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的長篇大論,直接讓大家聽得暈暈乎乎的。
說沒聽懂吧,蔡成說的每個字、每句話,他們大概都能理解。
哪怕蔡成用了“社會”這樣的新名詞,他們也能夠理解個差不多。
可說聽懂了吧,大家又覺得懵懵懂懂,似乎根本就沒有理解。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種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全新學說。
他們搜腸刮肚,也沒有從大腦中,找到這種新學說的影子。
蔡成見狀,便大致猜到了端倪。
怎麽辦?他總不能把大家吊在半空中吧?
所以,他馬上想到一個主意,能夠讓大家從半空中重新落地。
“諸公,此學說很是繁複,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明白的。
“待我陪陛下出巡返京後,估計京都的‘大漢學堂’也建得差不多了。
“屆時,我想邀請朝中重臣,包括內閣成員和三公九卿,由大學堂出麵,組建一個‘國策論壇’,那時我會經常給大家講這個治國學說,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此學。”
蔡成沒想到,他的話音剛落,包括荀彧在內,所有人都起身,對著蔡成一禮。
“正是要成公子教誨我等!”
搞得蔡成直接鬧了個大紅臉,尷尬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蔡成的冏像,蔡琰等一群小家夥,都“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好在此時禦林軍已經取來了顯微鏡,大家都被顯微鏡吸引了過去,才讓蔡成逃脫了尷尬的境地,直接逃出了議事堂。
剛剛出門,就聽到張機的叫聲:“不準靠近!不準靠近!顯微鏡極其珍貴,價值連城。而且壞了,想再造一架,也是極為困難。
“諸位大人,一個一個來看。我叫誰,誰就過來。”
蔡成在門外偷笑。
這顯微鏡確實極其珍貴。
因為所有的鏡片,都是使用天然純水晶為材料,用手工一點一點打磨出來的。
等化工產業出現後,製造玻璃的工藝大幅提升,直接製造光學玻璃,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了。
趁著眾人用顯微鏡看細菌之時,蔡成果斷脫身。
悄悄叫出蔡琰,讓她帶上劉協、輕風、細雨三人,直接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不知道過了多久,眾人才發現蔡成不見,而九卿中的河南尹朱儁也跟著不見了。
馬上有人叫了起來:“成公子呢?老夫還有很多問題沒問呢。”
郭淮站起身,大聲說道:“我師尊回府了。”
“啊?現在治國方略還沒有商議,他怎麽能走?”
“我師尊說了,治國方略是內閣和三公九卿之事,他不參與。以免內閣和三公九卿放不開。”
郭淮話音未落,諸葛亮也站了起來。
“我師尊回府也是開會。護民軍各方將領已經雲集京都,上元節一過,尊師要陪著陛下巡遊大漢河山,而護民軍則要四麵開戰,所以必須在上元節前,完成軍事部署。”
“那……”
“我師尊說了,陪陛下出巡的路上,與三公九卿交流機會多多。”
眾人也是無奈。
他們還想聽成公子講那些新奇的學說、還想知道青州還有哪些匪夷所思的物品。
可部署軍事行動,也確實是當前極重之事。
成公子如此匆匆離去,也屬情有可原。
算了,反正用不了幾天,大家就要一起陪陛下出巡。路上有大把時間,把成公子的新學說學到手。
要說漢代的讀書人,受儒學思想的影響還真沒那麽大。所以聽到新的學說,能否接受暫且放下不提,至少還能保持包括著好奇在內的學習心態。
到了後世,尤其是清朝,誰敢提出什麽新學說,恐怕就要直接砍頭了。
清朝的“文字獄”,其根本就是控製讀書人思想、控製文化方向的措施。
不過,之前成公子說不幹涉內閣行事,看來是真的。
當然,誰都知道,表麵上不幹涉是必須要做到的。
至於私下裏,和荀彧或其他內閣大臣探討一點什麽,那也是人之常情。
何況,之前成公子在分析大漢態勢時,實則已經給治國方略指出了方向。
在國力方麵,全力推動新農體係,還有什麽新商體係、新工體係、新學體係、新醫體係……等等;
在朝廷掌控方麵,看來要大力培養新型官吏,以便於快速建立六部,並有效管治大漢十三州;
在民生方麵,除推廣新農體係外,還要以成公子所說的“講衛生、防大疫;興水利、防旱情;養雞鴨,防蝗災”為原則;
隻要不出現大的天災、戰爭,憑借成公子那些新體係,恢複民生,應該問題不大。
在隱患方麵,大概隻能交給護民軍去消除了。
當然,內閣會配合著出內閣詔令,讓護民軍的行動有法理可依。
而此時,在蔡成、劉協的府邸中,人頭攢動,已經有些擠不下了。
怎麽會有這麽多人?
