二章 神匠遺石**
轉過鷹嘴岩,山道陡然開闊。阿風望著滿地奇石倒吸冷氣:大如磨盤的礪石棱角分明,小若鵝卵的砥石溫潤如墨,在陽光下泛著金屬特有的冷光。他蹲身拾起一枚,指腹擦過石麵時竟迸出幾點火星。
\"這是...淬劍石?\"阿風心跳如擂鼓。鑄劍穀的《天工譜》記載,上古神匠取鼓鍾山\"礪石如刀,砥石含膏\",鍛出的兵器能斬雲破月。他解下腰間水囊,將清水傾在石麵,隻見水珠非但不散,反而凝成渾圓一滴,在石麵滾動如汞。
正驚異間,風中飄來斷續的編鍾聲。阿風循聲望去,雲霧深處隱約現出亭台輪廓。風影卻突然咬住主人衣角,馬眼中盡是驚惶。\"莫怕,\"阿風輕撫馬鬃,\"既是鍾鳴鼎食之聲,當非妖邪之地。\"
穿過最後一片霧障,眼前景象令阿風屏息。九級玉階之上,八角石亭巍然矗立,亭中石桌刻滿雲雷紋,七尊青銅酒爵懸浮半空,琥珀色瓊漿自行斟滿。更奇的是,那些圍坐的身影——有人身披星鬥化作的鶴氅,有人發間纏繞流火,還有位老者手持的竹杖上,青藤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花結果。
**第三章 帝台夜宴**
\"小友既識焉酸草,可知其另名喚作''忠貞草''?\"那位發間綴滿月華的女神輕笑,指尖點在阿風采回的草藥上。隻見焉酸草突然舒展葉片,三層圓葉竟幻化成三隻碧玉蝶,繞著石亭翩躚起舞。
阿風握緊酒爵,杯中酒液映出他震驚的麵容。這酒入口清冽,入喉卻化作暖流直貫四肢百骸,讓他想起十五歲那年偷喝師父珍藏的百年陳釀。不同的是,此刻他竟能看清百步外岩縫中爬行的金甲蟲須角。
\"此乃帝台之漿,取瑤池晨露釀就。\"首座的白衣男子開口,他衣袂上的雲紋似在流動,\"千年來,你是第三個踏入此宴的凡人。\"阿風注意到他說\"第三個\"時,持火神將的酒杯突然迸出幾點火星。
宴至酣處,持藤杖的老者以杖擊地,地麵礪石紛紛飛起,在空中組成上古戰場幻影。阿風看見披發紋麵的戰士手持青銅戟,戟鋒所過之處山崩地裂。\"這便是用鼓鍾山金石鍛造的兵刃,\"雷神般的大漢悶聲道,\"可惜黃帝封鼎後,再無人能喚醒山中金靈。\"
**第四章 破曉辭行**
月過中天時,阿風起身告辭。花神折下鬢邊玉簪,落地化作三丈高的青銅樹,枝頭掛滿劍形紅葉。\"此去向西三十裏,有寒潭藏劍塚。\"她的聲音隨著飄落的紅葉漸漸消散,\"記住,真正的金石之精不在形,而在...\"
晨光刺破霧靄時,阿風發現懷中多了塊溫熱的砥石,石紋天然形成卦象。風影的蹄鐵不知何時裹上了青金之色,踏過岩麵時竟有金石相擊之音。他回首望去,昨夜玉階處唯餘荒草萋萋,隻有掌心焉酸草的朱紅汁液,在陽光下泛著妖異的微光。
山風送來斷續的編鍾聲,阿風握緊韁繩。前方雲霧翻湧處,隱約可見參天青銅巨樹的輪廓——那正是花神指引的方向。
**第五章 劍塚龍吟**
風影踏著青金石階躍入雲海時,阿風嗅到了鐵鏽與冰霜交織的氣息。三十裏山路在神駒蹄下不過半日腳程,但當寒潭映入眼簾時,落日正將最後一絲餘暉浸入墨色潭水。那潭方圓百丈,水麵凝結著金屬質感的冰層,隱約可見水下林立著無數劍柄,猶如一片倒插的碑林。
