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等到天黑後,悄然把蔡成的屍身送回他居住的宅院,並按蔡成的囑托,找個房間放於床上。而且屍體不發臭、不腐爛,就不下葬。
第六,所有人統一口徑,對外宣稱成公子病了,但不能說病情如何,保持諱莫如深的態度。
如果一些居心叵測之人不知道蔡成死活,或許不敢起幺蛾子。
這樣,就可以為相府和兵部爭取從容布局的時間。
反之,那些想對抗成公子之人,如果知道蔡成已經中毒身亡,他們一定會趁亂生事,相府和兵部反而陷入被動。
第七,現在開始,劉協跟著荀彧,入住相府。整個相府外麵由紫金衛負責守衛,內部由龍鱗衛負責守衛,全力保護相府和陛下的安全。
在當前情況下,劉協的安全極為重要。
劉協在,剛剛建立的相府就在,相府也可以奉聖旨主持大局。
荀彧還按自己的理解,為大家解釋了蔡成為何臨終囑托不要下葬。
成公子是仙子的弟子。弟子有難,仙人師尊能不來救?
一旦下葬,恐怕仙人來了都救不了。
荀彧如此一解釋,眾人眼中都放出異彩。
對呀,蔡成是仙人的弟子。
仙人的手段通天徹地,起死回生,自然不是什麽難事。
雙眼哭成一對紅桃的蔡琰,一把抱住蔡成的屍身,大叫著:“公子有救!師尊會來救你的!”
癱坐在地上的蔡立,顧不得張機正在為他診脈,一個鯉魚打挺,竟然站了起來,口中急道:“快給成兒清洗身體,換上幹淨的衣衫。他師尊馬上就要來救他了。”
荀彧還信誓旦旦地說了一句話:
我們要齊心合力,把這要塌的天給撐起來。等成公子起死回生之時,這天就會再次穩固。
荀彧本想馬上回相府與內閣大臣議事,誰知道,他還沒走出一品天下,就看到禦林軍把投毒之人押了過來。
於是,審訊地點就放在了一品天下的三樓,荀彧、朱儁、管篤三人親自審問。
當然,審問過程中,施刑的自然是申金。
下毒之人名為笮融,揚州丹陽人,不僅是陶謙的同鄉,還是陶謙手下的押糧官。
當前“兗徐犯青州”慘敗後,陶謙就找到了他,讓他化名卓四,混跡於琅琊國的流民中,然後想辦法刺殺蔡成。
為此,陶謙還為他準備了專門收集的一瓶河豚毒水。
他隨著流民一起進入了臨淄,在一品天下招募廚師時,以他做押糧官時練就的廚藝,混入了一品天下。
這次一品天下來京都開分號,他幸運地被選中。
他以為來到京都後,可能也與在臨淄一樣,難於找到毒殺蔡成的機會。
誰知道,蔡成今天突然要在一品天下親自下廚,而一品天下的大掌櫃竟然讓他去給蔡成打下手。
多年不能尋提機會就這樣來了。
他把河豚毒帶在身上,來給蔡成打下手時,發現蔡成喝水的杯子。
於是,他就把河豚毒下到杯子裏,再倒上溫水,遞給了蔡成。
在他強烈的期盼中,蔡成竟然真的把那杯水喝了下去。
河豚毒無色無味,蔡成根本就沒察覺到這杯水有問題。
多年未能實現的投毒,就這麽順利地實現了,而且還是親眼看到蔡成喝了下去。
隨後,他馬上換了衣服,想溜出城。
誰知道特戰隊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守城門的禦林軍也完全執行了特戰隊的命令,在他想溜出城時抓住了他。
原來一切皆起於當年的“兗徐犯青州”,起於陶謙數年前的布局。
正史中,此人生性殘忍又篤信佛教。
做押糧官時,他就為了貪墨糧食而殘忍地危害同僚。
在曹操攻打徐州時,他馬上帶著自己的家眷逃往廣陵郡。
廣陵太守熱情接待了他,他卻趁廣陵太守沒有防備之時,殺害了廣陵太守,然後便在廣陵郡大肆劫掠。
之後,他再次投奔自己的同僚和好友薛禮。
不出意外,薛禮成為他的又一刀下亡魂。
最後,他投靠了揚州刺史劉繇(正史中陳溫之後的揚州刺史),結果再次背叛劉繇。
好在劉繇有所防備,損失不大。
而笮融也終於走投無路地避入深山。
結果,笮融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審判,被山中土著殺死後,拿著他的頭顱去找劉繇領賞了。
笮融崇尚佛教,把自己絕大部分的錢財,都用於建佛寺、立佛像和賑濟佛教徒了。
可以說,佛教在華夏大地上的傳播,惡徒笮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然而,因為蔡成的到來,笮融沒有機會去崇尚佛教,反而讓本已被蔡成救了回來的東漢,重新回到風雨飄搖中。
蔡成九歲穿越到青州東萊,十二歲開始在東萊攪動風雲,之後又用三年多養精蓄銳,一年半的時間橫掃大漢北方九州……
他本以為自己已經改變了曆史,誰知道,倔強的曆史發展軌跡,在他最得意時,給了他致命一擊。
“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就這樣終止了嗎?”
