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庭審終章?不,是新篇
重生之後,姐妹狂虐白蓮花 作者:王芯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海城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庭裏,空氣凝重得像浸了水的棉花。
楊明遠穿著一身深色西裝,坐在被告席上,袖口被李楠楠熨得筆挺,卻掩不住他微微發顫的指尖。
旁聽席上,李楠楠的頭發又白了些,手裏攥著塊褪色的手帕——那是楊超群生前用的,邊角磨出了毛邊。她的目光死死盯著公訴人手裏的卷宗,那裏麵裝著楊明遠貪汙的證據,隻是最關鍵的兩頁,被新人黃傑“誤毀”後,隻剩下模糊的複印件。
“被告人楊明遠,你是否承認在2023年至2024年間,利用擔任顧氏集團項目總監的職務便利,挪用公款共計三千七百萬?”公訴人的聲音在法庭上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楊明遠的喉結動了動,視線掃過旁聽席最後一排——顧沉舟坐在那裏,指尖夾著支未點燃的煙,神色不明。“我……承認。”他的聲音很輕,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裏。李楠楠的手帕突然被攥得變了形,指縫裏滲出的汗打濕了布料。
公訴人展開轉賬記錄的複印件,投影儀將模糊的數字投在大屏幕上:“這些款項流向了你控製的空殼公司,用於購買豪宅和奢侈品,甚至通過地下錢莊轉移至境外,對此你有何辯解?”
楊明遠的律師立刻起身:“反對!證據存在瑕疵,關鍵頁缺失,無法證明資金最終流向與被告人直接相關!”他舉起黃傑提交的《證據損毀說明》,“經偵大隊新人警員操作失誤,導致原始憑證部分損毀,複印件的法律效力應當存疑。”
法庭內一陣騷動。李楠楠悄悄抬眼,看見楊超文坐在旁聽席的角落,正低頭喝水,仿佛事不關己。她心裏清楚,所謂的“操作失誤”,是楊超文托人打點的結果——那個叫黃傑的新人警察,是他兒子的同學,收了好處才故意“失手”。
公訴人沉默片刻,調出銀行監控錄像:“雖然原始憑證有缺失,但監控清晰記錄了被告人多次在櫃台辦理轉賬業務,且空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被告人的遠房親戚,這足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楊明遠的手指摳進被告席的木縫裏,突然想起被抓那天,警察在出租屋裏搜出的奢侈品發票——那是他用貪汙款給宋婉柔買的包,現在卻成了刺向自己的刀。
休庭時,李楠楠被律師叫到走廊。“李阿姨,情況不太好。”律師的聲音壓得很低,“雖然關鍵證據缺了兩頁,但現有證據足夠定罪,就看法院怎麽判了。”
他瞥了眼遠處的楊超文,“楊超文那邊說,最多能爭取到‘減輕處罰’,想判緩刑,必須讓顧氏出具諒解書。”
李楠楠的腿一軟,差點摔倒。她扶住牆壁,手心冰涼——顧沉舟怎麽可能出具諒解書?那是被挪用的顧氏公款,是打在顧家臉上的巴掌。
她跌跌撞撞地走到顧沉舟麵前,膝蓋一彎就要跪下,被顧沉舟攔住了。“顧總,求您了。”她的聲音帶著哭腔,“明遠知道錯了,他把錢都還上了,還願意罰三千萬,您就給我們家留條活路吧!”
顧沉舟的目光落在她磨破的鞋跟上,那是為了求楊超文,在他家樓下等了一夜凍的。“李阿姨,”他的聲音很淡,“諒解書不是我能決定的,需要董事會同意。”
“我去求董事會!我去給每個人磕頭!”李楠楠抓住他的胳膊,指甲幾乎嵌進他的西裝麵料,“隻要能讓明遠判緩刑,我什麽都願意做!”
顧沉舟沉默了很久,久到李楠楠以為他不會答應。“三天後開庭,”他突然開口,“讓楊明遠寫一份悔過書,公開向顧氏道歉,並且……把他知道的宋氏內幕,全部交給經偵大隊。”
李楠楠愣住了,隨即反應過來——顧沉舟要借楊明遠的手,徹底扳倒宋氏。她咬了咬牙:“好,我讓他寫!”
