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純良出奇葩,太昊元初始教化。


    祖星本是苦楚地,燧人種火四方達。


    定海諸天中,上層世界與下層世界分離,下層世界的人渴望回到上層世界,上層世界有人犯錯,最大的懲罰就是放逐下層世界。


    生活在下層世界的多為笨拙之人,雖靈慧不足,卻也勤勞本份。


    太昊所在的包犧氏,人們靠打獵為生,有時也會吃草籽野果充饑,族人居住在樹林之中,為了躲避荒獸的襲擊,常常在樹上打洞以為庇護,有時也會棲息在樹冠枝杈之上。


    所謂荒獸便是開了靈智的野獸,這些荒獸體型龐大,有的甚至還覺醒有天賦神通,下層族民因為天資弱愚,武道境界不高,時常被荒獸獵為食。


    太昊從小就身強體壯,幾歲便能在擺蕩山林之間,狩獵一些小型野獸,見到有族人陷入困難也會伸出援手,部落族民雖不善言語卻也對太昊照顧有加。


    這日太昊坐於溪水邊,看到遊魚被水草纏繞不能動彈,不由大受啟發,尋來麻草長葉編製成網,然後用此網在河中捕撈魚蝦,太昊帶著很多魚獲回到部落中,分發給族民,並傳授族民編製草網之法,教族人用網捕魚,族人學習之後,獲得大量的食物,部落中因饑餓而死的族人大大減少,此網被人們稱為漁網。


    隨著族人的不斷捕撈,獲得的魚獲也越來越少,太昊便帶領族人在族地周圍開鑿水渠,既可以防備荒獸,又能養殖魚蝦,教導族民以草葉喂養,族民食大魚而放小魚,至此部落開始安定下來,族民以太昊有大智慧,尊太昊為部落首領。


    隨著時間如流水花落,太昊帶領包犧部落開辟疆域,建立防禦建築,驅離荒獸,養殖野獸魚蝦,越來越多的部落仰慕太昊,紛紛歸附包犧氏,不久之後,太昊統一第三十六層世界的所有天人族,子民生活安寧,可是太昊卻始終被問題困擾。


    一天太昊行走在大山之上,看著遠方無數大山林立,不由歎息道:“山有高低錯落,人亦分三六九等,可若是萬物皆以瑕疵分上下,豈不為世間最大不美。”


    這時一道人笑道:“草木參差不齊,皆因雨水不均,野獸胖瘦不同,皆因食物不勻,人族性格智慧不全,皆因教化有缺,山花若無灌溉與野草無異。”


    太昊聽到此言深有感觸,連忙恭敬拜道:“賢人有禮,不知賢人是哪方神聖?方才聽得良言有如醍醐灌頂,敢問賢人如何才能開啟民智,使萬民知賢而崇德。”


    道人綻放無量光芒,高聲唱道:“昔有人族落諸天,太陽尚在諸天前,生來無量光明體,道武雙修是全賢,吾乃陸壓道君是也。明道之玄奧,悟天地至理,縱是愚者持之以恒,亦可開大智慧。知下而不欺下,知上而不媚上,使民沐浴王化,修身養性,守身有禮,奉德有節,可至大同也。”


    太昊隻覺得陸壓道君宛如神明自靈,言語發人深省,不由附身拜道:“賢師德行深遠,智慧如明珠普照,太昊欲厘定人族諸天,開萬世皇朝,以乾坤大序重整山河,求賢師傳授太昊無上覺醒,若太昊有幸一統諸天人族,必以賢師為吾人族聖師,伏維恭請,千古祭祀不絕。”


    陸壓道君聞言滿意的點頭道:“汝既有如此雄心大誌,可入吾之門下修行,人心百念元神潰散,腹食百雜體疾自生,不明大道智慧不存,吾當受汝武道大法,天地倫常秩序,以及養民、禦民之術。”


    太昊跟隨陸壓道君於群山之中苦修三十春秋,每當太昊沉浸於道則法理時,元神深處似有一方明黃寶玉不斷釋放浩瀚極陽之氣,太昊修為有如大日初升,光芒愈盛,一身武道修為已臻至三階巔峰境界。


    太昊明悟天地大道,回到部落後開始製定人倫綱常,教授族民萬物運行之理,開啟萬民智慧,廣傳武道玄術,使下界族民沐德而知禮。


    下界之民在明悟道理後,自發宣傳太昊德法,越來越多的天人突破狹隘,開始擁護太昊統治,太昊帶領族民從第三十六層大千世界,開始向上層世界而去,一邊以道德法理教化萬民,一邊以王道法度宣之以威,使的下層諸界天人皆臣服於太昊統治。


    隨著太昊身上匯聚的氣數越來越多,在極陽之氣的滋養下,太昊明悟到皇道大勢好似大日高懸於天地,萬物生衰盡在掌握,吾太昊亦當如大日昭昭落於天人之上,如此萬民攝服,王化可澤被蒼生,受此氣數影響,武道成功破入四境,抵達準聖之境。


    太昊造成的影響宛如颶風掃枯葉般,不斷向著上層世界擴散開來,上界之民高高在上,豈能甘心被下民所欺,紛紛組成大軍抵抗太昊神朝的侵入。


    太昊帶領二十四界臣民與十二上界天人於太皇山對峙起來,隻見一眾上界天人首領怒斥太昊道:“昔日武祖教化天人,曾言道:人之根性有別,天生優劣種屬。汝等下民靈智不開,天資低下,吾等上民秉寬容之德、雅量心胸,放爾等於下界生活,今不思安定下界,聚眾狂悖逆亂上界,是何道理?”


