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嬴淵說出那兩句話之後。


    上至百官,下至萬民,這一刻。


    全部感激涕零起來:


    “陛下方才流淚,應該是想到自爆發大戰以來,我大秦戰死的那些英靈與支持朝廷對戰晉楚的百姓們吧?”


    “應該是如此,沒有百姓們食不果腹的付出與將士浴血拚殺,我大秦,不會有今日。”


    “古往今來,帝王都說以民為重,可是,從來沒有帝王,如陛下那般,說出將士萬年,百姓萬年這兩句話來!”


    “這正是我們甘願萬死去效忠的陛下!壯哉!”


    “...”


    其餘各國君主,聽到嬴淵的話後,也是不由得發出感慨:


    “早就聽聞秦國人才濟濟,朕還納悶,為何那些不世出的人才,就願效忠嬴淵,現在朕算是明白了。”


    “是啊,這嬴淵收攬人心的功夫,當真可稱爐火純青,就衝這點來說,我們晉國輸得不冤!”


    “嬴淵...朕總有一種預感,未來,他會是我齊國最強勁兒的敵人,沒有之一!”


    “...”


    不過無論他們說什麽。


    嬴淵都不甚在意了。


    閱兵式完美結束。


    他先是用著一種極其憤恨的眼神看了看曹操。


    然後又出城而去。


    站在禮部與工部建立的祭壇前,駐足矗立,思緒紛飛。


    要是曹操沒有悟出意思,此刻各國君主,估計會一起來針對朕吧?


    可惜啊,這麽好的機會,卻白白浪費了。


    他不是沒有想過,直接派人去暗殺或是明殺。


    隻是這樣做,他怕反而會弄巧成拙,讓別國誤以為是別有用心之人在栽贓嫁禍秦國。


    說實話,嬴淵進步了。


    他現在都會用一種旁人背刺自己的思維來想問題了。


    所以才千叮嚀萬囑咐曹操。


    可惜啊...


    千防萬防,沒想到曹老板的腦回路如此清新脫俗。


    與此同時。


    嬴淵的那些女人們。


    妲己、蔡文姬、羋月、趙飛燕、甄姬、武媚娘。


    她們正站在一起。


    一同看向了嬴淵的背影。


    目光閃灼著崇拜的光彩,


    “大秦走到這一步,不容易,陛下這些年來,受了很多苦,正值壯年,卻已有白發。”


    “陛下太難了,自己一個人,要肩負起整個國家的命運,萬幸,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我曾親眼見到過陛下身著戎裝,騎上戰馬,在敵軍陣中廝殺的一幕,陛下,是真英雄!”


    “...”


    她們相繼發言。


    嬴淵有白發,並非因憂愁國事所致。


    是他一心想要敗國,卻總要找不出好的法子。


    慢慢的,自然就有了白發。


    相較於她們,武媚娘認為,她是覺得很惋惜,又極其幸運的。


    惋惜的是,沒有在秦國、在嬴淵最困難的時候認識他,並與他並肩作戰。


    幸運的是,她曾見到過嬴淵最為英雄豪邁的那一幕。


    但是少了共患難的經曆。


    她這一生,都比不得妲己。


    旁人也是如此。


    嬴淵深呼吸一口氣,邁上祭壇,開始祭天告地。


    然後拜大秦先祖。


    走完這一套流程後。


    他拿起一杯酒,目視眾人,自有豪情萬丈脫穎而出,朗聲道:


    “這杯酒,朕想敬一敬自承平二年以來,與朕為敵的那些人。”


    “朕希望,他們生生世世,都能與朕為敵!”


    “是他們,逼著朕,立下了這豐功偉業啊!”


    語罷。


    一飲而盡。


    他說的可都是實話。


    是由衷希望,他們再次與他為敵。


    最好將他以及秦國,都給打垮。


    然而,別人可聽不出他的話外之意啊!


    一時間。


    所有人都感覺到了自嬴淵身上傳出的一種霸氣。


    不由得感歎道:


    “這位秦國的皇帝,真乃當世英雄!”


    “是啊,不得不服!反正是讓我,說不出那番慷慨激昂的話來!”


    “大丈夫當如是也!”


    “陛下,奴婢有幸,此生做了您的女人,這是奴婢一生一世,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川兒,將來你也要像你的父親一樣,做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


    稱霸大會到此結束。


    各國的君主,在這短短幾日內,都見識到了不一樣的秦國。


    三日後。


    他們相繼離開朝歌。


    每一位君主,在離開之前,都有跟嬴淵道別。


    先是異族三雄。


    他們之所以要走,是因為察覺到了秦國官方正在密切監視他們。


    他們不像各國的國君,哪怕是被嬴淵殺死在鹹陽,世人都隻會拍手叫好。


    而不會說一些風涼話。


    所以,必須得趕緊走!