公訴人提交了楊明遠的悔過書,字跡潦草卻力透紙背,詳細供述了自己如何被宋氏慫恿挪用公款,甚至附上了***與他的通話錄音。
緊接著,顧氏集團的代表宣讀了諒解書:“鑒於被告人已全額退贓並積極配合調查,顧氏自願放棄追究其刑事責任的部分訴求,懇請法院從輕處罰。”
楊明遠的律師趁機補充:“被告人係初犯,主觀惡性較小,且在案發後有重大立功表現,協助查處了宋氏集團的違法活動,符合緩刑條件。”
法官敲擊法槌的聲音落下時,整個法庭鴉雀無聲。
“被告人楊明遠,犯職務侵占罪,沒收所有非法所得,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法官的聲音清晰而沉重,“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萬元,緩刑考驗期內,不得從事與財務相關的工作,需定期向社區矯正機構報到。”
楊明遠站在被告席上,腿一軟差點坐下。李楠楠捂住嘴,眼淚無聲地淌下來——緩刑三年,意味著他不用坐牢,隻要三年內不再犯錯,就能保住自由身。
走出法院時,陽光刺眼。楊明遠接過李楠楠遞來的外套,突然問:“媽,那三千萬……我們怎麽湊?”
李楠楠拍了拍他的手背,掌心的老繭硌得他生疼:“我把房子賣了,湊了八百萬,剩下的……我去給人做保姆,你去工地搬磚,總能還上的。”
她頓了頓,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明遠,這次是真的要好好做人了。”
楊明遠看著母親佝僂的背影,突然說不出話。他想起自己小時候,李楠楠也是這樣牽著他的手,走過顧家老宅的石板路,那時她的手還沒這麽多繭,背影也沒這麽彎。
宋氏集團的業務經理張磊被判刑那天,宋婉柔沒去法庭。
她坐在空曠的辦公室裏,看著窗外宋氏大樓的招牌被工人拆下——股價暴跌後,公司被迫出售核心資產,連總部大樓都抵給了銀行。桌上放著一張支票,是給張磊家人的“補償”,金額正好一個億。
“媽,張經理判了三年,罰款一千萬我們也交了。”宋婉柔推門進來時,聲音還帶著哭腔,“可媒體還在盯著不放,說要深挖舊城改造的黑幕。”
母親李楠盛捏緊支票,指節泛白:“讓他們挖。”她冷笑一聲,“張磊把所有事都扛了,他們注定找不到實據。你父親和爺爺很快就能無罪釋放……”
她突然頓住,轉身從抽屜裏翻出個首飾盒:“把家裏的古董都處理掉,換成現金。我們準備移民。”
宋婉柔猛地抬頭,愣住了:“移民?那公司怎麽辦?”
“公司?”李楠盛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匆匆而過的行人,語氣裏滿是倦怠,“一個沒了根基的空殼子,留著隻會拖垮我們。”她想起石無痕那天在電話裏的話:“李總,一塊爛透的布料,留著隻會染髒其他料子。”
原來,她和宋氏,早就成了別人眼裏該扔掉的爛布。
“我不同意。”宋婉柔後退幾步,搖著頭攥緊了拳頭,“要走您走,等爺爺和父親出來,我一定能把公司拉回來。”
話音剛落,手機“叮咚”響了一聲。是“抖聲”的推送,標題刺眼——“宋思遠和宋融父子涉嫌案證據不足,當庭釋放”。
宋婉柔盯著屏幕,突然笑了,眼淚卻跟著掉下來。
與此同時,晚風裁縫鋪裏,蘇晚正在整理賬本。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來,落在泛黃的紙頁上,上麵記錄著楊明遠和宋氏的每一筆黑賬——那是父親生前留下的,比經偵大隊查獲的證據更完整。
“姐,法院判了,楊明遠緩刑三年,張磊三年。”蘇晴拿著手機走進來,語氣裏帶著不甘,“就這麽算了嗎?”
