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同樣接到了丁宮的來信,本就有與袁氏聯合的願望。


    如今看到曹氏已經遷往江東,自是不敢再留在沛國,一邊快速回複袁氏,響應袁氏的倡議,一邊開始準備先入汝南,然後與袁氏、許氏一起遷往江夏。


    如此三家合並,僅私兵便達十四萬人。


    很顯然,袁成的謀略要比孫堅高一些。


    孫堅是要先取江夏,再取南郡,簡單粗暴。


    袁成是先先禮後兵。


    如果劉表、黃祖同意結盟,那袁氏從南陽和汝南帶來的人口,就可以入南郡,事農耕。


    當然,袁氏族軍也自然會跟了進去。


    別以為袁成不知道襄陽的重要性,襄陽不僅是荊州的治所,亦是北方進入南郡的通道,還是西聯益州的必經之路,哪裏敢讓襄陽脫離自己的掌控?


    無非是和平進南郡、天襄陽,還是打進南郡、攻取襄陽的區別。


    袁成知道劉表是皇室宗親,還專門在信中對劉表說明:


    揚州刺史陳溫已將揚州仁讓與曹氏。


    徐州陶謙、兗州孔伷、揚州曹操、益州劉焉,以及朝中三公九卿,包括汝南袁氏和許氏、沛國丁氏、南陽許氏,皆已結成“反蔡同盟”。


    目前,孔伷、王匡、張邈、張超、喬瑁、孔融等各方諸侯已齊聚徐州,共有二十萬兵馬,袁許丁聯軍有十五萬兵馬,揚州曹操有十萬兵馬,益州劉焉亦有十萬兵馬。


    待各自穩住陣腳後,便聯合向北出兵,共同征討亂臣賊子青州蔡成,一舉匡扶漢室。


    他們已聯絡了中軍校尉曹操、揚州陳溫、徐州陶謙、荊州劉表、益州劉焉、兗州孔伷等人。


    信上的最後一句最為激昂:


    漢室危難,大廈將傾。天下士族聯合起來,解漢室危難,匡扶漢室!


    丁氏一族抵達汝南後,三族合一,開始上路。


    他們可不像陶謙那麽傻,哪怕已有十數萬三族聯軍,他們也不會在無險可守的汝南等死。


    然而,汝南所有的百姓不願意隨袁、許兩族遷徙江夏。


    因為汝南還有一個士族:周氏。


    亦是廬江周氏的分支。


    廬江周氏很有名嗎?


    正史中當然很有名,因為“曲有誤,周郎顧”的周瑜周公瑾,便出自廬江周氏。


    可汝南周氏被袁氏打壓得太狠了,如今隻能勉強稱為士族,實則與寒門無異。


    故而,《漢報》抵達汝南後,周氏看得是兩眼放光。


    又聽聞袁氏拒絕接旨,形同反叛。


    如果周氏能夠以護民軍為靠山,迎接護民軍入汝南,他們就可以和袁氏算算舊賬了。


    然而,很快他們就收到袁、許兩族要遷徙江夏,而且還要帶著汝南百姓一起走的消息。


    這怎麽可能?


    汝南百姓都讓你們帶走了,我周氏一族怎麽辦?


    周氏沒有私兵。就是有,也無法與袁許十幾萬私兵相抗。


    周氏也有辦法。


    周氏子弟按朝廷詔令,散布在汝南各縣,每日都為汝南百姓讀《漢報》,並告訴百姓,護民軍馬上將入汝南,汝南百姓的好日子就快要到了。


    百姓一聽馬上都要過上好日子了,哪裏還願意遷移。


    一連三天,百姓的聚集地,竟然沒多少百姓前來集合。


    袁成聞之大怒。


    馬上調集一萬兵馬,去滅掉周氏一族。


    同時向汝南三十七縣都派了兵馬,要強迫汝南百姓遷徙江夏。


    袁成開始禍亂整個汝南了。


    周氏再也想不到袁氏如此喪心病狂,隻因派出族中子弟為百姓讀報,就會遭來滅族之災。


    周氏沒有私兵,連一絲抵抗之力都沒有。


    而且,現在袁氏私兵已在路上,馬上就要抵達安城,想跑都來不及。


    周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無奈之下,隻能組織城中百姓緊閉安城四門,與周氏一同守城。希望能守到護民軍入汝南之時。


    沒有兵器怎麽辦?


    那就用農具、棍棒砸登城的士卒,燒開水往城下澆……


    總之,守不住,不僅周氏一族會被滅,就連這一城百姓也得遭殃。


    蔡成不是讓征東軍團和烏桓軍團,在剿滅了徐州聯軍後,馬上進入汝南嗎?


    那現在兩個軍團到哪兒了?


    高順在抵達騶縣後,看到征東軍團已取得勝利,就連陳登都被生擒,大感沮喪。


    他才是征東軍團的軍團長好不好?


    征東軍團開山第一戰,竟然沒他和副軍團長高覽和參謀長郭嘉什麽事兒……


    三戰圍殲了徐州十萬兵馬的巨大戰功,沒他高順什麽事兒。


    這怎麽能行?


    不過,他聽了手下軍長黃水報告,說是能順利拿下騶縣、生擒陳登,全賴那些娃娃兵。


    高順方知這些娃娃兵的厲害。


    高順下令:所有娃娃兵,不再作為親兵,而是分散到各軍師團,或為參謀長、或為副參謀長,至少也要成為參謀。


    在京都大帥敲打太史慈,並因太史慈不啟用年輕才俊,直接解除了征北軍團長的軍職,調入軍事學院了。


    而大帥雖然沒說他什麽,可他也知道,征東軍團目前為止,隻配置了各級主官,連副職都沒配齊,更不用說參謀長、參謀等職了。


    當然,王勉直接被他任命為軍團參謀長,並讓王勉安排那些娃娃兵的職務。


    不是他不想直接安排,他真不了解這些娃娃兵,哪裏知道他們每個人適合做什麽?


    所以,這活隻能讓王勉來完成。


    安置好之後,高順與高覽簡單地商議了一下,讓高覽留下安排征東軍團兩萬人退役事宜,然後率領最後一萬兵馬,去徐州布置江防。


    而他自己則率領征東軍團第一軍(也就是黃水軍)和第二軍兩萬兵馬,以急行軍,一路南下,直撲汝南。


    他知道三萬烏桓精騎馬上也要進入汝南,配合征東軍團一起,剿滅袁氏私軍。


    這個功勞,可不能再次被烏桓軍團搶走了。


    騎兵速度快,所以他才要用每日二百裏的急行軍,誓要在烏桓軍團前,進入汝南。


    何山一直笑著旁觀。


    既然高順已經下令,把娃娃兵都安置在了參謀長、參謀的位置之上,那他在京都所說的幫護民軍把參謀班子配置齊全,也就等於實現了。


    至於高順、高覽如何使用這些娃娃兵,還需要再加觀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