護民軍的將領,包括副職和參謀長,全都來了。
而且,還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
誰?
郭嘉。
荀彧本與郭嘉為好友。
他去漆垣返回青州後,就把郭嘉給叫來了。
郭嘉對理政毫無興趣,於是何山就任命他為征東軍團的參謀長。
這可是成公子《大漢人才名單》上的人物,而且還是排名極為靠前的人物,何山自然不能委屈了他。
入京的將領有點多,沒辦法在府邸中議事了。
到底有多少人?
護民軍總部:蔡成、何山、管篤、法正。
特戰隊:申金、段銳(特戰隊參謀長,字茶恭牧);
鎮北軍團:於禁、禇燕、睦固;
征北軍團:太史慈、張遼;
征東軍團:高順、高覽、郭嘉;
征南軍團:張合、鮑信、白繞、鮑韜;
征西軍團:管亥、趙雲、張楊;
烏桓軍團:樊北、張牛角、莫力達;
後勤軍群:趙寶、顏可、周全(工程總隊長)、錢常(運輸總隊長);
海軍:管承、劉奇(海軍參謀長)、駱邊(海軍陸戰隊總隊長)、胡戰(海軍陸戰隊參謀長)、於敬(漢海艦隊副司令)。
陸水軍:楊樂(陸水軍司令,字無病),李堅(陸水軍參謀長,字察之),齊天(第一師師長,字望雲)。
此外,還有斥候總隊的呂中,後勤軍團的趙寶、特戰隊申金等人。
說沒聽懂吧,蔡成說的每個字、每句話,他們大概都能理解。
哪怕蔡成用了“社會”這樣的新名詞,他們也能夠理解個差不多。
可說聽懂了吧,大家又覺得懵懵懂懂,似乎根本就沒有理解。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種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全新學說。
他們搜腸刮肚,也沒有從大腦中,找到這種新學說的影子。
蔡成見狀,便大致猜到了端倪。
怎麽辦?他總不能把大家吊在半空中吧?
所以,他馬上想到一個主意,能夠讓大家從半空中重新落地。
“諸公,此學說很是繁複,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明白的。
“待我陪陛下出巡返京後,估計京都的‘大漢學堂’也建得差不多了。
“屆時,我想邀請朝中重臣,包括內閣成員和三公九卿,由大學堂出麵,組建一個‘國策論壇’,那時我會經常給大家講這個治國學說,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此學。”
蔡成沒想到,他的話音剛落,包括荀彧在內,所有人都起身,對著蔡成一禮。
“正是要成公子教誨我等!”
搞得蔡成直接鬧了個大紅臉,尷尬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蔡成的冏像,蔡琰等一群小家夥,都“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好在此時禦林軍已經取來了顯微鏡,大家都被顯微鏡吸引了過去,才讓蔡成逃脫了尷尬的境地,直接逃出了議事堂。
剛剛出門,就聽到張機的叫聲:“不準靠近!不準靠近!顯微鏡極其珍貴,價值連城。而且壞了,想再造一架,也是極為困難。
“諸位大人,一個一個來看。我叫誰,誰就過來。”
蔡成在門外偷笑。
這顯微鏡確實極其珍貴。
因為所有的鏡片,都是使用天然純水晶為材料,用手工一點一點打磨出來的。
等化工產業出現後,製造玻璃的工藝大幅提升,直接製造光學玻璃,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了。
趁著眾人用顯微鏡看細菌之時,蔡成果斷脫身。
悄悄叫出蔡琰,讓她帶上劉協、輕風、細雨三人,直接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不知道過了多久,眾人才發現蔡成不見,而九卿中的河南尹朱儁也跟著不見了。
馬上有人叫了起來:“成公子呢?老夫還有很多問題沒問呢。”
郭淮站起身,大聲說道:“我師尊回府了。”
“啊?現在治國方略還沒有商議,他怎麽能走?”
