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許褚、典韋三人,都是一同曆經過數次大戰的袍澤。


    他們之間的配合,相當默契。


    原本以一敵二的李存孝,可以在短時間內不落下風。


    但是,麵對他們三人的圍攻,還是有些略顯心有餘而力不足。


    哪怕是巔峰時期的項羽,估計遇到他們三人的合攻,都難以占據上風。


    四人混戰的精彩程度,可謂讓敵我雙方的將領都不敢眨一下眼睛。


    尤其是朱棣還當眾說道:“此四人之戰,本王自從踏上戰馬以來,還從未見過。”


    郭嘉卻在此時開口道:“如今正值大爭之世,各國豪傑層出不窮,像是這樣的戰役,今後定然是少不了。”


    聞聲,朱棣點了點頭,道:“隻是令本王感到意外的是,哪怕是三位將軍合力,竟也不能在一時間,就將李存孝拿下。”


    就連站在他身旁的白起,都感到一絲憂慮,“若此人不死,將來遲早會成為我大秦的威脅!”


    郭嘉深以為然道:“若他隻是一員猛將,倒也罷了,畢竟,不懂得排兵布陣之術,憑借一己之力,難以扭轉整個戰場的敗局。


    可據在下所知,李存孝此人,不僅勇猛過人,甚至還精通兵法,若是待他成長起來,隻怕今後我大秦再與晉國的征伐中,很難占到便宜。”


    他從來沒有對敵軍的某個人,如此上心過。


    哪怕李牧、廉頗也是這般。


    在他看來,廉頗已老,李牧被晉國皇室所忌憚,都不足為慮。


    然而這李存孝,算是異軍突起。


    整整一個時辰過後。


    他們之間的大戰還未結束。


    可是,懂點武藝的人都能看出來,李存孝已經漸漸顯出敗勢。


    見狀,廉頗下令道:“鳴金收兵!”


    晉軍的將士,都很慶幸,能擁有一個李存孝。


    然而,他們最為悲哀的地方,卻就在於,他們隻有一個李存孝。


    廉頗不願這樣的將士,受到絲毫損傷,所以便下了鳴金收兵的令。


    但凡是他們晉軍裏麵,有這麽一兩個將士,可以幫到李存孝,他也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聽到收兵的號角聲,李存孝也不再戀戰,猛地揮力暫時逼退三人,便就掉轉馬頭,前往己方大營中。


    許褚本想繼續追擊,可是卻聽到身後朱棣的聲音,“許將軍,窮寇莫追!”


    聞聲,許褚來到朱棣跟前,抱拳道:“燕王,為何不讓我去追?”


    朱棣笑道:“晉軍並未傾巢而出,貿然追擊,恐有不妥。”


    於是,許褚等三人隻好作罷。


    郭嘉道:“放心,你們以後有的是機會,可以再戰李存孝。”


    朱棣叮囑道:“三位將軍,不管以後發生何事,隻要你們在戰場中遇到此人,隻需合力專心對付此人即可。”


    原本一開始還不屑群毆對方的三人,到了此刻,也不得不承認,若是論單打獨鬥,他們沒有一個人,能是李存孝的對手。


    “沒想到,此人武力竟如此高深。”


    夏侯惇開口道。


    就從方才對決中,他就已經感覺到。


    若是想殺了對方,他們三人,也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倘若是由江湖高手出麵解決的話,隻怕也得出動幾名宗師級的人物才行。


    像是許褚他們這種,專門修煉馬上戰鬥本領的將士,最擅長的,就是以自身蠻力與體魄勝敵。


    而江湖高手,並不擅長馬戰,他們所擅長的,是以身法取勝。


    也就是說,一個修煉體魄,一個修煉技法。


    事後,朱棣選擇撤軍。


    這令許褚等人非常不解。


    難道將隊伍從幽州城內拉出來一圈,什麽都不做,便就回去了?


    對此,郭嘉解釋道:“一開始,我軍本想打晉軍一個出其不意,可是不曾想到,敵方主帥廉頗,早有防備。


    於是,燕王本來又想讓你們三人殺掉李存孝,可是也沒想到,他在麵對三位的合擊,卻能堅持這般許久。”


    夏侯惇悶哼道:“其實,我三人單抽出一人,與其對戰,短時間內都不會落敗,甚至哪怕是堅持一兩個時辰都沒問題。


    可我們三人合力,施展殺招時有所顧及,自然隻能溫水煮青蛙,慢慢將其耗死。”


    郭嘉沉聲道:“你們認為,若是李存孝與呂布一戰,二人誰能勝出?”


