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猴孫猴滿地,生存之危喪禮儀。


    洞中苟安靈光盡,遂古傳道火焰祭。


    六耳獼猴已經來到地星數十載,如今六耳盤踞商丘處,帶領一群人猿在山林中稱王稱霸,六耳獼猴橫臥在山石之上,就在這時一個類人猿半蹲半跳過來,通傳道:“報…報…報告大王,外麵又有一個族群投奔大王來了。”


    六耳獼猴伸個懶腰無奈道:“在山北處給他們劃分個區域安頓下來,自行退下吧。”


    待人猿走後,六耳獼猴無奈歎息道:“這都什麽事啊,這些地星人族日子過的也太淒慘了吧,全靠躲在山洞中苟活,如今都退化成本家了,這還如何做那地皇師啊,以為是個美差,哪曾想做了個山大王。”


    原來地星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發,更有凶猛野獸食人,人族自來到此地後,便一直艱難求生,不是躲避天災就是躲避獸禍,沒有任何喘息發展的機會,隻能在山上挖洞躲藏起來生活。


    常年飲用汙濁水源,整日生吃肉食,導致無數人族死於疾病,活上幾十春秋就已是人中長壽者。自六耳獼猴到來後,聚攏人族野民,將周圍凶猛的野獸驅離,庇佑四周人族部落,這些野人崇拜六耳獼猴的強大,尊六耳獼猴為山大王。


    隨著消息的擴散,越來越多的部落野民向著商丘而來,投入六耳獼猴麾下,以至於六耳獼猴都在想若是當不成聖師,是不是可以混個人族王者當當,反正將這些野民照顧好就行,又不費多大事。


    很快六耳獼猴就後悔了,隨著人數越來越多,山林中的野獸不夠這些野民吃了,於是衝突就爆發了,這些野民本事不大,打起架來可狠了,如果不加以管束,往往能死傷一片,看的六耳獼猴都直呼凶殘。


    沒辦法,六耳獼猴隻能不斷調解糾紛,為各部落劃分領地,就在六耳獼猴以為可以清淨幾天的時候,又有人來報,說各部落族人出現了大批量死亡,六耳獼猴調查後發現原來是水源出了問題,有一頭野獸死在了裏麵,導致水源惡臭連連,六耳獼猴趕緊將水源清理幹淨。


    不過數十載功夫,六耳獼猴本來一身閃爍金光的毛發已經變的黯淡無光了,現在是聞人色變,倒是這些野民在經過六耳獼猴幾十載教化之後,逐漸恢複了幾分人樣。


    這天六耳獼猴閑來無事,便遊蕩在山林中,就見一個人族小兒坐於山石上顯的十分苦惱,六耳獼猴好奇的走向前去,問道:“小孩,你是哪個部落的人兒,怎麽一個人坐在這裏?”


    小孩見到六耳獼猴趕緊恭敬的行禮道:“見過神猴大將軍,我是山北邊燧明部落的燧人,因感冬季即將到來,擔憂今年不知道又有多少族人會被大雪寒風凍死。”


    六耳獼猴凝視著眼前的人族小孩,說道:“天地萬物不脫五行相克之理,既然害怕寒冷何不燃燒火焰驅寒呢?”


    燧人眼前一亮接著又目光暗淡了下來,對著六耳獼猴說道:“火種保存不易,已經多日未曾有雷火落下,隻能抱薪徒歎息。”


    六耳獼猴苦思後道:“以往吾手中隨心杆兵鐵曾與山石碰撞引發山火,小孩兒可以去試試可否能成。”


    燧人開心道:“多謝神猴,我自去山上取鐵石嚐試一番,若是功成定來感謝。”


    第二日,六耳獼猴好奇那小孩有沒有成功起火,便有走到昨日那地方,就見小孩兒如昨天一般,端坐在石塊上冥思苦想。


    六耳獼猴上前問道:“小孩兒,昨日可成功引來火焰?”


    燧人失落的說道:“確如神猴所言,我取兩塊鐵石碰撞,果見火花四濺,然而濺出的火星太過於微弱,不曾將木棍點燃。”


    六耳獼猴想了想說道:“我看火焰燃燒多先點著枯草枯葉,許是引火之物不易起火。小孩你看那火焰燃燒都會釋放熱浪,雙手摩擦亦能產生熱意,此中可有關聯?若是幹燥之物是否更容易起火?”


