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聽見這兩個詞,猛的看了一眼武如意。


    這小娘子……


    果然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啊!


    人心和手腕,說白了就是蘿卜大棒,對於自己人、對於中立者,拉過來,成為支持吏改的擁躉。至於那些作奸犯科的,一棍子打死。


    李奇若有所思的看著武如意:


    “武姑娘,不知道你有沒有意願,替我寫一份攻略。吏治改良,就從長安開始!”


    武如意很意外。


    她雙目盯著李奇,完全不能理解。


    這個殿下連王府都不讓自己出,居然讓自己參與朝政?而且是如此重要的大事?


    怕是要故意試探自己?


    武如意不敢接話,她隻是怔怔的看著李奇:


    “殿下,我不懂朝政,不知官場,這個東西,恐怕沒辦法為殿下分憂。”


    李奇當即甩出高士廉送過來的草案。


    然後道:


    “這個是當朝吏部尚書草擬的吏改草案,你可以看看。”


    “然後根據你自己的判斷,給些建議就是。”


    李奇當然不會把寶押在武如意身上。


    不過,所為亂拳打死老師傅,萬一能夠在武如意這,套到一招兩招有用的竅門,也算是意外收獲了。


    武如意接過那份草案,有些猶豫。


    她轉過身,看著李麗質。


    李麗質笑著調皮道:


    “武姐姐,既然二哥讓你寫,你便讓二哥瞧瞧厲害。哼,省得他總以為全長安就他一個天才似的。”


    李奇立馬澄清:


    “我可從來沒說過這話。”


    “但你心裏就是這樣想的!”


    李麗質不甘示弱。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李奇眼中,似乎看不上任何東西,甚至皇權在李奇眼中,都顯得微不足道。


    有時候李麗質也搞不清楚,自己的這位二哥,心中到底裝著什麽。


    李奇訕訕的道:


    “行了行了,麗質,你別打擾武姑娘了。沒事就回宮一趟,昨日母後還提起你來著,說哎喲我的麗質啊,傷好以後就成天的往外跑,都不見人影了。”


    李麗質吐了吐舌頭:


    “知道啦!”


    從西廂房出來後,很快,李奇便讓童方約了長孫衝過來,既然老李已經答應了建造船塢一事,那麽這個工作就可以開展了。


    籌備工作最是繁瑣。


    不過,既然老李開了口,讓工部全力配合,那就放開手腳來搞就是。


    反正這玩意早晚也得是朝廷的產業。


    長孫衝再次光臨賢王府。


    似乎知道了李奇要找自己談什麽:


    “殿下,事情有眉目了?”


    “嗯。”


    李奇點點頭,想了想,道:


    “不錯。昨日在宮裏,我和父皇提起過這事,父皇同意了。不過有個條件。”


    “什麽條件?”


    長孫衝脫口而出。


    李奇笑了笑,然後道:


    “衝哥,你別緊張。”


    “這個條件是針對我的,父皇讓我領監察司的指揮使,負責監管天下百官。”


    長孫衝一震。


    逛是“監管天下百官”這六個字,就讓長孫衝覺得,這個位置很不一般。


    權力甚至在一朝宰相之上,就更別說六部尚書了。


    朝廷什麽時候有這麽一個機構?


    為何自己從未聽過?


    長孫衝露出疑惑的神情,問李奇:


    “殿下,這監察司是個啥?”


    這個監察司就是負責讓朝廷吏治清正廉潔的。”


    李奇用最大努力解釋道。


    長孫衝若有所思。


    這豈不是相當於朝廷在百官的頭上懸了一把劍?


    而且是隨時都能砍下來的劍?


    這是好事啊!


    怎麽還會被當成條件?


    長孫衝不解的看著李奇,說道:


    “殿下,這不是好事麽?你手中的權力更大,能幹的事情也更多了。”


    李奇歎了口氣。


    世人都知道權力好,但是,權力這玩意就像春藥,很容易腐蝕一個人的心境。


    他淡淡的道:


    “衝哥,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監察司的責任和使命既然是讓朝廷吏治清正廉潔,可是,萬一運轉下去,朝廷仍舊貪腐不斷,那到底是百官的責任,還是監察司的責任?”