\"這便是...\"阿風話音未落,懷中砥石突然發燙。他取出細看,石麵卦象竟化作遊動的金線,指向潭心某處。忽然,冰層下傳來沉悶的龍吟,水麵波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結晶成青銅色冰花。
風影驚嘶著後退,阿風輕拍馬頸,解下纏在手腕的焉酸草。朱紅花汁滴落冰麵,竟蝕出碗口大的窟窿。他俯身窺探,冷不防被水中伸出的青銅鎖鏈纏住腰身——那鎖鏈分明是千百把斷劍熔鑄而成,劍刃在流動中不斷開合,割破了阿風的皮襖。
\"鏘!\"腰間匕首出鞘,砍在鎖鏈上濺起一溜火星。阿風忽覺腕間砥石滾燙,福至心靈地將石塊按向鎖鏈。卦象金線如活物般鑽入劍刃縫隙,鎖鏈應聲而斷。他趁機躍上浮冰,卻見更多鎖鏈毒蛇般竄出水麵。
**第六章 百兵認主**
寒潭中央的冰窟??突然噴出三丈水柱,一柄纏滿水藻的青銅劍懸浮半空。劍格處鑲嵌的玄玉暗淡無光,但阿風瞳孔驟縮——那劍身的雲雷紋,與昨夜帝台石桌上的紋路如出一轍。
\"原來你就是第三個。\"蒼老的聲音從劍身傳出,潭底劍塚應和著發出嗡鳴。阿風握劍的右手虎口迸裂,鮮血順著劍脊流進玄玉,玉中驟然亮起血色脈絡。無數記憶碎片湧入腦海:他看見披甲少年跪在帝台前接過此劍,看見紅衣女子持劍斬斷昆侖冰龍,最後畫麵定格在某個雨夜,此劍刺入白衣神將胸膛...
劍鳴驚醒了整座劍塚。潭底萬千殘劍破冰而出,在阿風周身結成劍陣。風影的蹄鐵與劍陣共鳴,迸發的青光中,阿風瞥見自己倒影——額間不知何時多了道金線,與砥石卦象完全重合。
\"錚!\"青銅古劍自主揮出,劍陣如群鳥歸林般附著其上,熔鑄成一柄七尺重劍。阿風喘著粗氣跪倒在冰麵上,掌心傳來劍柄的脈動,仿佛握著活物的心髒。
**第七章 金靈蘇醒**
山體突然劇烈震顫,寒潭冰層龜裂處湧出赤紅鐵水。阿風躍上風影背脊的刹那,潭底衝天火柱將夜空染成紫紅色。青銅重劍發出興奮的顫鳴,指引著神駒朝鼓鍾山主峰狂奔。
沿途景象詭譎異常:山岩滲出汞銀色液體,古樹枝條化作青銅鎖鏈,甚至有條溪流漂浮著金沙從山巔傾瀉而下。風影鬃毛間迸出火星,阿風這才發現馬兒每塊肌肉都泛著金屬光澤——帝台瓊漿正在喚醒它血脈中的天馬之魂。
主峰祭壇上,九尊獸麵鼎環繞著中央的劍池。阿風手中重劍脫手飛出,筆直插入池中。地底傳來齒輪轉動的轟鳴,鼎身饕餮紋依次亮起,池內鐵水翻湧著凝聚成人形。
\"千年了...\"鐵水凝成的神匠虛影握住重劍,劍身雲雷紋路寸寸崩裂,露出內裏流動的鎏金。山峰四周突然升起百道金光,阿風看見昨日宴飲的眾神淩空而立,持火神將的烈焰長槍正對準自己心髒。
花神的聲音穿透雲霄:\"小子,你可知第三個凡人前兩位的下場?\"她指尖綻開的曼陀羅花化作金粉飄落,\"一人成了劍魂,一人化作祭品,你選——\"
話音未落,重劍爆發的金光吞沒了天地。阿風最後看到的,是神匠虛影與自己重疊的手共同揮出一劍,這一劍劈開了雲海,斬斷了晨曦,露出鼓鍾山深處遮天蔽日的青銅巨門。