    燧人眼睛一亮,接著便往山林中跑去,六耳獼猴話尚未說完,小孩已經消失不見,隻能悻悻而歸。


    這日外麵野民瘋狂呐喊,六耳獼猴以為人族遇到凶險,趕緊出去察看,結果就看到大群野民聚攏一塊,圍著篝火唱歌跳舞,詢問之後才知道,燧明部落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法,並將此法傳給了各個部族,使各部落獲得火種,野民敬之為神,第一次發現人類竟然可以掌控火焰的力量,不由開心的慶祝起來。


    這束火不僅照亮了人族黑暗的夜晚,也使得人族掌握了保護自己的力量,每當有難以對付的野獸時,人們就會燃起火把,對著野獸進行驅趕,配合挖出的陷阱進行捕獲。


    人族生活條件顯著提高,火的出現還重新點燃了人族的智慧靈光,人們發現經過火焰炙烤的肉食會更加香酥可口,經過火焰煮沸的水人喝了不會生病。


    眨眼之間,昔日的小孩兒已經成長為英偉男子,麵若冬棗,青玉之中透露點點赤光,濃眉大眼,沉穩之中好似不怒自威,一舉一動皆有章法,剛毅神情眼蘊執著之色。


    山峰之上,燧人氏恭敬上前行禮道:“弟子拜見老師,不知老師喚弟子前來何事?”


    盤坐山石之上的六耳獼猴無奈道:“你這娃兒,怎的越年長越無趣,往前見我可不是這般沉悶,今日喚你前來,有事問你。”


    燧人氏微笑道:“弟子如今添為地星人族之長,一言一行自當慎重,幼年無知倒是讓老師笑話了,老師有何事詢燧人?”


    六耳獼猴眼珠轉動,語重心長道:“燧人啊,這些年你帶領人族整治山洪,梳理江河水脈,使萬物得以休養生息,如今湖海澄清,樹木花草遍布大地,地星從渾濁汙穢到乾坤分明,汝有大功也,如今子民安定,可否…可否將為師的隨心杆兵鐵歸還?”


    燧人氏眼藏笑意道:“老師啊,這地星雖然得到治理,可是周天星鬥中還有無數星辰之民尚未開化,吾欲遠走星鬥,傳播火種,幫助理清山脈,定江海河湖,還需老師這定海神器輔助,待功成之後,燧人定當物歸原主,請老師成全。”


    六耳獼猴泄氣擺手道:“罷了,罷了,先予你用吧,去休,去休。”


    燧人氏遊走星辰海,教導人族使用火焰,為各地人族帶來了溫暖和光明,一路敲山定海,治理蠻荒山川,使人族安定生息,各星人族皆尊稱燧人氏為燧皇,稱地星為火之源頭,人族文明之祖星。


    一日燧人氏手持火把,立於群星之中,感受到智慧火種已經灑遍星辰大海,不由開懷大笑道:“雖有困苦始克堅,人族從此換新天,心若堅韌危自解,星星之火可燎原,人族由此可興也。”


    燧人氏在功成之後,回到商丘之地,心境圓滿之下,一身武道修為水到渠成的突破四境,就在這時星辰海中響起威嚴道音:“吾乃武祖,今感地星之祖燧人氏,傳播文明火種,梳理山川地脈,定清江海河流,使地人一族傳承有序,德輝映照周天星鬥,功蓋萬古千秋,今封燧人氏為人族地皇,教化星辰萬民。”


    星辰海中無數人族歡呼雀躍,向著祖星方向拜道:“燧皇神明而德化,智慧之光普照四方,使吾等星民脫離蒙昧,吾等甘願奉為地皇也。”


    燧人氏上拜武祖,下拜四方萬民,聲若金鼎磕玉道:“蒙聖賢垂臨,諸星之民高抬,燧人氏願承其責,帶領人族走向興盛,建立不朽功業。”


    隨著人族氣運降臨,人心所向,天道交感,無量玄黃功德降臨,燧人氏修為突破到亞聖境界,氣勢有如擎天之柱,鼎立周天星鬥,聖威彌漫整個星辰大海。


    青雲山中,陸文仰天大笑道:“如今人族三皇已立,天地人三才變化以定,人族氣數將成為人道主流,天時已至,吾道將成也。”


    陸文當即就飛上雲端,高聲唱道:“盤古開天分四象,吐得元氣應火光,生來至今方六歲,一個量劫為一年,吾乃武祖,為人族教化之父,吾今立一道,名曰:武道,武者以氣血養精神,以意誌踐行真理,化幹戈為玉帛,合天地於一息,望天地眾生鑒之!”


    洪荒大地之上,蠻人族高喊:“以戰養戰,以武止戈!教父所化,武道無極!”


    三十三天之中,天人族吟唱:“天人合一,貴和尚中,聖父之道,萬古承崇!”


    周天星鬥之中,地人族齊聲:“武衛眾生,仁心推人,柔克剛強,搏踐四方!”


    “武祖聖壽無疆,武道自強不息,武學之道,人族之道也!”


    隨著人心匯聚,無量氣運功德顯化,祥瑞紫氣宛若雲霞遮天蔽日,陸文一身氣勢揮灑十方天地,就在陸文沐浴在功德氣運之中,修為如含苞待放時,變故突生,天上一紅色大星砸落下來,地上陰陽二氣湧現宛如雙龍吞珠而來。


    “武祖,竊運之賊也,本宮豈能容你!”


    “武祖,阻道之仇,毀體之恨,今日當一同清算!”


    至聖之道,豈能輕取,縱是鴻鈞、羅睺也是經曆大劫,方才脫胎而出,此番天道顯化人劫以至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衫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衫秀才並收藏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