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窺探我大唐?”


    隨著聲音,葉遲與李世民處在了當初?本遣唐使出使大唐覲見李世民的畫麵。


    李世民聽著這道聲音,仔細辨聽卻是三個人的聲音。


    “哦,這個聲音是朕當年的聲音,其中似乎還有袁天罡與李淳風的聲音,這就是了,當初他們還曾像朕說及此事,朕一個人聽錯也就罷了,可是這一共是三個人,那就錯不了。”


    話畢,李世民看著葉遲,他已經確定了眼前的葉遲就是那個神秘人。


    葉遲倒也沒有掩飾而是說道:“陛下所創下的貞觀之治是我華夏巔峰之治的代表,又逢?本遣唐使來唐求學,便在當時講述華夏與?本的曆史來過一次,沒有想到陛下的感知居然如此犀利,真是慚愧。”


    李世民嗬嗬一笑道:“果真如此,那不知此次來朕這大唐,聖師可有何需要朕配合的?”


    “陛下,這聖師就莫要叫了,小子葉遲,叫我葉遲即可!”葉遲退後一步拜道:“此次前來大唐,尋訪大唐貞觀之治,縱觀陛下文韜武略,便是這次小子的任務所在,從而帶給後世的華夏子孫,這就是我的職責,還望陛下莫要怪罪小子的唐突。”


    “嗬嗬,無妨,既然是尋訪,朕有何不可相告的,隻是如何更為直觀的交給給聖師,要不朕請來負責起居注的以及修著《隋書》的魏征前來,不知聖師認為如何?”李世民也甚是好奇,既然是帶給後世之人觀看,那又是如何觀看的了?


    “陛下請看!”葉遲手一揮,在兩人的遠方出現了一張畫麵,畫麵上是一個餐館正在看典藏華夏節目的場麵,而且還在討論著李世民的千秋偉業,隻可惜有許多地方都是錯的,比如說李世民暴虐,不聽勸諫,房謀杜斷的兩位未曾留下名字的宰相都差點被其殺死。


    “這簡直就是荒謬,朕何時不分至廝,難道這就是後世因為史料遺失而杜撰出來的曆史?”李世民一語中的,這就是後世曆史斷層的原因所在。


    “陛下是一代仁君,即使像魏征那整天叨叨不休的鐵嘴銅牙的諫臣,陛下都能忍受,更不用說這房謀杜斷兩位宰執之臣了,後世之人隻聞陛下之武功,不知其來龍去脈,更是有人惡意捏造陛下的不實之處,所以小子此次而來,就是了解陛下的一生,哪怕是小事也可以,比如從那次相士入府說起,不知陛下可願意為小子講述一番。”葉遲微笑著道,這個實在是沒有辦法,畢竟這世道如此,後世缺失如此,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悲哀。


    “無妨無妨,隻是後世的事情有些惱人罷了!朝廷不明如此,這是為君的過失,怪不得這天下百姓。”李世民搖頭笑著,歎了一口氣道:“罷了罷了,那今日朕便向聖師說說朕之過往。”


    “陛下能親自講述,這正是小子所望!”葉遲再次一拜,想不到李世民居然沒有問太多的為什麽。


    “說起這相士入府,還要說起朕出生開始,那一年母親在誕生朕的時候,說曾夢到有兩條金龍在家門嬉戲,雖然這不過是幻想罷了,卻是母親親訴,而後在朕四歲的時候,有一個善於相麵的書生來到了府中。”


    隨著李世民的講述,兩人出現在了一座古典的隋唐建築前,這是一處熱鬧的街市,此刻一名書生打扮的年輕男子,走到了一名身著錦服的一對父子麵前。


    “學生見過唐國公!”


    “這位先生認識本公?”


    那書生看了一眼這位叫做唐國公的人,又看向了一旁的三四歲的孩子道:“公爺,學生見公爺,原本在傳聞中說及公爺乃是貴人,今日一見果真不凡。再觀世子,卻也是貴人,日後定當不凡,而且觀其有潛龍之姿,龍鳳之相,日月之表,待到加冠之日,必定濟世安民,乃是天下百姓之福!”


    李世民講述到這裏的時候,看著眼前的畫麵,眼中充滿的滿是震驚:“果真如始皇帝與漢武帝所言相符,聖師果真有古今之能,這就是在朕幼年能夠記住的模糊記憶。看,那個人要跑了。”


    李世民的這句話剛剛說完,就看到了唐國公李淵驚詫的看著幼年的李世民,然後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那人已經消失在人流之中。


    “不是吧!古人相麵的都這麽準嗎?一個書生都能夠看相,難不成是真的學到了《周易》的精髓,比現在那些路邊擺攤的強的多了啊!”、


    “潛龍啊!這是無疑的,畢竟是開創了貞觀之治,讓大唐成為萬國朝奉的天國,這可是我們華夏的榮耀啊!”


    “上天注定的,也怪不得會有玄武門之變了,就是不知道為什麽會有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殘還是過於殘忍了些。”


    “好好看吧!這期過後,我們就會知道玄武門之變到底是因為什麽發生的,畢竟在曆史資料還算完善的清朝曆史,還有九龍奪嫡,李世民兄弟,也就是三個人罷了,牽連的人數也很有限不是嗎?”


    ……


    李世民看不到彈幕,但是此刻的還是笑著道:“幼年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無憂無慮,我也不會有那麽多憂心的事情,自從成為‘朕’,我就是那個單純的我了。在這次書生的事情之後,父親就為我取名世民,希望我能夠在長大之後能夠濟世安民。”


    “濟世安民,陛下做到了,為大唐做了一個表率,這就是千古一帝,一個本該被萬世敬仰的存在,卻與始皇帝、漢武帝、隋文帝、明太祖等明君在時間的流逝中,成為了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這就是小子來到大唐的根本。”葉遲再次對著李世民一拜道:“濟世安民,匡扶天下,為百姓福祉,為後世謀福,為華夏立命,這就是小子眼中的大唐,也應該是後世華夏子孫眼中的大唐,自然也是陛下要留給後世萬代的大唐。”


    後世萬代,千秋永存。


    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這是他所希冀的。


    “朕,何嚐不是如此所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典藏華夏:對話古今,我震驚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葉拾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葉拾遺並收藏典藏華夏:對話古今,我震驚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