蘇晚合上賬本,放在縫紉機的抽屜裏,鎖上了鎖。“不算。”她拿起剪刀,開始裁剪新的布料,“緩刑三年,足夠他想起更多事了。”她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比如,誰才是真正讓他挪用公款的幕後推手。”
蘇晴湊近了些,看見布料上畫著淡淡的薔薇花紋,針腳的位置已經用粉餅做好了標記。“那楊超文呢?他幫楊明遠毀證據,就沒事了?”
蘇晚剪下一塊邊角料,聲音平靜得像在說天氣:“石無痕已經把他濫用職權的證據交給檢察院了。”她想起石無痕昨天發來的消息:“你的‘布料’很有用,該拆的線,我會一根根挑斷。”
縫紉機的噠噠聲再次響起,像在為這場未完的複仇,打著新的節拍。
李楠楠給顧家做保姆的第一天,王氏讓她整理顧沉舟的書房。在一個舊文件袋裏,她發現了一張照片:年輕的楊超群抱著年幼的楊明遠,站在顧家老宅的門口,旁邊站著的顧沉舟,正伸手摸著楊明遠的頭,笑得溫和。
照片背麵有一行字,是楊超群的筆跡:“願孩子們一世安穩。”
李楠楠捂住嘴,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起來。窗外的陽光很好,卻照不進那些被仇恨和貪婪籠罩的角落。
而街角的晚風裁縫鋪裏,蘇晚正在指導員工給旗袍的領口繡上最後一顆盤扣,形狀像一把小小的剪刀。蘇晴趴在旁邊,看著賬本上“石無痕”的名字,突然問:“姐,你說石先生會不會幫我們查到底?”
蘇晚沒抬頭,看著員工指尖的銀針穿過布料,留下細密的針腳:“不管誰幫,隻要能讓真相大白,就好。”
縫紉機的聲音裏,仿佛藏著無數個未完的故事——關於複仇,關於救贖,關於那些藏在針腳裏的、尚未說盡的公道。
楊超文被帶走那天,剛在辦公室泡好了枸杞茶。門被推開時,他正對著日曆數離退休的日子——還有整整十一個月,就能拿著全額退休金,去南方陪孫子釣魚了。
“楊超文,涉嫌濫用職權、包庇罪,跟我們走一趟。”製服上的肩章晃得他眼暈,手裏的茶杯“哐當”砸在辦公桌,枸杞混著茶葉漫了一地。
警車駛過熟悉的街道,楊超文望著窗外倒退的樹影,指節把膝蓋掐出紅印。他後悔得腸子都青了——當初楊明遠找到他,塞了個裝著二十萬的信封,求他“通融通融”時,他就該一腳把人踹出去。
可他念著那點“堂兄弟”的情分,想著就幫這一次,閉眼放放水,哪想到會被那兩頁沒毀幹淨的證據鏈拖下水。
“就一年……就差一年啊……”他對著審訊室的白牆喃喃自語,聲音抖得像秋風裏的落葉。
開庭那天,法庭的燈光亮得刺眼。公訴人呈上的證據一摞摞堆在桌上:他給下屬發的“模糊處理”的短信截圖,銀行流水裏那筆來自“匿名賬戶”的二十萬,還有那個被他壓下去的“新人警察毀證”調查報告——原來所謂的“自己人”,根本是楊明遠編造的幌子,他卻信了,還真敢在卷宗上簽了字。
“被告人楊超文,利用職務之便包庇重大經濟犯罪嫌疑人,篡改關鍵證據記錄,造成惡劣影響……”法官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來,像錘子敲在他心上。
最後陳述時,楊超文站起來,背都駝了半截。“我認罪。”他看著旁聽席上空蕩蕩的座位——兒子沒來,老伴說“沒臉見人”——眼淚突然掉下來,“我對不起組織,對不起家裏人……就差一年,我就能退休了啊……”
法槌落下時,他聽見自己被判了十五年。
走出法庭的那一刻,陽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像條看不見頭的路。他想起年輕時剛進單位,胸前別著“先進工作者”的徽章;想起孫子去年生日,奶聲奶氣地說“爺爺退休了教我釣魚”;想起楊明遠塞信封時那聲諂媚的“堂叔”——原來一步踏錯,這輩子就真的回不了頭了。