    太昊上前答道:“同年之樹,因枝繁葉茂定其根性,豈不大繆?樹有百年榮,亦有千年枯,以一時成衰定其未來,卻不知樹生萬載有如擎天華蓋,豈可流於表象定論?”


    一上界首領嘲笑道:“汝之智慧比之教父如何?竟敢在此妖言惑眾,凡木終為凡木,豈可與日月同參?教父既言天人根性不一,豈能篡改其語?汝心當誅也。”


    太昊朗聲道:“武祖言吾等根性不一,其意是讓吾等取長補短,恒心德理,而不是以己排他,吾等同源而出,損他人實為貶自已也。”


    那首領惱怒道:“吾等天資卓越,傳承教父大道,可使吾族強盛,汝等劣民孱弱無用,何言道理?唯武道也。”


    太昊長笑道:“汝等既言以武道修為定天理,如此吾亦成全汝等。”


    說完周身氣勢宣泄而出,好似帝王高高在上,壓的一眾天人族如陷泥潭,太昊釋放無上意誌好似上蒼主宰,一舉一動可定眾生生死,周圍天人族好似螻蟻掙紮。


    太昊淡然道:“吾今勢若大日橫天,順吾者昌逆吾者亡,汝等可服否?”


    上界首領猶如落敗之犬,偃旗息鼓強撐道:“汝既有此造化可見根性不凡,吾等歸附也不算壞了規矩,此乃天數難為,吾等豈可逆天而行。”


    至此太昊高居眾天之上,昊天神朝一統定海諸天,昊天製定王朝法度宣之以威,以天地人倫秩序沐之以德,又闡明萬物生化之理啟之以迪,天人族靈慧開放,知禮而奉義,氣數勃發,無數英靈應運而生,氣運昌盛顯達。


    太昊借助天人族氣運修為得以水漲船高,無上智慧堪破胎中之謎,覺醒前世記憶,修為突破至準聖中期,已經明悟自身的太昊,對著身旁的陸壓道君起禮道:“多蒙道友一番扶持,太昊當以聖師儀禮。”


    陸壓道君還禮道:“此乃應緣而出,當以道友大事為重。”


    太昊點頭回應,感到時機已至,便下令於定海界中修建祭壇,焚香禱告道:“太昊承接武運,持修德禮,使萬民歸一,牧及諸天,王法普渡,民智生慧,而今武道興盛,天人隆昌,今請立為人族天皇,望教化聖父臨示。”


    陸文一念而知,於諸天之中顯化道音:“太昊德風向生,慧及諸天人族,補全天人族根性缺失,使人性大漲,禦及王化,秩序相成,功德無量,可承人族天皇尊位。”


    隨著武祖聖音落下,三十六諸天人聲鼎沸,齊聲高喊道:“太昊之德,德傾四野;太昊之威,王道天下;太昊之智,光明普照;太昊之理,萬世同修。吾等天人伏維天皇陛下,尊極太昊高穹上帝。”


    兩道聲音響徹三十六方天界,天人族無量氣運落下,天道有感無量玄黃功德匯聚,太昊一身修為如青雲直上諸天,成功突破至亞聖境界,聖威好似銀河落九天,揮灑向洪荒天地。


    太昊的聲音如黃鍾大呂,宣泄威嚴道:“吾乃人族天皇太昊氏,諸天之民皆為臣屬,人族興盛當由此開!”


    諸聖俱是一震,如今被太皇天遮掩的天數顯現出來,不曾想那昊天童子竟然叛離玄門投入了武祖帳下,如今更是借人族證道成聖,不由又怒又驚,尤其女媧娘娘更是銀牙咬碎,羞憤道:“好你個武祖!本宮向你求一尊聖皇果位,你百般阻攔,如今卻將此尊位給一童子,當真是氣煞我也!”


    太清聖人麵露寒光,冷聲道:“這武祖必是吾玄門大敵,昊天小兒使吾玄門顏麵盡失,因果之下,豈能幹休。”


    玉清聖人麵無表情,繼續宣講聖人大道。


    上清聖人笑道:“昔日童子列門頭,今朝聖皇抖威風,此吾截教大法映照也!”


    西方二聖對視一眼,眼中好似群星閃耀,不做言語。


    紫霄宮中一片安詳,隻有那混沌之氣,如潮水般翻滾不休。


    另一邊,六耳獼猴已經來到一顆土黃色的星辰中,目光所及之處,一片荒涼之景,人族茹毛飲血,行同野人,如沐猴而冠,大地之上惡獸肆虐,山洪火災頻發,江河湖海渾濁一片,六耳獼猴抓耳撓腮道:“這些是人族?怎麽跟我倒像是同族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衫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衫秀才並收藏洪荒:道友不犧牲,我如何成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