**第八章 青銅門啟**
金光漸斂時,阿風發現自己站在青銅巨門的陰影下。門扉高逾千仞,表麵浮雕刻著日月輪回之景,門縫間滲出的氣息帶著洪荒時代的威壓。重劍仍在手中震顫,劍脊鎏金紋路裏遊動著細小的閃電。
\"此門後是金靈本源。\"神匠虛影的聲音從劍身傳出,半透明的指尖撫過門縫,\"黃帝鑄鼎封存金精,防其化形為禍人間。但如今...\"虛影突然轉向持火神將,\"爾等宴飲凡人,不就是為了誘人開啟此門?\"
花神曼陀羅金粉驟然凝成利箭,卻在觸及阿風前被青銅門吸去光華。持火神將長槍垂地,赤紅須發無風自動:\"金靈蘇醒必引天劫,凡人,你現在放下重劍,尚可保全魂魄。\"
阿風喉間泛著鐵腥味,額間金線灼痛難當。他忽然懂了——帝台瓊漿讓他看見金甲蟲須角,是為辨金石脈絡;礪石卦象是開門之匙;而所謂第三位凡人,不過是眾神選中的開鎖人。
**第九章 薪火相傳**
重劍突然脫手插入地麵,鎏金紋路順著裂縫注入青銅巨門。阿風聽見無數聲音在顱腔內轟鳴:有上古戰士的嘶吼,有鍛錘擊打砧鐵的脆響,最後化作師父臨終那句\"劍無正邪,唯心所馭\"。
門扉洞開的刹那,時間仿佛靜止。門內沒有毀天滅地的金靈,唯有一簇青白色火苗懸浮在青銅祭壇上。阿風瞳孔映出火中幻象:黃帝以首陽銅喂火,大禹劈山引火鑄九鼎,歐冶子跪拜火靈泣血鍛劍...
\"原來金靈是火。\"阿風喃喃道。火苗忽地沒入他胸口,青銅重劍應聲碎裂,化作金粉融入四肢百骸。眾神的驚呼聲中,少年抬手虛握,竟有鎏金劍影憑空凝結。
持火神將突然大笑:\"好個薪火相傳!\"長槍在他掌中化作鍛錘,\"黃帝當年取天火封於此,沒想到等來的是個鑄劍小子。\"
**第十章 鼓鍾長歌**
黎明刺破雲層時,阿風牽著風影走出山口。馬鞍旁掛著新打的青銅酒壺——這是他用門內餘銅所鑄,壺身雲雷紋間多了道灼痕。懷中焉酸草已曬成幹葉,與包著金靈火種的砥石輕輕碰撞。
身後鼓鍾山轟然合攏,最後一絲銅腥氣消散在晨風裏。花神臨別贈言猶在耳畔:\"金火既入凡胎,你便是行走的鼓鍾山。\"阿風撫過額間淡去的金線,想起重劍碎裂時湧入的記憶——前兩位凡人並非失敗者,紅衣女子化作越女劍魂永鎮錢塘,白衣神將正是持火神將墮凡前的模樣。
風影忽然昂首嘶鳴,前路上一株焉酸草正在石縫間舒展三層圓葉。阿風笑著采下草莖,遠方群山輪廓被朝陽鍍上金邊,恰似萬千劍鋒指天。
棗紅馬風影打了個響鼻,在嶙峋的山道上停下腳步。阿風勒住韁繩,仰頭望去,眼前山脈猶如一頭沉睡的青銅巨獸,層疊山脊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這是他在古地圖上見過的名字——鼓鍾山,傳說中黃帝采首陽之銅鑄鼎的聖地。
\"好重的銅腥味。\"阿風翻身下馬,青布短打被山風灌得獵獵作響。他自幼在鑄劍穀長大,對金屬氣息格外敏銳。指尖拂過道旁斑駁的岩壁,竟觸到細密的金屬顆粒,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青灰色光澤。
