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進入58
穿越到50後才知道的心酸 作者:爐灃市的白公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自己手裏就有整套的,而且各種圖的都有,像什麽塊錢的有新華門圖、收割機圖;
塊錢的有牧馬圖、軍艦圖、駱駝隊圖、雙馬耕地圖;
5000塊錢的有渭河橋圖、綿羊圖、蒙古包圖、耕地工廠圖、拖拉機圖;
1000塊錢的有馬飲水圖、錢塘江大橋圖、運煤耕地圖、三拖拉機圖、秋收圖、雙馬耕地圖;
500塊錢的有瞻德誠圖、種地圖、收割機圖、起重機圖、正陽門圖、農家小橋圖;
100塊錢的有割稻圖、煉鋼圖、長城圖、排雲殿圖、頤和園圖、大帆船圖、馱運圖、紅輪船圖、藍北海橋圖、黃北海橋圖、萬壽山圖、紅色工廠圖、火車工廠圖、耕地工廠圖;
50塊錢的有壓路機圖、工農圖、水車礦車圖、列車圖(兩個版本)、紅火車大橋圖、藍火車大橋圖、
10塊錢的有藍色六和塔圖、咖啡色六和塔圖、立交橋圖、打場圖、推煤車圖、帆船火車圖、驢子火車圖、工農圖、火車圖、犁田鋸木圖、灌溉礦井圖;
5塊錢的有牧羊圖、經紗圖、牛車圖、帆船圖;
1塊錢的有工廠圖、工農圖
不過這些錢目前已經用不上了,隻能去銀行兌換才能用。
即使是去兌換也還是按照現在的比例兌換,還是算了吧!
倒不如自己好好放著,留作紀念或者是以後升值。
至於手裏的第二套人民幣,一共有11 種麵值,共16種版別: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種,5角2種(有水印、無水印),1元2 種(紅1元、黑1元)、2元券1種,3元券1種,5元券3種(1953年蘇印,1956年空心海鷗水印,1956年實心海鷗水印),10元券1種。
所以說,這些錢看似比第一版的版本要少,可是他值錢呀!
從55年3月份媽媽給自己和哥哥的零花錢都是這種小麵值的,不過給得也不會很多,都是1分、2分、5分。
至於手裏的1角、2角、5角的都是兩個舅舅和小姨給得壓歲錢。
1元、2元、3元、5元的都是姥姥姥爺給得壓歲錢,以及自己和哥哥考第一名,還有跳級的時候給的。
最後手裏的幾張10元的,是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給的壓歲錢。
從55年3月份到57年秋天開,自己手裏的壓歲錢一共有139塊零8分錢。
不過從上學到現在也花了11塊9毛6分錢,基本上都是買吃的,或者是鉛筆本子什麽的,不過還是吃的占大多數。
不過自己心裏清楚,因為從58年開始,全麵實行憑票購買才行,所以自己把手裏的錢必須在過年之前給花掉。
自己很慶幸的是爸爸媽媽,從來都不會把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什麽的都給沒收,而且從小就讓自己保管。
可是說從出生到現在,媽媽在自己上學後,都給了自己,並讓自己學會支配,不但如此,還從來都不會去過門自己花了多少錢,買了多少東西,但是有一點,如果有誰像自己借錢或者是自己把錢給誰,在這之前一定要告訴他們才行。
所以說,在表姐抗美要錢買糖吃的時候,自己才會直接說出來,而不是找借口說。
因為快實行全部商品都得憑票購買,大家手裏凡是有錢的人,都開始或多或少的,都提前購買一些東西,不過基本上買的都是家裏用到的必須品,而且還是耐放的,所以說相對的一些其他的東西,買的就少了。
所以說,就趁著這個時候也買了一些東西。
原本打算找一些小的商鋪給來一個包圓,可是突然想起在56年全麵實行公私合營後,這種小商鋪現在都沒有了,也就是說包圓是不可能了。
沒辦法自己隻能一點一點的購買,好在在57年年底最後幾天把,手裏的錢,都給花了。
原本想著每一次多買一些的,可是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吧!
不管怎麽說,即使再怎麽捯飭,讓別人認不出自己來,可是在別人的眼裏,依舊是一個孩子,每次買太過東西,反而會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說還是算了吧!少買點就少買點吧!
