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進行的同時,邊疆傳來急報,有敵軍小規模騷擾邊境。


    皇孫殿下聽聞後,決定臨時更改科考題目。


    增加一道關於如何應對此次邊疆危機的題目,以考驗考生們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軍事才能。


    主考官宣布這一消息後,考場內再次陷入了一片嘩然。


    許多考生麵露難色,冷汗直冒,完全沒有了之前的鎮定。


    而韓山四人則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這段時間他們對兵法策論的深入研究,此刻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韓山迅速調整狀態,開始思考應對之策。


    結合之前對邊疆地形的了解,以及與兄弟們模擬的各種戰術,提出了先穩固防線,再派出精銳部隊進行奇襲的策略。


    王宇也不甘示弱,從後勤保障和輿論宣傳的角度,闡述了如何為前線作戰提供支持。


    李明浩則著重分析了如何利用外交手段,聯合周邊部落共同抵禦敵軍。


    韓水更是將自己在沙盤推演中的經驗運用到答題中,詳細地規劃了作戰的具體步驟和人員調配。


    隨著考試時間的結束,考生們紛紛交上考卷。


    走出考場的那一刻,韓山四人相視一笑,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留下遺憾。


    而此時的京城,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題目更改,再次陷入了熱議之中,大家都在猜測,究竟誰能夠在這場充滿變數的科考中脫穎而出。


    朱雄英站在文華殿的高台之上,目光冷峻地掃視著台下群情激奮的大儒們。


    這場因科考內容引發的爭論,已然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一向以剛正不阿著稱的鴻儒錢穆,氣得滿臉通紅,他手中的書卷被攥得緊緊的,指關節都泛出了白色。


    錢穆的聲音帶著幾分顫抖:“皇孫殿下!科舉取士,當以傳承聖人之道、弘揚正統經學為要。”


    “如今您卻引入這些亂七八糟的兵法、時務之題,簡直是離經叛道!”


    “這是要將我大明的學術正統引向何方?”


    他言辭激烈,眼中滿是憤怒與失望,仿佛朱雄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大錯。


    朱雄英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怒火,但很快又恢複了鎮定。


    他向前走了兩步,朗聲道:“錢先生,您口口聲聲說我離經叛道,可您是否想過,如今的大明,邊疆烽火不斷,北方的蒙古部落屢屢犯境,百姓流離失所;”


    “內地災荒頻發,餓殍遍野,民生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的是能安邦定國、救百姓於水火的人才,而不是那些隻會死記硬背聖人之言,卻對現實困境束手無策的腐儒!”他的聲音擲地有聲,在空曠的文華殿內久久回蕩。


    這時,禮部侍郎孫德厚站了出來,他微微躬身,語氣卻帶著幾分強硬:“殿下,即便如您所說,國家麵臨困境,但也不能因此就破壞科舉的傳統。”


    “科舉是天下士子的晉身之階,是國家的根本製度。您如此輕易地更改科考內容,讓天下士子如何適從?恐怕會引發士林動蕩,影響國家的穩定啊!”他身後的一群大儒紛紛點頭,顯然對他的話深表讚同。


    朱雄英冷笑一聲,說道:“孫侍郎,你隻知維護科舉的表麵形式,卻不顧國家的實際需求。”


    “若科舉不能為國家選拔出有用之才,那這科舉製度還有何意義?”


    “至於士林動蕩,本殿下倒要問問,那些真正有才華、有抱負的士子,會因為科考內容的合理改變而心生不滿嗎?”


    “還是說,你們擔心的,隻是那些習慣了走老路、靠死記硬背謀取功名的人失去了優勢?”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孫德厚,讓孫德厚不禁有些心虛,低下了頭。


    人群中,突然有一個聲音高喊道:“殿下,您這是在挑戰整個士林!您難道不怕天下文人的悠悠之口嗎?”


    朱雄英循聲望去,隻見一位年輕的大儒正滿臉激憤地看著他。


    朱雄英神色一凜,大聲回應道:“本殿下行事,隻問是否有利於國家,是否對得起天下百姓。”


    “若因害怕文人的議論就畏縮不前那我何以為皇孫,何以為天下之表率?”


    他的話語堅定而有力,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擔當。


    朝堂之上,爭吵聲震得房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殿下,科舉若不按舊例評定,天下學子必生怨懟!”鴻儒錢穆拄著拐杖,氣得渾身發抖。


    朱雄英正要反駁,突然,一名士兵踉蹌著闖入:“報!敵軍夜襲,已攻破黑風關!”


    殿內瞬間死寂,唯有雨水敲打窗欞的聲音格外刺耳。


    朱雄英攥緊龍椅扶手,指節泛白:“望皇爺爺下令,明日一早,所有考官必須完成閱卷。”


    “孫兒要在三日內,選到能解邊疆之危的人才!”


    ……


    暴雨如注,京城的青石板路上濺起層層水花,卻澆不滅茶館內的喧囂。


    “聽說了嗎?皇孫殿下為邊疆戰事改了科考題目,可把那些老學究氣瘋了!”身著粗布麻衣的漢子猛地一拍桌子,濺起的茶水灑在鄰座書生的長衫上。


    書生“謔”地站起身。


    折扇狠狠敲在桌上:“荒唐!科舉乃國之根本,豈容兒戲?這分明是壞了聖人之道!”


    話音未落,角落裏傳來冷笑:“聖人之道能擋得住敵軍的彎刀?我堂弟從邊疆來信,說百姓流離失所,這會兒還抱著之乎者也,才是誤國!”


    兩方人瞬間劍拔弩張,掌櫃的慌忙跑來打圓場。


    皇宮偏殿內,朱雄英將邊疆戰報狠狠摔在地上,羊皮地圖上猩紅的標記刺得人眼疼。


    “敵軍又增兵三千,守舊派還在拿祖宗規矩說事!”他怒目圓睜,轉身看向跪在地上的陳安,“陳大人,你說,是祖宗規矩重要,還是萬千百姓的性命重要?”


    陳安額頭緊貼地麵,聲音發顫:“殿下,科舉改製關乎天下士子人心,貿然行事,恐生變故。前日禦史台已收到數十封彈劾奏折,皆是指責您……”


    “夠了!”朱雄英一腳踢翻腳邊的矮凳,“本殿下倒要看看,誰能攔得住我!”


    與此同時,韓山四人的住所被一群手持棍棒的人團團圍住。


    為首的中年男子扯著嗓子喊道:“韓山!你壞了科舉規矩,今日定要給個說法!”


    屋內,韓水握緊腰間佩劍,低聲道:“怕是那些老學究煽動的。”


    韓山麵色冷峻,緩緩推開房門:“各位父老鄉親,邊疆戰火紛飛,若科考仍隻考些無用文章,國家危矣!”


    “少廢話!我兒寒窗苦讀十年,就被你這一道題毀了前程!”人群中衝出一人,揮拳便要打。


    千鈞一發之際,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身著禁軍服飾的士兵高聲喊道:“皇孫殿下有令,韓山等人即刻入宮!”


    眾人麵麵相覷,這才不甘地散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四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四橋並收藏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