突然,風影前蹄焦躁地刨動地麵。阿風循著馬兒的視線望去,十步開外的斷崖邊,一株三寸高的異草正在風中搖曳。莖如方棱碧玉,三層圓葉錯落如蓮座,頂端金黃花苞半開,花心滲出朱紅汁液,落在石麵上竟發出\"滋滋\"輕響。
\"焉酸草!\"阿風瞳孔微縮,想起師父臨終前攥著他的手反複叮囑:\"遇方莖三層葉者,采時需以金器斷根,否則葉脈毒氣反噬...\"他解下腰間匕首,刃鋒在日光下劃出弧光。正要俯身,忽聞頭頂傳來\"喀啦\"聲響,一片青銅色碎石滾落腳邊。
風影突然人立而起,嘶鳴聲驚起林間寒鴉。阿風抬頭,隻見峭壁高處隱約有黑影閃過,帶落的碎石在山穀間激起綿長回響。他收起剛采下的焉酸草,掌心滲出冷汗——這山中,似乎不止他一個活物。
**第二章 神匠遺石**
轉過鷹嘴岩,山道陡然開闊。阿風望著滿地奇石倒吸冷氣:大如磨盤的礪石棱角分明,小若鵝卵的砥石溫潤如墨,在陽光下泛著金屬特有的冷光。他蹲身拾起一枚,指腹擦過石麵時竟迸出幾點火星。
\"這是...淬劍石?\"阿風心跳如擂鼓。鑄劍穀的《天工譜》記載,上古神匠取鼓鍾山\"礪石如刀,砥石含膏\",鍛出的兵器能斬雲破月。他解下腰間水囊,將清水傾在石麵,隻見水珠非但不散,反而凝成渾圓一滴,在石麵滾動如汞。
正驚異間,風中飄來斷續的編鍾聲。阿風循聲望去,雲霧深處隱約現出亭台輪廓。風影卻突然咬住主人衣角,馬眼中盡是驚惶。\"莫怕,\"阿風輕撫馬鬃,\"既是鍾鳴鼎食之聲,當非妖邪之地。\"
穿過最後一片霧障,眼前景象令阿風屏息。九級玉階之上,八角石亭巍然矗立,亭中石桌刻滿雲雷紋,七尊青銅酒爵懸浮半空,琥珀色瓊漿自行斟滿。更奇的是,那些圍坐的身影——有人身披星鬥化作的鶴氅,有人發間纏繞流火,還有位老者手持的竹杖上,青藤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花結果。
**第三章 帝台夜宴**
\"小友既識焉酸草,可知其另名喚作''忠貞草''?\"那位發間綴滿月華的女神輕笑,指尖點在阿風采回的草藥上。隻見焉酸草突然舒展葉片,三層圓葉竟幻化成三隻碧玉蝶,繞著石亭翩躚起舞。
阿風握緊酒爵,杯中酒液映出他震驚的麵容。這酒入口清冽,入喉卻化作暖流直貫四肢百骸,讓他想起十五歲那年偷喝師父珍藏的百年陳釀。不同的是,此刻他竟能看清百步外岩縫中爬行的金甲蟲須角。
\"此乃帝台之漿,取瑤池晨露釀就。\"首座的白衣男子開口,他衣袂上的雲紋似在流動,\"千年來,你是第三個踏入此宴的凡人。\"阿風注意到他說\"第三個\"時,持火神將的酒杯突然迸出幾點火星。
宴至酣處,持藤杖的老者以杖擊地,地麵礪石紛紛飛起,在空中組成上古戰場幻影。阿風看見披發紋麵的戰士手持青銅戟,戟鋒所過之處山崩地裂。\"這便是用鼓鍾山金石鍛造的兵刃,\"雷神般的大漢悶聲道,\"可惜黃帝封鼎後,再無人能喚醒山中金靈。\"
**第四章 破曉辭行**
月過中天時,阿風起身告辭。花神折下鬢邊玉簪,落地化作三丈高的青銅樹,枝頭掛滿劍形紅葉。\"此去向西三十裏,有寒潭藏劍塚。\"她的聲音隨著飄落的紅葉漸漸消散,\"記住,真正的金石之精不在形,而在...\"
