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聽二叔說過,古代的那些葬在懸崖峭壁上的懸棺,都是古人用一種類似‘天車’的工具拉上去的。


    而眼前這帶著凹槽的橫梁,再配上中間吊著繩子的那個黑乎乎的東西,整體看上去就很像是天車。


    不過具體到底是不是,暫時還不能確定。


    我下意識的扭頭朝著楊老大看了一眼。


    有意思的是,孫反帝和二叔還有老胡也都在扭頭看著楊老大的。


    看來楊老大已經默認為我們團隊裏最勇猛的猛將了。


    楊老大貌似也察覺到了我們齊刷刷看著他的目光,他表情認真的點了點頭:“我先過去看看……”


    說罷話,楊老大就帶著繩索,爬上其中一根鐵梁,然後蹲下身,雙手扶著一點點的往前挪。


    這種方式雖然挪動的慢,但降低重心會更加的穩定。


    如果站著走,就像是走鋼絲繩一樣風險太大,一旦失去平衡,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


    但即便是這樣,看這下麵一眼望不到底的黑暗深淵,心理素質要不是極強,走在這巴掌寬,還是帶凹槽的鐵梁上,肯定也會軟手軟腳。


    我隻是看著,都替楊老大緊張的憋著一口氣,手心和身上直冒汗。


    如果要是讓我跟著效仿這種方式過去,我都不一定能抗的住這種恐懼。


    在我們所有人的緊張注視下,楊老大成功的挪到了鐵梁的中間,然後看著那黑乎乎的東西前後左右的仔細研究了一番,最後又把身上帶的攀登繩綁在了上,再繞到黑乎乎的東西另一麵,衝我們喊了一聲:“拉一下試試看!”


    二叔拽著繩子嚐試著用力拉了一下,能拉得動,但是另一頭立馬傳來‘吱吱’的尖銳摩擦聲,回蕩在兩邊的山壁之間,聲音非常刺耳。


    二叔也不管這刺耳的聲音,又用力拉了幾下,隨之刺耳的聲音變成了‘轟隆隆’的滾動聲。


    拴在繩子上的那個黑乎乎的東西隨著‘轟隆隆’的滾動聲夾雜著尖銳刺耳的摩擦,被二叔拉了過來。


    等拉到麵前後,我們立馬拿著手電筒,好奇的照著這玩意兒仔細的研究了一下。


    這東西看上去也是鐵的,布滿了一層很厚的鏽,有差不多半米寬,架在兩根鐵梁中間,兩邊各有輪子,放在鐵梁的凹槽裏可以推動,不過因為生鏽嚴重,推動時就會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另外這東西的中間還有一個帶齒的大輪子,以及很多構件,我看的有點不太明白,但是心裏已經大致的知道這東西的用處了。


    這就是一個天車!


    是來自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天車!


    古人當時也就是用這玩意兒,既輕鬆又省力的把建造懸空墓所需的材料拉上來。


    之所以架起天車的兩根大梁是鐵的,那是因為鐵比銅要堅固,受力更強。


    在幹越王的這座懸空墓建成之後,運輸材料的天車並沒有被拆除,而是被留在了這裏。


    至於為什麽沒有被拆除,我現在也沒工夫去想這個了,反正現在這個天車就成了留給我們的‘大漏’。


    有了這個天車,下麵還有一艘木船在等著,無論幹越王的懸空墓裏藏著多少大的寶貝,都能給他全部掏空了。


    當初他們是怎麽拉上去,我們再原路給他怎麽拉出去!


    “嬲他娘的啊!戰國時期就能造出這種玩意兒,這個幹越王可不簡單啊!”


    二叔看著眼前的天車,忍不住驚歎了一句。


    然後又深深的皺著眉,“嘶”的一聲,倒吸了一大口氣。


    眼前這天車在當時沒有焊接技術的情況下,連接點用的全部都是鉚釘固定,更重要的是裏麵的一些類似機關聯動的構件極其精妙,這可不是一般的智慧能設計出來的,這個幹越王確實不簡單。


    二叔為此驚歎也是正常。


    但讓我不解的是,二叔除了驚歎之外,怎麽又跟著“嘶”的一聲倒吸了一口涼氣,並且還深皺起了眉頭。


    以我對二叔的了解,平時都是遇到很大的麻煩,二叔才會在臉上露出這種深皺著眉頭的嚴肅表情。


    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天車,這不應該是高興撿大漏了嗎?


    這怎麽還一臉嚴肅起來了?


    也正當我看著二叔的表情感到不解時。


    旁邊的老胡居然也看著眼前的天車,眉頭皺的比二叔還深,臉上的表情還要嚴肅的說道:“如此高明的設計,搞不好還真的可能是魯班術啊!”


    “如果要真的是魯班術的話,那這塊骨頭可能就難啃了……”


    “薑老板,這個你得要考慮好啊,一旦過去,那我們可就沒有回頭路了!”


    我聽著老胡這話的語氣,感覺很不對勁。


    什麽叫:“骨頭難啃,過去就沒有回頭路了,要考慮好?”


    一切都順順利利,彷如水到渠成,這怎麽突然就像是如臨大敵一樣了?


    至於‘魯班’我倒是聽說過,就是木匠的祖師爺嘛,春秋戰國時期的魯國人,打小就學木匠,也是一個傑出的發明家。


    而‘魯班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魯班所傳下來的一種製造工藝,比如下麵自動駕駛的木船,和眼前這天車,都是魯班術的工藝設計產物。


    但這跟‘骨頭難啃’又有什麽關係?


    難不成……


    我腦子一轉,難不成二叔怕的是,木船和天車都設計的如此巧妙,萬一幹越王將魯班術更精妙、高明的設計運用到懸空墓內部的機關防盜上,會更加凶險致命?


    仔細想想,這種顧慮也確實不得不有。


    然而,這些也隻是我自己單純的想法。


    二叔所擔心的,和老胡口中的‘魯班術’,可遠遠不止精妙凶險的機關那麽簡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單手開賓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單手開賓利並收藏盜墓:來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