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昭昭神跡(1)
突然聯想到剛剛荀彧所說,現在成公子已經撰寫出了全套的“治國之學”,才發現,他們日後不僅無法打壓寒門士子,就連他們的“家學”,恐怕都失去作用了。
士族延續的根本,從來都不是財富,而是他們的“家學”。
沒有家學,他們無法登上朝堂;
不上朝堂,他們便沒有朝堂的話語權;
沒有話語權,就無法保護自己的家族,並為自己的家族謀取利益……
而現在,他們的“家學”即將失效。
這成公子太狠毒了。
以新農體係挖了士族財富的根本,以公開的“治國之學”和普及教育,又毀了士族的立族的根本。
士族與皇權共治天下的局麵,看來是要被打破了。
“君主立憲製”限製了皇權,普及教育又讓士族失權,天下人治天下,天下大同、人人如龍之勢,即將形成。
這是要把士族連根鏟除嗎?
僅憑新農體係和治國之學,士族就已經與成公子不共戴天了。
不,不是他們與成公子不共戴天,而是成公子不給士族活路,是成公子與士族不共戴天。
不過,話又說回來。
哪怕是站在成公子的對立麵,這些三公九卿也不禁從內心深處,對成公子有了極高的評價和由衷的敬佩。
成公子不想為帝,他走的是聖人之路!
而且成公子的聖道,可比孔聖、孟聖高明多了。
他先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又建立了強大的軍隊,並以此為基礎,來推行他的“聖道”。
或許,在未來的史冊上,會稱成公子為“行知先聖”。
要知道,“黃巾入東萊”和“兗徐犯青州”時,成公子才十二三歲。
由此透視出他的師尊山中客,是一個什麽樣的高人。
可朝廷這些年間,從未間斷過尋找山中客此人,一點蛛絲馬跡都未能發現。
就連龐德公和司馬徽,都賭咒發誓說,他們絕對不是“山中客”。
可見這個山中客有多神秘。
據派往青州的暗探回報,說是青州普遍流傳山中客是位仙人。
因為成公子曾親口說過,山中客從商鞅變法看到了大秦一統六國。
始皇帝登基之後,山中客就去了海外。
等他回到大漢,第一件事就是收了蔡成為關門弟子。
蔡成出師後,山中客的塵緣已了,自然重回天宮之中。
所以,成公子就是天宮的代言人。
士族不是沒有懷疑過此說法。
畢竟,所有的一切,皆由成公子一人口述,無法辨別真偽。
可成公子自中平元年底返家,到今年,也才五個整年的時間。
可就是這五年中,看看他做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其逆天之處。
可以說,都是神跡。
其一,他利用“黃巾入東萊”,不僅大幅度增加了東萊的人口,而且還以黃巾賊人為班底,建立了自己的護民軍。
其二,他向陛下獻曲轅犁,同時又為蔡立買官,在十常侍的輔助下,使蔡立成了大漢廢除州牧後的第一個州牧,進而隻用了一個月,便控製了青州全境。
關鍵是,青州那麽多的士族豪強的私兵,在“兗徐犯青州”前,就已被解散了,竟然沒有對“兗徐犯青州”起到一點作用。
其三,兗徐犯青州,加起來可是近二十萬兵馬。結果成公子率領護民軍,不僅完整地保證了青州農耕,還收降了鮑信、於禁、鮑韜等將,打得臧霸、孫觀、蕭建抱頭鼠竄,更是提早聯絡黑山軍,讓青州一舉增加一百多萬人口。
其四,他創建了新農體係,讓過去遠遠談不上富庶的青州,一舉富甲天下。
而且什麽雪花鹽、蓬萊仙、百果釀、蒙頂碧綠、嶗山春芽、琉璃製品、糖果……,幾年中,青州湧現出了大量的新奇物品。
關鍵是這些新奇物品,受到了大漢官民的普遍追捧。
如今天,所有朝臣就都穿上了毛衣毛褲,果然溫暖異常。
而他們所有人的家中,都用上了椅子、方桌等,家家做菜用的都是鐵鍋和雪花鹽……
青州的物品,好用好吃還便宜。
販賣青州貨品的商鋪,全都支持以物易物。
哪怕一些貧民用自己織造的粗陋的麻布,也可以換回雪花鹽等百姓日常生活的物品。
這些商鋪明確地說了,這是青州成公子為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專門要求商鋪給百姓換取生活用品。
如果這些商鋪不這樣做,這些商鋪就不能進到青州的貨品。
而他們這樣做了,青州則會給予補償。
如若不是青州給予商家補貼,這些商家早就虧的關門大吉了。
其實,各位看官都明白,這些商鋪,就是滄海商號下的“天下商鋪”。
可如此以物易物,不會造成極大的虧損嗎?