晨光刺破霧靄時,阿風發現懷中多了塊溫熱的砥石,石紋天然形成卦象。風影的蹄鐵不知何時裹上了青金之色,踏過岩麵時竟有金石相擊之音。他回首望去,昨夜玉階處唯餘荒草萋萋,隻有掌心焉酸草的朱紅汁液,在陽光下泛著妖異的微光。
山風送來斷續的編鍾聲,阿風握緊韁繩。前方雲霧翻湧處,隱約可見參天青銅巨樹的輪廓——那正是花神指引的方向。
**第五章 劍塚龍吟**
風影踏著青金石階躍入雲海時,阿風嗅到了鐵鏽與冰霜交織的氣息。三十裏山路在神駒蹄下不過半日腳程,但當寒潭映入眼簾時,落日正將最後一絲餘暉浸入墨色潭水。那潭方圓百丈,水麵凝結著金屬質感的冰層,隱約可見水下林立著無數劍柄,猶如一片倒插的碑林。
\"這便是...\"阿風話音未落,懷中砥石突然發燙。他取出細看,石麵卦象竟化作遊動的金線,指向潭心某處。忽然,冰層下傳來沉悶的龍吟,水麵波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結晶成青銅色冰花。
風影驚嘶著後退,阿風輕拍馬頸,解下纏在手腕的焉酸草。朱紅花汁滴落冰麵,竟蝕出碗口大的窟窿。他俯身窺探,冷不防被水中伸出的青銅鎖鏈纏住腰身——那鎖鏈分明是千百把斷劍熔鑄而成,劍刃在流動中不斷開合,割破了阿風的皮襖。
\"鏘!\"腰間匕首出鞘,砍在鎖鏈上濺起一溜火星。阿風忽覺腕間砥石滾燙,福至心靈地將石塊按向鎖鏈。卦象金線如活物般鑽入劍刃縫隙,鎖鏈應聲而斷。他趁機躍上浮冰,卻見更多鎖鏈毒蛇般竄出水麵。
**第六章 百兵認主**
寒潭中央的冰窟??突然噴出三丈水柱,一柄纏滿水藻的青銅劍懸浮半空。劍格處鑲嵌的玄玉暗淡無光,但阿風瞳孔驟縮——那劍身的雲雷紋,與昨夜帝台石桌上的紋路如出一轍。
\"原來你就是第三個。\"蒼老的聲音從劍身傳出,潭底劍塚應和著發出嗡鳴。阿風握劍的右手虎口迸裂,鮮血順著劍脊流進玄玉,玉中驟然亮起血色脈絡。無數記憶碎片湧入腦海:他看見披甲少年跪在帝台前接過此劍,看見紅衣女子持劍斬斷昆侖冰龍,最後畫麵定格在某個雨夜,此劍刺入白衣神將胸膛...
劍鳴驚醒了整座劍塚。潭底萬千殘劍破冰而出,在阿風周身結成劍陣。風影的蹄鐵與劍陣共鳴,迸發的青光中,阿風瞥見自己倒影——額間不知何時多了道金線,與砥石卦象完全重合。
\"錚!\"青銅古劍自主揮出,劍陣如群鳥歸林般附著其上,熔鑄成一柄七尺重劍。阿風喘著粗氣跪倒在冰麵上,掌心傳來劍柄的脈動,仿佛握著活物的心髒。
**第七章 金靈蘇醒**
山體突然劇烈震顫,寒潭冰層龜裂處湧出赤紅鐵水。阿風躍上風影背脊的刹那,潭底衝天火柱將夜空染成紫紅色。青銅重劍發出興奮的顫鳴,指引著神駒朝鼓鍾山主峰狂奔。
沿途景象詭譎異常:山岩滲出汞銀色液體,古樹枝條化作青銅鎖鏈,甚至有條溪流漂浮著金沙從山巔傾瀉而下。風影鬃毛間迸出火星,阿風這才發現馬兒每塊肌肉都泛著金屬光澤——帝台瓊漿正在喚醒它血脈中的天馬之魂。
主峰祭壇上,九尊獸麵鼎環繞著中央的劍池。阿風手中重劍脫手飛出,筆直插入池中。地底傳來齒輪轉動的轟鳴,鼎身饕餮紋依次亮起,池內鐵水翻湧著凝聚成人形。
