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廢特權思想。


    你當了學生幹部,你就要真正做到為同學服務,做學校領導、學生處、校團委的參謀和助手,而不是要求什麽特殊的照顧。有些人表麵上說是為人民服務的,實際上打著為人民服務的招牌為個人謀取私利。這就是一種不合曆史潮流,不容於現代社會的特權思想。


    怎樣廢特權思想呢?我想講三個觀點。


    第一點,人格是平等的。任何人,人格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大官,你是國家主席。你看到劉少奇和時傳祥握手,劉少奇是國家主席,時傳祥是掏糞工人。劉少奇說,你是掏糞工人,我是國家主席,這隻是分工不同。這是說每一個人人格都是平等的,你沒有什麽特殊的。


    第二個觀點,在法律、紀律麵前人人平等,也有說在真理麵前人人平等,道理是一樣的。你作為學生幹部,在學校的紀律麵前,在學校的規定麵前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麽特殊,如果要特殊你就不要幹。我希望將來你們長大了、成才了也要有這樣的思想。


    第三個觀點,不要因個人的欲望而影響大局,影響了別人的利益,你不要損害別人的利益。


    孟夫子說過,枉殺一人而王天下而不與也,什麽意思呢?孟夫子說,你要我冤枉一個人,把他殺了我可以得到天下,這樣的事情我也是不幹的。


    你看他境界多高。不要因為你的錯誤,不要因為你個人的欲望影響別人的利益。


    所以說廢特權思想,要了解三個觀點,人格是平等的,在法律紀律麵前人人是平等的,不要因為個人而影響了別人的利益,影響整體的利益,你堅持了這三點,你就覺得我不應該有特權。


    你看看,美國卡特總統在他就任總統的時候,他第二個兒子失業了,站在領取失業救濟金的隊伍中,他是總統,他的兒子和其他失業工人一樣。


    三,不要激化矛盾,要努力消除矛盾,達到和諧。你們都要注意,社會和諧比鬥爭好,平靜比矛盾好,人心是需要愉快的,要消除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


    何謂創造和諧社會呢?就是化解矛盾,使矛盾能夠消除,使人民之間能夠團結,能夠愉快。如果我們的社會是和諧的,我們將充滿歡樂。


    四,樹民主意識。


    希望大家逐步樹立民主意識。樹立民主意識,要明確以下幾個觀點。第一,要少數服從多數,多數人要照顧少數人的利益,這是民主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


    我們中國為什麽亂,幾千年來老在打仗,老在人吃人,這是什麽原因呢?各行其事,沒有民主意識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說,少數人服從多數,多數人經過表決同意了,讓你去辦,你不要笑話那少數人,你要把他作為你的朋友。少數服從多數,多數人要照顧少數人的利益,要樹立這樣一個思想。


    沒有絕對真理,隻有相對真理。


    真理的長河是不可以窮盡的,你不要認為你都對。為什麽有些人沒有民主意識呢?他就是認為他老子天下第一,他認為舍我其誰,他認為他正確,別人都是錯誤的,你要是不聽我的話就是混蛋、王八蛋。你說你的辦法好,我說我的辦法好,咱們請群眾表決表決,誰讚成的多就按誰的辦,你不要吵不要鬧,你沒有什麽絕對真理,隻不過是辦法好一點或差一點。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觀點的話,你說我們是少數,我們是真理,多數人都是笨蛋,那就幹不成事了。要樹立這樣一個意識。


    同學們,做一個學生幹部是光榮的,做一名學生幹部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也是一個非常合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各位學生幹部,希望你們在這風景如畫的學校裏,團結、努力、奮進,當好一個學生幹部,譜寫一曲青春的美麗樂章。


    謝謝大家。”


    掌聲響起來,黃忠民起身連連致謝。


    王繼聖對石玉嬋說:“黃老口齒清晰,邏輯思維能力很強,說明他的確擺脫了病痛的折磨,煥發第二春了!”


    王繼聖還參加了石玉嬋的畢業典禮,校長在送別同學們的時候說:


    其實我很想祝同學們一帆風順的,但我知道這並不現實!