監獄的鐵門“哐當”關上時,楊超文摸了摸口袋,裏麵還揣著那張數了無數遍的日曆。隻是現在,上麵的紅圈和數字,都成了笑話。
楊明遠穿著一身深色西裝,坐在被告席上,袖口被李楠楠熨得筆挺,卻掩不住他微微發顫的指尖。
旁聽席上,李楠楠的頭發又白了些,手裏攥著塊褪色的手帕——那是楊超群生前用的,邊角磨出了毛邊。她的目光死死盯著公訴人手裏的卷宗,那裏麵裝著楊明遠貪汙的證據,隻是最關鍵的兩頁,被新人黃傑“誤毀”後,隻剩下模糊的複印件。
“被告人楊明遠,你是否承認在2023年至2024年間,利用擔任顧氏集團項目總監的職務便利,挪用公款共計三千七百萬?”公訴人的聲音在法庭上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楊明遠的喉結動了動,視線掃過旁聽席最後一排——顧沉舟坐在那裏,指尖夾著支未點燃的煙,神色不明。“我……承認。”他的聲音很輕,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裏。李楠楠的手帕突然被攥得變了形,指縫裏滲出的汗打濕了布料。
公訴人展開轉賬記錄的複印件,投影儀將模糊的數字投在大屏幕上:“這些款項流向了你控製的空殼公司,用於購買豪宅和奢侈品,甚至通過地下錢莊轉移至境外,對此你有何辯解?”
楊明遠的律師立刻起身:“反對!證據存在瑕疵,關鍵頁缺失,無法證明資金最終流向與被告人直接相關!”他舉起黃傑提交的《證據損毀說明》,“經偵大隊新人警員操作失誤,導致原始憑證部分損毀,複印件的法律效力應當存疑。”
法庭內一陣騷動。李楠楠悄悄抬眼,看見楊超文坐在旁聽席的角落,正低頭喝水,仿佛事不關己。她心裏清楚,所謂的“操作失誤”,是楊超文托人打點的結果——那個叫黃傑的新人警察,是他兒子的同學,收了好處才故意“失手”。
公訴人沉默片刻,調出銀行監控錄像:“雖然原始憑證有缺失,但監控清晰記錄了被告人多次在櫃台辦理轉賬業務,且空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被告人的遠房親戚,這足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楊明遠的手指摳進被告席的木縫裏,突然想起被抓那天,警察在出租屋裏搜出的奢侈品發票——那是他用貪汙款給宋婉柔買的包,現在卻成了刺向自己的刀。
休庭時,李楠楠被律師叫到走廊。“李阿姨,情況不太好。”律師的聲音壓得很低,“雖然關鍵證據缺了兩頁,但現有證據足夠定罪,就看法院怎麽判了。”
他瞥了眼遠處的楊超文,“楊超文那邊說,最多能爭取到‘減輕處罰’,想判緩刑,必須讓顧氏出具諒解書。”
李楠楠的腿一軟,差點摔倒。她扶住牆壁,手心冰涼——顧沉舟怎麽可能出具諒解書?那是被挪用的顧氏公款,是打在顧家臉上的巴掌。
她跌跌撞撞地走到顧沉舟麵前,膝蓋一彎就要跪下,被顧沉舟攔住了。“顧總,求您了。”她的聲音帶著哭腔,“明遠知道錯了,他把錢都還上了,還願意罰三千萬,您就給我們家留條活路吧!”
顧沉舟的目光落在她磨破的鞋跟上,那是為了求楊超文,在他家樓下等了一夜凍的。“李阿姨,”他的聲音很淡,“諒解書不是我能決定的,需要董事會同意。”
“我去求董事會!我去給每個人磕頭!”李楠楠抓住他的胳膊,指甲幾乎嵌進他的西裝麵料,“隻要能讓明遠判緩刑,我什麽都願意做!”
顧沉舟沉默了很久,久到李楠楠以為他不會答應。“三天後開庭,”他突然開口,“讓楊明遠寫一份悔過書,公開向顧氏道歉,並且……把他知道的宋氏內幕,全部交給經偵大隊。”
李楠楠愣住了,隨即反應過來——顧沉舟要借楊明遠的手,徹底扳倒宋氏。她咬了咬牙:“好,我讓他寫!”