    長孫衝猛的回過神。


    這……


    隻聽李奇繼續道:


    “雖然說,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即便有監察司,也架不住有些人就是想鋌而走險。但是,監察司總歸是有一絲責任,無法撇清。”


    “如果做的不好,到時候,滿朝文武,天下百姓,誰不要指指點點?”


    “我本來做個閑散王爺,多舒服自在。現在無形中背了這麽大一個殼,看著光鮮亮麗,裏頭的壓力又有幾人能知呢?”


    長孫衝點點頭:


    “殿下說的有理。”


    原本人人豔羨、人人垂涎的監察司指揮使位置,被李奇這麽一說,仿佛一塊燙手的山芋一般。


    拿在手中,既然是吃虧的。


    這也真是奇了。


    李奇很快就轉回正題,道:


    “說回船塢吧!”


    “籌辦船塢,所涉龐大。你明日便可執我的手書,前往工部選幾個靠譜的工匠。要辦事,咱還是得先有人。”


    “即便到了揚州,也先照人。”


    “造船的工匠、出過海的漁人這些都是重中之重。”


    “至於揚州官場,我瞧著並不大放心。揚州刺史吳兆陽此人似乎無所作為,手底下的官員成了巨貪了,他居然沒有一點反應。光是這一點,就很不對勁。”


    “所以,除了必要的時候,否則盡量少和揚州官府打交道。”


    “裏麵的問題,等我下次有空,再走一趟。我就不信,那幾隻大老虎能夠一直藏著?”


    長孫衝一一記下。


    他也深知,這一趟下揚州,既然是要幹一番事業,那麽艱難險阻的必不可少的。


    長孫府上,也給長孫衝配了貼身侍衛,以防萬一。


    長孫衝領了手書走後,李奇躺在竹搖椅上,思索這些天來發生的事情。


    西征戰場,應該是問題不大了。


    畢竟突利在長安為人質,執失思力除非自立為可汗,否則,總是處處收到掣肘,想要發揮出突厥大軍真正的戰鬥力,恐怕很難。


    當然,就算執失思力真的想篡位,也未必就能如意。


    長安日報可以發行第二期了,目前還在選題。


    一切似乎都很平穩,朝著希望中的目標前進。


    等一下!


    不對,落了一件事情。


    裴寂那隻老狐狸,也太平靜了!


    魚玄機那還未傳回任何有用的信息,說明這隻老狐狸正在蟄伏,越是這種時候,就越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這說明,裴寂正在醞釀什麽大動作。


    “也罷,既然你要想做大事,我便幫你一把。”


    李奇決定,給裴寂暗中的籌謀加把火。


    他出了後院,走到孔穎達和王勃的院子,找到二人。


    “衝遠、子安,下一期的長安日報,有一個課題,你們必須大寫特寫。”


    孔穎達:?


    王勃興奮的看著李奇:殿下快說吧!


    李奇想了想,道:


    “關於朝廷這一次的吏治改革,我建議你們分幾個篇章,先行討論一番。其一,將會波及哪些人的利益;第二,將帶來什麽影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說賢王已經和吏部尚書核定好方案,不日就將在長安率先開啟吏改。”


    孔穎達和王勃彼此對視一眼。


    這也沒什麽可大寫特寫的地方啊!


    王勃疑惑著問道:


    “殿下,吏改一事,是朝廷重政。咱們在長安日報上這樣寫,會不會引起陛下的不快?”


    李奇拍了怕王勃的肩膀:


    “子安啊,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


    “你和衝遠二人,隻管保護好自己的銳利和筆鋒,不要想著討好誰,也不要擔驚受怕。外麵的風雨,自然有本王一力承擔。”


    “你在長安日報上,怎樣才能挑動話題?”


    “怎樣才能讓那些心中有鬼之人,瑟瑟發抖,這才是你們需要思量的事。”


    王勃聞言,心頭一震。


    隨即醒悟過來。


    這何嚐不是殿下在保護自己的文氣,不被世俗權力給磨平?


    想到此處,王勃納首便拜,道:


    “屬下必定肝腦塗地,以報殿下知遇之恩。”


    孔穎達也頗為感動,道:


    “殿下放心,明日我和子安便會將文章呈給殿下。”


    “嗯!”