“我師尊說了,治國方略是內閣和三公九卿之事,他不參與。以免內閣和三公九卿放不開。”
郭淮話音未落,諸葛亮也站了起來。
“我師尊回府也是開會。護民軍各方將領已經雲集京都,上元節一過,尊師要陪著陛下巡遊大漢河山,而護民軍則要四麵開戰,所以必須在上元節前,完成軍事部署。”
“那……”
“我師尊說了,陪陛下出巡的路上,與三公九卿交流機會多多。”
眾人也是無奈。
他們還想聽成公子講那些新奇的學說、還想知道青州還有哪些匪夷所思的物品。
可部署軍事行動,也確實是當前極重之事。
成公子如此匆匆離去,也屬情有可原。
算了,反正用不了幾天,大家就要一起陪陛下出巡。路上有大把時間,把成公子的新學說學到手。
要說漢代的讀書人,受儒學思想的影響還真沒那麽大。所以聽到新的學說,能否接受暫且放下不提,至少還能保持包括著好奇在內的學習心態。
到了後世,尤其是清朝,誰敢提出什麽新學說,恐怕就要直接砍頭了。
清朝的“文字獄”,其根本就是控製讀書人思想、控製文化方向的措施。
不過,之前成公子說不幹涉內閣行事,看來是真的。
當然,誰都知道,表麵上不幹涉是必須要做到的。
至於私下裏,和荀彧或其他內閣大臣探討一點什麽,那也是人之常情。
何況,之前成公子在分析大漢態勢時,實則已經給治國方略指出了方向。
在國力方麵,全力推動新農體係,還有什麽新商體係、新工體係、新學體係、新醫體係……等等;
在朝廷掌控方麵,看來要大力培養新型官吏,以便於快速建立六部,並有效管治大漢十三州;
在民生方麵,除推廣新農體係外,還要以成公子所說的“講衛生、防大疫;興水利、防旱情;養雞鴨,防蝗災”為原則;
隻要不出現大的天災、戰爭,憑借成公子那些新體係,恢複民生,應該問題不大。
在隱患方麵,大概隻能交給護民軍去消除了。
當然,內閣會配合著出內閣詔令,讓護民軍的行動有法理可依。
而此時,在蔡成、劉協的府邸中,人頭攢動,已經有些擠不下了。
怎麽會有這麽多人?
護民軍的將領,包括副職和參謀長,全都來了。
而且,還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
誰?
郭嘉。
荀彧本與郭嘉為好友。
他去漆垣返回青州後,就把郭嘉給叫來了。
郭嘉對理政毫無興趣,於是何山就任命他為征東軍團的參謀長。
這可是成公子《大漢人才名單》上的人物,而且還是排名極為靠前的人物,何山自然不能委屈了他。
入京的將領有點多,沒辦法在府邸中議事了。
到底有多少人?
護民軍總部:蔡成、何山、管篤、法正。
特戰隊:申金、段銳(特戰隊參謀長,字茶恭牧);
鎮北軍團:於禁、禇燕、睦固;
征北軍團:太史慈、張遼;
征東軍團:高順、高覽、郭嘉;
征南軍團:張合、鮑信、白繞、鮑韜;
征西軍團:管亥、趙雲、張楊;
烏桓軍團:樊北、張牛角、莫力達;
後勤軍群:趙寶、顏可、周全(工程總隊長)、錢常(運輸總隊長);
海軍:管承、劉奇(海軍參謀長)、駱邊(海軍陸戰隊總隊長)、胡戰(海軍陸戰隊參謀長)、於敬(漢海艦隊副司令)。
陸水軍:楊樂(陸水軍司令,字無病),李堅(陸水軍參謀長,字察之),齊天(第一師師長,字望雲)。
此外,還有斥候總隊的呂中,後勤軍團的趙寶、特戰隊申金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