    智者說,人這一生至少有三件事情是無法避免的,一個是苦難,一個是邪惡,還有一個是人生的終點。


    所以,真的願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當下儲存足夠美好的記憶,去對抗人生不期而至的苦楚,也願我們在記憶中能夠儲存足夠多的美善,能夠與邪惡相對抗而不和他同流合汙,更願意我們能夠在記憶中有更多的美好,讓我們平靜從容地走向人生的終點。


    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他們並不值得羨慕。希伯倫說過,這個世界有兩種痛苦,一個痛苦是野心還沒有實現的痛苦。還有一個痛苦是野心成就後的無聊。我見過很多成功的和正在追逐成功的人,他們都在這兩種痛苦中雙向切換。所以有人說,真正能夠帶給我們寧靜的是我們內心的原則。


    當然這也需要有命運的加持。我想給各位分享一個故事,2600多年前,當孔子絕糧於陳蔡七天沒有飯吃,外麵有暴徒襲擊。但孔子依然弦歌不斷,依然給學生講課,因為他要告訴他的學生,無論在什麽情境下,都應該臨危不懼,泰然若素。他的大弟子子路走過來,問老師,為什麽我們會遭遇這種困境呢?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我們都有可能會遭受厄運。但是君子跟小人的區別在於,小人窮斯濫也,他們會隨時改變原則,但君子會固守他的原則。


    孔子反問他的學生,那你覺得我們為什麽會遭此困境?我們又不是野獸獅虎,為什麽會在曠野奔跑呢?子路對自己要求非常嚴,他想了一想,他的回答是,老師,可能是我們做的不夠。


    好吧,我們沒有堅持做人的標準,我們不夠智慧。但是孔子回答他說,如果堅持人人都有智慧,為什麽會有比幹,為什麽會有伯夷和叔齊?所以你不要把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推,子路,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外界的環境是你改變不了的。有的時候你要相信命運。盡人事聽天命。


    孔子的第二個學生子貢是一個有錢人,然後孔子也問了他同樣的問題,我們為什麽會遭此困境?子貢說,老師,你的理想太宏大了,為什麽不能降低標準?隻要降低標準,我們就能夠維持下去。但是孔子說,作為專業人士,我們不能降低標準,我們不能降低標準來諂媚世俗。


    最後是孔子最欣賞的學生叫顏回的,他的回答的一部分跟子貢完全一樣,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但是他的第二個回答是不融合,如不融,然後見君子。如果世界接受不了我們的理想,這並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這個世界的問題!


    那麽,我們的使命是什麽呢?我們的使命就是改變這個世界!


    我真心的祝願各位同學能夠找到內心的寧靜。祝大家一生平安!


    校長的講話,深深打動了同學們的心。世界是萬變的,他希望他的學生能夠守住本心,不降低自己的標準,將善和愛播撒在這大地上。


    畢業了,王繼聖把石玉嬋接回到趙家老宅,趙崇德高興得像個孩子,每天早晚陪著孫兒媳婦散步,不時地瞟著石玉嬋的大肚子,急切地盼著早一點給他生一個重孫子!


    石玉嬋不負眾望,果然生了一個胖大小子,趙崇德欣喜若狂,按照孩子子的生辰八字,給他取了個名字叫趙濟川,乳名叫二小子。


    石玉嬋疑惑不解地問,“為什麽叫他二小子?”


    趙崇德笑道:“天一是大小子,他豈不是二小子嗎?”


    石玉嬋笑得流出了眼淚,“他們兩個是父子倆,又不是兄弟,怎麽還爭個老大老二呢?”


    趙崇德蠻不講理地說:“在我的心裏,他倆是一個待遇的,都是老趙家的接班人!”


    石玉嬋對他無理可講,隻好乖乖的跟著叫二小子。


    胡湘雲到趙擎宇的墓前,酣暢淋漓地大哭了一場,邊哭邊說道:“親愛的,我知道你一定在天上笑,為咱倆的孫子而歡笑!天一真是個好孩子,知書達理,心胸寬廣,而且有智有謀,心地善良,所以上天賜給了我們下一代,他叫趙濟川,你記住啦?趙濟川!你可要好好保佑他啊!”