\"千年了...\"鐵水凝成的神匠虛影握住重劍,劍身雲雷紋路寸寸崩裂,露出內裏流動的鎏金。山峰四周突然升起百道金光,阿風看見昨日宴飲的眾神淩空而立,持火神將的烈焰長槍正對準自己心髒。
花神的聲音穿透雲霄:\"小子,你可知第三個凡人前兩位的下場?\"她指尖綻開的曼陀羅花化作金粉飄落,\"一人成了劍魂,一人化作祭品,你選——\"
話音未落,重劍爆發的金光吞沒了天地。阿風最後看到的,是神匠虛影與自己重疊的手共同揮出一劍,這一劍劈開了雲海,斬斷了晨曦,露出鼓鍾山深處遮天蔽日的青銅巨門。
**第八章 青銅門啟**
金光漸斂時,阿風發現自己站在青銅巨門的陰影下。門扉高逾千仞,表麵浮雕刻著日月輪回之景,門縫間滲出的氣息帶著洪荒時代的威壓。重劍仍在手中震顫,劍脊鎏金紋路裏遊動著細小的閃電。
\"此門後是金靈本源。\"神匠虛影的聲音從劍身傳出,半透明的指尖撫過門縫,\"黃帝鑄鼎封存金精,防其化形為禍人間。但如今...\"虛影突然轉向持火神將,\"爾等宴飲凡人,不就是為了誘人開啟此門?\"
花神曼陀羅金粉驟然凝成利箭,卻在觸及阿風前被青銅門吸去光華。持火神將長槍垂地,赤紅須發無風自動:\"金靈蘇醒必引天劫,凡人,你現在放下重劍,尚可保全魂魄。\"
阿風喉間泛著鐵腥味,額間金線灼痛難當。他忽然懂了——帝台瓊漿讓他看見金甲蟲須角,是為辨金石脈絡;礪石卦象是開門之匙;而所謂第三位凡人,不過是眾神選中的開鎖人。
**第九章 薪火相傳**
重劍突然脫手插入地麵,鎏金紋路順著裂縫注入青銅巨門。阿風聽見無數聲音在顱腔內轟鳴:有上古戰士的嘶吼,有鍛錘擊打砧鐵的脆響,最後化作師父臨終那句\"劍無正邪,唯心所馭\"。
門扉洞開的刹那,時間仿佛靜止。門內沒有毀天滅地的金靈,唯有一簇青白色火苗懸浮在青銅祭壇上。阿風瞳孔映出火中幻象:黃帝以首陽銅喂火,大禹劈山引火鑄九鼎,歐冶子跪拜火靈泣血鍛劍...
\"原來金靈是火。\"阿風喃喃道。火苗忽地沒入他胸口,青銅重劍應聲碎裂,化作金粉融入四肢百骸。眾神的驚呼聲中,少年抬手虛握,竟有鎏金劍影憑空凝結。
持火神將突然大笑:\"好個薪火相傳!\"長槍在他掌中化作鍛錘,\"黃帝當年取天火封於此,沒想到等來的是個鑄劍小子。\"
**第十章 鼓鍾長歌**
黎明刺破雲層時,阿風牽著風影走出山口。馬鞍旁掛著新打的青銅酒壺——這是他用門內餘銅所鑄,壺身雲雷紋間多了道灼痕。懷中焉酸草已曬成幹葉,與包著金靈火種的砥石輕輕碰撞。
身後鼓鍾山轟然合攏,最後一絲銅腥氣消散在晨風裏。花神臨別贈言猶在耳畔:\"金火既入凡胎,你便是行走的鼓鍾山。\"阿風撫過額間淡去的金線,想起重劍碎裂時湧入的記憶——前兩位凡人並非失敗者,紅衣女子化作越女劍魂永鎮錢塘,白衣神將正是持火神將墮凡前的模樣。
風影忽然昂首嘶鳴,前路上一株焉酸草正在石縫間舒展三層圓葉。阿風笑著采下草莖,遠方群山輪廓被朝陽鍍上金邊,恰似萬千劍鋒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