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士子鬥毆的事情便隨風而逝。


    畢竟大家都是前來參加科考的,不是過來八卦的。


    有那個閑工夫,到不如多看幾本書。


    萬一壓對寶,自己豈不是賺大了?


    而韓山兩兄弟與王宇、李明浩之間的情誼,日漸上漲。


    每日都聚集在一起研究兵法與策論。


    甚至還弄出一座簡易的沙盤,用來相互博弈。


    而王宇和李明浩這種在書本上學來的本領,與韓家兩兄弟這種家傳下來的本領,有著顯著的差距。


    每一次戰術對決,王宇和李明浩都能夠察覺到自己的不足。


    所以這段時間中,兩人可以說是進步神速。


    因為這個時期,根本就無人教導兵法、戰術的老師。


    所有人都是肯書本上的知識,至於將門之後,完全是因為長輩的言傳身教。


    當然,也有不少人憑借自己的天資,在戰場上嶄露頭角。


    即便是有所感悟與心得,那也會自己藏著、掖著、絕不會輕易告訴其他人。


    像他們四人這般,恐怕整個大明也尋找不出來第二個。


    當四人博弈結束,再次前往酒樓時。


    掌櫃早就出門笑臉相迎。


    之前在他這裏鬧出那麽大的動靜,更是被朝廷的人給抓走了。


    本以為他們這輩子算是完蛋了,誰能夠想到,他們幾個居然會因禍得福。


    不但沒有惹到官司,反而還引起皇孫殿下的關注,血賺的一逼。


    更是因為四人的到來,原本喧囂熱鬧的酒樓,瞬間收斂了不少。


    如今的士子們相互見麵時,相較以往文明了許多。


    一行四人直奔一張空桌走了過去。


    尚未坐下,便聽到一位士子,大著舌頭說:“你們說那楊士奇有何本事?”


    “一介草根而已,僅憑借著皇孫殿下的賞識,便平步青雲?”


    頓時,酒樓中的談話聲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將自己的目光落在這位醉酒的士子身上。


    楊士奇是何人?


    有什麽樣的本事?


    如今的大明早就傳開了。


    這些前來趕考的士子們,心中更是無比的清楚,也有人暗自佩服。


    隻是自古文人相輕,大家又是同齡人,自然會有人不服氣。


    在心底吃味道,無非是走了狗屎運,得到皇孫殿下的青睞而已。


    換做自己前往江南之地,必然也能夠做好。


    他楊士奇隻是在執行皇孫殿下的命令而已,彰顯不出來本身有何本領。


    好在皇孫殿下更改了科考製度。


    此次楊士奇也會與他們這些士子共同參加科考。


    可以說,他們現在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誰都有脫穎而出的可能。


    “哼,話可不能這麽說。楊士奇能得皇孫殿下看重,豈會是泛泛之輩?”一個穿著青衫的士子皺著眉頭反駁道。


    “就是,我聽聞他在江南辦學堂,那可是把當地學風都給扭轉過來了,讓不少寒門子弟都有了讀書的機會,這等能耐,豈是隨便說說就能做到的?”另一個士子附和道。


    這時,韓山忍不住開口說道:“各位,楊士奇到底有沒有本事,咱們爭論也無用,等科考之時,自見分曉。”


    “他能得到皇孫殿下賞識,肯定有過人之處,咱們與其在這裏質疑,不如多想想如何提升自己。”


    眾人聽了韓山的話,都陷入了沉思。


    王宇也點頭說道:“韓兄所言極是,咱們參加科考,是為了施展自己的抱負,不是來爭一時口舌之快的。”


    酒樓裏的氣氛逐漸緩和下來,大家又各自聊起了科考的事情。


    李明浩壓低聲音對韓家兄弟說:“我看這些士子,有的確實有真才實學,但也不乏一些自視甚高之輩。咱們可得好好準備,不能掉以輕心。”


    韓山笑著說:“放心吧,咱們這幾日研究兵法策論,收獲頗豐。隻要保持這個狀態,科考定能取得好成績。”


    四人在酒樓吃過飯後,便回到了住處。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更加刻苦地學習,除了繼續研究兵法策論,還廣泛涉獵經史子集。


    科考的日子越來越近,整個京城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士子們有的日夜苦讀,有的四處打聽科考的消息,還有的在街頭巷尾與他人交流備考心得。


    終於,科考的那一天來臨了。


    韓山四人早早地來到了考場外,看著那威嚴的考場大門,心中既緊張又激動。


    “各位,今日便是決定我們命運的時刻,大家都全力以赴吧!”韓山握緊拳頭,眼神堅定地說道。


    隨著考場大門緩緩開啟,韓山四人深吸一口氣,邁著堅定的步伐踏入考場。


    考場內,一張張擺放整齊的桌椅,彌漫著墨香的考卷,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場考試的重要性。


    四人各自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後,監考官員開始分發考卷。


    韓山接過考卷,目光迅速掃過題目,心中微微一緊。


    此次科考的題目,不僅涵蓋了經史子集的內容,還涉及諸多時事策論,甚至有一道關於邊疆軍事防禦的題目,顯然是皇孫殿下想要選拔出真正有治國安邦才能的人才。


    韓山定了定神,提筆開始作答。


    他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憑借著這段時間與兄弟們研究兵法策論的成果,以及對經史典籍的深刻理解,將自己的見解一一寫下。


    王宇則眉頭緊皺,麵對一些較為生僻的經史題目,思索良久才緩緩落筆。


    他深知自己在某些方麵的知識儲備不如韓家兄弟,隻能憑借著紮實的基礎和認真的態度,盡力發揮。


    李明浩倒是顯得沉穩許多,他的思維敏捷,對於時事策論類題目有著獨特的見解。


    在寫關於江南地區水利建設的策論時,他想到了楊士奇在江南辦學堂時可能采取的因地製宜的方法,將這些想法融入到自己的答案中,希望能夠脫穎而出。


    韓立則繼承了家族在軍事方麵的天賦,麵對那道邊疆軍事防禦的題目,他仿佛置身於戰場之中,詳細地分析了邊疆的地形、敵軍的可能進攻路線以及相應的防禦策略,字跡工整,條理清晰。


    考場內一片寂靜,隻有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和考生們偶爾的咳嗽聲。


    突然,坐在韓山斜前方的一名士子猛地站了起來,大聲喊道:“這題目如此刁鑽,分明是故意為難我們!”


    他的聲音打破了考場的寧靜,引起了一陣騷動。


    監考官員立刻上前製止,嚴厲地說道:“考場之上,不得喧嘩!若再擾亂秩序,即刻逐出考場!”


    那名士子卻不依不饒,繼續叫嚷著,其他考生也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


    韓山皺了皺眉頭,心中暗自慶幸自己平時的刻苦學習,才能在麵對這些難題時保持鎮定。


    就在這時,考場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士兵騎著快馬疾馳而來,在考場外下馬後,一路小跑著進入考場,將一封密信遞給了主考官。


    主考官拆開密信,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四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四橋並收藏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