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的看你有沒有這個運氣,畢竟不是誰都能再最佳的時機買到東西了,有的人即使是有錢有門路也不一定,更別說沒錢沒門路簡直就是白搭。


    在這個極度缺糧食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的極度差,親情也不的很淡,畢竟關乎於自己的生死。


    所以當有人能夠賣到什麽東西的時候,都會急忙的拿回家裏藏起來,至少不能讓家人以外的人在知道。


    知道好歹的人來家裏借,不知道好歹的人就是來鬧來槍的人都有。


    有很多人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大家夥的包裏永遠會放著一個布袋子,為的就是遇到能吃的東西,趕緊下手買,要不然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這個時候大家不會在乎會不會被抓,因為家裏實在是太缺吃的了,哪怕被抓,也要給家裏人弄點吃的要不然會真的餓死。


    所以說,不管是什麽知道是能吃的能讓家裏人吃飽,大家都不會過多的計較,而且他們現在更看重的是這些。


    可是不管是在供銷社還是在黑市上,能買到的東西太少太少,所以大家隻能把希望寄托在田間地頭,哪怕是最難吃的草根樹皮,隻要是吃不死人都不會放過。


    每天在外麵溜達的時候,就會看到很多人在哪裏找吃的,大部分都是不上班的老人和孩子。


    好在出去賣雞蛋的時候能聽到很多消息,不管是個供銷社有什麽商品上架了,還是政府出台什麽政策,都能在最短的時間知道。


    可以說在賣雞蛋的時候,可是聽到不少的小道消息,而且大部分都是對自己和家人有用的。


    比如說在除了59年關於糧食定量是依年齡大小來定論後,就知道政府現在是真的沒有多少糧食了,要不然怎麽會定的這麽少呢?


    像什麽嬰兒3斤、少兒6斤、兒童8斤,成人21斤以外,就這點糧食僅能維持不餓死。


    還有其他的標準,麵粉供應占總定量20%,大米占10%,其餘供應粗糧:玉米麵、白薯幹、高粱麵、鮮白薯等等。


    不說其他的,就按照成人的算,麵粉也就能領到4.2斤,這要是擱在往常能吃幾頓水餃的,更別說大米了,一個人的量也就是2.1斤,這能夠幹什麽的。


    不過即使是這樣,能領到糧食,大家夥還是很高興的。


    通過換算也就能想明白,自家可以根據人口的多少,糧店放糧食的時候,自由選擇要什麽糧食。


    在這個時候,沒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肯定是選擇要麵粉,而不是大米,畢竟麵粉能多領到一些。


    就好比自家來說,58年冬天家裏存的地瓜不少,在領糧食的時候就可以少要點,可以多要點其他糧食。


    “媽,就是這樣的,這是我聽到的全部”


    “這樣一來,咱們在每次領糧食的時候,但是可以多幾種選擇。


    不過也不能不要,畢竟領糧食的時候大家夥都在哪裏,不能讓其他人起疑心不是嗎?”


    “那咱們要什麽糧食?”


    “咱們家現在雖說有不少的地瓜,可是不管怎麽說,這地瓜頂飽呀!


    咱家現在也隻有三口人,加起來一共37斤標準量,怎麽安排都不夠吃的。


    那就按照上邊的來吧!要7.4斤的白麵,要是沒有就要玉米麵,3.7斤的大米,沒有就要玉米麵。


    至於剩下的25.9斤就要地瓜吧!”


    “好”


    媽媽說的也對,這個時候那還是在乎領什麽糧食的時候,什麽挺飽就多領什麽就對了,要不然隻能餓肚子,說實話這吃不飽飯餓肚子的感覺還真難受。


    想不明白上一世為了減肥,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恨不得天天餓著肚子也沒能減下來多少的時候,是怎麽過來的。


    在看看現在,家家戶戶都吃不飽不說,好多人家都由原來的三頓飯改正了兩頓,改成了一頓,而且還是摻著野菜或者是樹皮草根在哪裏吃,他們為了活著可以說什麽都吃。


    上一世別說吃了,就是稍微差一點都扔掉不是沒有,更別說那浪費掉的糧食,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堅持就是罪不可赦。


    “媽媽,家裏地窖裏的地瓜怎麽辦?”