不過好在有些東西,可以在集市上買到,而是不光是鎮上有集市,就是附近離鎮不遠的地方,也有集市。
不過自己的時間並不充足,所以其他地方的集市並沒有去,隻是在鎮上這個集市上買就可以。
這不就買了現在還不要票的魚,這個時候才1毛錢 一斤。
自己都偷偷摸摸的買了,百十來條三五斤重的魚放在空間裏,沒辦法,這個鎮就這麽大,想多買也沒有。
不過這已經很不錯,而是自己在店裏買到兩個不錯的漁網,至於可以撈魚的魚簍子,空間雜物房裏就有,這個就不用買了。
至於像蠟燭什麽的,自己每次過去買的時候,都是按10根20根的買,在年底整理空間的時候,數了數,拇指粗的蠟燭就有800多根,將近900根,可算不少了,可以說凡是覺著能用到的,又不需要票的,已經買了不少。
可以說自己能想到的,方方麵麵的東西隻要不需要票的,都買了一些。
沒辦法?自己這個空間可以說是什麽東西都沒有,也不能這麽說,倒是不管怎麽說,可以說與這個時代相關的東西,都沒有。
而且還買了很多的吃的,像現在不玩票的點心餅幹糕點之類的,多多少少都買了一些。
除此之外,還買了一些糖,都放在空間裏。
以至於到過年之前手裏就剩下3塊8毛4分錢,這還是這個學期,媽媽時不時給的零花錢,其他的都花沒了。
別看手裏錢不多,可是壓歲錢加上賣雞蛋的錢還是有一些的。
還有就是架不住現在這個時候它值錢呀!
就說這蠟燭,1分錢兩根,你說這將近900支蠟燭,也就花了不到4塊5毛錢。
更別說其他的東西了,所以說,就這樣,需要恒溫保鮮的都放在倉庫裏,不需要保鮮的自己都放在正房客廳裏,反正自己怎麽看,怎麽覺著,也就這個房間,目前空間比較大。
而是最關鍵的是,自己在這一年裏,買的東西多了,反而也覺著底氣足了。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58年,從這一年開始,不管買什麽都需要錢和票同時才行,哪怕是你光有錢沒有票不行,光有票沒有錢也不行。
而且不管是買什麽,都有一個標準價,
現在買豬肉需要肉票不說,豬肉還分等級呢!
一等的豬肉0.7毛錢一斤,三等的肉5毛8分錢一斤;而且這個時代的豬骨頭,可以說,上邊幾乎都沒有什麽肉,隻是塊骨頭。
而且現在一斤雞蛋需要一斤雞蛋票,可以說一個雞蛋現在差不多都賣到3分錢。
至於要去買布則需要布票,棉布現在都到了4毛錢一尺,最關鍵的是布票是限量的,而且大人有大人的標準,小孩有小孩的標準,可以說,大人要做一件衣服,都需要攢好久才可以。
至於糧食,一個是城鎮戶口家家戶戶都有糧本,憑著糧本和錢去糧店購買。
或者是憑糧票去糧店兌換才可以還有就是現在的糧食早在起初實行糧票的時候,就自己定價了。
現在大米1毛3分錢一斤,白麵1毛6分錢一斤,玉米麵3分錢一斤,粗糧玉米茬子9分錢一斤。
地瓜的價錢相對便宜一些,不過是按照粗糧的價格來算,都是五斤折一斤,也就是說,差不多兩分錢一斤。
還有就是地瓜不算在商品糧裏麵,也就是說在糧店裏一般都買不到,想買的話隻能去鄉下和老鄉去換,或者是偷偷的買。
而這隻是到了在58年上半年不算在商品糧範圍之內,而在58年秋收以後,就是這地瓜不到在商品糧之內,就連以前規劃在粗糧裏麵的玉米麵,都劃到細糧裏麵了。
至於其他粗糧差不多也在在8分錢左右一斤。
不過相對得南方特有的一些糧食要稍微貴一點。
粳米1毛4分錢一斤,秈米1毛2分錢一斤。
至於這些南方的特有的糧食,也就是大米需求量多一些,倒是也不是你想要多少就給你多少,而是按照比例給你的。
最關鍵的是,你的有相應的票據才會給你,不過因為一直生活在北方,對於吃的來說,沒多少人會去挑剔的。
畢竟現在即使還沒有到58年秋,家家戶戶也不是說都能頓頓吃的起大米白麵,而都是摻著一些粗糧吃。
像那種家裏人口多的人家,就是粗糧玉米麵都吃的比較少,吃的最多的就是地瓜或者是地瓜麵的窩窩頭。
可即使是這樣,也沒有說沒頓飯都能吃飽的,能吃到七分飽就算是不錯的家庭了。
不過自家目前條件還不錯,即使糧食按量每個月能領到那些,可是吃飽真的沒問題。
一個就是每次爸爸回來後,就會偷偷去鄉下賣一些回來放在地窖裏,或者是媽媽去找附近村裏相熟的人家換一下。
