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著打個報告,看看能不能接受投資。”張鐵軍給羅廠長出了個主意:“如果可以的話就把民用這一部分完全分割出來。


    這邊不是還有這麽多的荒地嘛,咱們重新建個廠,正好現在的廠區就都用來生產軍工件,把廠區徹底改造一下。”


    “能行嗎?”


    “理論上沒什麽問題,我來給你找投資,到時候直接把家屬區這邊也翻建一下。具體的到時候再談。”


    紅江廠民用這一塊主要搞的是出口,在國外市場上還是小有名氣的,就是運營上存在一些國內企業通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國內的東西品質不管怎麽好,好像在外麵都不大能賣得上價,這裏原因比較複雜,一方麵是不自信,一方麵是太著急。


    再一個就是這東西以前都是統一協調的,相關單位在裏麵起了不小的作用。都沒法說。


    還是那句話,坑自己人,自己人才最下得去手。


    “就是怕不太好辦,我們也不是沒琢磨過合資,但是限製太大,國外的私人的都不大可能通得過。”


    “這個問題不大,到時候我安排大船過來和你接觸一下,一起投資民用這一塊,也算是多了一個銷路。”


    “大船分割了是吧?具體的情況我們了解的不多,就知道是合資了,分成了兩個廠。”


    “對,兩邊重點不一樣。你這邊如果可行的話,可以和大船老廠這邊合作,合資建一個全新的民用廠。”


    “那到是真不錯,那就麻煩張部長你給牽牽線了,我們肯定是歡迎的。”


    “你先在這邊探探氣兒,我回去聯係一下。問題不大。現在不隻是船,汽車這一塊發展也是比較快的,技術上也可以考慮一下。”


    “技術上我們還是比較自信的,應該沒什麽問題,就是這個客戶怕是沒有那麽好找。合資廠想進去太難了,他們隻認老外。”


    “寶馬汽車廠知道吧?我可以給你們聯係一下。我這次過來還有個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給他們找幾個穩定的配套廠。”


    “這方麵永紅廠和躍進廠應該有優勢吧?你沒去看一看?”


    “要去。”張鐵軍點了點頭:“我今天剛到,先來你這邊了,你這邊談完去看一看。”


    永紅廠就是後來的液壓配件廠,在液壓這一塊技術實力很強,躍進廠是生產柴油機和柴油機配件的,這方麵得去看看具體情況。


    都是當初三線過來的老軍工,底蘊很厚重。


    中午,大家就在紅江廠吃了個午飯,是張鐵軍特意點的豆花飯,還有來蘇香腸。這個是茶山特產了,相當有名氣。


    下午,張鐵軍一行去了永紅廠和躍進廠。


    永紅廠在萱花,躍進廠在臥龍,那邊還有個化工廠。這幾個廠子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茶山的西北東三個端頭了,原來都是在城區外。


    不過這麽多年下來,茶山城區也在不斷擴張建設,萱花這邊早就是城區的一部分了。


    躍進那邊也差不多,等規劃的新城區建起來,躍進廠那裏就成了城區的中心地區,不得不說時過境遷世事難料。


    茶山的新城區規劃從九四年就開始了。


    和萬縣差不多,茶山是一個大的移民安置區,是接收方,新城區就是在這麽一個大環境下提出來的。


    茶山做為一個有著工業和教育、旅遊底蘊,交通方便地勢比較平坦的縣級市,野心還是有一些的。


    借著這次移民安置,茶山喊出了建設西部大城市的口號,計劃到零五年實現人口五十萬,成為渝西大城市。


    打造工業城,教育城和旅遊城。


    張鐵軍上輩子是零三年來到茶山的,當時新城已經初具規模,市政府以及市直單位已經搬遷過去了,道路也基本成型。


    本地人用老城和新城來稱呼望城山東西兩側,到零五年,雖然人口五十萬的目標沒有實現,但是新城建出來了。


    新城區什麽都是從頭開始,機會多,吸引了大量下麵鄉鎮和外來的人口。


    從零五年到一五年,十年時間,茶山的發展建設速度越來越快,新城區從兩平方公裏肉眼可見的擴張到了四十多平方公裏。


    除了居住和環境改造,還打造了一個現代化工業園區,吸引了大量的企業進駐。像長城汽車什麽的。


    看最新的已建成路網規劃,茶山是準備打造一個不小於一百五十平方公裏的大都市,而且很有希望實現。


    不過嘛,拋開旅遊和工業不說,在教育城這一塊,就有些拉跨了。


    茶山的教育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也做出過不小的成績,不過在提出發展目標口號以後,可能是太著急了。


