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浮光吟
玄淵秘錄:七絕升仙傳 作者:大頭怪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暮春的雨絲裹著楊花,柳如煙倚在醉仙樓三層的雕欄上,看簷角鐵馬在風裏叮咚。新染的丹蔻不慎蹭花了螺鈿妝匣,她索性蘸著胭脂在窗紗上畫梅——蕊心一點朱砂,恰掩住昨夜恩客扯斷的瓔珞痕。
\"柳姑娘,顧公子送來的琴譜。\"
小丫鬟捧著鎏金托盤進來,素箋被雨汽洇出鬆煙墨的苦香。柳如煙撫過譜上《浮光調》三字,指尖在\"光\"字的勾捺處微頓——這起筆的力道,像極了幼時臨摹《靈飛經》的筆勢。
酉時三刻,顧硯舟踏著雨聲登上綴錦閣。他月白長衫的下擺沾著泥點,懷中卻護著個油紙包,揭開是尚帶餘溫的杏仁酥:\"西街劉記亥時熄灶,我翻牆進去現烤的。\"
柳如煙撥動箜篌銀弦:\"顧公子深夜翻牆,就為幾塊點心?\"
\"為聽姑娘補全《浮光調》的第七疊。\"他袖中滑出支竹笛,笛尾刻著半闕殘譜,\"三年前在姑蘇夜泊,我譜完六疊便再難續弦。\"
燭火爆了個燈花。柳如煙腕間翡翠鐲撞在雁柱上,泠泠清響中,她忽然哼出段江南小調——正是母親哄她入睡時唱的采菱謠。顧硯舟的笛聲追著謠曲流轉,竟將第七疊補成了漁舟唱晚的韻致。
穀雨那日,顧硯舟帶來盆垂絲海棠。花枝斜欹的姿態,竟與柳如煙妝匣上的螺鈿紋如出一轍。
\"這是仿前朝雙耳瓶燒的陶盆。\"他指腹撫過盆沿裂痕,\"我用了七日調釉色。\"
柳如煙將謝禮的荷包擲回他懷中:\"公子該把錢花在正經處。\"
\"若說正經...\"顧硯舟忽然從袖中掏出卷《營造法式》,\"我想重修綴錦閣的露台,給姑娘造個月牙琴軒。\"
嬤嬤踹門進來催客時,柳如煙正用金簪在陶盆刻字。顧硯舟擋住老婦唾沫橫飛的嘴臉,背在身後的手悄悄將荷包塞進她妝台暗格——裏麵除了銀票,還有枚刻著\"舟\"字的竹製琴軫。
琴軒落成那夜,滿城都在議論顧家嫡子變賣田產的荒唐事。柳如煙赤足踏上檀木地板,足鈴驚飛了梁間築巢的燕。
\"地龍暖得可還勻稱?\"顧硯舟跪坐在蒲團上調弦,\"青磚下埋了火龍,冬日彈琴不凍手。\"
柳如煙將冰鎮楊梅汁推到他麵前:\"明日劉禦史包場,公子該回了。\"
顧硯舟忽然握住她懸腕調音的手:\"我典了祖宅。\"他掌心躺著把黃銅鑰匙,\"西郊別院栽滿了海棠,地契壓在琴軒第三塊磚下。\"
更漏聲裏,柳如煙第一次沒在恩客麵前藏起脖頸後的墨梅。顧硯舟的唇擦過刺青時,窗外驚雷劈斷了醉仙樓的招幡。
端陽詩會上,柳如煙被指名唱顧硯舟的新詞。她抱著燒槽琵琶轉到第七柱時,弦音忽然凝滯——禦史夫人正將滾燙的雄黃酒潑向顧硯舟的袍角。
\"顧家郎君好雅興,拿祖產換個妓子笑。\"
顧硯舟撣去酒漬,起身續完《浮光調》末章:\"夫人可知這妓子一笑,值我十載陽壽?\"
滿座嘩然中,柳如煙腕間的翡翠鐲齊聲碎裂。她踩著一地玉屑走向顧硯舟,發間金簪在柱上劃出深深刻痕:\"妾身笑不動了,顧公子可還買得起?\"
秋分前夜,顧硯舟在琴軒梁間懸了百盞琉璃燈。柳如煙對著銅鏡貼花黃,忽然從鏡中見他捧著嫁衣跪在身後。
\"這是母親臨終留給兒媳的。\"他展開的霞帔上金線繡著海棠,\"我改了三年尺寸...\"
柳如煙用剪燭花的銀剪刺破指尖:\"我接過三百二十一件聘禮,顧公子排第幾?\"
血珠墜在鳳冠的東珠上,顧硯舟忽然含住她染血的指尖:\"三百二十一加一,可湊得圓滿?\"
霜降那日,醉仙樓掛出柳如煙的贖身契。嬤嬤揚著五千兩銀票滿城炫耀時,柳如煙正對鏡梳著婦人髻。顧硯舟將竹笛橫在她膝頭:\"《浮光調》還差最後個調式。\"
