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沒有跟著高順去汝南,也沒入徐州,而是要率領一萬征東軍團退役的治安軍入兗州。


    兗州刺史孔伷、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喬瑁、陳留太守張邈,目前都不在任,整個兗州群龍無首。


    所以在華歆就任兗州刺史前,何山要入兗州,穩住兗州的形勢。


    騶縣到汝南,足足有八百多裏的路程。


    可在急行軍下,征東軍團隻花費了四天天夜,就抵達了汝南邊界處。


    高順剛剛下令稍事歇息,就有探馬來報:


    袁氏聯合汝南許氏和沛國丁氏,準備裹挾汝南百姓,一起遷移至江夏。


    現三族聯軍已達十五萬兵馬,號稱二十萬。


    目前,五萬三族聯軍已經控製了新息縣,也就等於控製了淮水的新息渡口。


    而汝南周氏一族,派族中子弟在汝南各縣為百姓讀《漢報》,導致絕大多數百姓都不願意遷走,想留在汝南等待護民軍來汝南,日後就能吃上飽飯了。


    “全軍出發!我們趕往新息渡口,絕對不能讓三族逃過淮水進入江夏!”


    高順聽聽完探報,瞬間下令。


    “慢!”參謀長王勉馬上阻攔。


    高順不解地看著王勉。“仁季為何阻我?”


    王勉將高順拉到一邊,小聲問道:“袁氏現必然已知周氏為百姓讀報之事,那袁氏該當如何?”


    高順想了想,想不出袁氏會如何,便道:“管他如何!隻要我征東軍團攻下新息縣,便可堵住三族逃往江夏的唯一通道。他再如何,也出不了汝南。”


    “我軍兩萬兵馬,新息縣五萬守軍,能否攻下新息縣城暫且不論。袁氏尚有十萬兵馬,我軍一旦攻伐新息縣,必然被其聯軍圍困於新息城下。”


    王勉有些著急了。


    這個軍團長怎麽一點沒腦子呢?


    高順聽聞王勉之言,愣了一下。


    對呀,賊軍人多勢眾,哪怕征東軍團的戰力再強悍,好虎還架不住一郡狼呢。


    不過,他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無妨。三萬烏桓精騎不是也要入汝南嗎?聯絡烏桓精騎,讓他們為我們阻擋賊軍,我們隻管攻下新息縣便是。”


    “軍團長!”王勉的聲音大了起來。“新息縣有五萬守軍,是我兩萬兵馬一時之間能攻得下的嗎?而且如此打法,無論是征東軍團,還是烏桓軍團,恐怕都要死傷慘重吧?護民軍除非迫不得已,不能打死傷慘重的仗。”


    王勉到底年輕,又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難道軍團長忘記當年關羽關雲長被大帥處罰之事?”


    高順聞之,心中一凜。


    在漁陽親眼看到大帥處罰關羽、張飛二人的情景,瞬間浮現在腦海中。


    隨之,他又想到,他入護民軍,寸功未立,大帥便讓他獨領一個軍團。大帥真對他如此放心?


    進而,他想到征東軍團五萬將士,對大帥頂禮膜拜,家家都有大帥的長生牌位。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雖然他是征東軍團的軍團長,可征東軍團可未必真的聽他將令。


    如今,他為了堵住賊軍往江夏的通道,雖然必有慘重的死傷,可也是在完成大帥“殲滅袁氏私軍”的軍令。


    可就是因為會“死傷慘重”,戰後大帥會放過他嗎?


    最後,無論怎麽打,鍋都是自己背,戰功卻沒有自己的份。


    最重要的是,一旦他和王勉的意見相左,現征東軍團的兩萬兵馬,是聽王勉的,還是聽自己這個軍團長的呢?


    就憑王勉在追擊陳登四萬兵馬時樹立的威望,以及他在征東軍團聽到的傳言,訓練營出來的兵最得大帥信任……


    想到此處,高順心頭怒意泛起。


    可剛剛泛起,就被他壓了下去。


    自己來護民軍中才一年,真敢與王勉對抗?


    要知道,自己任命王勉為軍團參謀長時,總長在身邊隻是微笑,卻一言未發。


    而從京都返回前,總長可是說過:返回青州,幫他配齊各級軍官和參謀……


    高順越想越心驚。


    他可以肯定,哪怕王勉下令讓人斬了自己,估計征東軍團的將士隻會圍觀自己被砍頭,事後王勉不僅沒事,甚至可能是一樁功勞……


    高順看了這個還不到二十歲的小夥子一眼,渾身禁不住地打了個激靈。


    而王勉看到高順突然不說話了,還以為自己說動了軍團長,軍團長正在思考新的戰術。


    半晌後,高順勉強平複了自己的情緒,向王勉問道:


    “依參謀長之見,該如何打這一仗?”


    他對王勉的稱呼,從“仁季”已經變成了參謀長。


    王勉畢竟年輕,對此毫無察覺。


    在高順沉默的這段時間,王勉把心思全放在思考戰術上了。


    王勉拉著高順。“走,我們去和參謀共同商議一番。”


    高順差點怒吼出聲。“和你們這些大帥最信任的娃娃兵一起討論,哪裏還有我說話的份?!”


    可高順知道形勢比人強。


    自己在征東軍團中,連一個親信都沒有。唯一能說得上話的,而且對自己也比較敬佩的高覽,還被自己給留在徐州了。


    他沒有任何抗拒,就看著王勉叫來十數個參謀,有軍團的,也有兩個軍的,就連第一軍軍長黃水和第二軍軍長鄭義都叫了過來。


    王勉把探報和大家說了一遍,然後便問:“大家說說,這仗該怎麽打。”


    高順內心極其不屑。


    在大漢,雖然也有軍議,可真正拿主意的,永遠都是最高軍職的將領。


    他可從來沒見過一下子召集了數十人,然後七嘴八舌,就能議出好的戰術來。


    當然,自己目前不能開口。沒看見王勉一招呼,就連兩個軍長都顛顛地跑了過來?


    果然,黃水大著嗓門叫道:“小勉子,我就服你。你說怎麽打,就怎麽打。”


    高順內心說道:“這就是騶縣一戰,打出的威望吧?”


    王勉笑著說:“飛鴻叔,先聽聽大家的,集思廣益嘛。”


    黃水的字是飛鴻,也不知道是誰給他起的,好像和後世的廣東武術名家的名字一樣。


    不過,黃水倒是極為喜歡這個字,覺得很威風霸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