再一個就是自己空間裏也不缺糧食,雖說做飯的時候不方便,但是自己餓的時候,可以偷偷在空間裏吃。
塊錢的有牧馬圖、軍艦圖、駱駝隊圖、雙馬耕地圖;
5000塊錢的有渭河橋圖、綿羊圖、蒙古包圖、耕地工廠圖、拖拉機圖;
1000塊錢的有馬飲水圖、錢塘江大橋圖、運煤耕地圖、三拖拉機圖、秋收圖、雙馬耕地圖;
500塊錢的有瞻德誠圖、種地圖、收割機圖、起重機圖、正陽門圖、農家小橋圖;
100塊錢的有割稻圖、煉鋼圖、長城圖、排雲殿圖、頤和園圖、大帆船圖、馱運圖、紅輪船圖、藍北海橋圖、黃北海橋圖、萬壽山圖、紅色工廠圖、火車工廠圖、耕地工廠圖;
50塊錢的有壓路機圖、工農圖、水車礦車圖、列車圖(兩個版本)、紅火車大橋圖、藍火車大橋圖、
10塊錢的有藍色六和塔圖、咖啡色六和塔圖、立交橋圖、打場圖、推煤車圖、帆船火車圖、驢子火車圖、工農圖、火車圖、犁田鋸木圖、灌溉礦井圖;
5塊錢的有牧羊圖、經紗圖、牛車圖、帆船圖;
1塊錢的有工廠圖、工農圖
不過這些錢目前已經用不上了,隻能去銀行兌換才能用。
即使是去兌換也還是按照現在的比例兌換,還是算了吧!
倒不如自己好好放著,留作紀念或者是以後升值。
至於手裏的第二套人民幣,一共有11 種麵值,共16種版別: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種,5角2種(有水印、無水印),1元2 種(紅1元、黑1元)、2元券1種,3元券1種,5元券3種(1953年蘇印,1956年空心海鷗水印,1956年實心海鷗水印),10元券1種。
所以說,這些錢看似比第一版的版本要少,可是他值錢呀!
從55年3月份媽媽給自己和哥哥的零花錢都是這種小麵值的,不過給得也不會很多,都是1分、2分、5分。
至於手裏的1角、2角、5角的都是兩個舅舅和小姨給得壓歲錢。
1元、2元、3元、5元的都是姥姥姥爺給得壓歲錢,以及自己和哥哥考第一名,還有跳級的時候給的。
最後手裏的幾張10元的,是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給的壓歲錢。
從55年3月份到57年秋天開,自己手裏的壓歲錢一共有139塊零8分錢。
不過從上學到現在也花了11塊9毛6分錢,基本上都是買吃的,或者是鉛筆本子什麽的,不過還是吃的占大多數。
不過自己心裏清楚,因為從58年開始,全麵實行憑票購買才行,所以自己把手裏的錢必須在過年之前給花掉。
自己很慶幸的是爸爸媽媽,從來都不會把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什麽的都給沒收,而且從小就讓自己保管。
可是說從出生到現在,媽媽在自己上學後,都給了自己,並讓自己學會支配,不但如此,還從來都不會去過門自己花了多少錢,買了多少東西,但是有一點,如果有誰像自己借錢或者是自己把錢給誰,在這之前一定要告訴他們才行。
所以說,在表姐抗美要錢買糖吃的時候,自己才會直接說出來,而不是找借口說。
因為快實行全部商品都得憑票購買,大家手裏凡是有錢的人,都開始或多或少的,都提前購買一些東西,不過基本上買的都是家裏用到的必須品,而且還是耐放的,所以說相對的一些其他的東西,買的就少了。
所以說,就趁著這個時候也買了一些東西。
原本打算找一些小的商鋪給來一個包圓,可是突然想起在56年全麵實行公私合營後,這種小商鋪現在都沒有了,也就是說包圓是不可能了。
沒辦法自己隻能一點一點的購買,好在在57年年底最後幾天把,手裏的錢,都給花了。
原本想著每一次多買一些的,可是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吧!
不管怎麽說,即使再怎麽捯飭,讓別人認不出自己來,可是在別人的眼裏,依舊是一個孩子,每次買太過東西,反而會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說還是算了吧!少買點就少買點吧!