\"不急。\"柳如煙把翡翠鐲殘片埋進海棠樹下,\"用餘生慢慢續。\"
西郊別院的炊煙升起時,滿城風傳顧公子癡病更甚——他竟在洞房夜抱著新婦抄了整宿《金剛經》,說是要洗淨前世百般孽。
\"柳姑娘,顧公子送來的琴譜。\"
小丫鬟捧著鎏金托盤進來,素箋被雨汽洇出鬆煙墨的苦香。柳如煙撫過譜上《浮光調》三字,指尖在\"光\"字的勾捺處微頓——這起筆的力道,像極了幼時臨摹《靈飛經》的筆勢。
酉時三刻,顧硯舟踏著雨聲登上綴錦閣。他月白長衫的下擺沾著泥點,懷中卻護著個油紙包,揭開是尚帶餘溫的杏仁酥:\"西街劉記亥時熄灶,我翻牆進去現烤的。\"
柳如煙撥動箜篌銀弦:\"顧公子深夜翻牆,就為幾塊點心?\"
\"為聽姑娘補全《浮光調》的第七疊。\"他袖中滑出支竹笛,笛尾刻著半闕殘譜,\"三年前在姑蘇夜泊,我譜完六疊便再難續弦。\"
燭火爆了個燈花。柳如煙腕間翡翠鐲撞在雁柱上,泠泠清響中,她忽然哼出段江南小調——正是母親哄她入睡時唱的采菱謠。顧硯舟的笛聲追著謠曲流轉,竟將第七疊補成了漁舟唱晚的韻致。
穀雨那日,顧硯舟帶來盆垂絲海棠。花枝斜欹的姿態,竟與柳如煙妝匣上的螺鈿紋如出一轍。
\"這是仿前朝雙耳瓶燒的陶盆。\"他指腹撫過盆沿裂痕,\"我用了七日調釉色。\"
柳如煙將謝禮的荷包擲回他懷中:\"公子該把錢花在正經處。\"
\"若說正經...\"顧硯舟忽然從袖中掏出卷《營造法式》,\"我想重修綴錦閣的露台,給姑娘造個月牙琴軒。\"
嬤嬤踹門進來催客時,柳如煙正用金簪在陶盆刻字。顧硯舟擋住老婦唾沫橫飛的嘴臉,背在身後的手悄悄將荷包塞進她妝台暗格——裏麵除了銀票,還有枚刻著\"舟\"字的竹製琴軫。
琴軒落成那夜,滿城都在議論顧家嫡子變賣田產的荒唐事。柳如煙赤足踏上檀木地板,足鈴驚飛了梁間築巢的燕。
\"地龍暖得可還勻稱?\"顧硯舟跪坐在蒲團上調弦,\"青磚下埋了火龍,冬日彈琴不凍手。\"
柳如煙將冰鎮楊梅汁推到他麵前:\"明日劉禦史包場,公子該回了。\"
顧硯舟忽然握住她懸腕調音的手:\"我典了祖宅。\"他掌心躺著把黃銅鑰匙,\"西郊別院栽滿了海棠,地契壓在琴軒第三塊磚下。\"
更漏聲裏,柳如煙第一次沒在恩客麵前藏起脖頸後的墨梅。顧硯舟的唇擦過刺青時,窗外驚雷劈斷了醉仙樓的招幡。
端陽詩會上,柳如煙被指名唱顧硯舟的新詞。她抱著燒槽琵琶轉到第七柱時,弦音忽然凝滯——禦史夫人正將滾燙的雄黃酒潑向顧硯舟的袍角。
\"顧家郎君好雅興,拿祖產換個妓子笑。\"
顧硯舟撣去酒漬,起身續完《浮光調》末章:\"夫人可知這妓子一笑,值我十載陽壽?\"
滿座嘩然中,柳如煙腕間的翡翠鐲齊聲碎裂。她踩著一地玉屑走向顧硯舟,發間金簪在柱上劃出深深刻痕:\"妾身笑不動了,顧公子可還買得起?\"
秋分前夜,顧硯舟在琴軒梁間懸了百盞琉璃燈。柳如煙對著銅鏡貼花黃,忽然從鏡中見他捧著嫁衣跪在身後。
\"這是母親臨終留給兒媳的。\"他展開的霞帔上金線繡著海棠,\"我改了三年尺寸...\"
柳如煙用剪燭花的銀剪刺破指尖:\"我接過三百二十一件聘禮,顧公子排第幾?\"
血珠墜在鳳冠的東珠上,顧硯舟忽然含住她染血的指尖:\"三百二十一加一,可湊得圓滿?\"
霜降那日,醉仙樓掛出柳如煙的贖身契。嬤嬤揚著五千兩銀票滿城炫耀時,柳如煙正對鏡梳著婦人髻。顧硯舟將竹笛橫在她膝頭:\"《浮光調》還差最後個調式。\"
\"不急。\"柳如煙把翡翠鐲殘片埋進海棠樹下,\"用餘生慢慢續。\"
西郊別院的炊煙升起時,滿城風傳顧公子癡病更甚——他竟在洞房夜抱著新婦抄了整宿《金剛經》,說是要洗淨前世百般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