這倒是不會。
普通百姓交換的都是生活必需品。
而如蓬萊仙、嶗山春芽、百果釀、琉璃製品、糖果、鮮美肉幹果幹、綢緞等物品,就不支持以物易物了。
因為這些物品,都是富貴人家才用得上。
高端商品賺的錢,足以補足為提供給百姓的福利後,還有盈餘。
天下商鋪的宗旨就是:賺富人的錢來補貼窮人。
何況,百姓用來以物易物的東西,都會運回青州大工坊,作為各種原料,實則一點都不會浪費。
所以,總體算下來,這些商鋪都隻是小盈利,無法暴富,卻能維持生計。
那些士族豪強當然也跟著占了便宜,悄悄派人以劣物去商鋪換回青州物產。
蔡必也向蔡成說過此事,並大罵士族豪門不要臉。
可蔡成對蔡必說:
為什麽要這麽做,當然是為了青州的聲望。
天下商鋪就是通過這樣的手段告訴大漢百姓,隻有青州才會真心為你們考慮。
有朝一日,護民軍想掌控這些州郡的時候,百姓還會全力幫著當地的官府、士族、豪強嗎?
誰能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百姓心中是有杆秤的。
而那些世族豪門占這點便宜,那就讓他們占好了,反正士族豪門的總人數,遠遠低於普通百姓。
這點虧,青州吃得起。
突然聯想到剛剛荀彧所說,現在成公子已經撰寫出了全套的“治國之學”,才發現,他們日後不僅無法打壓寒門士子,就連他們的“家學”,恐怕都失去作用了。
士族延續的根本,從來都不是財富,而是他們的“家學”。
沒有家學,他們無法登上朝堂;
不上朝堂,他們便沒有朝堂的話語權;
沒有話語權,就無法保護自己的家族,並為自己的家族謀取利益……
而現在,他們的“家學”即將失效。
這成公子太狠毒了。
以新農體係挖了士族財富的根本,以公開的“治國之學”和普及教育,又毀了士族的立族的根本。
士族與皇權共治天下的局麵,看來是要被打破了。
“君主立憲製”限製了皇權,普及教育又讓士族失權,天下人治天下,天下大同、人人如龍之勢,即將形成。
這是要把士族連根鏟除嗎?
僅憑新農體係和治國之學,士族就已經與成公子不共戴天了。
不,不是他們與成公子不共戴天,而是成公子不給士族活路,是成公子與士族不共戴天。
不過,話又說回來。
哪怕是站在成公子的對立麵,這些三公九卿也不禁從內心深處,對成公子有了極高的評價和由衷的敬佩。
成公子不想為帝,他走的是聖人之路!
