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在村長的見證下吳荷花老實道了歉,晏母還硬是從徐桂花手裏要走了兩個雞蛋,說是給晏汐受到汙蔑的賠償。


    一家人仿佛打了勝仗,氣急敗壞的來,高高興興的回去,收拾了人還白得兩個雞蛋,穩賺不賠。


    圍觀的人有了新的談資,都三五成群的離去。


    到是吳家一片愁雲慘淡,最近在村裏都低調了不少。


    “小汐你先去休息,餃子都包好了,一會兒就可以吃。”


    兩個嫂子到家就把餃子下了鍋,等餃子浮了上來就舀到了大盤子裏。


    在把另一個大鍋揭開,一陣燉兔肉的香味飄散開了,幾個小的口水直流,全部趴到了廚房門口,兩人看著也之後一人給了一塊去就把人趕到了一邊。


    晏母找出了一個籃子,讓晏雨給老宅也送一碗兔肉和餃子。


    晏雨接過籃子,挑了一條少人的小路到了老宅,把東西遞給了大奶奶,在一家人的留飯聲中拎起籃子就跑了,徐香芹想回禮都沒來得及。


    “有狗攆你啊,跑這麽快,東西送到沒。”


    晏母看到孫女風風火火的,生怕事情沒辦好。


    晏母說著就把餃子放在了正中,桌上擺了一碗醋,還有一碗放了折耳根和剁辣椒蘸料。自己喜歡吃那種自己放。


    晏汐吃餃子喜歡喝湯,去廚房舀了一勺餃子湯,在夾了十來個餃子,最後把蘸料倒了一些在碗裏,看著紅彤彤的一碗,晏汐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家裏其他人大多喜歡吃幹的,有的蘸醋,有些蘸調料,最後在喝一碗餃子湯,不得不說各有各的滋味。


    到了最後什麽也沒剩下,就連鍋裏的餃子湯都見了底,可想而知這頓飯有多香。


    晏汐想著自己才剛剛開始的打絡子,沒在外麵多待,回房就進了空間,繼續嚐試各種編法。


    終於,在晏汐的不斷努力下,總算是編好了一種基礎花樣,名叫“一炷香。”


    這種絡子編法簡單,隻需要起個頭用兩根線直線排列,用來出售未免顯得有些拿不出手,不過這是晏汐時隔幾年第一次做手工,能做出來就不錯啦!


    找回了信心的晏汐心滿意足的出了空間,打算在多嚐試幾次就讓其他人來做,自己隻要負責設計新樣式就好。


    晏汐在家宅了幾天,做出了幾個中國結和同心結,之前買的彩線也用的差不多了,打算去錦繡莊看看雲娘需不需要。


    一晃時間到了八月,秋收在即,家裏也重新忙碌了起來。


    離秋收不到半月的時候,晏江和一起出去的村民回來了,一時間村裏都熱鬧了幾分。


    聚在大槐樹下的人看到家裏的孩子也不嘮嗑了,紛紛起身。


    “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小妹,我回來了。”


    晏江還沒進門就在院子裏扯著嗓子喊,這一次出門快三個月,要不是家裏莊稼成熟了,都沒人想回來。


    “喊什麽,回來就進屋,把東西收拾好去叫你爹他們回來吃飯。”


    晏母看到這不省心的兒子,三個月不見還是那麽跳脫,回來也不知道給家裏捎個口信。


    晏江嘿嘿一笑,還是回家好,在外麵人多,想吃點好的都不方便,都是一個村的,給誰不給誰都不好。


    飯桌上,晏江一直看著晏汐,想忽略都不行。


    “三哥,你老看著我幹嘛,三個月不見就不認識了呀。”


    “嘿嘿,沒有,我妹子還是那麽漂亮,這十裏八村就我妹子最好看。”


    “好好吃你的飯,有什麽事等會再說,你不吃別影響你小妹。”晏母乜了一眼晏江,沒好氣的道,真是回來就惹人生氣,這性子也不知道隨了誰,一點老晏家的穩重都沒有。


    吃完飯晏江把帶回來的包裹打開,把給家裏人帶的禮物分給了眾人。


    晏父晏母一人六尺棉布,剛剛好做一件外衣,大哥二哥一人一雙布鞋,兩個嫂子一人一份擦臉油,晏汐則是一隻銀簪子,款式簡單,看著也值不少錢,剩下的侄子侄女們則是一些縣裏時興的零嘴,有龍須酥,豌豆黃和幾塊麥芽糖。


    每個人拿著禮物都很高興,幾個小輩更是圍著晏江,親熱得不行。


    “你們這次回來比之前晚了幾天,可是縣裏的活計不好做,我看你這次回來比之前瘦了,還黑了不少。”晏父到底還是心疼兒子,追問了幾句。


    “是好事爹,這次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鬆江邊上幹活的隊伍那麽多,很多人還是找了我們晏家村,有些人貨不急還寧願等兩天,雖然累了點,可是每個人也掙了不少銀錢。”


    “工錢也從剛開始的三十文漲到了三十五文,三個月下來反倒是多賺了幾百文。”


    晏江把除了吃住和買禮物剩下的錢都拿了出來,一共還有一兩五錢左右,晏母隻收了一兩四千銀子,剩下的一百多個銅板讓晏江自己收著。


    “以後家裏的錢不用全上交了,自己掙的自己存一點,以後家裏孩子大了,也能拿出錢給孩子買點東西。”


    晏母看時間不早了,就招呼大家早點休息。


    晏家父子幾人最近天天往地裏跑,夏天的天氣本就多變,最近的天氣不算好,時不時有雲層飄過,避免下雨收成受損,在知會村長後打算提前搶收。


    晏福生也正擔心著這事,要是因為下雨糧食收不回來,別說是今年的賦稅,之後的日子能不能填飽肚子還是問題。


    雖說還有幾天才到搶收的日子,提前勢必會損失一些糧食,但總比到時候壞在地裏要好。


    這幾天村裏會看天的老人最近都有些心急,靠天吃飯的莊稼人最怕收成不好,一個接一個去找了晏福生,打算先把糧食收了。


    村裏敲響了銅鑼,三三兩兩的村民朝著村裏的打穀場走去。


    晏福生站在高台上,把最近天氣反常,恐怕要下雨的事說了,又囑咐了一遍村裏人做好準備,把糧倉收拾出來,準備開始搶收。


    村裏人也是知道輕重的,就連那些平時喜歡嚼舌根唱反調的人也忙著回家找工具,村裏的牛車也牽出來準備拉糧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錦鯉巧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涼風之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涼風之亦並收藏農門錦鯉巧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