    院校是建了不少,原來的學校也都先後進行了升級,但後來的基本上都屬於是野雞校,甚至連辦學資格都沒拿到就急著招生了。


    生是招了不少,坑也是真的大。


    零七年城市學院把人家外省的省狀元都給招來了,也不得不說一句真的厲害,結果人家來了就發現上當了。


    小姑娘哭的死去活來,最後隻能退學。


    下午,張鐵軍一行去了躍進廠,順便到化工廠轉了轉,沒達成什麽目的。規模小了,產品有限,還不是後來合並以後的那個廠。


    永紅廠的情況比躍進廠要好一些,但也沒引起張鐵軍什麽興趣。


    不是說他們不行,技術實力是有的,是暫時不具備合作的條件。


    當晚大家就在茶山住了一夜,第二天到茶山竹海上麵玩了一天。就是後來拍英雄的那個地方。


    這邊的旅遊資源比較多,茶山竹海,黃瓜山,衛星湖等等。這會兒野生動物園還不存在。


    川東平行嶺穀山脈從達州開始,在渝城結束,在茶山這裏就有點像是毛筆沒墨了的感覺,開始斷斷續續,然後消失。


    黃瓜山差不多就是山脈的終端山穀了,因為中間斷了墨而獨立存在,從空中看就像一根粗壯的黃瓜,故此得名。


    這一帶山上風景都相當不錯,寺廟什麽的特別多,是拍照的好地方。後來鄉村旅遊也是搞的有聲有色。


    而且基本上沒聽到過什麽宰客的傳言。


    就是有一個問題,如果不是自駕的話,交通上稍微有點腦殼疼。


    在竹海上麵待了一整天,雖然這個時候山上的服務還沒有後來那麽細致,但總體來說感官還是不錯的,吃的看的玩的都有,也有特色。


    尤其如果趕上下雨的話,大片的茶園和如海一樣的竹林給人的那種感受太美了,是別的地方所沒有的。


    可惜這一次張鐵軍他們沒有趕上,這個月連著下了十幾天的雨,十三號才停,十六號這天天氣晴朗萬裏無雲,甚至還出了大太陽。


    十七號又是一個大晴天。


    大家從山上下來返回市區。天氣晴朗,大街上的人流明顯多了起來,被小雨悶了半個月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曬太陽。


    路上,河邊,公園裏,到處人滿為患,一派歡聲笑語。


    居民樓的陽台上樓頂上到處都曬滿了被子和衣物。這也是多雨地區的一種無奈了,得趁著太陽出來趕緊曬一曬。


    話說雅安和眉山那邊,一年要下接近三百天的雨,喜歡雨的人可以去感受一下。


    回到賓館安頓好,幾個女人要出去逛街,張鐵軍沒去,在賓館處理了一些文件,和秦哥開了個二人小會。


    下午,張鐵軍和蔣衛紅兩個人開車出來,去了雙竹鎮。衛星湖。


    渝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就在這裏,依山傍水,站在山坡上俯視著衛星湖。


    這是一所很有曆史的師範學校,成立於五四年,是渝城第二所師範類專科學校。原名是渝城師範專科學校。


    零一年,這所學校會和建於六一年的渝州教育學院重組,改稱渝西學院,再於零五年改為渝城文理學院。


    從城區出來到學校二十多公裏,不過路很平,一路都是順著黃瓜山東側山腳下行駛。


    衛星湖是一個大型人工湖,早早的時候是個不起眼的水庫,後來因為衛星航天工程建設的原因水域麵積擴大,也因此得名。


    湖水就汪積在黃瓜冊腳下,形成了一個緊依著山體的狹長型水麵,長四公裏多,水麵平均有兩百三十多米寬。


    因為地勢的關係,湖麵上總是繚繞著一層薄霧,顯得很有些煙波浩淼的意境,再加上碧樹環繞山巒倒映,真的是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


    師專的校園就座落在山和水之間,學校裏麵的牆和路大部分都是用條石鋪就,綠樹成林,完全延續了山光水色的幽深靜謐。


    “咱們,來這幹什麽?”蔣衛紅開著車,扭頭看了張鐵軍一眼。神神秘秘的,還不帶別人。


    “合作唄,”張鐵軍看著窗外的景色:“雲陽師專算是說好了,我就琢磨著來這邊談談,幫他們擴大一下學生的就業資源。”


    其實沒什麽好談的,等過幾天合並重組改了名字以後,這個學校就變成了一所普普通通毫無特色既沒亮點也沒有什麽就業前途的綜合學院。


    就是大,不斷的擴建,擴招,搞了好幾個校區。產業化嘛,掙錢才是主要的。


    這裏多說一句,什麽一本二本三本,事實上並沒有這種劃分,學校的考評也沒有這一項,就比如這所師專合並後的文理學院。


    它在廣西的招生批次就屬於一本,在河北內蒙就是第二批次二本,但有時候在遼東會被劃到第三批。那是三本?


    那你說它到底是幾本?幾個本兒?


    都是民間劃分,並不能說明學校的好壞。就沒有這麽比的,就看是公立還是民辦就完了。


    蔣衛紅也並沒有懷疑張鐵軍說的是真是假,話說真的假的也沒啥關係。


    不過張鐵軍說的也是實話,隨著東方學校的飛速擴張,對師資的需求是越來越大了,現在也確實在廣泛的同各地的師範院校談合作。


    尤其是幼小中初這一塊,老師完全不夠用。


    雖然說接收了民辦教師,但是實話實說,這個群體的差異性實在是太大了,而且裏麵至少有三分之一,年紀和身體情況已經不適合。


    接收過來以後還是需要選擇,合適的培訓上崗,不合適的另行安排一下,好歹讓大家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個收入,這才是目的。


    話說九六年這個時候,師範類的學校還是百分百分配的,招人也不是那麽簡單。


    學校對於用人單位的到來還是蠻歡迎的,不管怎麽說,也是給學生們找多了一條出路。


    九六年這會兒,雖然沒有公布不再分配的方案,但大多數院校已經有所估計:分配越來越難了,很多單位都不要人。


    已經有很多院校在分配的時候,不再考慮專業的問題,隻要要就行,至少對學生有了一個交待。


    這個時候的老師和學校學是蠻負責任的,也真的在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就業操心。


    學校大門敞開,沒看清有沒有門衛,反正車子直接就開了進來。


    校園裏也栽滿了樹木,學生們三三兩兩成群結隊的走在路上,一個一個臉上充滿了青春的陽光氣息,歡笑著,追逐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溪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溪仁並收藏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最新章節