公訴人提交了楊明遠的悔過書,字跡潦草卻力透紙背,詳細供述了自己如何被宋氏慫恿挪用公款,甚至附上了***與他的通話錄音。
緊接著,顧氏集團的代表宣讀了諒解書:“鑒於被告人已全額退贓並積極配合調查,顧氏自願放棄追究其刑事責任的部分訴求,懇請法院從輕處罰。”
楊明遠的律師趁機補充:“被告人係初犯,主觀惡性較小,且在案發後有重大立功表現,協助查處了宋氏集團的違法活動,符合緩刑條件。”
法官敲擊法槌的聲音落下時,整個法庭鴉雀無聲。
“被告人楊明遠,犯職務侵占罪,沒收所有非法所得,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法官的聲音清晰而沉重,“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萬元,緩刑考驗期內,不得從事與財務相關的工作,需定期向社區矯正機構報到。”
楊明遠站在被告席上,腿一軟差點坐下。李楠楠捂住嘴,眼淚無聲地淌下來——緩刑三年,意味著他不用坐牢,隻要三年內不再犯錯,就能保住自由身。
走出法院時,陽光刺眼。楊明遠接過李楠楠遞來的外套,突然問:“媽,那三千萬……我們怎麽湊?”
李楠楠拍了拍他的手背,掌心的老繭硌得他生疼:“我把房子賣了,湊了八百萬,剩下的……我去給人做保姆,你去工地搬磚,總能還上的。”
她頓了頓,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明遠,這次是真的要好好做人了。”
楊明遠看著母親佝僂的背影,突然說不出話。他想起自己小時候,李楠楠也是這樣牽著他的手,走過顧家老宅的石板路,那時她的手還沒這麽多繭,背影也沒這麽彎。
宋氏集團的業務經理張磊被判刑那天,宋婉柔沒去法庭。
她坐在空曠的辦公室裏,看著窗外宋氏大樓的招牌被工人拆下——股價暴跌後,公司被迫出售核心資產,連總部大樓都抵給了銀行。桌上放著一張支票,是給張磊家人的“補償”,金額正好一個億。
“媽,張經理判了三年,罰款一千萬我們也交了。”宋婉柔推門進來時,聲音還帶著哭腔,“可媒體還在盯著不放,說要深挖舊城改造的黑幕。”
母親李楠盛捏緊支票,指節泛白:“讓他們挖。”她冷笑一聲,“張磊把所有事都扛了,他們注定找不到實據。你父親和爺爺很快就能無罪釋放……”
她突然頓住,轉身從抽屜裏翻出個首飾盒:“把家裏的古董都處理掉,換成現金。我們準備移民。”
宋婉柔猛地抬頭,愣住了:“移民?那公司怎麽辦?”
“公司?”李楠盛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匆匆而過的行人,語氣裏滿是倦怠,“一個沒了根基的空殼子,留著隻會拖垮我們。”她想起石無痕那天在電話裏的話:“李總,一塊爛透的布料,留著隻會染髒其他料子。”
原來,她和宋氏,早就成了別人眼裏該扔掉的爛布。
“我不同意。”宋婉柔後退幾步,搖著頭攥緊了拳頭,“要走您走,等爺爺和父親出來,我一定能把公司拉回來。”
話音剛落,手機“叮咚”響了一聲。是“抖聲”的推送,標題刺眼——“宋思遠和宋融父子涉嫌案證據不足,當庭釋放”。
宋婉柔盯著屏幕,突然笑了,眼淚卻跟著掉下來。
與此同時,晚風裁縫鋪裏,蘇晚正在整理賬本。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來,落在泛黃的紙頁上,上麵記錄著楊明遠和宋氏的每一筆黑賬——那是父親生前留下的,比經偵大隊查獲的證據更完整。
“姐,法院判了,楊明遠緩刑三年,張磊三年。”蘇晴拿著手機走進來,語氣裏帶著不甘,“就這麽算了嗎?”
蘇晚合上賬本,放在縫紉機的抽屜裏,鎖上了鎖。“不算。”她拿起剪刀,開始裁剪新的布料,“緩刑三年,足夠他想起更多事了。”她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比如,誰才是真正讓他挪用公款的幕後推手。”
蘇晴湊近了些,看見布料上畫著淡淡的薔薇花紋,針腳的位置已經用粉餅做好了標記。“那楊超文呢?他幫楊明遠毀證據,就沒事了?”