不過好在有些東西,可以在集市上買到,而是不光是鎮上有集市,就是附近離鎮不遠的地方,也有集市。
不過自己的時間並不充足,所以其他地方的集市並沒有去,隻是在鎮上這個集市上買就可以。
這不就買了現在還不要票的魚,這個時候才1毛錢 一斤。
自己都偷偷摸摸的買了,百十來條三五斤重的魚放在空間裏,沒辦法,這個鎮就這麽大,想多買也沒有。
不過這已經很不錯,而是自己在店裏買到兩個不錯的漁網,至於可以撈魚的魚簍子,空間雜物房裏就有,這個就不用買了。
至於像蠟燭什麽的,自己每次過去買的時候,都是按10根20根的買,在年底整理空間的時候,數了數,拇指粗的蠟燭就有800多根,將近900根,可算不少了,可以說凡是覺著能用到的,又不需要票的,已經買了不少。
可以說自己能想到的,方方麵麵的東西隻要不需要票的,都買了一些。
沒辦法?自己這個空間可以說是什麽東西都沒有,也不能這麽說,倒是不管怎麽說,可以說與這個時代相關的東西,都沒有。
而且還買了很多的吃的,像現在不玩票的點心餅幹糕點之類的,多多少少都買了一些。
除此之外,還買了一些糖,都放在空間裏。
以至於到過年之前手裏就剩下3塊8毛4分錢,這還是這個學期,媽媽時不時給的零花錢,其他的都花沒了。
別看手裏錢不多,可是壓歲錢加上賣雞蛋的錢還是有一些的。
還有就是架不住現在這個時候它值錢呀!
就說這蠟燭,1分錢兩根,你說這將近900支蠟燭,也就花了不到4塊5毛錢。
更別說其他的東西了,所以說,就這樣,需要恒溫保鮮的都放在倉庫裏,不需要保鮮的自己都放在正房客廳裏,反正自己怎麽看,怎麽覺著,也就這個房間,目前空間比較大。
而是最關鍵的是,自己在這一年裏,買的東西多了,反而也覺著底氣足了。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58年,從這一年開始,不管買什麽都需要錢和票同時才行,哪怕是你光有錢沒有票不行,光有票沒有錢也不行。
而且不管是買什麽,都有一個標準價,
現在買豬肉需要肉票不說,豬肉還分等級呢!
一等的豬肉0.7毛錢一斤,三等的肉5毛8分錢一斤;而且這個時代的豬骨頭,可以說,上邊幾乎都沒有什麽肉,隻是塊骨頭。
而且現在一斤雞蛋需要一斤雞蛋票,可以說一個雞蛋現在差不多都賣到3分錢。
至於要去買布則需要布票,棉布現在都到了4毛錢一尺,最關鍵的是布票是限量的,而且大人有大人的標準,小孩有小孩的標準,可以說,大人要做一件衣服,都需要攢好久才可以。
至於糧食,一個是城鎮戶口家家戶戶都有糧本,憑著糧本和錢去糧店購買。
或者是憑糧票去糧店兌換才可以還有就是現在的糧食早在起初實行糧票的時候,就自己定價了。
現在大米1毛3分錢一斤,白麵1毛6分錢一斤,玉米麵3分錢一斤,粗糧玉米茬子9分錢一斤。
地瓜的價錢相對便宜一些,不過是按照粗糧的價格來算,都是五斤折一斤,也就是說,差不多兩分錢一斤。
還有就是地瓜不算在商品糧裏麵,也就是說在糧店裏一般都買不到,想買的話隻能去鄉下和老鄉去換,或者是偷偷的買。
而這隻是到了在58年上半年不算在商品糧範圍之內,而在58年秋收以後,就是這地瓜不到在商品糧之內,就連以前規劃在粗糧裏麵的玉米麵,都劃到細糧裏麵了。
至於其他粗糧差不多也在在8分錢左右一斤。
不過相對得南方特有的一些糧食要稍微貴一點。
粳米1毛4分錢一斤,秈米1毛2分錢一斤。
至於這些南方的特有的糧食,也就是大米需求量多一些,倒是也不是你想要多少就給你多少,而是按照比例給你的。
最關鍵的是,你的有相應的票據才會給你,不過因為一直生活在北方,對於吃的來說,沒多少人會去挑剔的。
畢竟現在即使還沒有到58年秋,家家戶戶也不是說都能頓頓吃的起大米白麵,而都是摻著一些粗糧吃。
像那種家裏人口多的人家,就是粗糧玉米麵都吃的比較少,吃的最多的就是地瓜或者是地瓜麵的窩窩頭。
可即使是這樣,也沒有說沒頓飯都能吃飽的,能吃到七分飽就算是不錯的家庭了。
不過自家目前條件還不錯,即使糧食按量每個月能領到那些,可是吃飽真的沒問題。
一個就是每次爸爸回來後,就會偷偷去鄉下賣一些回來放在地窖裏,或者是媽媽去找附近村裏相熟的人家換一下。
再一個就是自己空間裏也不缺糧食,雖說做飯的時候不方便,但是自己餓的時候,可以偷偷在空間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