    ……


    做輿論文章,給對手無形中的壓力,這一招還是很好用的。


    布置完這些,李奇又鑽進自己的後院,開始研究起發動機的構造,順便再試試電機的製造。前幾日讓童方去找的磁鐵也已經找回來了。


    有了電機,就能讓發動機運轉起來。


    到時候,大唐的大船有了心髒,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海上航行,凶險巨大。


    不說海洋中的怪物,便是風浪有時候也足以覆滅一支不小的船隊。


    這也是為什麽這個時代的人,對出海並沒有向往的原因。


    風險太大了。


    在陸地上聽曲兒不好嗎,喝喝花酒不好嗎,非要把命丟進大海裏,你到底咋想的?


    如此又過了兩日。


    孔穎達和王勃果然拿出了狠手猛料,把朝廷的吏治改革說得猶如洪水猛獸,李奇很滿意。


    他絲毫不擔心會引起不良的後果。


    這種洪水猛獸,對百姓其實一點威脅都沒有,所以隻會是喜聞樂見、喜大普奔的場麵。而真正睡不著覺的人,隻有朝中百官。


    而武如意那邊也找到李奇。


    “殿下,我……我寫了些,也不知道對不對。”


    李奇從武如意手中接過文書。


    難得李麗質回宮了兩天,讓武如意可以全身心的思考。


    他細細的看了下去:


    越看就越是心驚,這姑娘真的不一般啊。


    抓大放小、典型案例、痛下狠手、雙線並進、替補人選等等思考的算是比較全麵,雖然有的地方顯得有些天真,但是不得不說,這份草案和高士廉的一合,基本上就可以落地執行了。


    李奇心中一動。


    他突然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如果這次的吏治改革,就派武如意前去協助高士廉呢?


    不過,這會不會讓武如意進入到朝廷的視線?


    甚至進入老李的視線?


    李奇心中權衡左右,終於試著問武如意:


    “武姑娘,你這方案寫的很不錯。”


    武如意不敢居功:“殿下謬讚了。”


    在李奇麵前,武如意總感覺不管自己在想什麽,似乎都會被李奇看穿。


    隻聽李奇又道: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你從荊州返回長安,我知道,你心中是有謀算的。隻不過被我攔下,不得已屈居在這王府之中,現在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武如意眼神一亮,看著李奇。


    等待著下文。


    李奇道:


    “朝廷這次的吏治改革,會由吏部主導。我想,你若是有興趣,我可以派你作為本王的代言人,前往吏部,協助高大人公幹。”


    額……


    武如意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這個機會,是這樣的機會。


    她還以為李奇要對她做什麽。


    原來是想多了。


    大唐有女官,這並不是什麽稀奇事。


    李奇之所以做這個決定,也是基於兩點考慮:


    第一,老李和長孫兩人感情深厚,現在長孫身體安康,老李基本上應該不會把心分給其他的女人。而且,武如意既然是出自賢王府,那麽不管是誰,想要惦記,都得想想這中間的利弊;


    第二,李奇對自己有自信。


    不管發生何種局麵,他都能扭轉過來。


    所以他並不擔心武如意能夠翻雲覆雨,再像曆史上那樣,顛覆大唐,建立武周政權。


    這種事發生的概率幾乎沒有。


    以李奇在朝中的影響力、在大唐三軍的影響力,即便是有人要造反,也絕對沒有比李奇更合適、更有概率成功的。


    既然李奇沒有造反之心,那麽其他人,就無足輕重了。


    武如意有些猶豫的道:


    “殿下,我……”


    “你想不想幹?”


    “我……我聽從殿下的安排。”


    武如意的心思終究還是活泛的。


    終日藏在王府,做一個隱形人,並不是武如意想要的生活。


    她雖然不敢明要,但是當機會來臨時,武如意也並不想錯過。


    聽從李奇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回答。


    李奇眯著眼,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然後道:


    “好!”


    “既然要幹,那麽我便有一言相告。武姑娘,你此去,是代表賢王府,代表本王。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也別想著可以暗度陳倉、翻雲覆雨。”


    “以我的手段,想要一個人消失,並不會太難。”


    武如意心頭一震。


    她意識道:自己剛剛還是太急切了,表現得太過了。


    甚至有一絲逃脫牢籠的感覺。


    這很不對。


    想一想這位王爺殿下做過的事情,這長安城,就沒有殿下辦不到的事情。即便是出了長安城,情況也不會壞到哪去。


    想到這兒,武如意收攏心思,道:


    “殿下放心,我自然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嗯,去吧!”


