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洞危機解除後的第七天,林峰在實驗室的電腦前揉了揉發澀的眼睛。


    全息投影裏跳動著最新的新聞標題:《基因編輯是拯救還是毀滅?離星人技術正在改寫人類dna》《地球科學家與外星戀人:跨物種實驗背後的倫理黑洞》。


    評論區像煮沸的油鍋,\"人體試驗矽基病毒基因汙染\"之類的關鍵詞在滾動彈幕裏炸成刺目的紅點。


    他滑動鼠標的手指頓了頓——有條頂置評論被加粗標紅:\"純淨地球\"組織今日召開記者會,稱基因編輯技術是\"人類文明的自殺協議\"。


    \"他們在利用恐懼。\"艾麗婭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離星人的光紋在實驗室冷白的燈光下泛著淡紫,那是她思考時的顏色。


    她捧著兩杯熱可可(最近剛學會用微波爐),杯壁上的水珠在桌麵洇出兩個圓暈,\"昨天我掃描了三十七個星球的文明融合史,當本土文明遭遇外來科技衝擊時,輿論反彈的峰值通常出現在合作項目推進至30%階段——我們的基因融合實驗,剛好到了這個節點。\"


    林峰接過杯子,指尖觸到艾麗婭掌心傳來的微電流。


    這是離星人傳遞情緒的方式,此刻電流裏帶著細微的震顫,像星塵落進琴弦。


    他想起三天前李將軍給他看的報告:因為\"純淨地球\"的煽動,原本支持星際合作的民眾比例從68%驟降至41%,三個基因實驗基地收到恐嚇郵件,連陳雪媽媽送的銀耳羹都被退回,便利貼上多了一行血字:\"別用外星毒藥甜我們的嘴\"。


    \"如果公眾的信任崩塌,聯合政府會叫停項目。\"林峰放下杯子,指節抵著額頭,\"離星的生態艙隻能容納十萬人,剩下的七十億地球人——\"他喉結動了動,\"我們不能讓小行星撞來的時候,人類還在互相扔石頭。\"


    艾麗婭的光紋突然泛起暖金。


    她俯身湊近全息屏,指尖輕點那條\"自殺協議\"的評論,光紋在空氣中勾勒出離星文字的數據流:\"我查過''純淨地球''的資金鏈,他們的主要捐贈者是傳統能源集團。


    基因融合技術會讓石油、煤炭徹底失去價值——所以他們需要製造恐慌,維持舊秩序。\"她轉頭時,發梢掃過林峰的手背,\"但恐慌的反麵是理解,我們需要讓公眾看見技術的溫度,而不僅僅是實驗室的冷光。\"


    林峰的眼睛亮了。


    他抓起桌上的實驗日誌,紙頁在指縫間嘩啦作響:\"公開辯論會,我需要邀請趙教授、張博士,還有那個總在社區講科普的王奶奶——對了,瑪麗亞!那個總寫質疑報道的記者,必須讓她來。\"他突然頓住,\"可她會來嗎?\"


    \"會的。\"艾麗婭的光紋裏躍動著狡黠的銀點,\"昨天她在直播裏說''要當麵戳穿科學家的完美謊言'',這是她的職業榮耀。\"她從白大褂口袋裏摸出個銀色圓盤——離星人的信息儲存器,\"我整理了近三年的實驗數據,用地球人能理解的語言重新標注了。還有...\"她的光紋褪成溫柔的粉,\"你教我的''用故事講科學'',我寫了二十七個案例,關於延長老年癡呆患者的記憶細胞,關於讓漸凍症兒童重新握住蠟筆——\"


    實驗室的門被推開。


    李將軍的作戰靴在地麵敲出清脆的響,他手裏捏著份文件,封皮上印著\"聯合政府輿情部\"的燙金logo:\"小楓,艾麗婭,部裏同意你們辦辯論會。地點定在星環會議中心,時間下周三。\"他把文件推過來,目光掃過全息屏上的評論,\"但''純淨地球''說會派代表來,他們的律師團隊已經在準備二十七個倫理問題。\"


    林峰接過文件,紙張在掌心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他想起七年前在生物課上,老師指著基因圖譜說\"這是上帝的密碼本\";想起去年冬天,躺在病床上的陳雪用顫抖的手摸他的臉,說\"我想活到能看見星星的年紀\";想起艾麗婭第一次流淚時,光紋因為情緒波動而碎裂成星屑的模樣。