蘇晚剪下一塊邊角料,聲音平靜得像在說天氣:“石無痕已經把他濫用職權的證據交給檢察院了。”她想起石無痕昨天發來的消息:“你的‘布料’很有用,該拆的線,我會一根根挑斷。”
縫紉機的噠噠聲再次響起,像在為這場未完的複仇,打著新的節拍。
李楠楠給顧家做保姆的第一天,王氏讓她整理顧沉舟的書房。在一個舊文件袋裏,她發現了一張照片:年輕的楊超群抱著年幼的楊明遠,站在顧家老宅的門口,旁邊站著的顧沉舟,正伸手摸著楊明遠的頭,笑得溫和。
照片背麵有一行字,是楊超群的筆跡:“願孩子們一世安穩。”
李楠楠捂住嘴,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起來。窗外的陽光很好,卻照不進那些被仇恨和貪婪籠罩的角落。
而街角的晚風裁縫鋪裏,蘇晚正在指導員工給旗袍的領口繡上最後一顆盤扣,形狀像一把小小的剪刀。蘇晴趴在旁邊,看著賬本上“石無痕”的名字,突然問:“姐,你說石先生會不會幫我們查到底?”
蘇晚沒抬頭,看著員工指尖的銀針穿過布料,留下細密的針腳:“不管誰幫,隻要能讓真相大白,就好。”
縫紉機的聲音裏,仿佛藏著無數個未完的故事——關於複仇,關於救贖,關於那些藏在針腳裏的、尚未說盡的公道。
楊超文被帶走那天,剛在辦公室泡好了枸杞茶。門被推開時,他正對著日曆數離退休的日子——還有整整十一個月,就能拿著全額退休金,去南方陪孫子釣魚了。
“楊超文,涉嫌濫用職權、包庇罪,跟我們走一趟。”製服上的肩章晃得他眼暈,手裏的茶杯“哐當”砸在辦公桌,枸杞混著茶葉漫了一地。
警車駛過熟悉的街道,楊超文望著窗外倒退的樹影,指節把膝蓋掐出紅印。他後悔得腸子都青了——當初楊明遠找到他,塞了個裝著二十萬的信封,求他“通融通融”時,他就該一腳把人踹出去。
可他念著那點“堂兄弟”的情分,想著就幫這一次,閉眼放放水,哪想到會被那兩頁沒毀幹淨的證據鏈拖下水。
“就一年……就差一年啊……”他對著審訊室的白牆喃喃自語,聲音抖得像秋風裏的落葉。
開庭那天,法庭的燈光亮得刺眼。公訴人呈上的證據一摞摞堆在桌上:他給下屬發的“模糊處理”的短信截圖,銀行流水裏那筆來自“匿名賬戶”的二十萬,還有那個被他壓下去的“新人警察毀證”調查報告——原來所謂的“自己人”,根本是楊明遠編造的幌子,他卻信了,還真敢在卷宗上簽了字。
“被告人楊超文,利用職務之便包庇重大經濟犯罪嫌疑人,篡改關鍵證據記錄,造成惡劣影響……”法官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來,像錘子敲在他心上。
最後陳述時,楊超文站起來,背都駝了半截。“我認罪。”他看著旁聽席上空蕩蕩的座位——兒子沒來,老伴說“沒臉見人”——眼淚突然掉下來,“我對不起組織,對不起家裏人……就差一年,我就能退休了啊……”
法槌落下時,他聽見自己被判了十五年。
走出法庭的那一刻,陽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像條看不見頭的路。他想起年輕時剛進單位,胸前別著“先進工作者”的徽章;想起孫子去年生日,奶聲奶氣地說“爺爺退休了教我釣魚”;想起楊明遠塞信封時那聲諂媚的“堂叔”——原來一步踏錯,這輩子就真的回不了頭了。
監獄的鐵門“哐當”關上時,楊超文摸了摸口袋,裏麵還揣著那張數了無數遍的日曆。隻是現在,上麵的紅圈和數字,都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