    忠伯也說:“天一公子至孝至善,人們都說行好得好,行善得福,二小子長大後肯定會報恩於你的!”


    王繼聖說:“我們養育他,並非恩情,隻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他,他便無需報答我。”


    “可他是我們的兒子呀!”石玉嬋說。


    “正因為這個,我們才要感謝他,因為有了他的參與,我和嬋兒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隻是碰巧成為了他的父親,他隻是碰巧成為了我們的兒子。


    我並不是他的前傳,他也不是我的續篇。


    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與我們不同的靈魂。


    他並不因你我而來,他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


    所以他是自由的!我們絕不要“以愛之名”,去掌控他的人生!”


    趙崇德氣得胡子直撅,“那你還期望什麽呢?”


    “我們期望我的孩子有勇氣和個性,畢生能夠尋求自由和探索真相。”王繼聖笑道。


    石玉嬋說:“但是我們要哺育他,要教導他,要為他掌控人生的方向!”


    王繼聖點頭道:“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石玉嬋笑道:“好像你已經有了孩子似的,說起來頭頭是道!那你說說我們今後在教育他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胡湘雲說:“媽媽已經找好了保姆,你們盡管放心吧!”


    石玉嬋說:“保姆隻是負責孩子的吃飯穿衣,至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還是當爹媽的主要責任!”


    王繼聖道:“我閱讀了大量的育兒方麵的資料,也有所感悟。至於對他的教育和引導,我想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孩子的教養:把東西放回原位,這是習慣的養成;千萬不能說髒話,這是素質的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把爸媽當傭人,不打斷別人說話,這是學會尊重;別人的東西不能亂拿,這是教養,犯錯就要及時道歉,這是擔當,至少堅持做一項體育運動,這是健康;食物不能浪費,這是節儉;我們作為父母的,要陪著孩子一起做,孩子才會不斷的實踐。


    石玉嬋搖頭說:“我的天哪!我還沒有準備好當母親,這個孩子就來到了我的懷裏,這可怎麽辦呢?”


    王繼聖擁吻著她,“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二小子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所以,我要打他小的時候就像兄弟和朋友那樣相處。”


    王繼聖和石玉嬋又抱著趙濟川到監獄裏看望了石三桂。


    石三桂淚流滿麵,隔著玻璃說:“二小子,快叫外公!外公出去以後,天天抱著你逛公園!”


    石玉嬋對著話筒說:“爸爸這是高興糊塗了!哪家的孩子剛剛滿月就會叫外公的?”


    石三桂又哭又笑地說道:“嬋兒教他學說話,第一句就要教他說‘外公好’三個字!”


    石玉嬋點著二小子的頭說:“快點說外公好!”


    值班的獄警也在旁邊忍不住笑了!


    黃忠民先生聽說王繼聖有了兒子,寄來了他親筆下的一首詩:


    《三生緣》


    第一生我是你的兒子,


    我在你的子宮裏長大成人。


    你把我抱在懷裏視若心肝,


    我把你放在心裏視若魂靈。


    第二生我是你的父親,


    你在我的懷抱裏長大成人。


    我把你托在掌上視若明珠,


    你把我放在心裏視若神明。


    第三生我是你的丈夫,


    你在我的撫愛裏長大成人。


    我把你擁在懷裏視若珍寶,


    你把我放在心裏視若父親。


    石玉嬋笑著對王繼聖說:“這首巜三生緣》寫得浸人肺腑,柔情澎湃、深情激蕩、熱情萬丈,情感至深。似信手拈來的神筆抒寫,真是嘔心瀝血的功夫佳作!”


    王繼聖道:“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夫。天道倫回,人神一脈。問世間情為何物?隻叫人生死相許!”


    石玉嬋請人把這幅字裝裱起來,掛在了二小子的臥房裏,珍貴地保藏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師徒恩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舞的蒲公英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舞的蒲公英花並收藏師徒恩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