    看著武如意離去的背影,李奇不禁深思:


    這一步,究竟是對是錯?


    想了想,他便笑著搖搖頭,世間之事,又哪有十全的把握?


    豈非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


    想到這裏,李奇喊了句:


    “方方!”


    童方從後院外麵忙不迭的小跑進來,“殿下。”


    “去請狄仁傑過來,本王有事相商。”


    “是!”


    童方領了命令,匆匆離去。


    沒多久,便看見狄仁傑跟在童方身後,匆匆而來。


    “殿下,狄先生來了。”


    李奇揮揮手,然後請狄仁傑坐下。


    “老狄!”


    “殿下,屬下在。”


    自從跟著李奇下江南辦了一趟案之後,狄仁傑便一直晾在了王府之中,沒有李奇的命令,他連王府都出不去。


    而李奇那個時候偏偏又帶軍去西征突厥了。


    所以狄仁傑這一晾,足足大半個月。


    現在好不容易盼得殿下回來了,得找點事情做啊,王府雖然沒說不養閑人,但是閑人終歸是被人看不起的。


    李奇看著狄仁傑,笑道:


    “這些日子,休息得還行吧?”


    休息?


    殿下你管這叫休息?


    這叫煎熬好嗎!


    狄仁傑隻好回道:


    “還行。王府之中,吃喝不愁,風景也不錯,關鍵是,大家都很和善。”


    李奇點點頭,話鋒突然一轉:


    “老狄,眼下有兩個事情。”


    “第一,留在長安,和我一起,把監察司這個組織搞起來。雖然父皇把監察司指揮使的重任交給了我,但是你也知道,我對這種東西不感興趣。”


    “第二,再下江南!”


    “我讓長孫衝去揚州造船塢,未來,我大唐將建造出超級大船,日行千裏不在話下。”


    “他需要一個得力助手,我暫時隻想到了你。”


    “這兩個事情,你可以二選其一。”


    狄仁傑聽得極為仔細。


    監察司的事情,他也聽聞過,據說是陛下新設立的衙門,用以監察天下百官,可以說是一個實權至高的部門,淩駕於現有的朝廷體係之上。


    這樣的部門,也隻能是皇家子弟擔綱,才不會出事情。


    狄仁傑的特長在於推理破案,某種程度上,和監察司是相符合的。


    當然,和大理寺更契合。


    至於江南揚州造船塢,這是什麽事?


    造船?


    他老狄不太擅長啊!


    想了想,狄仁傑便問李奇:


    “殿下希望屬下選擇哪一個?”


    說白了,李奇給自己選,那是尊重自己。


    那自己當然也要尊重一下自己的頂頭上司,而且,李奇的意思,可能比自己的意思更重要。


    李奇略一沉吟,便道:


    “如果是我的看法,我建議你先留在長安。”


    “屬下聽殿下的!”


    這個建議和狄仁傑內心中的想法不謀而合。


    李奇要搞監察司,沒有幾個用得順手的人怎麽行呢?


    而且,這第一槍既然要在長安打響,那麽明麵上高士廉他們在做事,但是背地裏,總要有人拿捏住雷霆一擊的證據,在關鍵時候致命一擊!


    李奇笑著道:


    “好,既然決定了,那麽從此刻開始,你便是我大唐監察司的監察使!”


    “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暗中搜查長安有司官員的貪贓枉法的證據。當然,行事過程不必矯枉過正,若是一些小毛病,能放則放。”


    “當然,長安百官人數太多,我會給你一份名單,重點排查。”


    狄仁傑傻眼:


    “殿下,屬下就一個人行動?”


    “自然不是,會有人配合你。”


    李奇的隱刃小組,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執行命令了。


    有監察司的帽子扣著,誰也不敢說,這些人是江湖人士。


    李奇幾條線並進,誰也不知道,大唐吏治改革的第一槍,就這樣在長安打響了。無聲無息,甚至也沒有官宣,直到某一天,吏部侍郎的家被千牛衛給圍住了……


    群臣皆驚!


    堂堂正三品大員,參與吏治改革的要員,居然被率先拿下!


    這讓一些曾經抱持過僥幸心理的官員,心中發抖:


    殿下這是來真的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柚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柚柚並收藏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記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