這是蔡成,不,應該說是楚天在失去意識前,最後的一絲念頭。
沒有人知道蔡成死後,他一手建立的護民軍會有什麽舉動;
沒有人知道蔡成死後,那些供著他長生牌位的農戶,會攪動什麽樣的風雲;
沒有人知道他死後,被他死死壓製的世家大族會掀起多大的風浪;
沒有人知道被曹操割據的揚州、想抗拒新農體係的荊州、瘴氣彌漫的交州、天高皇帝遠的益州,以及蔡成心心念念的西域和東北的黑土地,又會發生什麽變化……
哦,還有。
蔡成不在了,正在荊州、準備前往益州的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又會如何?
千古名相諸葛亮還會輔佐劉備嗎?
在荊州異軍突起的桓佑,是否會帶來另一場風暴?
目前尚未收服或剿滅的南匈奴何去何從?
一直對大漢虎視眈眈的鮮卑敢入侵大漢嗎?
尚未崛起的羯、羌、氐等族,還會匈奴、鮮卑一起亂華嗎?
曆史雖然倔強,可畢竟被蔡成強行改變很多。現在蔡成不在了,曆史是否能夠倔強地慢慢回歸他本來的軌跡?
太多的謎團,不僅困擾著支持蔡成的一眾人,也困擾著親愛的看官,更困擾著作者本人。
好在蔡成不讓家人安葬自己,給所有人留下了希望。
他難道真的能起死回生?
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好。
公曆393年(公元190年)春,蔡成中毒身亡,天下動蕩。
第六,所有人統一口徑,對外宣稱成公子病了,但不能說病情如何,保持諱莫如深的態度。
如果一些居心叵測之人不知道蔡成死活,或許不敢起幺蛾子。
這樣,就可以為相府和兵部爭取從容布局的時間。
反之,那些想對抗成公子之人,如果知道蔡成已經中毒身亡,他們一定會趁亂生事,相府和兵部反而陷入被動。
第七,現在開始,劉協跟著荀彧,入住相府。整個相府外麵由紫金衛負責守衛,內部由龍鱗衛負責守衛,全力保護相府和陛下的安全。
在當前情況下,劉協的安全極為重要。
劉協在,剛剛建立的相府就在,相府也可以奉聖旨主持大局。
荀彧還按自己的理解,為大家解釋了蔡成為何臨終囑托不要下葬。
成公子是仙子的弟子。弟子有難,仙人師尊能不來救?
一旦下葬,恐怕仙人來了都救不了。
荀彧如此一解釋,眾人眼中都放出異彩。
對呀,蔡成是仙人的弟子。
仙人的手段通天徹地,起死回生,自然不是什麽難事。
雙眼哭成一對紅桃的蔡琰,一把抱住蔡成的屍身,大叫著:“公子有救!師尊會來救你的!”