    他合上文件,抬頭時目光像淬了火的鋼:\"正好,我也準備了二十七個答案。\"下周三的星環會議中心像座被激活的蜂巢。


    林峰站在後台,透過幕布縫隙看著台下。


    三千個座位坐得滿滿當當,連過道都站著舉手機直播的觀眾。


    前排坐著穿西裝的政客、白大褂的科學家,後排擠著拎菜籃的大媽、抱著筆記本的學生。


    最中間的位置空著——那是瑪麗亞的座位,此刻她正站在會場入口,黑色風衣下擺掃過地麵,手裏的錄音筆像根銀色的矛。


    \"各位來賓,歡迎來到''基因編輯:合作還是冒險''公開辯論會。\"主持人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在會場回蕩,\"首先,請本次項目的核心科學家,林峰博士發言。\"


    聚光燈亮起時,林峰感覺自己的心跳聲蓋過了掌聲。


    他走到演講台中央,背後的大屏幕亮起基因雙螺旋的動態圖:\"十年前,我在醫院陪護白血病患兒。\"他的聲音有些發顫,但很快穩了下來,\"那個叫朵朵的女孩,每天要打四針化療。她問我,''林叔叔,我的血是不是壞了?''我蹲下來和她平視,說''不是壞了,是需要一點幫助''——今天,我們能給的幫助,是讓她的造血幹細胞自己學會對抗癌細胞。\"


    大屏幕切換成朵朵的照片:紮著羊角辮的女孩舉著畫,天空是彩虹色的,上麵寫著\"謝謝林叔叔和艾麗婭阿姨\"。


    會場響起抽鼻子的聲音,有位大媽用手帕擦著眼角。


    \"基因編輯不是改寫上帝的密碼本。\"林峰點開下一張ppt,\"它更像給一本傳了幾百年的舊書修修補補——把蟲蛀的頁腳粘好,把褪色的字跡描清,讓這本書能繼續傳下去。\"他指向觀眾席第三排,\"王奶奶,您去年問我,能不能讓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記住孫子的臉。我們的實驗數據顯示,通過激活海馬體的特定基因,患者的記憶保留時間延長了40%。\"


    王奶奶顫巍巍舉起手,她的白發在燈光下泛著暖光:\"林博士,那...那會改變我孫子的基因嗎?\"


    \"不會。\"林峰調出實驗流程圖,\"我們采用的是體細胞編輯,隻針對病變細胞,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就像給您家老房子換塊漏雨的瓦,不會動房梁,更不會拆了重蓋。\"


    會場響起零星的掌聲。


    但這掌聲被一道尖銳的提問截斷:\"如果操作失誤呢?\"


    瑪麗亞站了起來。


    她的黑色風衣被空調吹得微微揚起,錄音筆的紅燈像隻警惕的眼睛:\"2025年,某實驗室因基因編輯脫靶,導致實驗鼠出現腫瘤;2030年,某團隊為增強免疫力修r5基因,結果受試者對流感的抵抗力下降70%。林博士,您如何保證離星技術不會讓類似悲劇在人類身上重演?\"


    林峰感覺後頸的汗毛豎了起來。


    他看向艾麗婭——她坐在嘉賓席第一排,光紋正從專注的靛藍轉為冷靜的銀灰。


    這是離星人的\"數據檢索\"模式,她在快速調取實驗記錄。


    \"瑪麗亞女士提到的案例,問題出在''盲目修改''。\"林峰點開對比圖,\"傳統基因編輯像拿刻刀雕玉,稍有偏差就會損傷整體;而離星技術是用3d掃描儀先建模,再用激光精準修複。\"他指向大屏幕上的熱成像圖,\"這是我們上周對漸凍症患者的實驗,編輯範圍精確到單個外顯子,脫靶率低於0.001%。\"


    \"倫理呢?\"瑪麗亞向前一步,高跟鞋叩響地麵,\"矽基生命和碳基生命的基因融合,會不會創造出''非人類''?


    你們有沒有想過,當孩子生下來就帶著離星人的生物電流,社會要怎麽接納他們?\"


    會場突然安靜下來。


    林峰聽見後排有個年輕媽媽低聲說\"對啊,我家小寶要是會發光...\",有個大學生反駁\"發光怎麽了,超酷的\"。


    他的目光掃過觀眾席,最後落在艾麗婭身上——她正輕輕點頭,光紋裏流轉著信任的金。


    \"三個月前,陳雪的媽媽找到我。\"林峰的聲音放得很輕,像在說一個秘密,\"她手裏攥著陳雪的日記本,最後一頁寫著:''我想摸摸星星,可我的肺撐不到那一天。''我們給陳雪做了肺泡細胞的矽基融合,現在她能在花園裏跑十分鍾,能仰著頭數星星。\"他掏出手機,播放一段視頻:紮著馬尾的女孩在草坪上轉圈,發梢沾著草屑,\"看,她的皮膚在發光,像綴了星星的紗,但她媽媽說,那是''陳雪的生命在發亮''。\"