    離開之前,是鐵木真見了嬴淵。


    前者體型壯闊,談吐間都透著一種侵吞八荒的氣質,


    “以陛下做出的功績,哪裏都比在下強,可是有一點,陛下卻比不了!”


    聞聲。


    嬴淵好奇道:“說說看,朕有什麽地方,比不得你?”


    鐵木真直言道:“陛下如今已近壯年,卻隻有幾個幼子。”


    “而在下,已經有了孫兒,其中有個孫兒叫忽必烈,在下很看好他,將來,他必然是我元國的一代明君!”


    嬴淵早已聽錦衣衛匯報過這個名字了。


    忽必烈,今年九歲。


    去歲時,建議鐵木真改蒙古為元國。


    一些政治體係,都開始模仿中原。


    嬴淵笑道:“蠻化之邦,也就隻知造娃。”


    這時,鐵木真雙眼一眯,忽地抱拳道:“陛下,聽聞您曾親上戰場,有萬夫莫當之勇,不知,可否能讓在下見識見識?”


    說完這句話。


    不等嬴淵同意,竟是直接出手。


    一拳轟出。


    卻連嬴淵的身軀都未觸及。


    自身全是感到全身顫抖發麻。


    他當即便就露出驚駭之意。


    而此時,趙雲已經帶著侍衛衝進嬴淵身旁。


    他擺了擺手,示意無恙。


    然後用著一種極為真摯的眼神,看向鐵木真,開口道:“要不,你在試試?”


    好不容易碰到個敢跟自己動手的。


    不能讓他跑了啊!


    鐵木真瞳孔一縮,旋即竟是半跪在地,道:“請恕在下冒昧,您是真正的強者!”


    見狀。


    嬴淵暗自搖頭。


    得,又不敢動手了。


    就此,鐵木真離去。


    返回途中。


    他與其餘二雄商議。


    以他們草原三雄的名義,贈予嬴淵‘聖可汗’的稱號。


    有敬畏與心悅誠服之意,但更多的,是捧殺。


    在鐵木真之後,燕國等國使臣,也相繼告退。


    齊國皇帝姬發親自前來告別。


    他與嬴淵席地而坐。


    二人身前,就隻有兩杯溫酒。


    姬發笑道:“朕此來秦,收獲不小,改日,也邀請你去齊國看一看。”


    嬴淵點點頭,“會去的。”


    姬發沉聲道:“你舉辦了這麽一場招人眼球的盛會,隻怕會成為眾矢之的。”


    “朕想,你不會不知道這樣的後果,樹立眾敵,對你秦國有何好處?”


    嬴淵毫不在意道:“不管你信與不信,朕還就偏偏希望,周邊各國皆仇視秦國。”


    姬發聞聲一愣,而後讚歎道:“不愧是你,大丈夫,當有此氣魄!”


    嬴淵又道:“不知將來秦國的敵人裏,有沒有你們齊國?”


    姬發毫不違言道:“暫時沒有,隻是將來的事情,誰又說得準?”


    二人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後,姬發正式踏上回國的路途。


    途中,他向跟隨而來的大臣們開口道:“嬴淵的身上,有一種王者之氣,朕隻在一個人身上,看到過這種氣勢。”


    有大臣好奇道:“不知陛下所言的那個人,是誰?”


    姬發一字一句道:“當今夏帝...姒癸!”


    最後走的人是武華。


    他讓武媚娘代替自己告別。


    嬴淵親自送她到城門處。


    二人含情脈脈的對視了一眼。


    沒有什麽牽腸掛肚的肉麻詞匯。


    一切皆在不言中。


    武媚娘很不情願的踏上歸途。


    她必須要走,因為武國還有嬴淵的血脈在。


    就此,各國間像是偃旗息鼓了一般。


    平靜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至...


    承平九年十月初旬。


    武國境內,因其他世族,不滿武華的專權獨政。


    遂另立新旗。


    除了武家之外。


    五大世家,以輪番掌權的製度,建國號為‘蜀’。


    因為他們立國的地方,就在晉國的巴蜀之地。


    不同於秦國的蜀地。


    隻是名稱叫法一樣罷了。


    有趣的是。


    這蜀國的第一任國君,竟然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求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砂糖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砂糖橘子並收藏我求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