癱坐在地上的蔡立,顧不得張機正在為他診脈,一個鯉魚打挺,竟然站了起來,口中急道:“快給成兒清洗身體,換上幹淨的衣衫。他師尊馬上就要來救他了。”
荀彧還信誓旦旦地說了一句話:
我們要齊心合力,把這要塌的天給撐起來。等成公子起死回生之時,這天就會再次穩固。
荀彧本想馬上回相府與內閣大臣議事,誰知道,他還沒走出一品天下,就看到禦林軍把投毒之人押了過來。
於是,審訊地點就放在了一品天下的三樓,荀彧、朱儁、管篤三人親自審問。
當然,審問過程中,施刑的自然是申金。
下毒之人名為笮融,揚州丹陽人,不僅是陶謙的同鄉,還是陶謙手下的押糧官。
當前“兗徐犯青州”慘敗後,陶謙就找到了他,讓他化名卓四,混跡於琅琊國的流民中,然後想辦法刺殺蔡成。
為此,陶謙還為他準備了專門收集的一瓶河豚毒水。
他隨著流民一起進入了臨淄,在一品天下招募廚師時,以他做押糧官時練就的廚藝,混入了一品天下。
這次一品天下來京都開分號,他幸運地被選中。
他以為來到京都後,可能也與在臨淄一樣,難於找到毒殺蔡成的機會。
誰知道,蔡成今天突然要在一品天下親自下廚,而一品天下的大掌櫃竟然讓他去給蔡成打下手。
多年不能尋提機會就這樣來了。
他把河豚毒帶在身上,來給蔡成打下手時,發現蔡成喝水的杯子。
於是,他就把河豚毒下到杯子裏,再倒上溫水,遞給了蔡成。
在他強烈的期盼中,蔡成竟然真的把那杯水喝了下去。
河豚毒無色無味,蔡成根本就沒察覺到這杯水有問題。
多年未能實現的投毒,就這麽順利地實現了,而且還是親眼看到蔡成喝了下去。
隨後,他馬上換了衣服,想溜出城。
誰知道特戰隊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守城門的禦林軍也完全執行了特戰隊的命令,在他想溜出城時抓住了他。
原來一切皆起於當年的“兗徐犯青州”,起於陶謙數年前的布局。
正史中,此人生性殘忍又篤信佛教。
做押糧官時,他就為了貪墨糧食而殘忍地危害同僚。
在曹操攻打徐州時,他馬上帶著自己的家眷逃往廣陵郡。
廣陵太守熱情接待了他,他卻趁廣陵太守沒有防備之時,殺害了廣陵太守,然後便在廣陵郡大肆劫掠。
之後,他再次投奔自己的同僚和好友薛禮。
不出意外,薛禮成為他的又一刀下亡魂。
最後,他投靠了揚州刺史劉繇(正史中陳溫之後的揚州刺史),結果再次背叛劉繇。
好在劉繇有所防備,損失不大。
而笮融也終於走投無路地避入深山。
結果,笮融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審判,被山中土著殺死後,拿著他的頭顱去找劉繇領賞了。
笮融崇尚佛教,把自己絕大部分的錢財,都用於建佛寺、立佛像和賑濟佛教徒了。
可以說,佛教在華夏大地上的傳播,惡徒笮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然而,因為蔡成的到來,笮融沒有機會去崇尚佛教,反而讓本已被蔡成救了回來的東漢,重新回到風雨飄搖中。
蔡成九歲穿越到青州東萊,十二歲開始在東萊攪動風雲,之後又用三年多養精蓄銳,一年半的時間橫掃大漢北方九州……
他本以為自己已經改變了曆史,誰知道,倔強的曆史發展軌跡,在他最得意時,給了他致命一擊。
“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就這樣終止了嗎?”
這是蔡成,不,應該說是楚天在失去意識前,最後的一絲念頭。
沒有人知道蔡成死後,他一手建立的護民軍會有什麽舉動;
沒有人知道蔡成死後,那些供著他長生牌位的農戶,會攪動什麽樣的風雲;
沒有人知道他死後,被他死死壓製的世家大族會掀起多大的風浪;
沒有人知道被曹操割據的揚州、想抗拒新農體係的荊州、瘴氣彌漫的交州、天高皇帝遠的益州,以及蔡成心心念念的西域和東北的黑土地,又會發生什麽變化……
哦,還有。
蔡成不在了,正在荊州、準備前往益州的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又會如何?
千古名相諸葛亮還會輔佐劉備嗎?
在荊州異軍突起的桓佑,是否會帶來另一場風暴?
目前尚未收服或剿滅的南匈奴何去何從?
一直對大漢虎視眈眈的鮮卑敢入侵大漢嗎?
尚未崛起的羯、羌、氐等族,還會匈奴、鮮卑一起亂華嗎?
曆史雖然倔強,可畢竟被蔡成強行改變很多。現在蔡成不在了,曆史是否能夠倔強地慢慢回歸他本來的軌跡?
太多的謎團,不僅困擾著支持蔡成的一眾人,也困擾著親愛的看官,更困擾著作者本人。
好在蔡成不讓家人安葬自己,給所有人留下了希望。
他難道真的能起死回生?
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好。
公曆393年(公元190年)春,蔡成中毒身亡,天下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