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看到搗亂的跑了出來。


    “要收徒,也要先收我為徒。”郭淮離開便攜小桌,跑到蔡成麵前,雙腿下跪。


    蔡琰連忙跑過來,把郭淮拉了起來,小聲對他說:“別搗亂。你再搗亂的話,我就不讓公子收你為徒了。”


    蔡成回過神來,哭笑不得。


    他上前扶起荀彧。


    “文若,我知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不像我,隻是琢磨那些稀奇古怪。你根本無須拜我為師,你隻要跟在我身邊一年,我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你就都搞明白了。”


    說著,還直接拉著荀彧的手。


    “文若兄長,你願意來幫我,我真是求之不得。我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你推向我大漢丞相之位,從而造福我大漢萬民。”


    荀彧死死地盯著蔡成,半晌後,他重重地點了點頭。“我幫行知公子,幫你一生,決不背叛。”


    荀彧此話,和拜主公也沒什麽區別了。


    韓信能一諾千金,荀彧又如何做不到?


    這就是荀彧給蔡成的承諾。


    “哈哈哈哈,此生得文若相助,足矣!”蔡成開懷大笑。


    笑過之後,蔡成說道:“文若遠道辛苦,不能總在這裏站著。我們去客室相談。”


    說完,蔡成看著張楊說道:“稚叔,我得把你放出去了。今天,你已經看到了我對河套之地以及涼州、司棣西部三郡的總體布局。


    “但去惡和子龍還不知道此局。你去征西軍團,給去惡做個參謀長如何?


    “一方麵把此局講給二人,另一方麵,你來負責安撫羌人,今年內收服整個河套。”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當初趙雲養好傷,來漆垣尋蔡成,蔡成二話不說,直接任命趙雲為西征軍團的副軍團長。


    然後趙雲就帶自己百騎白馬義從,去追管亥了。


    目前,在蔡成身邊,除那些沒成年的孩子之外,就自己沒有具體職務了。


    就連顏良、文醜二人,至少也有個大帥左右護衛的職務。


    誰知道,今天和大帥還沒把河套局勢商討完,荀文若就來了。


    然後他就趁著作戰室中的交流,把大帥對河套、涼州及司棣西三郡的布局,全部搞清楚了。


    他正想因此而向大帥提出,放自己去征西軍團,哪怕做個參軍、司馬也可以。


    誰知道,大帥給自己的職務竟然是參謀長。


    這半年間,他可算是把護民軍的軍職、軍銜搞明白了,參謀長就是僅次於軍團長的二把手。


    他不知道,蔡成讓他去征西軍團,也有把他調離身邊的原因。


    因為蔡成估計,自己很快就要與呂布對上了。


    張楊和呂布私交甚深,如果麵對,蔡成擔心張楊不好做。


    張楊興高采烈地去做出發前的準備,而蔡成和荀彧、蔡琰、申金等人,一起進入了客室。


    宅院不大,也沒有大房子,所以,會客室也不大。


    這些人湧入之後,就顯得有些擁擠。


    好在輕風、細雨兩人負責端茶送水,而諸葛亮和郭淮兩人直接就站在蔡成的身側。


    看來這個郭淮是鐵了心要拜蔡成為師,哪怕他比諸葛亮大,他仍然處處模仿諸葛亮。諸葛亮怎麽做,他就怎麽做。


    香茶上來之後,蔡成笑著開口。“先讓小郭淮為我們介紹一下並州的局勢。畢竟他是奉州牧之命而來嘛。”


    郭淮知道,使君大人讓他來匯報,無非是給他一個來尋蔡成的理由。


    他生怕蔡成不理他,不收他為徒。


    此時聽到蔡成讓他匯報並州的情況,他一下子就激動起來了。


    可能是因為太激動了,他幹張了幾下嘴,卻沒有發出聲音。


    蔡琰笑道:“小淮子,你就那麽沒出息?大膽地說,公子又不吃人。”


    在蔡琰的鼓勵下,郭淮的心情平複了一些。


    然後他又理了理思路,才開始講述當前並州的情況。


    其實,蔡成對幽、並、冀三州的情況了如指掌。


    他隻是給郭淮一個機會,看看他的條理性和表達性如何。


    郭淮的嗓音很脆,他還沒到長出喉結變聲的年齡。


    蔡成發現,人體的第二次發育,即使來到東漢,也和後世相差不大。


    “奉州牧大人指示,向行知公子稟報如下……”


    然後郭淮就講起這半年來並州的變化。


    劉岱就任並州牧之後,絕對是大展身手。


    他以州牧身份下令,把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上郡的漢人,開始向晉中平原集中。


    劉岱承諾:保證返回晉中平原的農戶,最多兩年,保證可以重歸故土。他們來到晉中平原後,平均每人至少十畝田。


    整個並州,地多人少,不擔心田地不夠。哪怕把並州全部人口集中於晉中平原所在的太原郡和西河郡,也無非是六十萬人口。


    何況,蔡成還告訴劉岱,上郡的人口不用遷徙。因為護民軍一年內收複河套,上郡無憂。


    當然,雁門郡和定襄郡的人口也不用遷徙,有護民軍保護。


    為了讓晉中平原的世家大族讓出良田,劉岱直接聯係了太原王氏、太原郭氏兩大並州頂尖望族,和他們聯合發出倡議,讓所有世家大族共同擁抱新農體係。


    這其中,太原郭氏出力最大。


    因為郭全返回了並州,被劉岱聘為牧府留守長史,同時兼任並州農分署署長。


    郭全可不是荀彧,他算是把新農體係研究的很是徹底,知道新農體係隻是青州眾多體係之一。


    所以,他把代表商業體係的滄海商號、代表教育體係的大學堂、代表醫療體係的大醫堂、代表工業體係的各類工坊、代表生活體係的一品天下……總之,他把他在青州這三年所看到的,全部引進到了並州。


    這大概就是東漢版的“招商引資”吧?


    冬季還沒結束,各種體係已經開始在並州落地開花了。


    然後,郭全全力建設農莊,促進春耕;劉岱則是主抓大學堂、大醫堂。


    劉岱動員所有讀書人全部進入大學堂回爐重造,為並州培養師資,保證半年後,並州八歲以上的孩子,全部都能進入大學堂蒙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