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口中的參謀長,自然是郭嘉。


    而郭嘉“不打無準備之仗”之語,也是從蔡成撰寫的軍事典籍中看來的。


    “哈哈哈哈——”高順一陣狂笑。“伏擊?他們有那個膽子嗎?”


    “軍團長,反正你不能這樣去剿匪。我們至少要派斥候把情況摸清楚。不打擊則已,打擊必全殲。”陳顯堅持自己的意見。


    現在軍團部的小參謀都不在,陳顯已經是唯一有資格出聲勸阻高順的人了。


    “你沒看春耕已經開始,而眾多百姓因為被搶,連種子都沒有嗎?”


    “沒種子,我們可以向大戶借,向大戶買。但此時便去剿匪,太冒險了。”


    “打仗哪有沒風險的?不把這股山匪馬上剿滅幹淨,百姓們能安心春耕嗎?”高順對陳顯的勸阻極為惱火,直接打出了保護春耕的旗號。


    其實,按時間來算,此時此刻,最多隻能算春耕的末尾,勉強算得上春耕補種的時節。


    全椒縣旁邊的山是什麽?


    這可是後世的名山、旅遊勝地,安徽滁州的琅琊山。


    隻是此時的名稱可不是琅琊山,而叫摩陀嶺。


    五胡亂華,西晉滅亡,西晉琅琊王司馬睿曾在此練兵。後來司馬睿登基稱帝,便將自己的王號“琅琊”賜予該山。


    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環滁皆山也”,描述的便是琅琊山。


    “軍團長,你就聽我們軍長的建議吧。過幾天,工程大隊就會把九江的作戰沙盤送來,我們謀劃一個殲滅戰,一個都跑不了。”陳顯手下的參謀長也在勸高順。


    然而,另一個小參謀的話,卻直接激怒了高順。


    “就是。我們在訓練營裏,每天都在琢磨殲滅戰。哪有這樣不管不顧,也不探查敵情,就衝過去交戰的?”


    高順把軍團部的小參謀都留在了壽春,可陳顯手下同樣有小參謀呀。


    陳顯手下的參謀長,都是原來的娃娃兵。


    其實,高順隻是想給自己拿點戰功。


    陳顯和他下麵參謀長的話,他已經聽了進去。


    可這個小參謀竟然說他“不管不顧、不探敵情”,他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這些小崽子們,沒打過什麽仗,竟然敢看不起他這個軍團長,那還得了?


    高順本就是個直脾氣,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把小參謀全部留在全椒縣,準備推行新農體係。至少我得把山匪趕跑,不讓他們禍害春耕才行。這是軍令!”


    高順說完,頭都不回,直接去點兵了。


    陳顯呆立當場,他真沒想到,這軍團長怎麽就一點都不聽勸呢。


    小參謀們也傻愣在當場,他們總不能不服從軍令吧?


    隨之,陳顯吩咐了一聲:“你們這些娃娃兵都留下,馬上派傳令兵通知壽春,讓壽春派兩個團來接應我們。我陪軍團長去剿匪。”


    然後陳顯就大步出門,去配合高順集結隊伍去了。


    小參謀們攔不住高順,可第二軍參謀長邢虎(字守義)馬上派出一個小參謀前往壽春送信,他則帶著其他的小參謀打開輿圖,一起研究了起來。


    他不能看著軍團長帶著五千兵馬身入險境,必須要研究一番。


    可輿圖隻是平麵圖,基本看不出琅琊山有什麽險要之處。


    年方十七的祁虎,此時眉頭蹙成了緊緊的一團。


    思忖半天後,才說道:“你們幾個,各帶一小隊斥候,衝到軍團長前麵去,為他開路。”


    幾個娃娃兵馬上一個軍禮。“得令!”


    邢虎還是不放心,叮囑道:“帶足幹糧和響箭,一定要注意易於埋伏之處,夜晚要揀易守難攻之處宿營,還要防止山匪火攻。”


    在山林中,防止火攻是常識。


    “放心吧,我們心裏有數,絕對不會讓軍團長涉險。”幾個小參謀信心滿滿。


    高順果然有山地作戰的經驗。


    進山後,他不僅派出了斥候,還要求大軍順著山溪水的方向走。


    因為他知道,山匪在山中需要水源,順著溪水走,有最大的可能找到山匪的巢穴,同時自己一方也不會缺少水源。


    而且,時值春末,雨季還沒到來,天幹物燥,順著溪水走,不容易被火攻。


    他在並州時,可是利用一個山穀,足足燒死了鮮卑蠻子的三千多鐵騎。


    否則他哪裏會被晉升為都騎尉?又哪有機會獨率陷陣營?


    高順率領五千兵馬,在摩陀嶺中尋找了兩天,別說找到山匪的巢穴,就連一個山匪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這日午間,高順和五千兵馬正在溪水旁打尖休息,突然之間,遠處的半山腰處,有十數人瘋狂地奔跑過來,一邊跑著,一邊還大叫:


    “軍團長!上山,快上山!順著半山腰退出山穀!”


    高順放眼望去,朝著他吼叫傳訊的是一個小參謀,身後跟著的,明顯是一個精銳斥候小隊。


    高順臉上浮現出怒意。


    他可是下令讓軍中所有的小參謀全部留在全椒縣,這個小參謀怎麽就帶著斥候跑到摩陀嶺深處來了。


    從他們跑來的方向看,明顯是跑在了自己的前頭。


    高順帶兵,素來以嚴厲著稱。


    他軍中從不飲酒,練兵也極為嚴格。


    否則他的手下怎麽會有獨立的“陷陣營”稱號?


    八百陷陣營,足以與鮮卑兩千精騎對戰。


    看來,他要想在護民軍中真正站住腳,必須要再次嚴肅軍紀了。


    現在軍紀有些散亂,全是這些娃娃兵被晉升為參謀或參謀長導致的。


    十餘個人在半山腰齊聲叫喊,聲音也算是傳遍了整個山穀。


    可他們為什麽要讓全軍攀上半山腰,然後撤出穀去呢?


    雖然這個小參謀和十二個斥候距離大軍還有兩百餘丈遠,可溪水旁的將士也都認出了他們。


    他們的服裝太怪異了。


    穿上這服裝,隻要往山上一蹲,稍微遠一點,根本就看不出來。


    據說這樣的服裝叫“迷彩服”,是大帥專門為斥候定製的。


    “發生了什麽?!”有人在大聲詢問。


    “有伏兵!有伏兵!”十幾個人停止跑動,有人指向山穀的上遊,有人指向山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