    “地瓜?這樣吧!從現在開始,你們中午放學回來吃完飯後,就背出一背簍地瓜,切片慢慢曬幹吧!


    要不然這麽多地瓜到時候一塊曬,不說沒地方放曬不說,還容易被別人發現了。


    再一個就是,在家曬地瓜幹的時候,一定不能讓其他人進到家裏來,有事就在門口說,實在不行不管誰見就當做沒聽見。


    現在家家戶戶都不容易,去其他人家接糧食的人到處都是,咱們家平時就你們兩個小孩在家,搞不好他們看到是小孩在家,在直接出手搶,到時候糧食沒了是小事,萬一傷著你們呢?


    所以沒事還是把家裏門從裏麵反鎖吧!起誰叫也別開門,知道嗎?”


    “知道,了媽媽。”


    從這以後,一直到把暗窖裏的地瓜切完曬幹才行,不過這個活可真是幹了好久。


    不過還真像媽媽說的那個樣子,到家裏來借糧食的人不少,而且基本上就是挑著家裏沒有大人在的時候,這個就能知道對方是什麽心思。


    無非就是覺著家裏沒有大人,借出的糧食一個是不用還另外一個就是到時候不認賬。


    至於會不會動手搶這個就不知道了,畢竟我們這兄妹倆個在家裏的時候,從來沒有給其他人開過大門,請他們進來過。


    至於選擇媽媽在家的時候,上門借糧食的人也有,隻不過自家也沒有多少糧食,也就沒有借。


    “兩個現在要記住,這個時候不是其他的時候,隻要咱們家借給一戶人家糧食,不出半天這街坊鄰居的都會來借,不說咱們家糧食本來就不多,哪怕是有糧倉都不能接借。


    你們要知道現在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


    咱們在看看最近來家裏借糧食的人,他們那一個步伐不是輕鬆,聲音洪亮,你們覺著他們是缺吃的嗎?”


    “不缺!”


    “那就說明他們家至少還有存糧,哪怕不多,也能夠他們吃到下次領糧食。


    所以說不管對方到底還有沒有糧食都不能借,知道嗎?”


    “知道了,媽媽”


    至於隔壁姥姥他們家,也不是沒有再次求上門的時候,可是不管對方怎麽求,媽媽始終不會把糧食借給他們。


    如果是實在沒有法子了,那就是草根,這個還是看到其他人挖的時候,自己也跟著挖的。


    不過為了能多保存幾天,每次挖回來都會放在水裏泡一泡,去去苦味!


    家裏所有的地瓜曬完了,大概也隻有1500來斤生地瓜幹,看似很多,可是這個旱情可是持續了好幾年。


    平均到每年也就不到380斤,這不是一個人的糧食,這是三個人的糧食。


    好在空間裏還有一些糧食,再加上不管是家裏,還是空間裏都有不少的野菜,每個月再能領到幾十斤的糧食,摻著吃還是能吃個半飽。


    至於家裏那些偷偷曬的饅頭幹什麽的,都是摻在其他的糧食裏麵,蒸菜團子或者是貼菜餅子吃,要不了是菜糊糊吃。


    哪怕就是這個樣子,這饅頭片也都是晚早上去上學,或者是哥哥讀了高中後中午吃。


    畢竟這個可以說是難得的細糧,都是緊著我們兄妹兩個人吃,在媽媽的眼裏,我們是學生,學習是需要用腦力的,是最容易累,最容易餓。


    不過以前在糧店裏,這個地瓜地瓜幹可以說都不是在商品糧範疇之內的,可是現在不得不拿出來供給大家,就是為了大家能有更多的糧食,不至於讓所有人因為沒有糧食吃,而餓死。


    在賣雞蛋的時候,還聽到一個好消息就是像四毛這樣出生的孩子,都有嬰兒發奶證,每日兩瓶,每瓶半磅。


    滿周歲的,供應1瓶,再摻兌“代乳粉”(由黃豆粉、大米粉及少許奶粉摻兌而成)。


    代乳粉票和嬰兒糖票,每月各發一張,憑票可購代乳粉1市斤和黃砂糖2兩。


    可以說這事最好的消息,畢竟像四毛這樣的孩子還有不少,而且在這個年代能成活下來的孩子更少。


    聽到這個消息,也不會管自家是否和姥姥家有什麽矛盾,隻是想想著那個孩子能夠在這這個時候好好活下來。


    “小舅,小舅媽在嗎?”