    許褚直言道:“百招之內,呂布必落下風。”


    聞聲,郭嘉驚訝道:“好一個李存孝啊,不知我國朝境內的武將,誰能與之一戰?”


    此話一出,眾將皆陷入沉默當中。


    他們實在是挑不出來一人,能與李存孝一戰。


    見狀,郭嘉忽地大笑兩聲,道:“無妨無妨,縱然單挑不行,可我國朝武將如雲,就算圍毆,也能將其耗死。


    可是他們晉國,卻隻有一個李存孝,三位將軍,今後若有機會,切記不可放過此人,能殺就殺!”


    “這是自然。”夏侯惇點了點頭。


    就連他們還未曾意識到。


    今日之戰,將被載入史冊。


    成為後世小說家們,津津樂道的三英戰李存孝。


    又過幾日。


    水滸一百零八將,率領十萬兵卒,抵達幽州。


    說是兵卒,倒是有點過讚。


    原本梁山隻有七八萬之眾,餘下幾萬,都是宋江臨時招募。


    其目的,就是想將人數湊足十萬。


    帶著十萬兵卒前來投奔,總比說帶著七萬人過來要好。


    畢竟是來幫忙的,朱棣當然要笑臉相迎。


    可是當看到這梁山軍的將士,有些人連甲胄都沒穿,兵刃更是粗劣不堪,便向為首的宋江唉聲歎道:


    “本王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幫你們湊齊十萬鐵甲與兵刃,如今國朝上下,都在招兵買馬,這甲胄以及兵刃,一時有些短缺。”


    宋江是第一次見到異姓王這樣的人物,心中不免有些惶恐,他連忙說道:“勞煩燕王殿下費心了。”


    與晉軍這種實力強大的軍隊交手,不讓弟兄們穿上戰甲,還真有點不靠譜。


    事實也是如此。


    像是這種古代戰場,若是沒有厚重的鐵甲著身,是很容易就會死。


    比如,一萬名沒有穿甲胄的將士,對戰一千名穿著甲胄的將士。


    那麽最終勝利者,可能就是那一千人。


    在古代當兵,不是說想當就能當。


    除了要查戶籍、查祖上有無當兵的人之外。


    還要看將士的體格,夠不夠強壯。


    若是不夠強壯,穿上戰甲,跑個幾步便就氣喘籲籲,像是這種人,去了戰場多半也就是找死。


    很多人都有個誤區,說是,如果穿越到古代,用現代的練兵方法,必然能夠練出一支精兵。


    其實這是隻有傻子才會說出來的東西。


    古代練兵,早就已經有負重、單體格殺,各種冷兵器使用技巧等訓練科目了。


    就比如說負重,很多古代的將士,都是日行百裏,還要穿著十幾斤乃至幾十斤重的盔甲。


    根據曆史記載,古代急行軍,在沒有負重的情況下,能日行三百餘裏。


    這是一種什麽樣的速度?


    走著或是跑著,跑三百多裏。


    古代將士的體力,是驚人的好。


    朱棣將宋江等人迎進城中,緩緩開口道:“戰時條件簡陋,你們便隨軍住在營中。


    在甲胄與兵刃還沒準備妥當之前,便不安排你等作戰。


    但是,亦要時刻準備聽調,畢竟戰爭如水無常勢,千變萬化。


    這幾日,本王會讓麾下的幾名將領,輔佐你去訓練眾將士。”


    聞聲,宋江抱拳道:“多謝王爺,末將麾下,有一將領,名叫林衝,曾是禁軍將領。


    後來跟隨上任兵部尚書出征楚國時,不幸兵敗。


    被朝廷誤以為是逃兵,平日裏,都是由他訓練眾兄弟。”


    朱棣好奇道:“林衝?禁軍教頭?如此甚好,隻是不知,他身上的冤屈,可有洗刷?”


    宋江道:“已被禮部尚書嚴嵩嚴大人平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求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砂糖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砂糖橘子並收藏我求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