而且成公子的聖道,可比孔聖、孟聖高明多了。
他先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又建立了強大的軍隊,並以此為基礎,來推行他的“聖道”。
或許,在未來的史冊上,會稱成公子為“行知先聖”。
要知道,“黃巾入東萊”和“兗徐犯青州”時,成公子才十二三歲。
由此透視出他的師尊山中客,是一個什麽樣的高人。
可朝廷這些年間,從未間斷過尋找山中客此人,一點蛛絲馬跡都未能發現。
就連龐德公和司馬徽,都賭咒發誓說,他們絕對不是“山中客”。
可見這個山中客有多神秘。
據派往青州的暗探回報,說是青州普遍流傳山中客是位仙人。
因為成公子曾親口說過,山中客從商鞅變法看到了大秦一統六國。
始皇帝登基之後,山中客就去了海外。
等他回到大漢,第一件事就是收了蔡成為關門弟子。
蔡成出師後,山中客的塵緣已了,自然重回天宮之中。
所以,成公子就是天宮的代言人。
士族不是沒有懷疑過此說法。
畢竟,所有的一切,皆由成公子一人口述,無法辨別真偽。
可成公子自中平元年底返家,到今年,也才五個整年的時間。
可就是這五年中,看看他做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其逆天之處。
可以說,都是神跡。
其一,他利用“黃巾入東萊”,不僅大幅度增加了東萊的人口,而且還以黃巾賊人為班底,建立了自己的護民軍。
其二,他向陛下獻曲轅犁,同時又為蔡立買官,在十常侍的輔助下,使蔡立成了大漢廢除州牧後的第一個州牧,進而隻用了一個月,便控製了青州全境。
關鍵是,青州那麽多的士族豪強的私兵,在“兗徐犯青州”前,就已被解散了,竟然沒有對“兗徐犯青州”起到一點作用。
其三,兗徐犯青州,加起來可是近二十萬兵馬。結果成公子率領護民軍,不僅完整地保證了青州農耕,還收降了鮑信、於禁、鮑韜等將,打得臧霸、孫觀、蕭建抱頭鼠竄,更是提早聯絡黑山軍,讓青州一舉增加一百多萬人口。
其四,他創建了新農體係,讓過去遠遠談不上富庶的青州,一舉富甲天下。
而且什麽雪花鹽、蓬萊仙、百果釀、蒙頂碧綠、嶗山春芽、琉璃製品、糖果……,幾年中,青州湧現出了大量的新奇物品。
關鍵是這些新奇物品,受到了大漢官民的普遍追捧。
如今天,所有朝臣就都穿上了毛衣毛褲,果然溫暖異常。
而他們所有人的家中,都用上了椅子、方桌等,家家做菜用的都是鐵鍋和雪花鹽……
青州的物品,好用好吃還便宜。
販賣青州貨品的商鋪,全都支持以物易物。
哪怕一些貧民用自己織造的粗陋的麻布,也可以換回雪花鹽等百姓日常生活的物品。
這些商鋪明確地說了,這是青州成公子為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專門要求商鋪給百姓換取生活用品。
如果這些商鋪不這樣做,這些商鋪就不能進到青州的貨品。
而他們這樣做了,青州則會給予補償。
如若不是青州給予商家補貼,這些商家早就虧的關門大吉了。
其實,各位看官都明白,這些商鋪,就是滄海商號下的“天下商鋪”。
可如此以物易物,不會造成極大的虧損嗎?
這倒是不會。
普通百姓交換的都是生活必需品。
而如蓬萊仙、嶗山春芽、百果釀、琉璃製品、糖果、鮮美肉幹果幹、綢緞等物品,就不支持以物易物了。
因為這些物品,都是富貴人家才用得上。
高端商品賺的錢,足以補足為提供給百姓的福利後,還有盈餘。
天下商鋪的宗旨就是:賺富人的錢來補貼窮人。
何況,百姓用來以物易物的東西,都會運回青州大工坊,作為各種原料,實則一點都不會浪費。
所以,總體算下來,這些商鋪都隻是小盈利,無法暴富,卻能維持生計。
那些士族豪強當然也跟著占了便宜,悄悄派人以劣物去商鋪換回青州物產。
蔡必也向蔡成說過此事,並大罵士族豪門不要臉。
可蔡成對蔡必說:
為什麽要這麽做,當然是為了青州的聲望。
天下商鋪就是通過這樣的手段告訴大漢百姓,隻有青州才會真心為你們考慮。
有朝一日,護民軍想掌控這些州郡的時候,百姓還會全力幫著當地的官府、士族、豪強嗎?
誰能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百姓心中是有杆秤的。
而那些世族豪門占這點便宜,那就讓他們占好了,反正士族豪門的總人數,遠遠低於普通百姓。
這點虧,青州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