    “怎麽了暖暖,找我們有事嗎?”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有事,這是我剛剛在外麵玩的時候聽到的,所以就直接過來了!”


    “聽到什麽了,你倒是說說!”


    “小舅,聽說今年剛出生的孩子,都有‘嬰兒發奶證’,不過是具體怎麽操作,我不清楚,我就是聽了一耳朵。


    所以小舅,你還是去打聽打聽吧!要是真有,不管怎麽說,四毛也能喝點好的,要不然怎麽辦呀?”


    “你確定是‘嬰兒發奶證’?”


    “確定,其他的也沒有聽清楚,這個聽的真真的!”


    “那好,小舅先謝謝你,我這就去找人問問去。”


    “他爹你上哪去問呀!再說即使有,又能到的了咱們嗎?”


    “這個?”


    “小舅你不妨拿著你得退伍證、傷殘證以及以前當兵的功勳章,去政府部門問問吧!”


    “對呀,當家的,不管怎麽說你也是為了保家衛國受傷的,這個政府應該不會不管的。”


    “你們說的沒有錯,為了孩子能好好著活著,我這就拿著東西去問問去,總不能看著咱孩子到時候沒吃的,就這麽餓死吧!”


    沒多久,小舅舅就把這個證給辦下來了。也是從這個時候,四毛好歹的能喝上有營養的東西,雖說不是正兒八經的奶粉,但是不管怎麽說裏麵也是有點營養價值的。要不然,他能不能平安的活下來都難說。


    雖然他比其他的孩子弱一些,可不管怎麽說在這最困難的幾年還是挺過來了。


    其實最讓大家受不了的就是,手裏的票竟然在這個時候,竟然不太管用了。


    即使有用,買多少不是自己說著算,而是的按照政府規定來才行。


    以前不管怎麽說還可以,憑著城鎮居民戶口,每戶每天限購1元豬肉,也就不到一斤半,不是每個月,而是每天,那這要是每天都買,一個月下來就四十多斤肉,哪得日多少呀!


    可是從59年開年後,豬肉貨源緊張,又原先每天能買多少,改為“按人憑票”供應,每月發肉票3張(分為上、中、下旬各一張),每票供應鮮肉1-3兩,買的肉不足2毛錢可以不登證。


    這個時候就不是每天了,而且每個月,還是那麽一點,可以說,吃個點肉太難了。


    這不到2毛錢能買到多少,也就3兩,可以說也就夠炒一盤菜的,可就是這,也不是誰都能夠搶的到的。


    這樣按人憑票買肉的日子,一直到了60年7月份,就連鮮豬肉了都沒有了。


    隻能投放陳年肉罐頭,而且還不是一張肉票就可以買到了,而是數張票才能買到一盒(聽)罐頭。


    而到了61年肉票不再是3兩一張的,而是改為2兩一張的。


    這還不算,一張肉票還分內豬肉票,雞肉票,鴨肉票,魚票,罐頭肉票等等,現在這些票,不管是哪一種,都隻能買庫存罐頭肉。


    等到了到1962年2月,直接就取消了肉票,不是說有大量的鮮肉上市,而是根本就沒有肉了。


    “媽這以後買肉看來得全家齊上陣才行,要不然就這點肉還不夠吃。”


    “關鍵是,為了這點肉,也太費時費力了”


    “誰說不是呢?,那也沒辦法,就按現在來說的,隻能買3兩,是不是以後也沒有了,還有就是這人不吃肉,炒菜不放油怎麽能行。”


    “媽要不這樣,我每天早起一點,去肉攤子看看,有就買,沒有就算了”


    “也行”


    就趁著這個時候,自己還能時的從空間裏拿出一點,每次也不敢拿多了,也就一兩,沒辦法,買到的豬肉太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到50後才知道的心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爐灃市的白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爐灃市的白公主並收藏穿越到50後才知道的心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