    視頻裏傳來陳雪的笑聲:\"阿姨,你看我像不像小太陽?\"


    會場爆發出掌聲。


    有個穿校服的男孩站起來,眼睛亮得像星子:\"林博士,我能報名當誌願者嗎?我想試試帶著星星上學!\"


    瑪麗亞的手指在錄音筆上頓了頓。


    她低頭翻著筆記,發梢遮住了表情。


    再抬頭時,她的語氣軟了些:\"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基因編輯技術被濫用,比如製造''超級人類'',你們拿什麽來阻止?\"


    \"不是''我們''。\"林峰看向觀眾席,\"是''我們''。\"他張開手臂,\"聯合政府已經出台《基因編輯倫理準則》,每個實驗都要經過三方審查;我們建立了基因編輯數據庫,所有操作可追溯;更重要的是——\"他指向第一排的趙教授和張博士,\"有像趙教授這樣堅守底線的科學家,有像王奶奶這樣願意提問的公眾。


    技術從來不是洪水猛獸,關鍵是我們怎麽握著它的韁繩。\"


    趙教授站起來,他的白大褂洗得泛白,紐扣卻擦得鋥亮:\"我補充一句。上周我孫女問我,''爺爺,你們是不是在造新人類?''我告訴她,''不,我們是在幫舊人類活得更像人——更健康,更長久,更能抓住想要的未來。 ''\"


    掌聲如潮水般湧來。


    瑪麗亞坐下時,把錄音筆輕輕放進包裏。


    林峰看見她在筆記本上寫了句話,離得太遠看不清,但能猜到大概:\"或許,恐懼的反義詞真的是理解。\"


    辯論會結束時,夕陽透過會議中心的落地窗,在地麵鋪了層金紗。


    林峰站在演講台邊,被觀眾團團圍住。


    有個戴眼鏡的大爺攥著他的手說\"我孫子有先天性心髒病\",有個女孩舉著筆記本讓他簽名:\"我以後要學生物科技\"。


    艾麗婭被幾個孩子圍著,光紋隨著他們的笑聲變換顏色,有個紮雙馬尾的小姑娘伸手碰了碰她發光的皮膚,驚喜地喊:\"阿姨的星星是暖的!\"


    李將軍擠到他們身邊,手裏舉著手機:\"輿情部實時統計,支持率回升到59%。''純淨地球''的直播彈幕,現在最多的評論是''想聽科學家多講講''。\"他拍了拍林峰肩膀,目光掃過正在給孩子畫基因圖譜的艾麗婭,\"不錯,你們讓技術有了溫度。\"


    夜漸深時,會議中心的燈一盞盞熄滅。


    林峰和艾麗婭坐在空蕩的觀眾席第一排,看著大屏幕上未關閉的直播回放。


    畫麵裏,陳雪的笑聲還在回響,王奶奶擦眼淚的樣子被放大成特寫。


    \"他們開始願意聽了。\"艾麗婭的光紋裏飄著細碎的星點,那是離星人的\"希望\"顏色,\"但還有很多人沒看到陳雪的笑容,沒摸到暖的星星。\"


    林峰掏出手機,打開新創建的\"基因科普\"文件夾。


    裏麵存著二十七個故事,五十組數據,還有艾麗婭用離星語寫的《給地球孩子的基因課》手稿。


    他點開發件箱,輸入趙教授、王奶奶、那個想當誌願者的男孩的郵箱地址,最後加上瑪麗亞——她剛才悄悄塞給他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下周直播,我想請你當嘉賓\"。


    \"明天去社區。\"林峰關掉手機,屏幕的光在他眼底閃了閃,\"後天去學校。然後是工廠、農村、養老院...直到每個擔心的人都能摸到暖的星星。\"


    艾麗婭靠在他肩上,光紋溫柔地包裹住兩人交握的手。


    窗外的星子落進她的眼睛,像撒了把碎鑽:\"就像你說的,關鍵是我們怎麽握著韁繩。\"


    遠處,\"純淨地球\"的總部大樓還亮著燈。


    某個辦公室裏,一份被揉皺的策劃案躺在垃圾桶裏,標題是《如何煽動基因恐慌》。


    新的筆記本上,第一行字被重重寫下:\"對手不是科學家,是被理解的技術。\"而在更遙遠的太空,那顆將在半年後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正裹著幽藍的光芒,無聲地劃過星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際之戀:從離星到地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水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水寒並收藏星際之戀:從離星到地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